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香火球

壯族香火球

壯族香火球,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流行於廣西壯族同胞生活中的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其源於廣西南寧市良慶區古元坡村村民張元亨與其母艱苦生活的美麗傳說。

基本信息

簡介

壯族香火球,是流傳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欽州市的小董、那蒙、大寺、長灘、新棠一帶的一項壯族傳統民間體育活動,源於良慶區南曉鎮古元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香火球運動延續了廣西壯族同胞對火、祖先和英雄人物的崇拜,表現出堅韌與和諧共存的人文精神,以及明顯的地域邊緣文化色彩。香火球運動的傳播應充分考慮全球化的時代特點和發展趨勢,保留和發揮香火球文化中傳統的精華部分,使香火球這一獨特的壯族歷史文化遺產日久常新。

遺產信息

壯族香火球壯族香火球
項目名稱:壯族香火球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83

申報地區:南寧市良慶區

申報日期:2008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背景資料

南寧市良慶區南曉鎮曉元村的古元坡,人們只知它是個傳統的體育之鄉,知其“體育之鄉”盛名的由來——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因為那時只有500人口的村子的男子籃球隊,曾打敗過兩個到訪的縣球隊,更橫掃周邊若干鄉鎮難逢敵手。其實遠在明末清初至上世紀60年代,古元坡就是個名聞邕(邕寧縣)欽(欽州市)的古村落。當時,中國大西南出海故道傍村而過,內陸文化與海洋文化在此交匯駢臻,深深積澱,產生了不少博學有成的讀書人,原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內政部常務次長、立法院立法委員的雷殷曾在此求學,並在赴京上任前還專誠帶走古元私熟名師“二八爺”的手書《為善必昌》。該村也產生過如班必冠、班必澤等早期參加中共地下黨的知識分子和稍後的一批大學教授。但是轟動一時的莫過於清代的班夢龍、班純仁父子同科中舉的盛事。當時朝廷贈“為善必昌”大金匾,資助建造了一座雄偉的武館,樹兩根高聳的桅桿,彰顯一門同出兩名舉子的盛事。村子也築起繞村高牆,村民也崇文尚武,遠近稱為“舉人之鄉”,威德遠邇,兵荒馬亂時周邊多有村民到此避禍。可惜武館早已毀於日寇戰火,城垣也於“大躍進”年代被拆毀建學校、俱樂部等公共場館,一切的陳跡都已不復存在,好在當年舉人推崇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仍可尋蹤覓跡,並默默地向人們追述著這“舉人之鄉”昔日的輝煌。

傳說

1630年,古元村的始祖班元亨與母親來到古元草創家業。在林邊新墾田地上屢栽的稻糧,卻被鳥獸大肆蹂躪,嚴重時顆粒無收。這年春節剛過,母子倆將所有稻種悉數播到秧地上,次晨一看,全給鳥獸蹂躪淨盡!母親萬念俱灰,走到河邊欲跳河自盡。就在此時,自上游漂來一片筍殼,筍殼如舟,上有三塊銅錢,三根雞羽毛和三支香。母親以為得到三元恩賜,便將此神賜之物帶回家中。也是福至心靈,母子倆以三塊銅錢換回稻種,將雞毛插在竹筍殼上掛在秧地邊,儼然一隻捕食鳥、鼠的巨鷹在鎮守護衛!果然鳥獸再不敢侵害。他們又如法炮製,在其它田地旁也掛上無數“老鷹”,晚上還在每隻“老鷹”身上插上三支點燃的香……是年,所有莊稼獲得豐收,人丁旺盛,安居樂業。

此後他們用銅錢插上雞毛和香火拜祭土地廟,因拋耍時極感好玩,便當球拍打娛樂,香火球從此誕生。後來班夢龍班純仁父子雙雙中舉,遠近轟動,朝廷賜詩:“二燕雙飛天下少,父子同榜古來無”,並賜金匾一塊,上刻“為善必昌”斗大的金字,還斥資在村中興建武館,武館前高豎兩根龍圖藍旗桅桿,昭示一門同出兩名舉人之盛。出於感恩思源,古元村舉行盛大的“香火球”比賽,自此香火球傳往各地。

歷史

香火球出自古元村,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範疇的傳統體育類,已被良慶區和南寧市民眾藝術館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者挖掘,並成功申報南寧市、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已進一步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火球與古元坡的緣分很深,它是農耕文化的產物。

明末清初時,古元坡草木森森,還是一片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村子創始人被迫到此拓土墾荒,栽種五穀。然而辛辛苦苦耕耘播種管理過後,眼在收穫有望時,即將到手的果實卻被飛禽走獸搶食一空。後來村子的先民受到神的啟迪,結合艱苦的生產實踐,用銅錢、雞毛和筍殼、香火製成狀如老鷹的懸掛物掛于田頭地角。以栩栩如生的“猛禽”震懾鳥獸,晚上還在“猛禽”身上插上熠熠閃光的香火,稱香火球。香火球震懾著周邊森林的飛禽走獸,五穀獲得豐收。從此人們視香火球為吉祥物,除了讓它搖盪于田頭地角守護莊稼以外,對它倍加珍愛的人們還把它做得越來越美麗,當吉祥物送給友人,並漸斬發展為類似於羽毛球的體育競技工具。

