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信友

秋山信友

秋山信友生於大永七年(西元1527年),比信玄小七歲、與八卦多多的高坂虎綱同年,外號為「武田的猛牛」。

人物簡介

秋山信友是秋山信任之子,父親就是信虎的家臣。信任本來是信虎的敵人,後來投降武田家,為了表示
信長之野望13—秋山信友
自己的忠心,就把兒子信友跟家眷移到躑躅崎館附近居住(就是當人質),信友在武田信虎的暴虐下度過了自己的童年。
1541年,武田晴信流放信虎取得家督之位,而童年秋山信友正是十五歲元服,正式成為武田家的一員武將。翌年的諏訪侵攻戰成為了信友的初陣,由於表現出色,信友得到了信玄的賞識,很快成為了武田家軍隊的中堅力量。1546年,信友更是正式與馬場信春、內藤昌豐等人同時名列為率領五十騎的大將之一。這之後,信友被晴信任命為伊奈郡代,正式成為伊奈地方內政、軍事的負責人。這時信友的兵力算上伊奈地方的土豪總計已有兩百五十騎。
其實在信玄生前,秋山信友還在外交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在1567年他曾經擔任使者促成了信玄的四女與信長長子奇妙丸(信忠)的婚事。(據說當時武田家只有他一個支持與信長聯姻,信玄考慮到正在實施攻略今川的計畫就贊同了他的看法)
三方原合戰中,秋山信友與山縣昌景兩人通力合作,追得德川家康無處可逃。後來家康對他們兩個都一直印象深刻,並且稱讚信友是“武田家中如同猛牛一般的將領”,因此就讓信友多了“武田家的猛牛”這么一個綽號。
武田信玄踏上上洛之路後,命令秋山信友進行對東部美濃有“日本三大山城之一”的岩村城的攻略。信友使用了大量的滲透、暗殺、拉攏等計策。由於岩村城老城主遠山景任在前一年去世,由於信長無暇顧及到這裡,遠山景任的夫人豔夫人(還是信長的叔母)在城內糧食快吃完的時候決定開城投降。信友入城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娶了豔夫人為正室,一般的說法說“聯姻”是為了表明自己不會屠城和不願與信長為敵。
長篠戰敗後,秋山信友對孤立在織田的領地的岩村城進行了徹底的改造,不僅進行了修繕和補建,更進行挖密道補充糧食、開水井防止斷水等措施,使岩村城成為了不可被攻破的堅城。織田信忠率領的甲信平定軍多次進攻都遭到信友的挫退。但後來因大雪不停,岩村城被籠城近五個月,當時元氣已傷的武田家更不可能派兵來救。面對信長的勸降,信友終於決定開城。但是信長沒有遵守約定,將城中兵士全部斬殺,信友和夫人則被捕,一同受到磔刑而亡。

人物生平

當做質子

他的父親秋山信任曾經與信虎為敵,但是之後降服信虎、成為信虎的家臣。而為了保證自己絕無二心,因此便把嫡長子信友跟家眷都移到躑躅崎館附近的重臣屋敷居住。美其名是“集中權力”的行為,但是事實上,這堆家眷跟人質沒有兩樣,只要一有什麼不穩的風聲,這些人質就會第一個被抓來開刀。加上信虎又是出了名的喜歡濫殺重臣,在這種狀況下,不難想見:一度與信虎為敵的信任是多么的膽戰心驚,深怕一個不小心、讓信虎哪根筋不對了,就搞得一家全部死光光。在這樣的緊張氣氛下,信友慢慢的長大。而不知該說是幸還是不幸,天文十年(公元1541年),武田家發生不流血政變:信虎被兒子晴信追放到駿河。同年,十五歲的信友元服,正式成為武田家的一員武將。對當時的晴信而言,只要多一個武將就是多一分力,所以信友很快的成為武田家的中堅戰力之一。翌年(1542年)的諏訪侵攻戰成了信友的初陣,而在四年後的天文十五年(公元1546年),信友正式與馬場信春、內藤昌豐等人同時名列為五十騎級的大將之一。

