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於1929年,犧牲於1943年,河北省完縣人。他住在太行山石嶺下的河北省完縣野場村,11歲時
被大家推選為兒童團團長,犧牲時只有13歲。王朴誕生在村里一戶貧苦農民的家庭里。在他開始懂事的時候,日本強盜發動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侵占華北,戰爭的火焰燒到了他的家鄉太行山。日寇燒殺搶掠的兇殘行為,讓王朴幼小的心靈燃起民族仇恨的烈火。
有一次,野場村的鄉親們全被日寇趕到一起,王朴也是其中一個,日寇拿著一份由漢奸金珠子提供的村幹部和抗日軍屬名單,叫漢奸翻譯把他們一個一個拉出來,然後狗漢奸齜牙咧嘴地問王朴:“你就是野場村的兒童團團長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這個狗漢奸。“你一定知道八路軍的東西藏在哪裡,說出來就放你回家。”“不知道!就是知道也不會告訴鬼子和你這個狗漢奸!”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日寇猛地抽出了東洋指揮刀,指著王朴的胸口,狂叫道:“你的,小八路的,快快的說,你不說死了死了的!”王朴面對日本鬼子強盜的刺刀,想起了“五不誓言”,想起了張喜子和秀大伯,更想起了自己領著兒童團團員宣言的誓言“頭可斷,血可流,秘密不可泄!”於是昂首挺胸,面對死亡,毫不畏懼,大聲高呼:“打倒日本鬼子!打倒狗漢奸!”就這樣,王朴英勇的為八路軍、為自己的祖國獻出年輕的生命。
為了紀念王朴,晉察冀邊區政府授予他“抗日民族小英雄”的光榮稱號,並立了紀念碑。解放後他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十大少年英雄”的稱號。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湧現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時刻,他們跟父輩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沉重的抗爭。他們的傳奇事跡經過藝術家們的演繹,成了經典的歌曲、小說、電影,幾十年來被人們傳頌,經久不衰。
張嘎
日戰爭時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奶奶相依為命。為了掩護在他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鍾亮,奶奶英勇地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而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替奶奶報仇和救出老鍾叔,嘎子歷經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察員……電影《小兵張嘎》
講述了一個小八路戰鬥成長的過程。
這部兒童軍事題材影片,通過寓意豐富的細節安排和少年兒童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描寫,真實自然地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少年英雄形象,影響了幾代小觀眾。
這部影片榮獲了1980年中國第2屆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一等獎。後來,小兵張嘎的故事又被改編成了電視劇。
為了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北京市潤亞影視傳播有限公司決定重新拍攝經典電影《小兵張嘎》的電視版。電視劇在忠實《小兵張嘎》原著故事線索,氛圍環境的基礎上,豐富了嘎子的性格命運。展示了嘎
子、胖墩、玉英、佟樂四個孩子,在抗日烽火中的戲劇故事和富於傳奇的童稚友誼。故事以抗日戰爭時期的白洋淀為背景,以嘎子夢想參加八路,夢想得到一支屬於自己的真槍展開。奶奶為了保護八路老鍾犧牲了,嘎子隻身上縣城找羅金保,打鬼子替奶奶報仇。在縣城結識了集賢居少掌柜佟樂,嘎子仇沒報,反而陷入鬼子追殺。在佟樂和一個神秘便衣的幫助下,脫離險境。便衣原來是羅金保,將嘎子帶到區隊秘密隱藏之地,錢隊長收留了嘎子。嘎子從此以小八
路自居,緊接著又和區隊八路打了一場挑簾戰,嘎子繳獲一把真槍。眼看夢想全部實現,槍卻被區隊長收了。嘎子想不通,和打賭認識的小夥伴胖墩一起重返縣城。嘎子要單獨替奶奶報仇。由此同時,後方特派員劉燕肩負使命路經白洋淀被伏擊。劉燕不知下落,鬼子派了石磊冒充特派員混入區隊。鬼子的計謀被嘎子無意中發現,嘎子和佟樂、胖墩行動起來,誤認為區隊聯絡員純剛是鬼子奸細。純剛竟然被孩子制服,報信不成有口難辯。白洋淀魚戶女兒玉英,打魚時救了劉燕。劉燕受傷難行,請玉英去城裡尋找聯絡員。玉英在城裡遇到了嘎子一夥。三方力量圍繞著真假特派員鬥智鬥勇,特派員肩負的任務迫在眉睫,大批藥品將在指定時間內經過白洋淀。鬼子方面,龜田和齋藤一武一文,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奸細石磊了解真相,將區隊八路和藥品一網打盡。區隊錢隊長則逐漸識破石磊真面目,將計就計引鬼子出動。而真特派員劉燕卻與孩子們在一起。
