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這張專輯的創作收到了已故歌手大衛·鮑威和王子的影響。威肯只用了幾周的時間就一口氣寫完了全專輯的18首歌曲。威肯想要擺脫他上張專輯的“盆栽頭”的標誌,於是換了髮型,也就變成了專輯封面的樣子。威肯認為,盆栽頭束縛了自己,認為不可能讓自己的音樂滿足所有的人,當他在創作的時候思想愈自由,就會愈有靈感 。
專輯曲目
曲序 | 標題 | 作者 | 製作人 | 時長 |
1. | "Starboy"(featuringDaft Punk) |
|
| 3:50 |
2. | "Party Monster" |
|
| 4:09 |
3. | "False Alarm" |
|
| 3:40 |
4. | "Reminder" |
|
| 3:38 |
5. | "Rockin'" |
|
| 3:52 |
6. | "Secrets" |
|
| 4:25 |
7. | "True Colors" |
|
| 3:26 |
8. | "Stargirl Interlude"(featuringLana Del Rey) |
|
| 1:51 |
9. | "Sidewalks"(featuringKendrick Lamar) |
|
| 3:51 |
10. | "Six Feet Under" |
|
| 3:57 |
11. | "Love to Lay" |
|
| 3:43 |
12. | "A Lonely Night" |
|
| 3:40 |
13. | "Attention" |
|
| 3:17 |
14. | "Ordinary Life" |
|
| 3:41 |
15. | "Nothing Without You" |
|
| 3:18 |
16. | "All I Know"(featuringFuture) |
|
| 5:21 |
17. | "Die for You" |
|
| 4:20 |
18. | "I Feel It Coming"(featuring Daft Punk) |
|
| 4:29 |
專輯鑑賞
《Starboy》里就存在一種“超凡”狀態。其中若干亮點呈現出“燈塔”效果。這說的是,可以引領風潮,成為焦點般的存在。某種意義上,這張專輯屬於升級進階。威肯在其中完成職業發展中的過渡。
形式上,是從邊緣向主流的轉型。專輯裡充斥著強烈的跟主流市場接軌的欲望,這集中體現在風格定位上。整體上更加“電氣化”以及“舞曲化”,採取這種方式主要意圖是進入當下語境。2016年,EDM統領歐美樂壇,純粹的R&B顯得勢弱,由此,動用某些跨界變體,也算是睿智的手法。此外,諸如邀請製作人Max Martin以及同行Daft Punk跟Lana Del Rey等加入,都是在為貼合市場需求。對於現實生存問題而言,這種“貼合”屬於正常。畢竟,面對大眾需求,是需要更加關注“適用”。但,這或許就是威肯有所欠缺的地方。
當年流行天王麥可·傑克遜,所從事的是“調教”大眾品味的事業,脫離迎合市場的初級需求,抵達改變大眾口味的層次。“盆栽哥”還不能達到這個層次。雖然,最初堅守自己的藝術訴求,進行“實驗化”和“小眾化”的創作。但這種個人口味並不能成為調教更多人群的利器。問題就在於,欠缺普世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