擔當重任

在這之後,信友就開始負起武田家在伊奈地方的內政與軍事任務,終於在弘治二年(西元1556年)的時候,他被晴信任命為伊奈郡代,正式成為伊奈地方內政、軍事的總負責人。(跟高阪虎綱的“信濃、小諸城代”的意義一樣。)此時信友的動員力除了手下原本的五十騎之外,還包括伊奈地方的土豪,總計兩百五十騎。

政治聯姻

但是事實上,在信玄生前,信友出名的地方並不完全在其武略,而是他的外交長才(後來則是出名在八卦上......)。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信長在上洛之時,為了避免武田家扯自己後腿,便把自己的外甥女收作養女、並且嫁給了勝賴。但是這位任重道遠的新娘卻是紅顏薄命、在為勝賴生下長子信勝之後便撒手人寰。對信長而言,這可說是一件意外的災難,為了繼續與武田家維持婚姻同盟的關係,他立刻提出建議:希望信玄能將最寶貝的第四個女兒松姬,嫁給自己的嫡長子奇妙丸(即後來的織田信忠)。面對這樁婚事,不用講重臣,連信玄本人都不太想同意。(原因?因為當年信長上洛、竟然利用信玄替自己看後門,所有正常人都會生氣。)但是信友卻是獨排眾議的說:“與其多一個敵人,不如留著一個朋友”而且在這個時候(這段故事發生在永祿十年,西元1567年的十一月),武田已經開始有南侵今川的準備,萬一跟織田撕破臉,武田就可能被敵軍包圍;或許是因為考慮到接下來的戰略目標,信友才會發言贊成這件婚事。在信友的勸說之下,信玄終是答應了這件親事。知道這件事情,高興的信長立刻送來極為豪華的訂親禮物,信玄這邊當然也是不乾式弱。
“那么就讓信友當我的使者,到織田家去答謝吧!”
得到信玄如此的命令,信友自然是視之為無上光榮。在翌年的六月初,信友便到岐阜去向信長答禮。根據<甲陽軍鑒>的記載,信長對信友的款待可說是極盡完善之能事:“第一天光是勸酒就勸了七次(大酒宴)、第三天則招待信友觀賞梅若大夫的能劇,之後又到長良川去坐船、一邊觀賞鵜飼(用鵜去抓魚,由於鵜的嘴很大,又是抓魚高手,所以美濃當地有很多漁夫訓練鵜、讓它們下水去抓魚。),信長還親自把當天捕獲的魚分成上中下三等,致贈給信友、希望信友能帶一些魚回甲斐去當土產。”
雖然不知道信友最後到底有沒有把魚帶走,但是在七月初,信友結束了這些工作,回到甲斐向信玄報告。而這次是信友跟信長的初次見面,相信兩人都沒有猜想到:兩人日後竟會在極為悲慘的氣氛下再會。

出擊遠州

這一年,武田與德川聯手攻打今川,而在完成使者的使命之後,信友也沒閒著,因為信玄的出兵命令已經到達信友所在的飯田城:
“立刻出擊遠州!”
但是這基本上是一件極為嚴重的違約行為。因為在甲尾(武田織田)同盟成立的同時,透過信長的拉攏,武田跟德川也牽上了線,約定一起出擊今川。當時的約定是說:以大井川為界,駿河歸武田、遠江歸德川。但是信玄卻是明目張胆的讓信友侵入遠江,很明顯的是違背盟約的行為。眼看著到手的肥肉就要被人搶走了,德川方面當然也是不乾式弱的、派出奧平貞勝跟菅沼正貞等人迎擊,而遭到信友成功擊破。此時正在圍攻掛川城的德川家康一聽到這個訊息,幾乎是氣得鼻孔冒煙、滿眼血絲,家康所做的就是立刻寫信,向武田信玄傳達嚴重的抗議:
“我們原本以大井川為界,但是現在貴軍卻已經越界侵入遠江,請立刻撤兵!”
收到這樣的信件,信玄當然也不能置之不理,也忙著回了一封信告訴家康說:
“真是對不起啊,一個不小心派兵派錯了,我立刻叫他回來。”
但是從後來信友不但沒有受罰、甚至還又負起了侵攻東美濃的重要任務這一點來看,這次的“出兵失誤”壓根就是信玄故意的。翌年(元龜元年,西元1570年),信友在信玄的授意下侵入東美濃。由於此時信玄與信長之間仍有同盟約定,因此這次的戰鬥幾乎等於“日本戰國版珍珠港事變”,不過由於岩村城原本就是易守難攻的天險,(被譽為“日本三大山城”。)加上這次信友已經判斷出“一時打不下來”,因此在信長派遣的援軍正式開到岩村城之前,信友就已經轉移目標往三河去,甚至還打下了好幾個小城。