經過種種誤會和巧合,以嘎子為首的孩子們,粉碎了敵人的陰謀,配合區隊八路使藥品順利過境,一舉殲滅龜田齋藤一夥日本鬼子。
海娃
《雞毛信》是一部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家喻戶曉的電影。影片的主角是十四歲的兒童團團長海娃,他的任務是一邊放羊,一邊放哨,發現敵人,給村里人打信號。海娃的父親是民兵中隊長。海娃十四歲,是龍門村的兒童。
一天傍晚,海娃腰裡插著羊鞭,拿著一桿紅纓槍,在山上的一棵小樹底下放哨。
這時候,從陽坡的小路上爬上來一個人,他老遠就叫:“海娃!海娃!”海娃聽出是爸爸的聲音,連忙迎上去。爸爸從懷裡掏出一封信,對海娃說:“馬上到三王莊去,送給指揮部的張連長。”海娃接過信一看,信角上插著三根雞毛,知道是一封頂緊急的雞毛信。海娃揣好信,趕著羊群轉過山崖,忽然看見西山頂上的“訊息樹”倒了。糟糕!山那邊準是發現鬼子了。海娃想,這條小路不能走了,就走大路吧。可是回頭一看,大山口外面來了一隊搶糧的鬼子。
鬼子越來越近。海娃著急了,把雞毛信往哪裡藏呢?他看著胖乎乎的羊尾巴,心頭一動,就搶到前面抱著那隻帶頭的老綿羊,把它尾巴根的長毛擰成兩根細毛繩,把雞毛信折起來,綁在尾巴底下。海娃什麼也不怕了,他把羊鞭甩得響響的,朝著鬼子趕過去。“站住!”鬼子吆喝起來,嘩啦一聲舉起槍,對著海娃的小腦袋。一個穿黑軍裝的歪嘴黑狗跑過來,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他拉到一個長著小鬍子的鬼子面前。海娃一點也不怕,他故意歪著腦袋,張大嘴巴,傻愣愣地望著小鬍子。小鬍子說聲“搜”,那個歪嘴黑狗馬上動起手來,摸補丁,掏窟窿,把海娃周身都搜遍了,連兩隻破鞋也沒放過,結果什麼也沒搜著。小鬍子只想早點進山去搶糧,就衝著海娃喊:“滾開!滾開!”
海娃回頭就跑,他攏住羊群,使勁甩著羊鞭,恨不得飛起來。沒想到那個歪嘴黑狗又追上來了,他用槍逼著海娃,要海娃把羊群趕回山里去,還擠著眼睛、歪著嘴巴獰笑者說:“皇軍還沒吃飯呢!這么些羊,夠我們吃幾頓啦!”海娃沒法,只好跟著走。太陽落山了,鬼子的隊伍來到一座小山莊跟前,就在打穀場上宰了幾隻羊燒羊肉吃。海娃顧不上心疼他的羊了,他悄悄地把手伸到老綿羊的大尾巴下面一摸,雞毛信還照樣吊著!他心裡叫起來“你還在這裡啊!”
鬼子吃飽了,一個個摸著肚皮,進屋裡睡覺去了。歪嘴黑狗叫海娃把羊趕進牲口圈裡,然後一把抓住海娃的脖子,把海娃拉進屋裡。鬼子和黑狗們抱著槍睡在乾草上,把海娃擠在盡裡頭。海娃睡不著,他想:“鬼子明天還要宰羊,要是今晚跑不掉,雞毛信可就完了。”他不住埋怨自己:“海娃,海娃,你怎么搞的,連一封雞毛信都不會送啊!……”忽然聽見外面的哨兵吼了一聲:“哪一個?”有人回答:“餵牲口的!”哨兵不吭氣了。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一陣雞叫。
雞叫兩遍了。海娃哪兒還躺得住,他坐起來一看,門口的哨兵正在打瞌睡呢。他就悄悄地站了起來,踮著左腳把歪嘴黑狗的胳膊輕輕撥開,從小鬍子身邊跳過去,閃到了門邊,又輕輕地邁過哨兵的大腿,溜到了村邊的路上。“哪一個?”街那頭的哨兵吼起來。“餵牲口的!”海娃裝著大人的聲音回答。那個哨兵就不理會他了。海娃走進牲口圈,一把抱住那隻老綿羊,把它尾巴底下的雞毛信解下來,揣進口袋裡,撒開兩腿就跑,一口氣跑上了莊後的山樑。
天亮了,海娃跑到山嘴旁邊,聽見前面有人吼叫。他抬頭一望,山樑那頭有個鬼子拿著面小白旗,朝著海娃來回搖晃。海娃脫下身上的白布小褂,學著鬼子的樣子也來回搖晃。沒想到,真混過去了。海娃轉過山嘴,一口氣跑到對面山頂。前面就是三王莊啦。海娃高興極了,他一屁股坐在山頭上,把手伸進口袋一摸,不覺渾身哆嗦起來。雞毛信呢?口袋裡沒有,趕緊脫下小褂子來找,也沒有;把身邊的石頭縫都找遍了,還是沒有。海娃馬上往回跑,在來的路上找。他一口氣跑上大山,爬到小山嘴旁邊,就在剛才搖晃褂子的地方,雞毛信好好地躺在那兒。海娃高興極了,把信裝進口袋,剛想回頭跑,忽然背後有人喊叫,歪嘴黑狗追上來了。他抓住海娃,一連打了幾槍托,叫海娃回去給鬼子帶路。
小鬍子把洋刀一揮,鬼子和黑狗子又出發了。海娃趕著羊群夾在他們中間,過了大山,來到三王莊眼前。海娃看到山上的“訊息樹”放倒了,不用說,張連長的隊伍已經知道鬼子來了。鬼子可什麼也不知道,他們在溝里,又是抽菸,又是吃羊肉。休息夠了,一隊黑狗先走,想從中路走上峁去。山坡上忽然轟轟響了幾聲,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黑狗子踩上地雷了。小鬍子扔下那些黑狗不管了,他指著小路對海娃說:“你在前面帶路,皇軍在後面。明白嗎?”
