神原康政

神原康政

榊原康政(1548年-1606年6月19日)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的武將和大名,上野國館林藩初代藩主。德川氏重臣,江戶幕府成立後,為十萬石譜代大名。康政流榊原家初代當主。 幼名為於龜、龜丸。通稱小平太。德川三傑、德川四天王、德川十六神將之一。人稱“剛毅大將”。與本多忠勝同年生,被人合稱為“德川雙壁之猛將”。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少年時代

康政出生時,父親長政臣屬於上野城城主酒井忠尚(酒井忠次之兄),但由於忠尚與松平廣忠(德川家康之父)不和,故兩家因此對立抗戰,康政的童年在上野城渡過,不久成為忠尚的侍童。另一方面,松平廣忠被屬下刺殺,松平家迅即陷入危機,野心勃勃的今川義元立即以松平廣忠的長男竹千代(家康的幼名)為人質,三河岡崎被今川氏“接管”。

永祿三年(1560),今川義元見時機成熟,遂起兵上洛,號令全日本,但在五月十九日,在尾張桶狹間,被織田信長奇襲身亡,今川家也因此頓時不安。由於新當主氏真無能,與其他反今川的諸勢力一樣,松平元康(後改名為德川家康)決定起兵反倒氏真,然而氏真以為回送岡崎城可拉攏元康,可是卻增加元康反抗的決心。

同年末,家康宣布重整三河,重招三河舊臣,不久來到大樹寺與酒井忠尚會談,康政與父親長政陪侍;在會談中,家康看到當時十三歲的康政,說康政“氣量不凡”,並請求忠尚的同意之下,收康政為近侍,正式改名小平太,從此開始了康政的征戰一生。

三河統一

康政在會談後隨家康到岡崎,並認識了當時同樣是十三歲的本多忠勝,永祿四年(1561),家康出戰攻打今川氏守將小原鎮賓,是戰中,康政只在家康身旁侍候,並未出戰。康政的初陣在兩年後,即永祿六年(1563),由於家康重整三河過急,最終引發三河國人的一向一揆(三河一向一揆之亂),其中發起叛亂的,是康政的前主上酒井忠尚,由於熟知地利,康政受家康之命出陣鎮壓,並與忠勝一同為先鋒,迅速在上野合戰中打敗亂軍,因此立下大功,被家康稱讚,並得到高度的評價,更受領家康的“康”字,元服後改名“康政”。

初戰立功的康政並未因家康的稱讚而自誇,永祿七年(1564),康政與忠勝及鳥居元忠同為先鋒,攻打今川氏在三河的另一要城吉田城,並且成功落城,之後先後協助攻下田原等城,最終完成家康統一三河的目標,由於康政在諸戰中都有立功,故在永祿九年(1566)起,被晉升為松平(德川)家軍團的侍大將。永祿十二年(1569)十二月,家康再次起兵,攻打遠江掛川城,康政於三河率水軍於掛川附近登入,與家康軍形成陸海包圍,迫使氏真投降,但由於守將朝比奈泰朝奮戰不懈,最終形成拉鋸戰,正在此時,等候機會的武田信玄在甲斐出兵遠江,家康得知後,只好與氏真立即議和,最後掛川城落。不久,家康再出兵天方城、曳馬野及高天神(第一次)諸城,康政與忠勝在諸戰中共同出兵,終於基本上統一遠江,康政更與忠勝成為好友。

姊川合戰

反今川氏後,家康便與童年時的好友織田信長親好,並於永祿五年(1562)一月於清洲城訂立著名的“清洲會盟”,並表達共同進退的立場。正當家康努力於三河攻略時,信長也竭力於上洛,先後與武田信玄及淺井長政聯姻,元龜元年(1570)五月,織田勢出兵越前朝倉義景,正當萬事順利之時,妹婿淺井長政卻寢返到朝倉氏,迫使信長撤退。當時家康及康政不久接到信長的出兵要求,最終在六月二十八日爆發著名的姊川合戰。

德川聯軍二萬五千人與朝倉。淺井聯軍共一萬五千人於姊川南北對峙,二十八日黎明,兩軍布陣後開始交戰,朝倉勢以一萬人與只有五千人的家康軍大戰,由於兵力相差一倍,使德川勢陷入逆境,有見及此,家康接納康政的建議,並命康政分兵沿下游迂迴渡姊川突襲,正在作戰的朝倉勢不知情況,仍然猛攻德川勢,由於熟於野戰,康政成功率小隊渡過姊川,並突然出現在朝倉景健及前波新八郎本陣的左面,景健勢及前波勢頓時不知所措,康政立即下令突襲,使朝倉勢立即大亂,加上本多忠勝打敗朝倉大將真崎直隆,使朝倉勢面臨崩潰的危機,與此同時,由美濃趕來援助的稻葉一鐵、氏家卜全突襲淺井長政的側翼,使已開始疲於奔命的淺井勢更見敗跡,最後姊川之戰結束,朝倉。淺井聯軍大敗。是戰中,康政率小隊作戰,並因此在混戰中負傷,事後家康予以問候,但在此戰中,康政的能力被德川家所承認及讚賞,也得到了信長的讚賞,因此,康政之名開始被廣傳。