出兵後果

這次的出兵造成了兩個後果:第一個就是武田家與德川家間的盟約自動消滅,而第二個就是武田家與織田家間的同盟也出現了空前的緊張氣氛。雖說信友並未正式與織田軍本隊交戰,(只與岩村城城主遠山景任手下的部隊交戰。)但是再怎么說,東美濃都是織田家的屬地;而且只要東美濃一失,岐阜也會有落城的危險,因此事實上,兩家的盟約在此時已經呈現半毀滅狀態。

岩村城攻略

元龜三年,信玄開始踏上上洛之路,為了鞏固東美濃方面的情勢,信友開始了岩村城攻略。使用大量的滲透、暗殺、拉攏等計策,信友充分的發揮了身為武將的本領。此時岩村城的城主已經不是遠山景任了。由於遠山景任在一年前病死,而他的正室、信長的小姑母艷夫人便立刻向信長要來信長的第五個兒子“御坊”(後來的織田勝長,與信忠一起戰死於二條城。)為養子,並擁立御坊為岩村城的城主。不過由於此時御坊年僅七、八歲,實質上的城主當然就是這位艷夫人。
由於遠山家在兩三年前才剛跟信友交手過,自然深知武田軍的戰力是多么的可怕;加上這些重臣與跟著御坊一起前來的織田家重臣意見多所不和,最後,信友拉攏了遠山家的舊臣、讓他們開始為自己策動岩村無血開城。
岩村城此時的實質城主艷夫人的想法如何?從史料上是不得而知的。但是在信友的圍攻下,雖說城本身非常的堅固,但是只要糧食一吃完,後果就是大家一起餓死。而且在武田軍籠城之際,城外許多居民為了逃生、盲目的湧進岩村城,也造成了城中糧食的消耗量大增。眼看著打也打不過、而面臨信長包圍網的信長也無暇來救援,最後艷夫人終於決定:岩村開城投降。

第一美男

但是事實上,這場戰役在日本戰國會戰史上,還有一個非常空前絕後的輝煌紀錄:因為在秋山信友攻落岩村城之後,他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前任城主遠山景任正室(艷夫人)納為自己的正室”!為什麼信友會做出這種事情?在下並不清楚。但是一般史學家都認為:為了表示自己絕對不會在進城之後屠城,信友就可以利用“聯姻”來表達自己絕無過河拆橋之意;同時織田家是出名的美人家族,身為信長的姑母,相信艷夫人的長相一定也相當不錯。既然都已經攻落了岩村城,信友也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的,連敵方的未亡人一起接收了下來。兩人間的夫妻生活如何?不得而知。但是一般而言,在下看過的敘述多半是描寫兩人“感情很好”。畢竟信友本身是個謀將、相信也不是那種大老粗型的人物,對這位夫人應該至少會“相敬如賓”。而且根據改正三河後風土記裡頭的敘述,信友更是被描述為“甲州第一美男子”,既然長成這樣、加上出類拔萃的武將長才、甚至還有外交上的天賦,相信信友的人品應該不會太糟糕才是。(啊?他是甲州第一美男子,那高坂虎綱呢?根據在下手邊的資料,高坂兄被譽為“戰國第一美男子”,但是請不要問在下那個帥,在下沒有見過他們兩位本人長篠設樂原大戰之後,武田家已經開始步向衰亡的命運,此時的信友更形重要,因為信玄時代的老將中,只剩下他還有高阪虎綱兩位仍在人世。