海娃遠遠地走在鬼子的前邊。樹林裡岔著兩條路,一條小路,一條羊道。他把羊趕上了羊道。歪嘴黑狗在底下吆喝:“走錯了!”海娃放開嗓子說:“沒錯!我走過的。走吧!”羊道越來越陡,越來越不好走,鬼子走一截,停一截,遠遠落在後面。小鬍子吼起來了:“慢慢的!”海娃裝作沒聽見,一步緊一步往前跑。鬼子使勁喊:“站住!再不站住就開槍啦!”海娃不聽他的,甩了一響鞭,拚命往前跑。鬼子真的開槍了。海娃同羊群一起飛跑,可是他實在跑不動了。就撲倒在亂草里,放開嗓子叫:“鬼子上來啦!打呀!趕快打呀!”
峁上突然響起一陣排子槍聲,跟著又是一陣。海娃聽到了,這是自己人的槍聲。他的兩條腿又來了勁,爬起來拚命向峁上撲去。忽然他張開雙臂,“哎喲”尖叫一聲,暈倒在亂草堆里了。一個游擊隊戰士跑過來,抱起了海娃。
等到海娃睜開眼睛,他看見蹲在他身邊的正是張連長,連忙說:“信……雞毛信……”他的傷口疼得厲害,說著又昏迷過去了、海娃又醒過來的時候,他已經躺在暖炕上,蓋著一床軟綿綿的毯子。太陽從視窗射進來,照在炕上。張連長笑眯眯地問海娃:“好些嗎?還疼嗎?”海娃顧不得疼,他問張連長:“這是哪裡呀?”張連長哈哈大笑起來,他摸著海娃的腦袋,說:“你忘了嗎?昨天你不是送來一封雞毛信嗎?那是你爸爸讓你送來的情報。咱們的隊伍根據情報,砸了鬼子的炮樓。多虧你這個小八路,小英雄!”
海娃這才記起送雞毛信這回事來。他臉紅了,連忙問:“繳了槍沒有?”張連長說:“繳了一大捆,都是嶄新油亮的三八式快槍!”海娃高興地說:“那就給我一支吧!”這部上世紀50年代拍攝的黑白片不僅在國內影響很大,而且在國際電影節上兩次獲獎。1955年,在英國第9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榮獲優勝獎,是新中國在國際上獲獎的第一部兒童故事片。
雨來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一
晉察冀邊區的北部有一條還鄉河,河裡長著很多蘆葦。河邊有個小村莊。蘆花開的時候,遠遠望去,黃綠的蘆葦上好像蓋了一層厚厚的的白雪。風一吹,鵝毛般的葦絮就飄飄悠悠地飛起來,把這幾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軟的蘆花里。因此,這村就叫蘆花村。12歲的雨來就是這村的。
雨來最喜歡這條緊靠著村邊的還鄉河。每到夏天,雨來和鐵頭、三鑽兒,還有許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魚,在河裡鑽上鑽下,藏貓貓,狗刨,立浮,仰浮。雨來仰浮的本領最高,能夠臉朝天在水裡躺著,不但不沉底,還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媽媽不讓雨來耍水,怕出危險。有一天,媽媽見雨來從外面進來,光著身子渾身被太陽曬得黝黑髮亮。媽媽知道他又去耍水了,把臉一沉,叫他過來,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雨來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
媽媽緊跟著追出來。雨來一邊跑一邊回頭看。糟了!眼看要追上了。往哪兒跑呢?鐵頭正趕著牛從河沿回來,遠遠地向雨來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雨來聽出了話里的意思,轉身就朝河沿跑。媽媽還是死命追著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來渾身光溜溜的像條小泥鰍,怎么也抓不住。只聽見撲通一聲,雨來扎進河裡不見了。媽媽立在河沿上,望著漸漸擴大的水圈直發愣。
忽然,遠遠的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來。雨來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裡吹著氣,望著媽媽笑
二
秋天。
爸爸從集上賣葦席回來,同媽媽商量:“看見了區上的工作同志,說是孩子們不上學念書不行,起碼要上夜校。叫雨來上夜校吧。要不,將來鬧個睜眼瞎。”
夜校就在三鑽兒家的豆腐房裡。房子很破。教夜課的是東莊學堂里的女老師,穿著青布褲褂,胖胖的,剪著短髮。女老師走到黑板前面,屋裡嗡嗡嗡嗡說話聲音立刻停止了,只聽見嘩啦嘩啦翻課本的聲音。雨來從口袋裡掏出課本,這是用土紙油印的,軟鼓囊囊的。雨來怕揉壞了,向媽媽要了一塊紅布,包了個書皮,上面用鉛筆歪歪斜斜地寫了“雨來”兩個字。雨來把書放在腿上,翻開書。
女老師斜著身子,用手指點著黑板上的字,念著: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大家就隨著女老師的手指,齊聲輕輕地念起來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三
有一天,雨來從夜校回到家,躺在炕上,背誦當天晚上學會的課文。可是背不到一半,他就睡著了。
不知什麼時候,門吱扭響了一聲。雨來睜開眼,看見閃進一個黑影。媽媽劃了根火柴,點著燈,一看,原來是爸爸出外賣蓆子回來了。他肩上披著子彈袋,腰裡插著手榴彈,背上還背著一根長長的步槍。爸爸怎么忽然這樣打扮起來了呢?