決戰武田

姊川之戰後,家康回到三河,與此同時,武田信玄鑒於家康與上杉謙信聯絡,並準備夾攻武田,再加上要完成上洛大業,故於元龜三年(1572)出兵,攻打遠江、三河,由於兵力懸殊,家康也只好盡力一戰,最終在三方原之戰大敗而回,家康逃向濱松城,作為先鋒的康政協助忠勝率殘兵阻擋武田勢的攻擊,以換取時間使家康平安回到濱松,不久先行撤回。正當德川家面臨滅亡之時,信玄因病情惡化,被迫暫緩行軍,最後因此病死,武田軍秘不發喪後撤退。

不久信玄的死訊正式公告,家康為此感到高興,之後派康政等出兵攻打遠江犬居城,收復武田氏所占領的舊地。天正元年(1573)武田氏新家主勝賴出兵,準備收復被家康奪去的舊領,當中包括長篠城,在包圍半年後,康政與忠勝、鳥居元忠等出兵救援,並成功擊退武田勢。天正三年(1575)五月,信長與家康一同出兵攻打武田勝賴,十五日,與勝賴談判不果後,兩軍於到達設樂原,二十日夜,由於受到酒井忠次的夜襲,二十一日武田、織田。德川軍於設樂原布陣,不久由大久保隊與山縣隊衝突開始了著名的“長篠會戰”。由於信長早已布置火槍隊於馬棚之後,武田軍衝進時,受到火槍隊的猛烈攻擊,內藤昌豐、山縣昌景等先後戰死,另一方面,康政與敵大將真田信綱於右翼大戰,康政雖然奮戰,但取不到優勢,卻有不少家臣部下戰死,在康政的指揮,終於擊敗信綱,斬取首級十餘個,自身雖因此負傷,但卻換來慘勝,動搖武田的左翼,不久,馬場信房在保證勝賴安全撤走後,便率百餘名殘兵與康政、忠勝及大須賀康高拚死一戰,最後戰死,長篠之戰就此以武田軍全軍覆沒作為結束。大戰後,康政的英勇作戰,受到家康及信長的讚賞。

武田的精兵基本上已全葬身在設樂原中,武田家因此陷入衰弱,德川家康派兵連陷多個主城,武田。德川之間的形勢逐漸逆轉,但與此同時,德川家中卻出現了危機,天正七年(1579),家康妻築山殿與長男信康被指與武田勝賴私通,在信長的下令下,信康與築山殿先後自盡,康政的兄長清政乃是信康的家臣,當信康自刃後,清政自請放棄家督之位,最後在家康的命令下,康政成為新一代家督。天正八年(1580),家康再次出兵,攻打高天神城(第二次高天神城之戰),康政與忠勝等為先鋒攻打,由於高天神城已被家康軍包圍,加上井伊直政斷水源的策略下,高天神城被攻陷只是時間問題。三月二十二日,康政、忠勝及鳥居元忠作為先鋒,搶先攻入高天神城,最後守將之一的岡部元信被殺,另一守將橫田尹松被迫突圍,高天神城陷落,康政得首級十餘。天正十年(1582)二月,德川家康聯同織田信忠出兵,準備殲滅武田勝賴,二十日,康政與忠勝等協助瀧川一益及織田信忠攻陷田中城,三月十一日,走投無路的武田勝賴與及長男信勝等於天目山自刃,源氏名流出身的武田氏正式滅亡。武田氏滅亡後,家康積極兼併武田的舊領,向信濃進軍。

小牧長久

神原康政 神原康政

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中,池田恆興等主張奇襲三河,家康的後方,秀吉接納提議,不久總大將三好(羽柴)秀次率兵與池田及森長可出兵到三河,康政同時建議家康移到彈正山,以便觀察敵方動向,不久家康與康政發現正趕向三河的羽柴隊,康政立即率兵四千五百人於郊外,近岡崎附近施予反奇襲,再加上家康本陣的九千五百多人,令別動隊來一個措手不及,後來井伊直政的赤備隊也趕來截擊,最後森長可被康政隊全殲,森長可被討死,池田隊也因森長可隊的壞滅而動搖,最後被赤備隊大敗,池田恆興及長男元助也被討死,三好秀次隊及堀秀政隊也被康政隊狙擊,但最後仍向尾張逃逸。

康政趕到,與秀吉軍共三萬多人對戰,康政立即大叫:“秀吉只為野人之後,只配為人前拉馬矣,何足懼哉?”德川軍因此士氣大振,相反秀吉軍在檄文之下,再加上如此打擊,士氣開始低落。不久,兩軍陷於對峙,秀吉為了挑釁家康出戰,再加上之前康政的恥辱,突然在陣前脫去褲子,露出屁股,又向家康本陣大叫道:“敵大將之屁股在此,汝等更待何時?”一剎那之間,家康軍在康政等人的指揮下,用火槍向著秀吉射擊,又叫:“誓討忘卻信長公大恩之逆賊!令吾等後代以此為榮!”秀吉並未受傷,反而悠然下馬,並笑道:“無事足懼,勢將奪得天下之天下人,竟怕火槍嗎?”

