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道

查道

查道(955—1018)宋代大臣,著名孝子。字湛然,歙州休寧(今屬安徽)人,查元方子。幼沉靜不群,罕言笑,喜親筆硯,以詞學稱。端拱初(988)舉進士高第。起家館陶尉。寇準薦其才,授著作佐郎。大中符祥元年(1008)直史館。遷刑部員外郎,預修冊府元龜。三年,進秩兵部,為龍閣待制。道秉性純厚,有犯不校,所至務寬恕,以是頗少治績。道著有文集二十卷,《宋史本傳》傳於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孝子

查道像 查道像

查道 出生於官宦之家。祖父曾任南唐工部尚書,其父曾任宋太祖殿中侍御史,後任泉州知州。因此,查道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親職教育,自幼喜好讀書寫字,少年時,他寫的詞便廣為流傳。查道十分孝順,有一次母親生病想吃鱖魚湯,因正值天寒地凍,無處購買,查道親往河中,鑿冰釣魚,終得之。查道還劃破手臂用血抄寫佛經,祈盼母病早日康復。

升遷

33歲那年,查道考中了進士,從此便踏上了仕途。剛開始任館陶(今河北館陶)尉(警察局長),沒過幾年,便升任遂州(四川遂寧)通判,(政務監督官)。時逢朝廷對西部官員進行考察,查道因表現突出,被通報表揚,並調任果州(今四川南充)知州,成了一位地方大員,這年他43歲。之後他仕途一直很順,先後擔任過寧州(今甘肅寧縣)、襄州(今湖北襄樊)、虢州(今河南靈寶)的知州。其間有十年時間是在朝廷任職,曾任左正言(監察部副司長)、直史館(國家歷史館館員)、工部員外郎(建設部副司長)、刑部員外郎等職。55歲時,被任命為龍圖閣待制,兼任刑部郎中、吏部選事。龍圖閣是宋太宗趙光義死後,專為保存他遺留的文物所建的建築,也是一個專門研究機構。在內供職的人都有極高的身份,很受皇帝賞識,得以經常與皇帝接觸。宋史載:“真宗退朝之暇,召馮元講《易》便坐,惟道與李虛己、李行簡預焉。”七年後,查道因耳聾,怕難以應對皇上,上表要求外任,得到允許,派到虢州任知州。臨行,真宗親到龍圖閣為他餞行。

寬和

查道之所以能長期得到朝廷和皇帝的賞識,與其為官清廉、辦事幹練,勇於負責、敢於擔當的人品和官風以及卓越的政績有關。

他任館陶尉時,一個重要任務是收稅。當時州里管得很嚴,到時賦稅收不齊,縣政府的官員都要被戴枷以示懲戒。不過戴上一會,出了門官員們便紛紛自行把枷去掉,只有查道一人戴著枷下去繼續催繳。他下去從不接受吃請,而且首先嚴查富人欠稅,百姓見此,紛紛交齊了賦稅。

在果州任上,有叫何彥忠的狂徒糾集二百餘人造反,朝廷派人招安無果,決定派兵征剿。查道認定,他們當中的大部份人都是被脅從的,不忍心他們在征剿中玉石俱焚,決定只帶幾個僕從再次前往勸降。反民中有人認得他是州長,鑒於他官聲不錯,便說:“知州怎么會害我們?”於是相約投降,表示認罪。查道沒有懲處他們,反給他們發了身份證明,讓他們回家務農。朝廷接到報告,認為他處理得當,下詔對他褒獎。

就在他離開龍圖閣到虢州任職的當年秋,虢州發生嚴重蝗災,農田欠收。查道不等不靠,果斷開官倉賑災,廣設粥棚施救饑民。同時,向災民發麥種4000斗,讓農民生產自救,終於讓一萬多人安全度過了災荒。這件事很為時人所稱道。