爸爸對媽媽說:“鬼子又‘掃蕩’了,民兵都到區上集合,要一兩個月才能回來。”雨來問爸爸說:“爸爸,遠不遠?”爸爸把手伸進被裡,摸著雨來光溜溜的脊背,說:“這哪兒有準呢?說遠就遠,說近就近。”爸爸又轉過臉對媽媽說:“明天你到東莊他姥姥家去一趟,告訴他舅舅,就說區上說的,叫他趕快把村里民兵帶到區上去集合。”媽媽問:“區上在哪兒?”爸爸裝了一袋煙,吧嗒吧嗒抽著,說:“叫他們在河北一帶村里打聽。”
雨來還想說什麼,可是門哐啷響了一下,就聽見爸爸走出去的腳步聲。不大一會兒,什麼也聽不見了,只從街上傳來一兩聲狗叫。
第二天,吃過早飯,媽媽就到東莊去,臨走說晚上才能回來。過了晌午,雨來吃了點剩飯,因為看家,不能到外面去,就趴在炕上念他那紅布包著的識字課本。
忽然聽見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要搖晃起來,窗戶紙嘩啦嘩啦響。
雨來一骨碌下了炕,把書塞在懷裡就往外跑,剛要邁門檻,進來一個人,雨來正撞在這個人的懷裡。他抬頭一看,是李大叔。李大叔是區上的交通員,常在雨來家落腳。
隨後聽見日本鬼子唔哩哇啦地叫。李大叔忙把牆角那盛著一半糠皮的缸搬開。雨來兩眼楞住了,“咦!這是什麼時候挖的洞呢?”李大叔跳進洞裡,說:“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別的院裡去,對誰也不許說。”
12歲的雨來使盡氣力,才把缸挪回到原地。
雨來剛到堂屋,見十幾把雪亮的刺刀從前門進來。他撒腿就往後院跑,背後喀啦一聲槍栓響,有人大聲叫道:“站住!”雨來沒理他,腳下像踩著風,一直朝後院跑去。只聽見子彈向他頭上嗖嗖地飛來。可是後院沒有門,把雨來急出一身冷汗。靠牆有一棵桃樹,雨來抱著就往上爬。鬼子已經追到樹底下,伸手抓住雨來的腳,往下一拉,雨來就摔在地下。鬼子把他兩隻胳膊向背後一擰,捆綁起來,推推搡搡回到屋裡。
四
鬼子把前後院都翻遍了。
屋子裡也遭了劫難,連枕頭都給刺刀挑破了。炕沿上坐著個鬼子軍官,兩眼紅紅的,用中國話問雨來,說:“小孩,問你話,不許撒謊!”他突然望著雨來的胸脯,張著嘴,眼睛睜得圓圓的。
雨來低頭一看,原來剛才一陣子掙扎,識字課本從懷裡露出來了。鬼子一把抓在手裡,翻著看了看,問他:“誰給你的?”雨來說:“撿來的!”
鬼子露出滿口金牙,做了個鬼臉,溫和地對雨來說:“不要害怕!小孩,皇軍是愛護的!”說著,就叫人給他鬆綁。
雨來把手放下來,覺得胳膊發麻發痛,扁鼻子軍官用手摸著雨來的腦袋,說:“這本書誰給你的,沒有關係,我不問了。別的話要統統告訴我!剛才有個人跑進來,看見沒有?”雨來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說:“我在屋裡,什麼也沒看見。”
扁鼻子軍官把書扔在地上,伸手望皮包里掏。雨來心裡想:“掏什麼呢?找刀子?鬼子生了氣要挖小孩眼睛的!”只見他掏出來的卻是一把雪白的糖塊。
扁鼻子軍官把糖往雨來手裡一塞,說:“吃!你吃!你得說出來,他在什麼地方?”他又伸出那個戴金戒指的手指,說:“這個,金的,也給你!”