不久,秀吉決定退兵,小牧長久手之戰終於結束,不久家康轉攻瀧川一益及九鬼嘉隆,成功把二人擊退,由於織田信雄與秀吉已定和議,最後家康於十一月二十一日回兵濱松,十二月與秀吉議和。由於在小牧。長久手之戰立下大功,加上秀吉的“十萬石之酬”,使康政驟然名知於全國,連秀吉的親將加藤清正也慕其勇武,在日後的侵朝之戰,借用康政的“無”字旗,家康也為此在軍議中特加讚賞,可見康政在此戰中所發揮的功效之重要。

豐德議和

天正十四年(1585),秀吉與家康正式議和,家康迎娶秀吉之妹旭姬,同時把大政所作為人質,交付家康照顧,另一方面,家康也把次男於義丸交付秀吉為養子。康政因為姻親役使而到了大阪城迎旭姬回岡崎,從中被秀吉召見康政,為康政在小牧。長久手之戰的勇敢表現大加讚賞,更稱讚康政撰寫的檄文言辭雄偉,康政回答說:“小牧之戰只想盡力作戰,不作他想,至今,對三河殿家康對康政之恩義,深感五內而不移!”故此,秀吉特上請天皇,賜康政敘任從五位下式部大輔(後再加侍從),臨別之時,更再一次稱讚康政為“剛毅勇武之大將”。

與家康議和後,秀吉進兵直指九州、四國;同時,家康也專注於信濃及甲斐的開闢,內政上又以墾荒、檢地為主。天正十七年(1589),九州的霸主島津氏在高城之戰後宣布降服,基本完成統一大業,只有關東的北條氏及奧州未定。天正十八年(1590),由於北條氏政父子未有表示臣服,秀吉終於下令出兵二十萬圍攻小田原,康政隨家康出征,由於由井伊直政作為先鋒,故康政奉命率兵攻打八王子城及伊豆山中城,七月初,康政回軍,不久小田原城在氏直表達降意後開城,康政與片桐且元及協阪安治進入小田原城查收,七月十三日,秀吉進入小田原城,並進行論功行賞,康政被賜佐倉城二萬石。

北條氏滅亡後,天正十九年(1591),奧州在九戶政實之亂平定後,天下一統,家康被移封關八州,康政與忠勝等三河臣將都對於大為不滿,但由於家康主意已決,最後康政等人隨家康到關八州,不久,家康進行分封,康政受封上野館林城十萬石,同時,文祿元年(1592),家康把嫡男秀忠託付於康政,並對秀忠說: “軍事之事,可請示康政,此萬事不誤!

關原之戰

同年,秀吉發動侵朝戰役(文祿。慶長之役),由於家康未需出戰,故為後來的大事奪得休養生息的機會。由於侵朝進展不果,加上明軍在外支援朝鮮,秀吉“假道入明”的夢想頓成泡影,慶長三年(1598)八月十八日,秀吉薨於伏見城,侵朝大軍也因此回到日本。但在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與石田三成的對立表面化,而另一方面,與三成等文治派對立的還有加藤清正等七人的武斷派,在前田利家的斡鏇下,雙方仍未有太大的衝突。但在慶長四年(1599)閏三月三日,利家也病死,先前的對立立即爆發起來,但在家康的仲介下,三成最終幸免於難,只有於佐和山城隱居;與此同時,宇喜多家發生騷動,由於秀家的正室豪姬(利家之女、秀吉養女)的揮霍及秀家的管理不善,終令一眾老臣不滿,並與少壯的文治派對立,與秀家友好的大谷吉繼出面斡鏇,而吉繼也請當時在伏見的康政一同出面化解,但老臣堅決不讓,而另一方面,正煽動反秀家派的家康為康政突然介入此事表達不滿,雖然康政再三要求,但家康勒令康政回館林城,最後化解不成,一眾老臣最後因此出走,成為宇喜多軍在關原之戰戰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控制大阪

