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居元忠

鳥居元忠

鳥居元忠(とりい もとただ,Torii Mototada;1539年—1600年9月8日),是日本戰國時代及安土桃山時代的武將。德川家康的家臣。鳥居忠吉的兒子。妻子為馬場信春的女兒,名字不明。育有兒子忠政、成次等,是德川十六神將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鳥居元忠 鳥居元忠

鳥居元忠出身於三河國渡村(今愛知縣岡崎市),鳥居元忠在家康成為今川義元人質的時代是家康其中一名側近。1572年父親死後繼承家督。在小田原征伐後被秀吉移封關東下總國矢作4萬石,1600年在當家康準備討伐上杉景勝時,德川家康出兵會津,留老臣鳥居元忠守伏見城。心知石田三成派(西軍)將有異動的元忠坦然領命,卻暗暗與德川家康作了最後的告別。元忠和他的部下以800兵把守山城國伏見城,關原之戰前一個月,即7月下旬,石田三成派遣大軍包圍伏見城,堅守了十多天的時間後,城陷,元忠與三百多名將士最終切腹自盡。當時因為自盡人數很多,血水滲入地板,加上許久無人清理屍首,最後血漬無論如何都清洗不掉,當時的血漬地板在伏見城拆構後,作為京都洛東養源院的建材。今日養源院仍有當年的血漬地板改建的天井,人形血漬歷歷在目,人稱 血天井。他的忠節被譽為 三河武士之鑑。守將鳥居元忠則堅守城池戰至最後一刻,譜寫了廣為人知的在臨死之前仍不住地念道“ 主公,祝您武運昌隆”的動人一幕。

年幼隨父

鳥居元忠是伊賀守忠吉第三子,幼名鶴之助,小名彥右衛門,天文八年(1539)生於三河國碧海郡渡村。父親鳥居忠吉,曾在松平廣忠死後,家中無主之時,擔任岡崎總奉行。

元忠僅十二歲,就隨父赴駿府,做了十歲的家康(時稱松平竹千代)的近臣。某日,竹千代放鷹出遊,想獵些百舌鳥,叫上了鳥居元忠同行。結果元忠連獲許多,竹千代的面色便不好看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元忠卻突然地百事不順,跑了許久,僅獵到一兩隻,遠遠輸給了他,使竹千代玩得很是開心。回去後,父親忠吉便把他叫走,讚揚道:“要盡力使少爺歡欣,才具有大將的器度。從今而後繼續忠勤做事。”

因而家康對元忠的信賴,打那時起就已養成。

永祿三年鳥居元忠立功,家康賞給他軍忠狀,他固辭不受,說道:“有生之年,僅可事一主,何必得證忠誠?”自此以還,更是屢立功勳。到了天正三年(1575)七月長篠之戰,元忠擔任先鋒,攻諏訪原城,左腿遭武田軍鐵炮擊中負傷成了瘸子;一說他之負傷,是在元龜三年(1572)三方原之戰。亦在元龜三年,父親鳥居忠吉死去,由於長兄忠宗和幼弟忠廣都已戰死,次兄仁藏出家,家督便由元忠承繼。天正十年(1582),本能寺變起,他在甲府擊破北條軍,入封甲州郡內,並負責守衛甲府城。

武田亡後,德川家的探子偵得武田四名臣中馬場信房之女所在,家康即命鳥居元忠搜尋,無結果。再問原先的探子,探子惶恐地叩頭到地,匍匐著近前說:“這女子已經在元忠家裡了,就是他如今的妻子啊!”家康笑不可抑,說道:“彥右衛門這小子,打小就是就是個啥事也做不成的傢伙!”

天正十四年,豐臣秀吉給鳥居元忠頒下官位,他以身為德川家臣,不願沐恩於外,力辭不受。十八年(1590),鳥居元忠從征小田原,攻破武藏岩槻城,頗得其力,秀吉賜以感狀。家康入關東,得封下總矢作四萬石。相傳,他勇毅樸實,如三河武士的典範,為德川家上下所重。

友人出征

德川家康宣布討伐上杉景勝之後,出征之前,六月十六日在大坂城西之丸任命佐野肥後守為留守居,由前田玄以、增田長盛送出大坂,向伏見而去。這天夜裡家康來到伏見,鳥居元忠拄這時,德川家康說:“如今我征伐會津去了,你這四人,不得不作留守,想來是很可遺憾的。家中空有許多的人,卻留你們在此。然而人數再少,你們的勞苦,我總是有所記掛的。”