雨來沒有接他的糖,也沒有回答他。
旁邊一個鬼子嗖地抽出刀來,瞪著眼睛要向雨來頭上劈。扁鼻子軍官搖搖頭。兩個人唧唧咕咕說了一陣。那鬼子向雨來橫著脖子翻白眼,使勁把刀放回鞘里。
扁鼻子軍官壓住肚裡的火氣,用手輕輕地拍著雨來的肩膀,說:“我最喜歡小孩。那個人,你看見沒有?說呀!”
雨來搖搖頭,說:“我在屋裡,什麼也沒看見。”
扁鼻子軍官的眼光立刻變得兇惡可怕,他向前弓著身子,伸出兩隻大手。啊!那雙手就像鷹的爪子,扭著雨來的兩隻耳朵,向兩邊拉。雨來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隻手來,在雨來的臉上打了兩巴掌,又把他臉上的肉揪起一塊,咬著牙擰。雨來的臉立時變成白一塊,青一塊,紫一塊。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來打個趔趄,後退幾步,後腦勺正碰在櫃板上,但立刻又被抓過來,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來半天才喘過氣來,腦袋裡像有一窩蜂,嗡嗡地叫。他兩眼直冒金花,鼻子流著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來,濺在課本那幾行字上:
“我們是中國人,
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鬼子打得累了,雨來還是咬著牙,說:“沒看見!”
扁鼻子軍官氣得暴跳起來,嗷嗷地叫:“槍斃,槍斃!拉出去,拉出去!”
五
太陽已經落下去。藍藍的天上飄著的浮雲像一塊一塊紅綢子,映在還鄉河上,像開了一大朵一大朵雞冠花。葦塘的蘆花被風吹起來,在上面飄飄悠悠地飛著。
蘆花村裡的人聽到河沿上響了幾槍。老人們含著淚,說:
“雨來是個好孩子!死得可惜!”
“有志不在年高。”
蘆花村的孩子們,雨來的好朋友鐵頭和三鑽兒幾個人,聽到槍聲都嗚嗚地哭了。
六
交通員李大叔在地洞裡等了好久,不見雨來來搬缸,就往另一個出口走。他試探著推開洞口的石板,扒開葦葉,院子裡空空的,一個人影也沒有,四處也不見動靜。忽然聽見街上有人吆喝:“豆腐啦!賣豆腐啦!”這是蘆花村的暗號,李大叔知道敵人已經走遠了。
可是雨來怎么還不見呢?他跑到街上,看見許多人往河沿跑,一打聽,才知道雨來被鬼子打死在河裡了。
李大叔腦袋轟的一聲,眼淚就流下來了。他一股勁兒地跟著人們向河沿跑。
到了河沿,別說屍首,連一滴血也沒看見。
大家呆呆地在河沿上立著。還鄉河靜靜的,河水打著漩渦嘩嘩地向下流去。蟲子在草窩裡叫著。不知誰說:“也許鬼子把雨來扔在河裡,沖走了!”大家就順著河岸向下找。突然鐵頭叫起來:“啊!雨來!雨來!”
在蘆葦叢里,水面上露出個小腦袋來。雨來還是像小鴨子一樣抖著頭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扒著蘆葦,向岸上的人問道:“鬼子走了?”
“啊!”大家都高興得叫起來,“雨來沒有死!雨來沒有死!”
原來槍響以前,雨來就趁鬼子不防備,一頭扎到河裡去。鬼子慌忙向水裡打槍,可是我們的小英雄雨來已經從水底游到遠處去了。
王二小
1929年生於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將他狠狠地摔在石頭上。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衝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幹部張士奎(現為保定市離休幹部)同志得到這個訊息,馬上報導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訊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導,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這首歌曲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臥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
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莊村建設了“二小希望國小”,延安時期參加革命的老作家陳模創作了革命傳統紀實小說《少年英雄王二小》。
6李愛民
編輯
李愛民是太行山區的一個抗日小英雄。
1942年春天,11歲的李愛民擔任村抗日兒童團團長。有一天,八路軍的鐘營長讓他穿過敵人的封鎖線去送一件“火急”信。李愛民二話沒說,回家趕上心愛的小毛驢,帶了草繩和鐮刀,把信裝進襪筒子裡出發了。
一路上還算順利。眼看就到敵人的封鎖區了,他忽然發現前面不遠的土堆上有個端著槍的人影在晃動。不好,鬼子的流動哨盯上他了。
怎么辦?李愛民靈機一動,抓起一把稀牛糞,塗得滿身都是,然後把小毛驢趕進了草坡里,彎下腰割起青草來。“八格亞路,舉起手來!”冷不防,已繞到身後的鬼子一下子抓住了他的衣領。另一個日本軍官直盯著李愛民的眼睛吼道:“大大的八路探子,抓起來!”