由於三成失勢,家康迅即控制大阪,並且拉攏其他強大大名,更藉機出兵上杉,迫使上杉景勝臣服,但由於石田三成在主城起兵,家康最終回軍與三成一戰,同時,家康命康政陪同嫡男秀忠率三萬人由中山道到關原。九月五日,秀忠等到達真田昌幸的上田城,康政主張“不用作戰,直接招降”,但由於受昌幸的玩弄,秀忠不理眾人的反對,決意攻打上田城,但卻被打敗,康政與本多忠政等勸秀忠先趕赴關原為要,最後秀忠決定繞道,於十三日到達下諏訪,但家康已到達岐阜,十五日,關原之戰爆發,最終秀忠趕不及出戰。

關原之戰勝利後,秀忠要求謁見家康,但家康怒然拒絕,最後在康政陪同下,秀忠、康政與家康見面,康政為秀忠解釋說:“關原之戰是重要一戰,秀忠殿下遲到,實是無從推諉,但主公的信使因木曾川河水上漲而未能及時通知我們關於主公的動向,如主公能早一日派出信使,或者不會如此!”(但史家發現,家康的信使於九日順利到達小諸,但家康並未有調查),康政見家康未能完全息怒,再道:“然而,作為秀忠殿下的監護人,康政未有向秀忠殿下進諫,實為不當,責任實在康政也,我願一力承擔。”家康聽到後才平息怒氣,再加上本多正純的斡鏇,最終家康原諒秀忠。

事後秀忠對於康政的幫助深感感動,秀忠更對康政說:“只要德川家一日還在,汝家必不滅亡!”關原之戰後,康政等負責東軍的論功行賞及進行計算。

晚年生活

關原之戰勝利後,天下實在德川家康之手中,故家康開始進行重臣的分封,對於康政,家康主張改封康政到水戶二十萬石,但康政回答:“水戶離江戶三十里,而館林只離江戶僅十多里,如江戶有危險,我在館林,則可一日內趕到協助主公!”以此婉拒。

後來家康在慶長七年(1602)稱大將軍後,有意請康政出任幕府老中一職,但由於當時康政等武臣與本多正信、正純父子對立,為免引起衝突(也有說是對家康倚重文治派的不滿),對家康說:“老臣爭權乃亡國之兆也!”而拒絕了。

不久康政開始隱居,但卻一直受到疾病的威脅,慶長十一年(1606)二月,康政因直腸癌惡化,二代將軍秀忠為康政請來最好的醫師都回救乏力,五月十四日,康政於館林城病逝,享年五十九歲,法名“養林院殿上譽見向大禪定門”葬於館林善導寺。康政死後,家督之位由三男康勝繼立,但由於康勝死後無嗣,故家督由康政長男(過繼到大須賀)忠政之子忠次繼立,被獲賜姓松平,之後藩主被改封到陸奧白河、播磨姬路、越後村上、越後高田,最後回到姬路城,直至藩末。

軍事能力

1.據《武備神木抄》記載:康政的武勇較本多忠勝差,但指揮部隊的能力比忠勝優秀,與井伊直政匹敵。同書還有“忠勝在部隊統帥方面考慮上不足,及不上兩將(康政和直政)”的描述(眾をよく使い、軍慮見切り等は忠勝、両將におよばず)。

2.在姊川之戰時屬於第二陣,此時命令部隊以一字形的陣列前進,並大聲高叫指示登岸,甚至趕上了酒井忠次隊,而作為先鋒的忠次隊亦慌忙進攻爭取戰功。戰後,家康對康政說“康政的這種戰鬥方式成為了典範”(この手の戦い方は、この度の康政が手本なり)。

3.秀吉死後,奉家康命令率領德川軍向近江國的瀨田進軍。這是一次示威行動,實際兵力只有3千人。但是康政在瀨田設定關所,向率領大軍的諸大名示威。(《名將言行錄》)

相關逸話

戰鬥檄文

康政曾在三河大樹寺學習書法,以書法家之名廣為人知,為家康的書狀代筆。在小牧長久手之戰時,正值前年信長三男信孝被秀吉殺害,康政於是撰寫檄文責備秀吉,用詞犀利,秀吉看後勃然大怒,並大嚷:“此欺我太甚耶!”並憤怒地下令:“任何人能擒獲那小子,不論生死,可得十萬石為酬!”康政因此聲名大噪。

具足旗幟

康政所用的“紺糸威南蠻胴具足”和“黑糸威二枚胴具足”,現作為重要文化財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從家康的陪臣成為直臣的時候,知道康政貧窮的水野信元家臣神谷金七把古老的甲冑和具足讓給康政。此後,康政穿著此甲冑和具足時獲得許多戰功。

部隊的旗幟配有一個“無”字。這個“無”字的意思還不清楚,一說是表示無欲無心地在家康之下戰鬥的信念,或說是希望平常地以無名的一將戰鬥,顯示出康政的志向。

剛毅正直

家康的嫡男松平信康非常勇猛但是有亂暴的一面。為此康政向信康不斷諫言,信康被激怒後要用弓箭射殺康政,但是康政完全不動並表現得處之泰然,信康被這樣的態度壓制,最後聽取了諫言。(《名將言行錄》)