鳥居元忠說:“在下並不作如是想。征伐會津這般的大事,家人之中,能多帶得一人一騎亦好。京都大坂方今平穩,此城只消交給在下和近正守備便足了事。殿下去後,就算是強敵圍城,近有援軍,自足堅守,總之,人馬貴重,兩處分遣就不免於減少了,留著守城也是無益的事。”

這一夜主僕談起元忠與家康的少年,在駿府作今川人質之事,於是元忠說著“今生の御暇乞にこそ候”(“もし事あらば今夜が永き御別にて候”),就要告退,他自二十多年前一戰負傷以後就已跛腳,搖搖晃晃向外走著,家康便喚小姓去攙扶。看著由小姓攙去了的鳥居元忠的背影,德川家康突然下淚。

六月十八日上午七點左右,鳥居元忠等四人送家康上路,大軍昂昂然自伏見城出征,中有名將井伊直政、榊原康政、本多忠勝父子。略言之,其後風雲突變,石田三成舉兵,果然如鳥居元忠所料,兵指伏見城。

頑強護城

西軍宇喜多、毛利等部議攻伏見城,增田長盛說道:“名城伏見,是太閤大人集全日本人力所築的堅城,兵糧武器積聚其中,了無缺欠。守城的鳥居元忠四將,從內府(家康)年少時就已隨侍,允稱武勇。近鄰城池,互相呼應,兼且兵卒耐戰,這城池是輕易攻不下來的。所幸在下和元忠多年相知,便好去說服元忠,要他拱手交出城池,如何?”宇喜多秀家頗為贊成,就議定遣增田家臣山川半平作使者,入伏見城。

鳥居元忠聽了來意,答說:“承君好意,然而內府出征之際,令我堅守城池,我只知內府有命,諸君要我開城,斷不能夠。即使兵寡力孤,亦無移改。取我這白髮的首級去,便可得到城池了。”

西軍如此則非攻城不可。這其間,近江的代官岩間兵庫(光春)、深尾清十郎帶著手下甲賀忍者五六十人來守孤城,說是要報家康的恩,宇治的茶商上林竹庵也想入城,言辭相同。鳥居元忠對竹庵說:“你是町人(平民),戰死為恥。說來遺憾,我輩即是窮途末路,也不必用町人守城。早早回宇治去吧。”竹庵為之變色,說:“在下受了內府的大恩,如今身是町人,心卻並非町人可比。當家於今危難將臨,棄而去之,已違道義,如迫我出,我即切腹在此,僅圖獻一茶於泉壤也。”

元忠只得允他入城。他據說是丹波上林鄉的武士子弟,永祿年間,跟著父親上林久重移居宇治,種茶為業。久重於桃山時代得任豐臣秀吉的茶頭,並作宇治鄉代官,總管宇治茶業,有子掃部丞(久茂)、味卜、春松、竹庵;竹庵即其幼子,名為政重,通稱又市、又兵衛,又稱越前守。天文十九年(1550)生,曾於元龜二年(1571)赴三河,在家康手下做著一介鄉吏,領有土呂鄉百石。以後在長久手一戰中取下兩個首級,家康親賜他感狀和槍,任為岡崎町吏。天正十八年有志茶道,歸還宇治,剃髮取號竹庵,這時已垂垂老矣。他的茶藝並不高明,卻由於為人的拙樸赤誠,被千利休贊為“日本第一的點茶”。左圖是竹庵的坐像。

七月十五日(松平家忠的日記記為十八日),宇喜多秀家總領西軍出征,四萬大軍自大坂而來,轉瞬間就把城池包圍。城中將兵,自元忠以下約有一千八百人,元忠自守本丸,二之丸交給了內藤家長與佐野綱正(1554~1600,曾是豐臣秀次的鐵炮手頭領,秀次死後始投德川家)守備,三之丸是松平家忠、近正,治部丸由駒井直方守備,名護屋丸由岩間光春、多賀(又作甲賀)作左衛門守備,松之丸由木下勝俊(後來離城)、深尾清十郎守備,太鼓丸由上林竹庵等守備,決意抵抗。