“我是來放驢割草的。你們看,那是我割的一堆草,那不是我的小黑驢嗎?”李愛民機智地回應。
鬼子看他滿身是糞,像個放牲口的窮孩子,一腳把他踢倒,又嘟囔了幾句,調頭而去。小愛民忍著劇痛爬起來,踉踉蹌蹌地趕著小毛驢直奔小道,順利完成了送信的任務。第二天深夜,鬼子在這裡的臨時據點被我八路軍14團戰士和聯防民兵收拾掉了。
可惜,這個抗日小英雄在1943年為保護鄉親落入敵手,倒在了鬼子的屠刀下。那年,他12歲。
謝榮策
謝榮策,1931年11月13日,誕生在遼中縣茨榆坨鎮茨榆坨村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小時候因生活所迫,9歲就給地主放豬、放牛,受盡了地主老財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靈里,就埋下了對地主老財仇恨的種子。因此,謝榮策少年時期就參加革命活動,擔任茨榆坨村兒童團長。謝榮策的童年是在苦水裡度過的。社會的黑暗,生活的艱難,使榮策幼小心靈上萌發了反抗壓迫的信念和力量。1947年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場開始戰略性反攻。尤其是東北各線進軍更是神速,打得國民黨部隊丟盔卸甲,潰不成軍。村里地主老財紛紛逃往瀋陽。鄉親們如久旱盼甘露一樣的心情,盼望著共產、解放軍的到來。12月18日,解放軍主力部隊開進了茨榆坨村,謝榮策在小夥伴們的推選下當上了村兒童團長。1948年春天,駐遼中一帶的我人民解放軍,根據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部署,陸續開往前線。龜縮在瀋陽城裡的國民黨軍隊,妄圖打通沈遼要道,命令一個騎兵團,乘機對遼中東部四方台、茨榆坨一帶進行騷擾。在這嚴峻時刻,剛滿16歲的謝榮策經過鬥爭的鍛鍊,更加成熟起來。他不顧疲勞,日夜堅守戰鬥崗位,同敵人進行英勇鬥爭。一天,謝榮策和武裝隊長肖洪義正在農會屋裡擦槍,突然聽到遠處傳來陣陣槍聲。不一會兒,有人向農會報告說,從瀋陽城竄出來的那股騎兵已經到了四方台,正沿著公路向茨榆坨村撲來。榮策和肖洪義不顧個人安危,掩護農會幹部、土改積極分子和兒童團員安全撤出農會後,倆人才分頭走出。與榮策同時離開農會大院的還有他的叔伯哥哥謝榮環,哥倆直奔謝家墳走去。當走到村西一座小土崗時,被國民黨騎兵發現,敵人追上後,槍口對準他們兇狠地叫嚷:“你們是不是兒童團?快說!不說實話就崩了你們!”榮策不謊不忙地說:“我們是學生。”一個國民黨騎兵不耐煩地說:“學生?管他媽乾什麼的,帶走。”於是,榮策和榮環被敵人捆綁著拴在馬韁上,帶到村子裡。地主宋四環,聽說國民黨軍隊進村的訊息後,穿上長袍,得意洋洋地走出了家門。當他看見榮策被匪軍捆綁著時,幸災樂禍地走了過去,提高嗓門對院子裡的匪兵說:“唉呀?這不是我們茨榆坨村大名鼎鼎的兒童團長謝榮策嗎?”宋四環的一句話,驚動了那些正在院子裡、屋子裡搶東西的匪兵,一個個象惡狼似的向榮策撲來。一個敵軍官瘋狂地叫嚷:“把這小子帶進來,給我打!”幾個匪兵把榮策推進屋,抽一陣皮鞭。榮策怒不可遏,咬牙切齒地大罵敵人。當天下午,這伙騎兵押著榮策回到團部駐地四方台村。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以為榮策年紀小,只要稍用嚴刑就可以從榮策口中得到我軍情報,酷刑一招接一招,“你們的部隊上哪去了?你們那幫窮人頭子都跑到哪去了?”敵副官惡狠狠地追問。榮策瞪著憤怒的眼睛:“不知道!不知道!”敵人咆哮著:“來人,夾他手指頭!”敵人用竹筷子狠狠地夾住榮策的十指,榮策用盡全力反抗著。一會兒工夫,榮策的臉變得蒼白,但他還是咬緊牙關,寧死不屈。敵副官一遍又一遍吼叫:“謝榮策,你到底是說還是不說?”“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接著又是一陣皮鞭落在榮策身上。殘暴的國民黨騎兵團長見榮策不怯硬,便耍起軟招。當天晚上,狡詐的副官假惺惺地裝出一副笑臉,拍著榮策的肩膀說:“受苦了吧?小小的年紀應該放聰明點,幹嘛要跟共產黨跑呢?”榮策理直氣壯地大聲說:“是共產黨救了我,我就要永遠跟著共產黨,死也不向你們投降。”