圍攻岩村城

根據目前已知的史料推測,在這個時候,勝賴正在四處奔走、開始準備重建武田軍團;而高阪虎綱則已經身罹重病,卻還是拖著一條老命在替勝賴畫策;而至於信友,他的首要任務就是抵擋織田家接下來的東美濃攻略。天正三年六月,長篠大會戰剛結束不到一個月,織田信忠率領三萬大軍開始圍攻岩村城。但是既然是被稱為“日本三大山城之一”的堅固山城,加上信友之前的修繕、補強,岩村成為了一個幾乎無法攻落的超級要塞。
1.信友挖掘了由岩村直通飯田(信友過去的領地)的密道,通過這條密道,可以獲得武器與糧食的補充。
2.在岩村城內大量挖掘水井,這樣就可以避免敵人斷水。
3.加強了防禦工事,同時善於利用天險防禦。
在信友的策略之下,信忠簡直被襯托得是一無是處:一開始,他打算強行攻城,但是由於岩村是個易守難攻的要塞,兩天下來,只是造成己方士兵的大量損傷、以及敵方士氣的快速上升。之後,信忠派出大量的弓箭手,從後山向城內發箭。但是由於地勢的關係,箭根本射不進城裡頭,還被士兵嘲笑成“真是個大白痴”。發覺力攻無益,信忠在第四天開始改打長期作戰牌,同時還握到了一張王牌:被捕的岩村城士兵中,有人透露出“有一條密道的存在”。知道有密道的存在後,大喜若狂的信忠立刻派人把密道堵了起來,岩村就這樣開始了地獄般的籠城戰。在被包圍了五個月後,天正三年十一月十七日,信長親自抵達了岩村城。仔細觀察過地勢,信長當然知道:力攻無用。因此他派出使者,對信友提出了招降通告:
“這座城是姑母大人所在的城,所以我也不忍心見這座城為刀兵所傷。只要投降,城主以下均可保全性命。”
由於密道已經遭到堵塞,城中士兵受了傷不能得到醫治、肚子餓了也沒東西吃;加上勝賴在長篠一戰就已經元氣大傷,就算他前來支援,怎么可能打得過織田家的三萬大軍?而且最致命的一點是:十一月已經是冬天了,此時就算勝賴想來,他也絕對通不過信濃國境的深深積雪。知道已經不可能撐到援軍趕到,信友終於決定開城投降。關於這點,有史學家認為:信友的舉動相當於賣主求榮,但是在下個人覺得這實在是滿慷他人之慨的話。每天面對著一堆受傷哀嚎的士兵、看著大家餓得面有菜色,信友要承擔的心理負擔不可謂不重。更何況當時城中還有不少無戰鬥力的老弱婦孺,就算是要“好好的打一場”,這堆老弱婦孺不就成了犧牲品?而且信長說過:這是姑母大人所在的城,只要投降,城主以下皆可保全性命。對信友而言,投降是無法救活自己的,(城主以下,城主本人的安全可就不一定了。)但是只要投降,大家就不用這樣餓肚子受寒。最後,信友終於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派遣使者,正式開城投降。當信友前往織田家陣營的時候,織田軍便在城下貼了這樣的公告:“想回家的人就出來集合,我們送你們一起回去。”
結果當這群又餓又累、正以為已經重獲新生的人們向自家走去的時候,卻遭到織田軍的前後夾擊,信長公記描述“這些人不是拔刀戰鬥卻被殺死,就是被活活燒死。”而看看死亡者的名單,幾乎全部都是遠山一族的人。回到主角信友的身上,他與近臣大島森之助、作光寺左近進兩人一起被抓到岐阜,處以“極刑中的極刑”逆磔刑。關於主僕三人的下場,還有一個說法是“(在岩村當地)三人共打死”,但是在下還是決定採用信長公記里的記載。