以上三件事均見於宋史。1018年5月,查道死於任上,享年六十四歲。

民間傳說

查道是千年以前的人,但至今在民間和網上還流傳著一些他的傳說。一個是查道吃棗留錢的故事。有一天,他帶著僕從下鄉檢查工作,路遇一棗樹掛滿甜棗,僕從便摘了一些獻給查道,查道吃後,讓僕從在棗枝上掛了一串錢。查道說:“吃了人家的棗子,就應該給錢。”從此,查道吃棗留錢便成了一段傳世佳話。還有一個是查道義救美人魚的故事。說是在出使高麗途中,行至一海島,發現島邊的沙灘上躺著一個婦女,他吃驚不小。想這荒涼海灘,怎會有人?當叫來船工一起細看,才發現這女人髮髻紛亂,袒胸露背,肘後還生有紅色的鰭,他頓時明白,這並不是人,而是一條美人魚。當船工們要殺死這條美人魚時,查道立即上前阻止,說:“美人魚雖是水族,但通人性,千萬不可濫殺生靈。”隨即讓船工把美人魚拖入海中,美人魚得水後,頻頻向查道點頭釋首,然後反身向遠處游去。這件事傳到高麗,朝鮮人盛讚大宋使節為人寬厚,不濫殺無辜,頗堪信任。查道因之十分順利的完成了出使的任務。

在江蘇泰州城內,有一株奇松。通高不過三尺,凸有雙根,虬結在一起,一出地面就折向兩側,盤鏇而去,矯若游龍,分別延伸有十餘米。人謂“高不出檐,大蔭數畝”實屬世之罕見。泰州人都把它叫作“太常松”,泰州人說這棵松是查道所植,因查道做過太常博士,所以得名“太常松”。 泰州人還說,泰州城北紫藤街還有查道故居,紫藤街上那棵紫藤也是查道手植。查道是否在泰州供過職,是否做過太常博士,史料都沒有記載,這些都只能是傳說。但至少可以說,泰州人現在還記著查道。

史籍記載

《宋史·查道傳》

原文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寧人。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親筆硯,文徽特愛之。未冠,以詞業稱。侍母渡江,奉養以孝聞。母嘗病,思鱖羹,方冬苦寒,市之不獲。道泣禱於河,鑿冰取之,得鱖尺許以饋,母疾尋愈。

端拱初,舉進士高第。寇準薦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兩川者,得道公正清潔之狀以聞,優詔嘉獎。遷秘書丞,俄徙知果州。時寇黨尚有伏岩彀依險為柵者,其酋何彥忠集其徒二百餘,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詔書招諭之,未下,鹹請發兵殄之。道曰:“彼愚人也,以懼罪,欲延命須臾爾。其黨豈無詿誤邪?”遂微服單馬數仆,不持尺刃,間關①林壑百里許,直趨賊所。初悉驚畏,持滿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諭以詔意。或識之曰:“郡守也,嘗聞其仁,是寧害我者?”即相率投兵羅拜,號呼請罪,悉給券歸農。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災民歉,道不候報,出官廩米賑之,又設粥糜以救飢者,給州麥四千斛為種於民,民賴以濟,所全活萬餘人。二年五月,卒,訃聞,真宗軫惜之,詔其子奉禮郎循之乘傳往治喪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較,所至務寬恕,胥吏有過未嘗笞罰,民訟逋負②者,或出己錢償之,以是頗不治。嘗出按部,路側有佳棗,從者摘以獻,道即計直掛錢於樹而去。兒時嘗戲畫地為大第,曰:“此當分贍孤遺。”及居京師,家甚貧,多聚親族之煢獨者,祿賜所得,散施隨盡,不以屑意。與人交,情分切至,廢棄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給。

初,赴舉,貧不能上,親族裒錢三萬遺之。道出滑台,過父友呂翁家。翁喪,貧窶無以葬,其母兄將鬻女以襄事。道傾褚中錢與之,且為其女擇婿,別加資遣。又故人卒,貧甚,質女婢於人。道為贖之,嫁士族。搢紳服其履行。好學,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終日,服玩極於卑儉。享年六十四。