3月12日早晨,敵副官假惺惺地要請榮策吃飯,被榮策嚴詞拒絕了。但敵人沒有死心,晚上,他們把榮策帶到團部,榮策雖遍體鱗傷、疼痛難忍,但他仍堅強地挺著腰板走。一進屋,那個副官假獻殷勤,對榮策說:“請坐!請坐!”榮策理也不理,怒目環視四周。國民黨騎兵團長尚其悅來到榮策面前,哈哈大笑說,“好啊,你這個小孩長得確實不錯啊,這樣吧,我看你年紀小,又聰明能幹,以後就給我當個勤務兵吧。”榮策滿腔怒火,他猛地闖到尚其悅跟前說:“呸!我是共產黨兒童團長,死也不給國民黨幹事。你這個團長當不多久了!等我們大部隊回來抓到你,我還要審訊你呢!”尚其悅的臉刷地變了,凶相畢露地尖叫著:“好厲害的小兔崽子!你不想活了嗎?”榮策正言厲色地回答:“為什麼不想活?是你們不讓我活!”尚其悅氣急敗壞,歇斯底里地對士兵下令道:“把這個窮人頭拉出去,槍斃!”3月13日早晨,榮策見到了榮環哥說:“我不回去了,你回去告訴我媽媽,不要難過,革命是勝利的。”1948年3月13日,天空突變,烏雲壓頂,北風怒吼,古老的四方台大廟前變得殺氣騰騰。人們立刻意識到劊子手要行兇了。敵人押著榮策和肖洪義,謝榮策和肖洪義昂起頭,神色自若,步履堅定地登上廣場中的一個小土台上。尚其悅騎著馬來到榮策面前說:“怎么樣,謝團長,你不怕死嗎?”榮策慷慨激昂地說:“怕死就不參加兒童團!我們的軍隊一定會打回來,共產黨一定會給我報仇!”敵人無計可施,兇殘地下了毒手,罪惡的子彈打響了,年僅16歲的謝榮策和肖洪義,為人民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1949年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遼中縣委員會追認謝榮策為革命烈士,將他的遺體安葬在茨榆坨烈士陵園,並為謝榮策立了紀念碑,碑上刻著:“謝榮策小烈士千古!”1984年3月,中共瀋陽市委決定,進一步修建謝榮策烈士陵園。10月13日,謝榮策烈士像塑成,在塑像基座正面大理石上,原中共瀋陽市委第一書記李濤同志題寫的“少年英雄謝榮策”七個大字,寄託著人們對烈士的懷念和哀思!小宣傳員——石寶芹石寶芹,1932年11月生,江蘇響水縣陳家港南林人。1947年1月國民黨反動派軍隊再次占領陳家港後,嚴密封鎖,大鎮區內生活資料嚴重匱乏。石寶芹為謀生計,經常用火油,火柴等到王集(今南河)頭甲一帶去換些玉米,麵粉,山芋乾等,回去充飢度日,在頻繁的往來中.她們與南河區民主政府逐漸取得了聯繫。1947年秋,開始將南河區民主政府的油印宣傳品帶進被敵人侵占的陳家港,宣傳土地改革,全國解放戰爭形式等提高民眾覺悟。農曆臘月末的一天拂曉前,在新民街巷內挨戶地把傳單塞進門。天亮後,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發現了共產黨的傳單,立即進行追查。由於叛徒告密,當天晚上,石寶芹等四人落入敵手。在牢中,敵人威逼利誘,但她們眾口一詞;“不曉得”,“不知道什麼傳單、小報”。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她們堅貞不屈。翌年2月16日,四個姑娘被國民黨軍隊押往南潮河閘堤內,反動軍官對她們說:“還有最後機會,誰交待了誰就可以回家。”而四個姑娘齊聲說:“你們要殺就動手吧,沒有什麼可講的。”最後國民黨軍隊殘忍地將她們四人全部殺害。石寶芹英勇就義年僅16歲。
周銀海
周銀海,1933年生,江蘇靖江侯河鄉幸福村人。家境貧困,主要靠父母種地主的租田餬口,生活朝不保夕。幼小的周銀海不得不幫大人幹活,有時挖點野菜充飢。1940年新四軍東進,周銀海的家鄉獲得解放,從而使他有機會入學讀書,接受革命教育。1943年,鄉里成立農抗會和兒童團,周銀海高興地報了名,成為一名兒童團員。從此,他白天上課,晚上到村頭、路口站崗放哨,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一天傍晚,周銀海扛著紅纓槍在路口站崗,突然村外來了一人。此人身穿長袍,頭戴禮帽,腋下夾著一隻小布包,像是教書先生。周銀海想:“怎么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於是便舉起紅纓槍,攔住來人要路條。