艷夫人之死

至於信長的姑母艷夫人,信長並沒有因為他是自己的姑母而原諒他,關於艷夫人之死,在下看過以下的兩種版本:
其一是信長正在與重臣開會,商討如何處理信友等人的時候,外頭來了一位穿著鮮艷小袖和服的女性求見信長,侍衛攔住他的時候,女子只是掏出一個小小的茶器,說只要把這個交給信長、信長就會見他。侍衛把茶器交給了信長之後,信長臉色發青的衝出營帳,一刀把這個女人斬死,然後苦澀的說了句:“這女人就是我的姑母”。
但是在下毋寧認為:第二個說法比較有說服力:艷夫人在被抓後一起被送到岐阜,跟丈夫一起被處以逆磔刑。而一直到死,艷夫人仍是詛咒之聲不斷,他怨恨將自己作為戰略工具、見死不救(如果信長當年援救岩村,艷夫人就不會開城投降。)、甚至還殘忍無情的處死自己的侄兒信長。據說艷夫人臨死前哭叫著說了這么樣的一段話:“像這種殘忍而沒有情理的事情,(指自己被處逆磔刑一事。)就算我原諒信長,上天也不會原諒他!你們看好!因果是循環不停的,總有一天他一定會嘗到最痛苦的死法啊!”(以後來的歷史發展來看,艷夫人的詛咒果然是很準確的應驗了......)

人物評價

對信友而言,這場戰鬥是他能作的最後一件事情。只要他能多撐一天,勝賴就能多爭取到一天重建武田。或許跟三年後才活活累死的高阪虎綱比起來,信友的一切努力並沒有留下太大的漣漪;但是說老實話,跟那些為了求自己的死所、戰死於長篠的其他宿老而言,或許信友的所作所為,還比他們更為勝賴著想得多了也說不一定。

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將領(二)