西軍的猛攻自十九日始。二十一日,激烈的銃擊戰推進到外護城河附近,鳥居元忠一連頑強抵抗了十餘日。

甲賀背叛

三十日,西軍近江水口城主長束正家麾下甲賀忍者想出一計,派遣鵜飼藤助聯絡城裡的深尾清十郎及甲賀忍者,說道:“望能放火引導我軍。如其不然,家鄉的一族及妻子悉處磔刑。”藤助把書信附在箭矢上射進了城;記掛著鄉里宗族的甲賀忍者果然允為內應,回報說:“今夜亥時放火。”

後世的記載說:“圍城十餘日,而松之丸守軍中,甲賀武士等放火為(長束)正家內應,城遂陷落。”

《甲賀郡志》記載道:“大坂兵圍伏見城,山岡景友(道阿彌)告諸士急馳來。”

“二十九日,諸士入同城內松丸拒守。時,增田長盛重臣福原清左衛門謂曰:‘子等悛心屬主公,領地如舊,不然一擊並殪,妻子見殺。期此數刻,請決去就。’……八月一日伏見城陷。同日篠山、竹林等一族部下戰歿三十一人,他之負傷者悉歸鄉里。一書:此時謀叛誘敵入伏見城之永原十內、山口宗助並甲賀士十八人者,追捕得之,磔於粟田口。”

織田信長 織田信長

這其中戰死的篠山景春(又名理兵衛、資家),是甲賀忍者的小頭目,曾在織田信長、羽柴秀吉手下做事,長久手之戰前,秀吉疑他與信雄勾結,把他逐走,從此隱居在關的地藏邊,多年流落不遇。慶長年間,家康上洛,路上聽說了他,任為近鄰十鄉的代官,景春感激良深。據說,慶長五年六月十八日家康路過甲賀郡,宿在石部地方,五奉行中的長束大藏大輔正家,時封水口城主,來見家康,擬於第二天家康過水口驛的時候設宴招待,並且下毒其中。但是陰謀為景春所發,家康戌時起程,夜過水口,十九日抵關,得以無事。

伏見城被圍,景春父子家臣同來入城,一時並命。後來家康使他的幼子甚吉(又名理兵衛、資盛、資友)繼承父親領地為旗本,孫子移居江戶。《寬政重修諸家譜》說:“相傳……景元由大原改稱笹山。有子理兵衛景春,改笹文字為篠。其子彥十郎景尚,慶長二年曾會東照宮,五年守伏見城戰死。有子彌次兵衛景末,時方襁褓,共其母住近江國甲賀郡山中,後蒙召至江戶,屬山岡主計頭景以,七世為百人組與力。”

對於甲賀忍者的背叛事件,《改正三河後風土記》加意渲染,說:“七月十五日拂曉,總大將浮田中納言秀家進發大坂,共有三萬九千多的大軍……用了長束正家的計策,遣浮貝藤助聯絡守軍中的甲賀忍者,授以秘計。守衛松丸的甲賀忍者中,山口宗助、永原十內兩人拾得一箭,上有文書說道:效忠反正,於城內放火相應,引入我兵,秀賴公將有莫大恩賞。如不然,故鄉的妻子眷屬,悉被磔死。此輩大驚,同著甲賀四十餘人,回報說:入夜之後,亥、子之間,便在城內放火,示為內應。”

“城兵心知有內通者,惟盡力抵抗而已。內有甲賀忍者處處放火叛亂,外有強敵殺來,松丸守軍兩下交逼,岩間兵庫、上林竹庵戰死,深尾清十郎被獲,佐野肥後守急點大炮,炮管炸裂,遂被燒死。”

“伏見城的叛賊永原十內、山口宗助並甲賀十八人,都遭追捕,在粟田口地方磔死。”