那人見此情況,連忙掏出路條給周銀海看。這時,鄉農抗會吳會長正好路過此地,一看來人是縣委的陳部長,兩人不禁哈哈大笑。陳部長見周銀海辦事認真,表揚了他,並鼓勵他好好學習,跟共產黨乾一輩子革命。從此,周銀海在兒童團幹得更出色了,不久當上了兒童團團長。此後,他經常帶領兒童團員在村里唱歌、上操,在路口站崗、放哨,還多次配合民兵破路拆橋,常常受到區鄉幹部和村民的讚揚。1946年,土地改革運動在周銀海的家鄉展開。那裡有8家大地主,都是遠近聞名的吸血鬼,剝削農民心狠手毒。運動中,周銀海帶著兒童團員,配合民兵監視地主的行動。在一次鬥爭地主的大會上,他領著兒童團不時高呼口號,使鬥爭大會開得十分熱烈。這年冬天,蔣介石撕毀“停戰協定”,大舉進攻解放區。國民黨軍隊對靖江實行重點“清剿”。因為靖江是蘇中解放區南部的“門戶”,侯河區是靖江縣的老解放區,迎祥鄉又是靖江的土改實驗鄉,所以國民黨反動派決心要將這裡的共產黨員和革命幹部斬盡殺絕。1947年1月18日清晨,國民黨整編第四師對侯河地區進行“掃蕩”。周銀海發現敵情後,立即通知正在準提庵國小開會的鄉幹部,要他們迅速轉移。為了掩護這些鄉幹部撤退,周銀海挺身而出,將敵人引開,自己卻英勇被捕。敵人將周銀海押進團部,逼他供出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堅定地說:“我不知道!”。敵營長命令士兵把周銀海按倒跪在地上,一邊壓槓子,一邊要周銀海說出誰是共產黨,直至把周銀海壓昏過去。敵人又舀來一盆冷水潑向周銀海。周銀海透了口氣,一字一句地說:“你們這些狗東西,就是打死我,我還是不知道!”敵人又搬出老虎凳,把周銀海綁在凳上,腳後跟下塞進一塊塊大磚,上到四塊,他又一次暈厥過去。從上午直到深夜,敵人還在對這個鋼鐵般的少年不斷用刑。在敵人的酷刑下,周銀海一次次昏迷過去,但是始終沒有屈服。。第二天,敵人將全村鄉親集合在曬場上,把周銀海帶到人群面前,要他當場指認誰是共產黨幹部和幹部家屬。周銀海環視四周,大聲喊:“鄉親們,解放軍一定會打敗反動派!”敵人見無計可施,就放出狼犬,將周銀海身上的肉一塊一塊地咬下來……周銀海始終沒有屈服。敵人一無所獲,就將周銀海拖到曬場槍殺。剛滿14周歲的周銀海壯烈犧牲!解放後,靖江文教科曾在國小語文教材中,編入《兒童團長周銀海》一文,以他的光輝事跡教育全縣青少年。
馬秀英
馬秀英,1929年6月生。江蘇淮安縣石塘區南澗鄉近采橋鎮(今,淮安市朱橋鎮窪圩村)人,出身於窮苦農民家庭。1945年10月16歲加入中國共產黨。l946年2月擔任石塘區黃盧(南)村婦女會長。1946年12月,一天下午,石塘圩子的五六個還鄉團分子來抓馬秀英和婦女會成員。此時,秀英和幾個婦女會員正在黃盧村為聯防隊做軍鞋。秀英接到村民報告,即分頭轉移。她扮成回娘家的小媳婦向東南方走,在窪圩北門遇上黃兆雲帶領的“還鄉團”。黃兆雲一眼認出秀英,一群還鄉團分子像瘋狗似的竄上來,一擁而上扭住她的胳膊,把她押到周莊圩子裡。在周莊圩子裡,黃兆雲妄圖從她的口中得知我地方黨組織的秘密以及婦女會成員的名單,對她軟硬兼施,逼問共產黨組織和婦女會員名單。秀英被肆意凌辱,嚴刑拷打:鞭子抽,槓子壓,灌辣椒水,坐老虎凳……面對酷刑,秀英斬釘截鐵地回答:“要人頭有一顆,要名單辦不到!”最後,黃兆雲把她押到仇夏莊殘殺。馬秀英犧牲時年僅17歲。
兒童團
抗日兒童團是廣大抗日根據地在抗戰中成立的兒童組織。
儘管與敵人的鬥爭非常艱苦,廣大抗日根據地仍處處成立了抗日兒童團,把兒童納入組織的關懷。毛澤東和朱德曾多次題詞勉勵兒童團員。
兒童團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生產,同時也擔負著“宣傳抗日”“偵察敵情捉漢奸”“站崗放哨送書信”等任務。
在百團大戰中,王家峪兒童團幫助八路軍割草餵馬,為前線送乾糧;晉察冀邊區兒童團破壞日軍的交通幹線近百次,牽制了敵人的進攻和掃蕩,有力地支援了抗戰。
兒童團的成立不僅給孩子的生活帶去了樂趣和希望,同時壯大了抗日隊伍的力量,為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