1789年,古元坡班純仁父子同科中舉,驚動遠近,朝廷贈“為善必昌”牌匾,並資助建造武館。雄偉的武館竣工,班純仁欲赴陝西當知縣時,八方來賀,班舉人便倡議在村里舉行香火球大賽,因為它是整個村子的吉祥物,沒有它簡直就沒有這個村子,更沒有父子雙雙中舉的盛事。當時香火球比賽的獎品,是仿製朝廷饋贈的金匾製作的“為善必昌”小金匾。從此民間體育競技的香火球活動和“為善必昌”思想便廣為傳播。香火球文化之中的強身健體,善待自己,善待他人,為善光榮,“為善必昌”的思想也成了村人的金科玉律。所以當地村民逢春節備耕,即大量製作香火球懸于田頭地角,球內還裝進五穀種子,一寓五穀豐登,五福臨門,有種有子;二為震懾鳥獸工具守護莊稼;三作娛樂比賽之用;四是感恩敬神,祈禱豐年;五作吉祥物贈予友人,寓得種得子得福。但是歷史到了“文化大革命”,香火球活動被當“四舊”遭到禁止。但是誕生自三百多年前,直接由農耕文化催生的香火球,因融農耕文化體育競技、娛人、娛神於一體,頗受民眾歡迎,其“為善必昌”的思想內涵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古樸別致的壯族“香火球”是每年開春時節,南寧南曉鎮古元村的村民都要舉行一種民間體育競技活動。自明朝開始,每到田間農事活動即將展開、“大家小戶使耕牛”的時節,古元村等地鄉民就開展“香火球”比賽,以此祈禱豐年。

特點

壯族香火球以雞毛、香、銅錢、筍殼、竹筒製作,狀如羽毛球而又較羽毛球漂亮。香火球娛樂活動的場地一般長約十步,寬五步,中線兩端各豎一根竹桿作支架,高度5尺,中間橫一根細長平直的竹竿代“網”,場地以繩圈起,與沙灘排球無異。參與人數可多可少,以場內不擁擠為宜。

製作過程

先選用自然剝落、堅韌耐用、直徑約為5厘米的圓形竹殼皮五六張,重疊在一起貼上壓緊,剪成4—5厘米的圓板,用針線縫實,中間插入一截小竹筒,內套兩枚銅錢,兩銅錢之間有一定距離,這樣拋球時兩枚銅錢才可相互撞擊,發出悅耳之聲。竹筒一端破開8—10片,每片自上而下彎墜,形成圓球狀,在竹筒另一端(上端)插上幾根雞羽毛。雞毛的選用也很有講究,必須是雞的同側雞翅上的五色羽管毛,越長越鮮艷越好,這樣拍打時香火球才能鏇轉美觀。最後在中間插上香火併點燃,一個精巧的香火球就誕生了。

打法

香火球的競技形式香火球的競技形式
壯族香火球的打法類似現今的羽毛球,玩時找一長十步、寬五步的場地,中線兩端各豎一根竹竿作支架,高度為5尺,中間橫一根細長平直的竹竿代“網”,場地的四角各釘一根高約兩寸的竹釘,並各插三根香,以麻繩縛住竹釘圈起場地,球出繩外違例,手或球擊中竹竿或腳踩踏逾越中線、出界等,亦視為違例。場地的四個角還各豎一根竹竿,每根高逾3米,各懸一整塊貌似老鷹的竹筍殼,筍殼上遍插雞毛。若是夜晚比賽,則在球中插入三支香,以竹筒灌火油或香油點燃插在四周照明。這樣,整個場地更顯原始古樸和別致。
比賽時可單打、雙打,亦可男女混打。裁判員一人或二人。一般以五局為一場,每局打15個球,以勝三局為贏方。獎品是一小塊製作精緻的小金匾(仿製當年朝廷饋贈的大金匾),上書“為善必昌”四字。意為感恩和繼承和光大祖德祖業,勸人為善,善者必隆昌繁盛。

傳承

因香火球活動中斷了40年,目前參加活動的球隊隊員多是未打過甚至未見過香火球的中青年,當年的球隊隊員如今已是花甲之年,且球藝不再。搶救、保護和傳承香火球已刻不容緩。當地政府對此活動十分重視,從去年始,組織專業隊伍多次深入村落進行調查、採訪和蒐集整理。當地民眾對此也十分歡迎,古元村及其周邊不少村子又掀起了香火球活動熱。

文化內涵

人類對火的利用始於原始社會。基於火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和神秘性,壯族人民對火的性質有著獨特的認識與感知,由此而生髮出一種對火的自然崇拜。例如壯族的添火節、踩火筒、火把節等,就是人們對火的自然崇拜的表現方式。香火球運動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它的產生與發展是延續了壯族人民對火的自然崇拜。而將香與火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演變成香火球運動的過程,是經由一種自然崇拜的形式,演化成了更加廣泛和具有濃厚人文色彩的信仰實體,充分體現了壯族民眾對火的自然崇拜的民族文化內涵。

信仰內涵

在壯族民間,每逢喜慶節日或久旱不雨的時節,各地都有祈福祈雨的習俗。據史料記載,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是布洛陀的生日,壯族民眾從這天開始到三月初九會進行各種祭祀祖公布洛陀的活動。在這些節日和習俗活動中,各種祭祀形式逐漸演變成各種民族傳統體育活動。香火球作為祭祀活動的一部分,其目的是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丁旺盛,人們把祖先看成是可以左右人們生產、生活平安的神靈,並一直作為神聖和祥瑞的表征去崇拜和祭奉,這種祭拜信仰方式對香火球運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