家康與秀吉達成和平後,秀吉指名要康政擔任使者。康政在上京並與秀吉會面時,秀吉說“剛剛在小牧的木牌上看到我的首級,於是就召喚你來,不過看看和睦後的現在就明白你的意志了,就是為了說這些而叫你來的。我跟你的主人一樣稱呼你為小平太可以嗎?德川殿有著像小平太這樣的武將真是令人羨慕,賞賜這次的功勞,就贈予你從五位下式部大輔的官位吧”,並舉行慶祝宴。

同事關係

康政與忠勝

1560年,13歲的康政成為德川家臣,在岡崎城認識了同齡的本多忠勝,二人從少年時代奮戰三河開始就一起並肩作戰,同樣出身於三河國,志同道合之外性格也同樣豪邁直爽,關係非常要好,彼此以親友相稱。

1573年,德川軍進攻武田長篠城時,兩人曾比賽爭取軍功。

同年同鄉同門齊名的同志,同樣功勳彪炳的人生,在人生最後階段的惆悵的也是幾乎相同的。

康政與直政

1582年,家康讓新人井伊直政重組武田赤備,康政表示非常不解:“剛元服(指成人禮)之小僧何能令武田舊臣招至我家之下,並加以約束?小平太願當此重任,也相信能完成此事,否則會為此悔恨!”正當會議氣氛越發緊張時,首席家老酒井忠次說:“投降的人應被照顧,不應強之而行!”這才令康政平定,但他後來一直不喜歡直政。

1590年家康入主關東後,經常安排康政與直政一同行動,過程中康政對直政大為改觀,兩人的關係也日漸變好。康政曾說“知道大御所(家康)心中所想的,只有直政和我”(大御所の御心中を知るものは、直政と我計りなり)、“如果我比直政早死的話,直政都一定會生病吧。而如果直政先死,我都離死亡不遠”(自分が直政に先立って死ぬようなことがあれば、必ず直政も病になるだろう。また直政が先立てば、自分の死も遠くない)。

後來直政英年早逝,子嗣尚幼,康政曾照顧井伊家。(《武備神木抄》、《名將言行錄》)

康政與正信

關原之戰後,家康想以一直以來的功績賞賜水戶藩25萬石給康政,康政以在關原沒有戰功為理由辭退。家康又想命康政為秀忠的老中,康政以“老臣得到權力是亡國之兆”為由拒絕並返回領國,本多正信想挽留,不過趕不上。

康政病重之際,對家康冷淡對待武功派家臣的做法抱持不滿,對家康派遣來探望的使者說“我因為腸臟腐敗而死了”(わしは腸が腐って死ぬ)(康政以腐爛的腸比喻本多正信等吏僚派以示對他們的厭惡),藉此向家康表達不滿。(《名將言行錄》)

人物評價

神原康政作為一個武將,在戰場上指揮是非常著名的,曾受家康的讚許,勇猛之外,在內政上也是一個能手,在入主館林後,把從前的建設發展擴建,包括把館林城擴建,另外又整備城下町,發展城下町,成為當時北關東其中一個繁榮的城,另外康政又復興寺社,修築利根川及渡良瀨川的堤堰,另一方面,又整頓藩內的道路網,令館林成為北關東的道路中樞,康政的貢獻是不容置疑的,故在大正四年(1915),大正天皇下令追贈康政正四位。

過去,對於康政的評價,都比較其他三天王為低,但其實康政的角色及貢獻都不下於酒井忠次、本多忠勝及井伊直政,除了上述的內政能力外,康政也是一個外交能力,如忠次(對織田家)及直政(對武田家)般,康政也是德川家的外交役使,近來發現一封由康政轉予上杉謙信的外交書信,足而證明此點

家康曾評康政:“剛毅、氣量不凡,而且人品尤高!”對康政來說,或者是最好的評價吧。

相關人士

主君: 德川家康

父親:榊原長政

母親:道家氏

兄長:榊原清政

妹妹:山內玄以某室、大竹六郎左衛門室、小笠原義信室

正室:大須賀康高之女

側室:花房氏

嗣子:大須賀忠政、忠長、康勝

嗣女:鶴姬(池田利隆正室)、酒井忠世正室

養女:喜連川義親正室

註:

•1.在康政死後,家督由三男康勝繼承,但是康勝在大坂夏之陣後,在26歳時在沒有繼嗣的情況下死去。因此榊原氏有了斷絕的危機,不過幕府念在康政的功績,允許康政的長男大須賀忠政的長男‧即康政的孫兒榊原忠次繼承榊原家。後來忠次轉封到播磨姬路藩15萬石。