譯文

查道,字湛然,安徽歙州休寧人。查道幼年時沉穩不合群,很少言談嬉笑,但喜歡接近紙筆墨硯。未成年時便以詩詞著稱於世。後來,陪伺母親由長江以北遷到長江以南居住,以孝聞名於天下。一次,母親生病,想吃鱖魚羹湯,當時正值數九寒冬,買不到鱖魚。查道到河邊哭泣禱告河神,戳開河中堅冰,得到一尺多長的鱖魚獻給母親。又劃開臂膀用臂血書寫佛經(以示對神靈的敬畏),不久,母親的疾病痊癒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進士。因寇準推薦他的才幹,被提拔為著作佐郎。淳化年中,四川強盜反叛朝廷,這時,朝廷任命查道擔任遂州(今四川遂寧市)通判。有出使四川的使者,得到了查道好的政績便上報朝廷,皇上下詔書優厚地嘉獎了他。後來,查道升任秘書丞,不久又調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當時強盜們在山間岩洞據險架設柵欄(以抵禦官軍),頭目何彥忠聚集200多黨徒,盤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縣)大木槽一帶,劍拔弩張,(勢與朝廷為敵)。朝廷打算招安他們,但詔書還未下達。大家都請示查道派兵剿滅,查道說:“他們是愚民,因為害怕承擔罪過,打算(拚死抵抗)以苟延殘喘一會兒啊!那些嘍囉們難道沒有(因一時糊塗而)誤入歧途的嗎?”於是,查道喬裝打扮,單人獨騎,不帶一尺兵器,只帶幾個僕人,輾轉穿越于山林溝壑中,行走100多里,徑直來到強盜盤踞的地方。強盜們驚慌害怕,拉滿弓嚴陣以待。查道(到後)鎮定自如,盤腿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訴他們朝廷招安的意圖。其中有認識查道的人說:“此人是果州知州,聽說很仁慈,這樣的人難道會害我們嗎!"強盜們隨即拋下兵器羅列跪拜在查道腳下,大聲呼喊請求赦免罪過。查道全部發給證明文書讓他們回家當農民。

天禧元年,查道被調到虢州任知州。這年秋天,虢州遭遇蝗災,百姓歉收。查道打開官府糧倉賑救災民,又設粥棚施粥救民,並拿出種麥4000斛作為百姓開春的種糧。老百姓多虧他的救助得以保全性命一萬餘人。天禧二年五月,查道死。訃告傳到京師,真宗十分痛惜,下詔書讓其子奉禮郎官趙循之坐傳車前去治辦喪事。

查道為人淳樸厚道,犯而不校。手下小吏犯有過錯,從來沒有鞭打責罰過。百姓中有被告發拖歉賦稅的,查道替他代繳,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路邊有甜棗,僕從摘來獻給查道,查道按照棗的價值將錢掛在棗樹上然後離開。查道少兒時曾在地上畫了一座大宅院,說:“這宅院應該分給孤獨無依的人。”當官後住在京城,家中仍然貧困,因為親戚族人中的孤獨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祿,因散施而隨得隨完,連留下一絲一毫的心意也沒有。和人相交,情意懇切,十分周到;無家可歸、露宿街頭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給以周濟。

當初,查道科考,因貧窮沒有盤纏進京,親戚族人集資三萬錢饋贈他。後來,查道路過滑台,前去拜見父親的朋友呂翁,不巧呂翁已死,呂家貧窮無錢下葬,呂翁的哥哥將要賣掉自己的女兒來幫助埋葬。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錢財給予呂翁哥哥贖女,並為他的女兒選擇女婿,另外出資作為嫁妝。有一位故人死了,因家中很是貧窮,打算將自己女兒抵押給人作丫鬟。查道替他贖回了女兒,嫁給士族人家為妻。同朝官員們都佩服他的操行。查道好學,喜好與人下棋。平常生活喜吃蔬菜素食,有時一天只吃一餐,默坐靜養整天。衣服用具十分低下節儉。享壽64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