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得遇

鄧得遇(?—1276年)號達夫,邛州(今四川邛崍縣)人。淳祐十年(1250年)進士,調任寧遠主薄,又改任南昌知縣,隆興府通判,行在左藏庫監管,後來出任昭州知府,又升廣西提點刑,一年後,代理廣西經略事務,兼任靜江知府。投南流江自盡。

德祐元年(1275年)長沙遭元兵侵犯,鄧得遇派都統馬驥、馬應麒赴援,馬驥陰謀叛亂,中途把部隊帶回,鄧得遇把他斬首,軍中事務全部交馬應麒負責。沒過多久,馬塈代為將帥,議事與鄧得遇不合,意見不一。德祐二年(1276年),鄧德遇將官府移到蒼梧。

靜江被元軍攻破。鄧得遇身穿朝服,眼望南方,向皇帝告別。他在條幅上親手寫道:“宋室忠臣,鄧氏孝子。不忍偷生,寧甘溺死。鼓鹹故居,乃吾潭府。屈公子平,乃吾伴侶。優哉悠哉,吾得其所(意譯:我是宋朝的忠臣,鄧家的孝子。不忍偷生,甘願溺死。彭鹹的老屋,是我的住所。楚國的屈原,是我的伴侶。悠閒自在,我找到了樂土)。”於是投南流江自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