日本戰國時期戰爭不斷,有不少名將,來盤點一下。
雨森彌兵衛
覽十藏
三好伊三
海野六郎
前田玄以
根津甚八
日比野清美
日根野弘就
長井衛安
竹越尚光
六田氏
延澤氏
成生氏
長靜氏
盾岡氏
尾花澤氏
飯田氏
天童氏
林平六
吉原又兵衛
中山是非之助
伊達輿兵衛
門奈左近右衛門
渡邊金大夫
戶川秀安
岡利勝
寺本生死之助
桃井贊岐守
毛利上總介
柴橋大力之助
永井丹波守
高野大膳
高梨政賴
神藤出羽守
唐崎左馬之介
飯盛攝津守
荒川伊豆守
河合吉統
小泉長利
前波景定
朝倉景連
匹田文五郎
吉懸氏
滿賀野氏
堀山氏
小泉氏
岡村氏
臼木氏
稻垣氏
諏訪賴忠
小笠原忠實
正木時茂
木曾義昌
山岸光信
八居國清
松山正定
船木義久
林道政
所信國
竹中半兵衛重治
竹越守久
高橋治平
小彈正國家
中野又兵衛一安
下方左近貞清
岡田助左衛門重善
佐佐隼人正政次
佐佐孫介勝重
織田造酒丞信房
織田孫三郎信光
村山黨
私市黨
別府氏
成田氏
小幡昌盛
牛尾幸清
甘利虎泰
多田滿賴
十時連貞
橫田高松
足利義輝
尼子敬久
尼子豐久
南天坊天海
尼子國久
戶澤盛安
原虎胤
名古屋山三郎
新納忠元
天野隆重
大平
小幡虎盛
兒玉就忠
菅正利
福原貞俊
馬場信房
大久保長安
氏家卜全
鬼小島彌太郎
溝尾茂朝
稻井教業
吉岡長增
速水守久
百武賢兼
高山重友
猿飛佐助
後藤信康
三好清海
長船貞親
本庄繁長
直江景綱
古田重然
小山田信茂
土屋昌次
淺野長政
由布惟信
平野權平長泰
片桐助作且元
森長可
飯田覺兵衛
大久保忠佐
富田
波多野宗高
生駒正親
本山
鳥居忠廣
長宗我部
渡邊勘兵衛
赤尾清綱
真田幸隆
高木清秀
不破光治
溫井總貞
長續連
松平康忠
和田惟政
齋藤朝信
大道寺政繁
磯野員昌
橫山喜內
鳥居元忠
松田誠保
大野治房
立原久綱
羽柴秀吉
那須氏
井上元兼
志道廣良
桂元澄
吉見正賴
國司元相
口羽通良
金地院崇傳
後藤又兵衛基次
松野重元
木下昌直
江里口信常
堀秀政
望月六郎
霧隱才藏
村上義清
鈴木重秀
板垣信方
原昌胤
高坂昌信
穴山信君
武田信廉
武田信繁
長宗我部盛親
山縣昌景
內藤昌豐
可兒才藏
稻葉正成
崛尾吉晴
吉弘監理
增田長盛
長束正家
毛利勝永
富田重政
大谷豬之助
飯富虎昌
尼子誠久
吉川元春
豐臣秀次
島左近
細川忠興
堀尾吉晴
安東家忠
加藤虎之助清正
松本
母里友信
後藤基次
佐竹義重
大寶寺義氏
織田信秀
渡邊守綱
小早川隆景
宇喜多秀家
佐久間信盛
池田輝政
井伊直政
赤井直正
大久保忠世
保科正俊
明石全登
秋山信友
薄田兼相
片倉重長
母里太兵衛友信
海北綱親
龍造寺隆信
長野業正
吉良
木村重成
平岩親吉
游佐續光
內藤正成
土佐一條氏
柿崎景家
高阪昌信
稻葉一鐵
安藤守就
高橋紹運
十河一存
北條綱成
山本勘助
柴田勝家
松永久秀
明智光秀
服部半藏
山中鹿之介
本多重次
真田昌幸
酒井忠次
齋藤道三
最上義光
伊達政宗
神原康政
毛利輝元
上衫謙信
前田利家
本多忠勝
瀧川一益
真田幸村
九鬼嘉隆
今川義元
島津義弘
長宗我部元親
武田勝賴
直江兼續
蒲生氏鄉
織田信長
武田信玄
陶晴賢
上泉信綱
毛利元就
加藤清正
北條氏康
佐佐成政
石田三成
德川家康
立花道雪

日本戰國時期的名將

像中國一樣,日本的歷史上也有戰國時期。今日多數認為日本戰國始於1467年的應仁之亂,那時中國已經是明朝。在日本戰國時期,也湧現出不少有名的將領,來一起盤點一下吧。

立花道雪
德川家康
石田三成
佐佐成政
北條氏康
加藤清正
毛利元就
上泉信綱
陶晴賢
武田信玄
織田信長
蒲生氏鄉
直江兼續
武田勝賴
長宗我部元親
島津義弘
今川義元
九鬼嘉隆
真田幸村
瀧川一益
本多忠勝
前田利家
上衫謙信
毛利輝元
神原康政
伊達政宗
最上義光
齋藤道三
酒井忠次
真田昌幸
本多重次
山中鹿之介
服部半藏
明智光秀
松永久秀
柴田勝家
山本勘助
北條綱成
十河一存
高橋紹運
安藤守就
稻葉一鐵
高阪昌信
柿崎景家
土佐一條氏
內藤正成
游佐續光
平岩親吉
木村重成
吉良
長野業正
龍造寺隆信
片倉重長
薄田兼相
秋山信友
森長可
保科正俊
大久保忠世
赤井直正
井伊直政
池田輝政
宇喜多秀家
佐久間信盛
小早川隆景
渡邊守綱
大寶寺義氏
織田信秀
堀尾吉晴
佐竹義重
母里友信
菅正利
松本
安東家忠
島左近
細川忠興
豐臣秀次
飯富虎昌
吉川元春
尼子誠久
富田重政
大谷豬之助
毛利勝永
長束正家
增田長盛
吉弘監理
可兒才藏
長宗我部盛親
稻葉正成
鈴木重秀
內藤昌豐
山縣昌景
海北綱親
武田信繁
武田信廉
穴山信君
高坂昌信
原昌胤
板垣信方
明石全登
村上義清
霧隱才藏
望月六郎
堀秀政
富田
和田惟政
波多野宗高
溫井總貞
飯田覺兵衛
大野治房
齋藤朝信
高木清秀
長宗我部
高山重友
本山
成松信勝
百武賢兼
江里口信常
淺野長政
古田重然
真田幸隆
桂元澄
後藤信康
立原久綱
鳥居元忠
土屋昌次
小山田信茂
松田誠保
直江景綱
本庄繁長
長船貞親
三好清海