•2.兄長清政的家系成為幕府的旗本並領有1千8百石,擔任駿河久能山東照宮的門衛。

•3.江戶時代中期的榊原家當主榊原政岑與德川宗春一樣,在江戶公認賣春地區吉原流連,並買下當地的女郎,表現得相當闊綽。這些所作所為令到頒布儉約令的第8代將軍德川吉宗相當不滿,在這個榊原家的危機時期,以家康給予康政的神誓證文向幕府發出請求,於是被懲罰性的移封處分到表面石高同樣是15萬石的越後高田藩,從而達到了減輕處分的效果。

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將領(二)

日本戰國時期戰爭不斷,有不少名將,來盤點一下。
雨森彌兵衛
覽十藏
三好伊三
海野六郎
前田玄以
根津甚八
日比野清美
日根野弘就
長井衛安
竹越尚光
六田氏
延澤氏
成生氏
長靜氏
盾岡氏
尾花澤氏
飯田氏
天童氏
林平六
吉原又兵衛
中山是非之助
伊達輿兵衛
門奈左近右衛門
渡邊金大夫
戶川秀安
岡利勝
寺本生死之助
桃井贊岐守
毛利上總介
柴橋大力之助
永井丹波守
高野大膳
高梨政賴
神藤出羽守
唐崎左馬之介
飯盛攝津守
荒川伊豆守
河合吉統
小泉長利
前波景定
朝倉景連
匹田文五郎
吉懸氏
滿賀野氏
堀山氏
小泉氏
岡村氏
臼木氏
稻垣氏
諏訪賴忠
小笠原忠實
正木時茂
木曾義昌
山岸光信
八居國清
松山正定
船木義久
林道政
所信國
竹中半兵衛重治
竹越守久
高橋治平
小彈正國家
中野又兵衛一安
下方左近貞清
岡田助左衛門重善
佐佐隼人正政次
佐佐孫介勝重
織田造酒丞信房
織田孫三郎信光
村山黨
私市黨
別府氏
成田氏
小幡昌盛
牛尾幸清
甘利虎泰
多田滿賴
十時連貞
橫田高松
足利義輝
尼子敬久
尼子豐久
南天坊天海
尼子國久
戶澤盛安
原虎胤
名古屋山三郎
新納忠元
天野隆重
大平
小幡虎盛
兒玉就忠
菅正利
福原貞俊
馬場信房
大久保長安
氏家卜全
鬼小島彌太郎
溝尾茂朝
稻井教業
吉岡長增
速水守久
百武賢兼
高山重友
猿飛佐助
後藤信康
三好清海
長船貞親
本庄繁長
直江景綱
古田重然
小山田信茂
土屋昌次
淺野長政
由布惟信
平野權平長泰
片桐助作且元
森長可
飯田覺兵衛
大久保忠佐
富田
波多野宗高
生駒正親
本山
鳥居忠廣
長宗我部
渡邊勘兵衛
赤尾清綱
真田幸隆
高木清秀
不破光治
溫井總貞
長續連
松平康忠
和田惟政
齋藤朝信
大道寺政繁
磯野員昌
橫山喜內
鳥居元忠
松田誠保
大野治房
立原久綱
羽柴秀吉
那須氏
井上元兼
志道廣良
桂元澄
吉見正賴
國司元相
口羽通良
金地院崇傳
後藤又兵衛基次
松野重元
木下昌直
江里口信常
堀秀政
望月六郎
霧隱才藏
村上義清
鈴木重秀
板垣信方
原昌胤
高坂昌信
穴山信君
武田信廉
武田信繁
長宗我部盛親
山縣昌景
內藤昌豐
可兒才藏
稻葉正成
崛尾吉晴
吉弘監理
增田長盛
長束正家
毛利勝永
富田重政
大谷豬之助
飯富虎昌
尼子誠久
吉川元春
豐臣秀次
島左近
細川忠興
堀尾吉晴
安東家忠
加藤虎之助清正
松本
母里友信
後藤基次
佐竹義重
大寶寺義氏
織田信秀
渡邊守綱
小早川隆景
宇喜多秀家
佐久間信盛
池田輝政
井伊直政
赤井直正
大久保忠世
保科正俊
明石全登
秋山信友
薄田兼相
片倉重長
母里太兵衛友信
海北綱親
龍造寺隆信
長野業正
吉良
木村重成
平岩親吉
游佐續光
內藤正成
土佐一條氏
柿崎景家
高阪昌信
稻葉一鐵
安藤守就
高橋紹運
十河一存
北條綱成
山本勘助
柴田勝家
松永久秀
明智光秀
服部半藏
山中鹿之介
本多重次
真田昌幸
酒井忠次
齋藤道三
最上義光
伊達政宗
神原康政
毛利輝元
上衫謙信
前田利家
本多忠勝
瀧川一益
真田幸村
九鬼嘉隆
今川義元
島津義弘
長宗我部元親
武田勝賴
直江兼續
蒲生氏鄉
織田信長
武田信玄
陶晴賢
上泉信綱
毛利元就
加藤清正
北條氏康
佐佐成政
石田三成
德川家康
立花道雪