元忠戰死

凌晨,伏見城一角驟然起火,城裡的甲賀忍者紛紛鑿壞城壁,引入西軍。松平家忠、近正、上林竹庵相繼戰死,鳥居元忠在本丸奮戰,三次殺退敵兵,身邊僅餘十幾個人,於是——

“元忠開得本丸門,門際七八間(一間合1.818米,七八間約是十三四米),士卒三百餘,盡拔白刃相待。敵軍初入,就聽得元忠怒喊:‘殺了一個再死,武士的志願如此。我在三方原,にて足に手負ひ行步心にまかさざれども、逃んとせばこそ足も賴まめ。いざ最後の軍せよ!’一同苦戰,全軍並命。元忠腰酸骨軟,歇在玄關,逢著雜賀孫市重次遍踏屍體而入,便疲憊地說:‘我是鳥居彥右衛門,取了首級去,是你的功名。’脫下甲冑,切腹而死。雜賀綽著他的首級便走。本丸有大門二扇;從大手門外就上了堅鎖,一人也不能逃去。”——(《常山紀談》卷十四之七,第三百十六話,“伏見破城之事附鳥居忠政饗雜賀孫市事”輯錄)

這時是慶長五年八月一日。鳥居元忠的首級被懸於大坂城京橋口示眾,被佐野四郎右衛門偷走,葬在智恩院中的長源院。鳥居元忠曾向神崎竹谷學過茶,竹谷被西軍捕獲,帶到石田三成面前,報告了元忠身死的經過;三成微微嘆息,賞了竹谷一匹馬,令他馳去江戶,把這等慷慨戰死之狀告訴元忠的兒子。

伏見城中,死者的血染上地板,後來被好奇者移到京都市內養源院、寶泉院、正傳寺、源光庵等寺保管,及今尚存。

後人事跡

鳥居元忠墓碑 鳥居元忠墓碑

三成所說元忠的兒子,即次子鳥居新太郎忠政(1566~1628),官從四位下左京亮,關原之戰及後來的大坂兩陣中,都在江戶城留守。兄長康忠早逝,他便繼承家督,領下總矢作四萬石。慶長七年(1602)由亡父的功勳受賞陸奧岩城平六萬石,後來增至八萬石。元和八年(1622)最上家改易,他以二十萬石入封出羽山形城,並在寬永三年(1626)增至二十二萬石。子孫歷經遷轉,終於三萬石的下野壬生城主。

取下元忠首級的雜賀孫市,後來做了水戶藩士。孫市偶遇鳥居忠政,說著當時的事,提起元忠的遺物至今還在家中,忠政便要去看,一見流淚,說道:“猶似與亡父相對。”第二天往拜孫市,要求取回這些遺物,內中有甲冑、太刀及肋差。以後年年入冬,都遣使者去水戶,遺孫市以厚綿衣五領,並通音信,直至忠政死去。水戶公(德川賴房)聞此,頗感動,賞給雜賀家待客的魚鳥諸物,而且下令在鳥居家使者到來之前修理道路橋樑,方便遠來的行人。

元忠另有第三子久五郎成次,自小侍奉家康,父親死去時,他正跟隨德川秀忠,故而也不在身邊。據說,石田三成被殺之前,德川家康把他交給鳥居成次看管,成次沒有如何報復三成,反給了他藥及食物,在家康面前說他於三成無恨。家康頗喜其志。鳥居成次在慶長十年(1605)四月敘任從五位下土佐守,大坂兩陣中自領一軍,取首級二百八十餘。後來被派為德川忠長的家老,領三萬八千石甲斐谷村城主,忠長倒台之後,成次的長子忠房連坐改易,逃依鳥居忠政長子忠恆。

此外,元忠第五子忠賴,忠政的孫子忠辰,都封作了旗本家。鳥居笹的家紋,播遷各地。

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將領(二)