羽柴秀吉
猿飛佐助
磯野員昌
後藤又兵衛基次
足利義輝
牛尾幸清
正木時茂
速水守久
柴橋大力之助
寺本生死之助
鬼小島彌太郎
前田玄以
戶澤盛安
三好長逸
橫田高松
馬場信房
多田滿賴
甘利虎泰
名古屋山三郎
小幡昌盛
成田氏
別府氏
私市黨
村山黨
織田孫三郎信光
織田造酒丞信房
佐佐孫介勝重
佐佐隼人正政次
岡田助左衛門重善
下方左近貞清
中野又兵衛一安
小彈正國家
高橋治平
竹越守久
竹中半兵衛重治
所信國
林道政
船木義久
松山正定
八居國清
山岸光信
木曾義昌
吉岡長增
小笠原忠實
諏訪賴忠
臼木氏
岡村氏
小泉氏
堀山氏
滿賀野氏
吉懸氏
匹田文五郎
朝倉景連
前波景定
小泉長利
河合吉統
荒川伊豆守
飯盛攝津守
唐崎左馬之介
神藤出羽守
高梨政賴
小幡虎盛
永井丹波守
氏家卜全
毛利上總介
桃井贊岐守
南天坊天海
岡利勝
戶川秀安
渡邊金大夫
門奈左近右衛門
伊達輿兵衛
中山是非之助
吉原又兵衛
林平六
天童氏
飯田氏
尾花澤氏
盾岡氏
長靜氏
成生氏
延澤氏
六田氏
竹越尚光
長井衛安
日根野弘就
日比野清美
根津甚八
原虎胤
海野六郎
三好伊三
覽十藏
尼子國久
稻井教業
大久保長安
穴山小助
由利鐮之助
大平
松島淡路
松島式部
大西氏
神西三郎左衛門
佐久間盛政
三澤為幸
米原綱寬
植田稻葉之助
熊谷新右衛門
青木一重
丸目藏人佐長惠
柳生但馬守宗嚴
穴澤淨賢
中村一氏
早川鮎之助
馬井汲之助
馬路走之助
伊勢北田氏
蒲生賢秀
飛彈姊小路氏
天野康景
高力清長
牛岡草之助
三好政康
三枝守友
岩成友通
池田勝正
伊丹親興
牛飼糖右衛門
田結莊是義
太田垣輝信
垣屋續成
玉井氏
奈良氏
八木豐信
豬俁黨
竹腰正信
兒玉黨
丹黨
西黨
牛田鋤右衛門
橫山黨
橫山長知
齋藤久右衛門利信
鎮目半次郎惟明
什左次右衛門久正
戶田半平光正
中山助六郎照守
小野次郎右衛門忠明
揖斐光親
秋山逢殿助
大澤備後
栗原內記
長嶋因幡
福島嘉兵衛
真下下野
松本九郎兵衛
芥川能登
小曾根築後
高草木筑前
長阪信政
松木左馬頭
蓑田出雲守
馬飼舍人
馬川渡之助
蓑田紀伊助
馬冢登之助
馬山翔右衛門
馬木彥右衛門
牛井谷右衛門
蓑田信濃入道
松平康忠
宮原內記
牛川飛右衛門
牛田源五兵衛
宮原縫殿助
牛尿踏右衛門
牛引夫兵衛
赤穴光清
村山越前守
熊野久家
松田憲秀
三刀屋久扶
馬來氏
大道寺政繁
遠山綱景
溝尾茂朝
秋上伊之助
米津常春
渡辺守綱
鳥居忠廣
高橋渡之助
大久保忠佐
金地院崇傳
深田泥之助
橫道兵庫之助
赤座隼人
谷崎忠右衛門
上阪左文
生駒彌五左衛門
阪源次郎
安藤將監直重
上阪源之丞
本多三彌正重
橫山喜內
林五郎左
上野田主計頭
儀俄忠兵衛
後藤喜三郎高治
蜂屋貞次
大野木國重
野村定元
三田村休俊
織田因幡守
織田藤左衛門
島津三郎左衛門義久
崛尾吉晴
島津又四郎義弘
島津又六郎歲久
島津又七郎家久
笠原康勝
多目周防守
富永右衛門尉
北條綱高
小森三郎右衛門
西條義忠
森村清秀
生駒正親
信田隆生
屋代道齋
鹽崎八郎
五加重成
松野重元
山中鹿之介鹿
朝倉藤十郎宣政
石川高清
高阪范重
宍甘太郎兵衛
新納忠元
香西佳清
能勢賴吉
馬場職家
臼杵監速
真壁氏乾
今道純近
大村純辰
朝長純基
朝長純盛
藤崎純久
荒蒔式部
宮原純房
渡邊純綱
東宮民部
奧野越前守
不破光治
伊丹總堅
長續連
島信生
石井生札
游佐宗円
平總知
三宅總廣
下村生運
粟井正晴