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

像中國一樣,日本的歷史上也有戰國時期。今日多數認為日本戰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那時中國已經是明朝。在日本戰國時期,也湧現出不少有名的將領,來一起盤點一下吧。

立花道雪
德川家康
石田三成
佐佐成政
北條氏康
加藤清正
毛利元就
上泉信綱
陶晴賢
武田信玄
織田信長
蒲生氏鄉
直江兼續
武田勝賴
長宗我部元親
島津義弘
今川義元
九鬼嘉隆
真田幸村
瀧川一益
本多忠勝
前田利家
上衫謙信
毛利輝元
神原康政
伊達政宗
最上義光
齋藤道三
酒井忠次
真田昌幸
本多重次
山中鹿之介
服部半藏
明智光秀
松永久秀
柴田勝家
山本勘助
北條綱成
十河一存
高橋紹運
安藤守就
稻葉一鐵
高阪昌信
柿崎景家
土佐一條氏
內藤正成
游佐續光
平岩親吉
木村重成
吉良
長野業正
龍造寺隆信
片倉重長
薄田兼相
秋山信友
森長可
保科正俊
大久保忠世
赤井直正
井伊直政
池田輝政
宇喜多秀家
佐久間信盛
小早川隆景
渡邊守綱
大寶寺義氏
織田信秀
堀尾吉晴
佐竹義重
母里友信
菅正利
松本
安東家忠
島左近
細川忠興
豐臣秀次
飯富虎昌
吉川元春
尼子誠久
富田重政
大谷豬之助
毛利勝永
長束正家
增田長盛
吉弘監理
可兒才藏
長宗我部盛親
稻葉正成
鈴木重秀
內藤昌豐
山縣昌景
海北綱親
武田信繁
武田信廉
穴山信君
高坂昌信
原昌胤
板垣信方
明石全登
村上義清
霧隱才藏
望月六郎
堀秀政
富田
和田惟政
波多野宗高
溫井總貞
飯田覺兵衛
大野治房
齋藤朝信
高木清秀
長宗我部
高山重友
本山
成松信勝
百武賢兼
江里口信常
淺野長政
古田重然
真田幸隆
桂元澄
後藤信康
立原久綱
鳥居元忠
土屋昌次
小山田信茂
松田誠保
直江景綱
本庄繁長
長船貞親
三好清海