日本戰國時期戰爭不斷,有不少名將,來盤點一下。
雨森彌兵衛
覽十藏
三好伊三
海野六郎
前田玄以
根津甚八
日比野清美
日根野弘就
長井衛安
竹越尚光
六田氏
延澤氏
成生氏
長靜氏
盾岡氏
尾花澤氏
飯田氏
天童氏
林平六
吉原又兵衛
中山是非之助
伊達輿兵衛
門奈左近右衛門
渡邊金大夫
戶川秀安
岡利勝
寺本生死之助
桃井贊岐守
毛利上總介
柴橋大力之助
永井丹波守
高野大膳
高梨政賴
神藤出羽守
唐崎左馬之介
飯盛攝津守
荒川伊豆守
河合吉統
小泉長利
前波景定
朝倉景連
匹田文五郎
吉懸氏
滿賀野氏
堀山氏
小泉氏
岡村氏
臼木氏
稻垣氏
諏訪賴忠
小笠原忠實
正木時茂
木曾義昌
山岸光信
八居國清
松山正定
船木義久
林道政
所信國
竹中半兵衛重治
竹越守久
高橋治平
小彈正國家
中野又兵衛一安
下方左近貞清
岡田助左衛門重善
佐佐隼人正政次
佐佐孫介勝重
織田造酒丞信房
織田孫三郎信光
村山黨
私市黨
別府氏
成田氏
小幡昌盛
牛尾幸清
甘利虎泰
多田滿賴
十時連貞
橫田高松
足利義輝
尼子敬久
尼子豐久
南天坊天海
尼子國久
戶澤盛安
原虎胤
名古屋山三郎
新納忠元
天野隆重
大平
小幡虎盛
兒玉就忠
菅正利
福原貞俊
馬場信房
大久保長安
氏家卜全
鬼小島彌太郎
溝尾茂朝
稻井教業
吉岡長增
速水守久
百武賢兼
高山重友
猿飛佐助
後藤信康
三好清海
長船貞親
本庄繁長
直江景綱
古田重然
小山田信茂
土屋昌次
淺野長政
由布惟信
平野權平長泰
片桐助作且元
森長可
飯田覺兵衛
大久保忠佐
富田
波多野宗高
生駒正親
本山
鳥居忠廣
長宗我部
渡邊勘兵衛
赤尾清綱
真田幸隆
高木清秀
不破光治
溫井總貞
長續連
松平康忠
和田惟政
齋藤朝信
大道寺政繁
磯野員昌
橫山喜內
鳥居元忠
松田誠保
大野治房
立原久綱
羽柴秀吉
那須氏
井上元兼
志道廣良
桂元澄
吉見正賴
國司元相
口羽通良
金地院崇傳
後藤又兵衛基次
松野重元
木下昌直
江里口信常
堀秀政
望月六郎
霧隱才藏
村上義清
鈴木重秀
板垣信方
原昌胤
高坂昌信
穴山信君
武田信廉
武田信繁
長宗我部盛親
山縣昌景
內藤昌豐
可兒才藏
稻葉正成
崛尾吉晴
吉弘監理
增田長盛
長束正家
毛利勝永
富田重政
大谷豬之助
飯富虎昌
尼子誠久
吉川元春
豐臣秀次
島左近
細川忠興
堀尾吉晴
安東家忠
加藤虎之助清正
松本
母里友信
後藤基次
佐竹義重
大寶寺義氏
織田信秀
渡邊守綱
小早川隆景
宇喜多秀家
佐久間信盛
池田輝政
井伊直政
赤井直正
大久保忠世
保科正俊
明石全登
秋山信友
薄田兼相
片倉重長
母里太兵衛友信
海北綱親
龍造寺隆信
長野業正
吉良
木村重成
平岩親吉
游佐續光
內藤正成
土佐一條氏
柿崎景家
高阪昌信
稻葉一鐵
安藤守就
高橋紹運
十河一存
北條綱成
山本勘助
柴田勝家
松永久秀
明智光秀
服部半藏
山中鹿之介
本多重次
真田昌幸
酒井忠次
齋藤道三
最上義光
伊達政宗
神原康政
毛利輝元
上衫謙信
前田利家
本多忠勝
瀧川一益
真田幸村
九鬼嘉隆
今川義元
島津義弘
長宗我部元親
武田勝賴
直江兼續
蒲生氏鄉
織田信長
武田信玄
陶晴賢
上泉信綱
毛利元就
加藤清正
北條氏康
佐佐成政
石田三成
德川家康
立花道雪

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

像中國一樣,日本的歷史上也有戰國時期。今日多數認為日本戰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那時中國已經是明朝。在日本戰國時期,也湧現出不少有名的將領,來一起盤點一下吧。