岸本惣次郎
辻小作
谷衛友
中黑道隨
丹羽山城
渡邊勘兵衛
國富貞次
香宗我部
黑田利高
黑田利則
安芸
津野
黑田直之
後藤基次
天野貞有
黑田利隆
堀正儔
益田正親
野村佑勝
野口一成
久野重勝
石川忠輔
小河信章
桐山信行
林直利
吉田長利
村田吉次
竹森次貞
衣笠景延
三宅家義
毛屋武久
原種良
佐世
植村新六
平田
內藤義清
加藤輿右衛門
加藤右馬允
加藤清兵衛
龍造寺又八
莊林隼人
貴田孫兵衛
吉村吉左衛門
山內甚三郎
九鬼四郎兵衛
天野助左衛門
木村又藏
森本義太夫
相場國信
衣斐光兼
齋藤主水
岩手道高
輕海光顯
國枝正則
郡家光春
小柿長秀
赤星太郎兵衛
林藤助
福島市松正則
加藤虎之助清正
加藤孫六嘉明
肋阪甚內安治
片桐助作且元
平野權平長泰
糟屋右衛門尉武則
由布惟信
十時連貞
高橋駿河守
高野大膳
赤尾清綱
後藤秀勝
近藤貞治
平井定武
三雲成持
目賀田綱清
佐世種常
富田滋実
平田盛范
松本舜輔
雨森彌兵衛
母里太兵衛友信
芝山宗綱
井上之房
瀨田伊繁
牧村利貞
栗山利安
黑田一成
東織部
木下昌直
後藤賢豐
進藤賢盛
東主馬
東四郎左衛門尉
伊東長次
中島氏種
口羽通良
福原貞俊
赤川元康
粟屋元親
桂元忠
伏木久內
國司元相
兒玉就忠
穴戶隆家
吉見正賴
天野隆重
野野村吉安
志道廣良
粟屋元秀
赤川元助
熊谷信直
粟谷元親
井上元兼
飯田元親
渡辺左衛門
蘆野氏
伊王野氏
大關氏
大田原氏
千本氏
那須氏
福原氏
東縫殿助
堀田盛重
尼子豐久
尼子敬久
菅谷長賴
長谷川秀一
福富秀勝
真野賴包
矢部家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