羽柴秀吉
猿飛佐助
磯野員昌
後藤又兵衛基次
足利義輝
牛尾幸清
正木時茂
速水守久
柴橋大力之助
寺本生死之助
鬼小島彌太郎
前田玄以
戶澤盛安
三好長逸
橫田高松
馬場信房
多田滿賴
甘利虎泰
名古屋山三郎
小幡昌盛
成田氏
別府氏
私市黨
村山黨
織田孫三郎信光
織田造酒丞信房
佐佐孫介勝重
佐佐隼人正政次
岡田助左衛門重善
下方左近貞清
中野又兵衛一安
小彈正國家
高橋治平
竹越守久
竹中半兵衛重治
所信國
林道政
船木義久
松山正定
八居國清
山岸光信
木曾義昌
吉岡長增
小笠原忠實
諏訪賴忠
臼木氏
岡村氏
小泉氏
堀山氏
滿賀野氏
吉懸氏
匹田文五郎
朝倉景連
前波景定
小泉長利
河合吉統
荒川伊豆守
飯盛攝津守
唐崎左馬之介
神藤出羽守
高梨政賴
小幡虎盛
永井丹波守
氏家卜全
毛利上總介
桃井贊岐守
南天坊天海
岡利勝
戶川秀安
渡邊金大夫
門奈左近右衛門
伊達輿兵衛
中山是非之助
吉原又兵衛
林平六
天童氏
飯田氏
尾花澤氏
盾岡氏
長靜氏
成生氏
延澤氏
六田氏
竹越尚光
長井衛安
日根野弘就
日比野清美
根津甚八
原虎胤
海野六郎
三好伊三
覽十藏
尼子國久
稻井教業
大久保長安
穴山小助
由利鐮之助
大平
松島淡路
松島式部
大西氏
神西三郎左衛門
佐久間盛政
三澤為幸
米原綱寬
植田稻葉之助
熊谷新右衛門
青木一重
丸目藏人佐長惠
柳生但馬守宗嚴
穴澤淨賢
中村一氏
早川鮎之助
馬井汲之助
馬路走之助
伊勢北田氏
蒲生賢秀
飛彈姊小路氏
天野康景
高力清長
牛岡草之助
三好政康
三枝守友
岩成友通
池田勝正
伊丹親興
牛飼糖右衛門
田結莊是義
太田垣輝信
垣屋續成
玉井氏
奈良氏
八木豐信
豬俁黨
竹腰正信
兒玉黨
丹黨
西黨
牛田鋤右衛門
橫山黨
橫山長知
齋藤久右衛門利信
鎮目半次郎惟明
什左次右衛門久正
戶田半平光正
中山助六郎照守
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
揖斐光親
秋山逢殿助
大澤備後
栗原內記
長嶋因幡
福島嘉兵衛
真下下野
松本九郎兵衛
芥川能登
小曾根築後
高草木筑前
長阪信政
松木左馬頭
蓑田出雲守
馬飼舍人
馬川渡之助
蓑田紀伊助
馬冢登之助
馬山翔右衛門
馬木彥右衛門
牛井谷右衛門
蓑田信濃入道
松平康忠
宮原內記
牛川飛右衛門
牛田源五兵衛
宮原縫殿助
牛尿踏右衛門
牛引夫兵衛
赤穴光清
村山越前守
熊野久家
松田憲秀
三刀屋久扶
馬來氏
大道寺政繁
遠山綱景
溝尾茂朝
秋上伊之助
米津常春
渡辺守綱
鳥居忠廣
高橋渡之助
大久保忠佐
金地院崇傳
深田泥之助
橫道兵庫之助
赤座隼人
谷崎忠右衛門
上阪左文
生駒彌五左衛門
阪源次郎
安藤將監直重
上阪源之丞
本多三彌正重
橫山喜內
林五郎左
上野田主計頭
儀俄忠兵衛
後藤喜三郎高治
蜂屋貞次
大野木國重
野村定元
三田村休俊
織田因幡守
織田藤左衛門
島津三郎左衛門義久
崛尾吉晴
島津又四郎義弘
島津又六郎歲久
島津又七郎家久
笠原康勝
多目周防守
富永右衛門尉
北條綱高
小森三郎右衛門
西條義忠
森村清秀
生駒正親
信田隆生
屋代道齋
鹽崎八郎
五加重成
松野重元
山中鹿之介鹿
朝倉藤十郎宣政
石川高清
高阪范重
宍甘太郎兵衛
新納忠元
香西佳清
能勢賴吉
馬場職家
臼杵監速
真壁氏乾
今道純近
大村純辰
朝長純基
朝長純盛
藤崎純久
荒蒔式部
宮原純房
渡邊純綱
東宮民部
奧野越前守
不破光治
伊丹總堅
長續連
島信生
石井生札
游佐宗円
平總知
三宅總廣
下村生運
粟井正晴

岸本惣次郎
辻小作
谷衛友
中黑道隨
丹羽山城
渡邊勘兵衛
國富貞次
香宗我部
黑田利高
黑田利則
安芸
津野
黑田直之
後藤基次
天野貞有
黑田利隆
堀正儔
益田正親
野村佑勝
野口一成
久野重勝
石川忠輔
小河信章
桐山信行
林直利
吉田長利
村田吉次
竹森次貞
衣笠景延
三宅家義
毛屋武久
原種良
佐世
植村新六
平田
內藤義清
加藤輿右衛門
加藤右馬允
加藤清兵衛
龍造寺又八
莊林隼人
貴田孫兵衛
吉村吉左衛門
山內甚三郎
九鬼四郎兵衛
天野助左衛門
木村又藏
森本義太夫
相場國信
衣斐光兼
齋藤主水
岩手道高
輕海光顯
國枝正則
郡家光春
小柿長秀
赤星太郎兵衛
林藤助
福島市松正則
加藤虎之助清正
加藤孫六嘉明
肋阪甚內安治
片桐助作且元
平野權平長泰
糟屋右衛門尉武則
由布惟信
十時連貞
高橋駿河守
高野大膳
赤尾清綱
後藤秀勝
近藤貞治
平井定武
三雲成持
目賀田綱清
佐世種常
富田滋実
平田盛范
松本舜輔
雨森彌兵衛
母里太兵衛友信
芝山宗綱
井上之房
瀨田伊繁
牧村利貞
栗山利安
黑田一成
東織部
木下昌直
後藤賢豐
進藤賢盛
東主馬
東四郎左衛門尉
伊東長次
中島氏種
口羽通良
福原貞俊
赤川元康
粟屋元親
桂元忠
伏木久內
國司元相
兒玉就忠
穴戶隆家
吉見正賴
天野隆重
野野村吉安
志道廣良
粟屋元秀
赤川元助
熊谷信直
粟谷元親
井上元兼
飯田元親
渡辺左衛門
蘆野氏
伊王野氏
大關氏
大田原氏
千本氏
那須氏
福原氏
東縫殿助
堀田盛重
尼子豐久
尼子敬久
菅谷長賴
長谷川秀一
福富秀勝
真野賴包
矢部家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