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截竹圖》

《六祖截竹圖》

《六祖截竹圖》,南宋畫家梁楷所作,原藏於圓明園,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基本信息

名稱:六祖截竹圖

六祖截竹圖六祖截竹圖

類別:字畫
年代:南宋
文物原屬:原屬圓明園收藏
文物現狀: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
簡介:縱72.7cm,橫31.5cm,南宋畫家梁楷繪製,

作者簡介

梁楷,南宋東平人。祖籍東平(今屬山東),居錢塘(杭州)。寧宗嘉泰間(公元1201~1204)曾為畫院待詔,善畫人物、山水、道釋、鬼神。師賈師古(賈以學吳道子著稱),又遠遠超過老師,據說當時畫院中人見到梁楷的作品,沒有不佩服的。可見梁楷在南宋畫院時就有很高的聲望了。據清代官修的《佩文齋書畫譜》、《石渠寶笈》以及厲鶚匯集的《南宋畫錄》統計,梁楷留下來的作品不下幾十件,但我們今天能見到的只有十件左右了,而且大都不在國內了。據著錄的梁楷作品的題材,多表現佛道、鬼神、古代的高人逸士,如《右軍書扇》、《羲之觀鵝》、《黃庭經換鵝》、《淵明像》、《釧馗像》、《寒山拾得》、《參禪圖》、《田樂圖》、《莊生夢蝶》、《蘇武牧羊》、《孔子夢見周公》、《蓮蓬變相》、《太乙三宮兵陣圖》等等。 

梁楷是個參禪的畫家,屬於粗行一派。不拘法度,放浪形骸,與妙峰、智愚和尚交往甚密,雖非僧,卻擅禪畫。禪宗約起於公元五二○年,到唐代已成氣候,分南北兩宗。唐高僧慧能為禪宗六祖,主頓悟說,與北方神秀漸悟說相對,為南宗之祖師。南禪之說,強調佛祖在人心,喝水擔柴,都能悟道。所有的宗教儀式毫無價值,人們不需要誦經,便可以一種超知識的狀態與“絕對精神”或“真理”溝通,這是一種自然深奧的抽象體驗。“六祖伐竹”表現的就是慧能在劈竹的過程中“無物於物,故能齊於物;無智於智,故能運於智”。梁楷的《六祖伐竹》是其中年以後的作品,筆墨極為粗率。筆筆見形,筆路起倒,峰迴路轉,點染遊戲;欲樹即樹,欲石即石,“心之溢盪,恍惚仿佛,出入無間”。梁楷似乎也參彈入畫,視畫非了。他的人物畫很簡單,很概括,也很生動。這三者都能體現在他的用筆上。畫中險筆很多,起粗落細,急緩輕重,變化多端;金錯刀作墨竹,山石大筆掃出,線條簡捷、痛快,頓挫明顯,將人物的性格與繪畫線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愧為減筆畫的高手。畫中有一種意念貫穿著,此念意深澹遠,故能平復筆墨的運動變化。讀梁楷的畫實際上是一種筆墨體驗,也是一種心境的體驗,更是一種禪意的體驗。

繪畫風格

圖中人物線條簡捷、痛快,頓挫明顯,將人物的性格與繪畫線條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不愧為減筆畫的大師。

收藏館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並陳列著日本及整個東洋地區的重要文化遺產。該館的藏品多達8萬9000件,其中有近100件國寶,500多件國家指定的重要文物。博物館的主體建築由象徵日本歷史的建築物構成,歷來被稱之為"美術館建築與博物館建築的博物館"。主館中分類展出了日本美術品、出土文物、工藝品。東洋館中陳列著亞洲、埃及等地的美術品和考古文物。另外法隆寺寶物館中收藏有7至8世紀奈良法隆寺中的寶物約300件。館內時常舉辦以某一專題為中心的"專題展覽"以及跨學科的展覽。《六祖截竹圖》目前收藏於此。

盤點流失在國外的稀世珍寶

圓明園罹難150周年之際,流失在外的上百萬件珍稀文物再次牽動人心。然而,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數量究竟有多少?這恐怕是一個誰也無法準確回答的問題。但可以確定的是,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大得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而那些散落在海外的稀世珍寶,究竟在哪裡,能不能回家,更是讓國人糾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