立花道雪
德川家康
石田三成
佐佐成政
北條氏康
加藤清正
毛利元就
上泉信綱
陶晴賢
武田信玄
織田信長
蒲生氏鄉
直江兼續
武田勝賴
長宗我部元親
島津義弘
今川義元
九鬼嘉隆
真田幸村
瀧川一益
本多忠勝
前田利家
上衫謙信
毛利輝元
神原康政
伊達政宗
最上義光
齋藤道三
酒井忠次
真田昌幸
本多重次
山中鹿之介
服部半藏
明智光秀
松永久秀
柴田勝家
山本勘助
北條綱成
十河一存
高橋紹運
安藤守就
稻葉一鐵
高阪昌信
柿崎景家
土佐一條氏
內藤正成
游佐續光
平岩親吉
木村重成
吉良
長野業正
龍造寺隆信
片倉重長
薄田兼相
秋山信友
森長可
保科正俊
大久保忠世
赤井直正
井伊直政
池田輝政
宇喜多秀家
佐久間信盛
小早川隆景
渡邊守綱
大寶寺義氏
織田信秀
堀尾吉晴
佐竹義重
母里友信
菅正利
松本
安東家忠
島左近
細川忠興
豐臣秀次
飯富虎昌
吉川元春
尼子誠久
富田重政
大谷豬之助
毛利勝永
長束正家
增田長盛
吉弘監理
可兒才藏
長宗我部盛親
稻葉正成
鈴木重秀
內藤昌豐
山縣昌景
海北綱親
武田信繁
武田信廉
穴山信君
高坂昌信
原昌胤
板垣信方
明石全登
村上義清
霧隱才藏
望月六郎
堀秀政
富田
和田惟政
波多野宗高
溫井總貞
飯田覺兵衛
大野治房
齋藤朝信
高木清秀
長宗我部
高山重友
本山
成松信勝
百武賢兼
江里口信常
淺野長政
古田重然
真田幸隆
桂元澄
後藤信康
立原久綱
鳥居元忠
土屋昌次
小山田信茂
松田誠保
直江景綱
本庄繁長
長船貞親
三好清海

羽柴秀吉
猿飛佐助
磯野員昌
後藤又兵衛基次
足利義輝
牛尾幸清
正木時茂
速水守久
柴橋大力之助
寺本生死之助
鬼小島彌太郎
前田玄以
戶澤盛安
三好長逸
橫田高松
馬場信房
多田滿賴
甘利虎泰
名古屋山三郎
小幡昌盛
成田氏
別府氏
私市黨
村山黨
織田孫三郎信光
織田造酒丞信房
佐佐孫介勝重
佐佐隼人正政次
岡田助左衛門重善
下方左近貞清
中野又兵衛一安
小彈正國家
高橋治平
竹越守久
竹中半兵衛重治
所信國
林道政
船木義久
松山正定
八居國清
山岸光信
木曾義昌
吉岡長增
小笠原忠實
諏訪賴忠
臼木氏
岡村氏
小泉氏
堀山氏
滿賀野氏
吉懸氏
匹田文五郎
朝倉景連
前波景定
小泉長利
河合吉統
荒川伊豆守
飯盛攝津守
唐崎左馬之介
神藤出羽守
高梨政賴
小幡虎盛
永井丹波守
氏家卜全
毛利上總介
桃井贊岐守
南天坊天海
岡利勝
戶川秀安
渡邊金大夫
門奈左近右衛門
伊達輿兵衛
中山是非之助
吉原又兵衛
林平六
天童氏
飯田氏
尾花澤氏
盾岡氏
長靜氏
成生氏
延澤氏
六田氏
竹越尚光
長井衛安
日根野弘就
日比野清美
根津甚八
原虎胤
海野六郎
三好伊三
覽十藏
尼子國久
稻井教業
大久保長安
穴山小助
由利鐮之助
大平
松島淡路
松島式部
大西氏
神西三郎左衛門
佐久間盛政
三澤為幸
米原綱寬
植田稻葉之助
熊谷新右衛門
青木一重
丸目藏人佐長惠
柳生但馬守宗嚴
穴澤淨賢
中村一氏
早川鮎之助
馬井汲之助
馬路走之助
伊勢北田氏
蒲生賢秀
飛彈姊小路氏
天野康景
高力清長
牛岡草之助
三好政康
三枝守友
岩成友通
池田勝正
伊丹親興
牛飼糖右衛門
田結莊是義
太田垣輝信
垣屋續成
玉井氏
奈良氏
八木豐信
豬俁黨
竹腰正信
兒玉黨
丹黨
西黨
牛田鋤右衛門
橫山黨
橫山長知
齋藤久右衛門利信
鎮目半次郎惟明
什左次右衛門久正
戶田半平光正
中山助六郎照守
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
揖斐光親
秋山逢殿助
大澤備後
栗原內記
長嶋因幡
福島嘉兵衛
真下下野
松本九郎兵衛
芥川能登
小曾根築後
高草木筑前
長阪信政
松木左馬頭
蓑田出雲守
馬飼舍人
馬川渡之助
蓑田紀伊助
馬冢登之助
馬山翔右衛門
馬木彥右衛門
牛井谷右衛門
蓑田信濃入道
松平康忠
宮原內記
牛川飛右衛門
牛田源五兵衛
宮原縫殿助
牛尿踏右衛門
牛引夫兵衛
赤穴光清
村山越前守
熊野久家
松田憲秀
三刀屋久扶
馬來氏
大道寺政繁
遠山綱景
溝尾茂朝
秋上伊之助
米津常春
渡辺守綱
鳥居忠廣
高橋渡之助
大久保忠佐
金地院崇傳
深田泥之助
橫道兵庫之助
赤座隼人
谷崎忠右衛門
上阪左文
生駒彌五左衛門
阪源次郎
安藤將監直重
上阪源之丞
本多三彌正重
橫山喜內
林五郎左
上野田主計頭
儀俄忠兵衛
後藤喜三郎高治
蜂屋貞次
大野木國重
野村定元
三田村休俊
織田因幡守
織田藤左衛門
島津三郎左衛門義久
崛尾吉晴
島津又四郎義弘
島津又六郎歲久
島津又七郎家久
笠原康勝
多目周防守
富永右衛門尉
北條綱高
小森三郎右衛門
西條義忠
森村清秀
生駒正親
信田隆生
屋代道齋
鹽崎八郎
五加重成
松野重元
山中鹿之介鹿
朝倉藤十郎宣政
石川高清
高阪范重
宍甘太郎兵衛
新納忠元
香西佳清
能勢賴吉
馬場職家
臼杵監速
真壁氏乾
今道純近
大村純辰
朝長純基
朝長純盛
藤崎純久
荒蒔式部
宮原純房
渡邊純綱
東宮民部
奧野越前守
不破光治
伊丹總堅
長續連
島信生
石井生札
游佐宗円
平總知
三宅總廣
下村生運
粟井正晴

