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柏尺牘稿》

《李柏尺牘稿》

《李柏尺牘稿》,又名李柏文書。紙本,共二紙,之一長23厘米,寬27厘米;之二長23厘米,寬39厘米。為前涼西域長史李柏當時寫給焉耆國王等的信函。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價值。被日本人橘瑞超於1909年2月在新疆羅布泊樓蘭遺址盜取。現藏於京都龍谷大學學術情報中心大宮圖書館。

基本情況

《李柏尺牘稿》之一《李柏尺牘稿》之一
名稱:《李柏尺牘稿》
別稱:李柏文
類別:書法作品
年代:前涼
作者:李柏
規格:紙本,共二紙,之一長23厘米,寬27厘米;之二長23厘米,寬39厘米。
文物原屬:新疆羅布泊樓蘭遺址
文物現狀:藏於京都龍谷大學學術情報中心大宮圖書館

文物簡介

《李柏尺牘稿》之二《李柏尺牘稿》之二
李柏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前涼派遣到此的西域長史。他於公元328年到達羅布泊地區。《李柏尺牘稿》即李柏當時寫給焉耆國王等的信函,其中兩封是完整的,還有39片殘片。還有些信是前涼張駿討伐高昌(吐魯番)的晉戊己校尉趙貞時,為了安撫與高昌鄰近的各國而寫的。信函寫於麻紙上,兩封信的草稿分別長23厘米,(約相當於晉代一尺)寬27厘米;長23厘米,寬39厘米。
《李柏尺牘稿》是前涼簡牘資料中最為集中、內涵最為豐富的文書資料。文書的書法有筆畫帶有隸書的筆意,但已顯露出東晉流行的行書風貌。文書的出土,對研究行書發展的歷史具有很高參考價值。
李柏所用書體,為當時社會尚未定型的行書和今草合體書法。用筆飛動,中鋒為主,方圓兼用,分行布白,參差錯落,其中也還夾雜一些隸書的點畫,有章草餘緒,李柏寫這些書信時,王羲之只有40歲,為同時代人。

作品內容

《李柏尺牘稿》之一

五月七日,海頭西域長史、[關內]
侯李柏頓首頓首。別□□□
恆不去心,今奉台使來西,月
二日到此(海頭),未知王訊息,想國中
平安,王使迴復羅,從北虜
中與嚴參事往,想是到也。
今遣使苻大往相聞通
知訊息,書不悉意。李柏頓首頓

《李柏尺牘稿》之二

五月七日,西域長史、關內侯
柏頓首頓首。闊久不知問,常
懷思想,不知親相念
便見忘也。詔家見遣,
來慰勞諸國。此月二日來到
海頭,未知王問,邑邑!天熱,
想王國大小平安。王使
□□俱共發,從北虜中與
嚴參事往,不知到未。今
遣使苻大往通訊息,
書不盡意。李柏頓
首頓首。

流失經過

當瑞典人斯文·赫定發現樓蘭遺址時,日本人大谷光瑞正在倫敦留學。斯文·赫定在羅布沙漠之中發現古代中國的邊城樓蘭一事,在當時歐洲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斯坦因隨後在1900年-1901年的首次中亞探險,也因所獲頗豐而震驚了歐洲。受到歐洲人西域掠寶的感染,日本人也迫不及待地加入了掠寶行列。
大谷光瑞是日本淨土真宗本願寺教派的第22代長老。他在從倫敦歸國的途中,於1902年8月,和其他人一起在俄國組成商隊,進入喀什,對塔里木盆地進行了調查。在庫車的克孜爾千佛洞,他盜割了一些壁畫,運回了日本。
1908年,大谷光瑞又一次派橘瑞超和野村榮三郎到新疆。他們從北京到達蒙古烏蘭巴托,橫穿蒙古,從科布多進入準噶爾。此時在中國的新疆,各歐洲列強們正進行著一場奪寶大戰,德國、俄國甚至為爭奪"主權"而欲武力相向。各帝國主義列強睜大了貪婪的眼睛,躍躍欲試,塔克拉瑪乾被劍拔弩張的氣氛烘烤得更熱了。
橘瑞超在1909年2月到達庫爾勒,然後進入羅布泊地區,直奔樓蘭。在一座古城內,橘瑞超獲得了著名的"李柏文書"。

盤點流失在國外的稀世珍寶

圓明園罹難150周年之際,流失在外的上百萬件珍稀文物再次牽動人心。然而,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數量究竟有多少?這恐怕是一個誰也無法準確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大得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而那些散落在海外的稀世珍寶,究竟在哪裡,能不能回家,更是讓國人糾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