岸本惣次郎
辻小作
谷衛友
中黑道隨
丹羽山城
渡邊勘兵衛
國富貞次
香宗我部
黑田利高
黑田利則
安芸
津野
黑田直之
後藤基次
天野貞有
黑田利隆
堀正儔
益田正親
野村佑勝
野口一成
久野重勝
石川忠輔
小河信章
桐山信行
林直利
吉田長利
村田吉次
竹森次貞
衣笠景延
三宅家義
毛屋武久
原種良
佐世
植村新六
平田
內藤義清
加藤輿右衛門
加藤右馬允
加藤清兵衛
龍造寺又八
莊林隼人
貴田孫兵衛
吉村吉左衛門
山內甚三郎
九鬼四郎兵衛
天野助左衛門
木村又藏
森本義太夫
相場國信
衣斐光兼
齋藤主水
岩手道高
輕海光顯
國枝正則
郡家光春
小柿長秀
赤星太郎兵衛
林藤助
福島市松正則
加藤虎之助清正
加藤孫六嘉明
肋阪甚內安治
片桐助作且元
平野權平長泰
糟屋右衛門尉武則
由布惟信
十時連貞
高橋駿河守
高野大膳
赤尾清綱
後藤秀勝
近藤貞治
平井定武
三雲成持
目賀田綱清
佐世種常
富田滋実
平田盛范
松本舜輔
雨森彌兵衛
母里太兵衛友信
芝山宗綱
井上之房
瀨田伊繁
牧村利貞
栗山利安
黑田一成
東織部
木下昌直
後藤賢豐
進藤賢盛
東主馬
東四郎左衛門尉
伊東長次
中島氏種
口羽通良
福原貞俊
赤川元康
粟屋元親
桂元忠
伏木久內
國司元相
兒玉就忠
穴戶隆家
吉見正賴
天野隆重
野野村吉安
志道廣良
粟屋元秀
赤川元助
熊谷信直
粟谷元親
井上元兼
飯田元親
渡辺左衛門
蘆野氏
伊王野氏
大關氏
大田原氏
千本氏
那須氏
福原氏
東縫殿助
堀田盛重
尼子豐久
尼子敬久
菅谷長賴
長谷川秀一
福富秀勝
真野賴包
矢部家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