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師範大學是上海市重點大學,是上海地方大學中一所以文科見長並具有教師教育特色的文理工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
歷史沿革
上海師範大學創建於1954年,時名上海師範專科學校,1956年擴建為上海第一師範學院和上海第二師範學院,1958年兩所學院合併成立上海師範學院。1972年至1978年與華東師範大學等五校合併成立上海師範大學。1978年恢復上海師範學院。1984年改名為上海師範大學。1994年10月,與上海技術師範學院合併成立新的上海師範大學。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南林師範學校黃陵衛生保健師範部、上海行知藝術師範學校、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等先後併入或劃歸我校管理。學校下設17個二級學院、100個研究機構。另設上海師範大學青年學院是我校與共青團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養高層次青少年教育與研究人才的二級學院。上海師資培訓中心、上海市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和《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編輯部等機構也設在我校。學校還建有廣泛社會影響的老年大學。
人才培養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學生23,587人,研究生3,356人,夜大學學生14,532人。學校被列入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獎學金院校,與28個國家和地區的173所高校和文化學術機構建立了協作交流關係,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四個國家簽有5個合作辦學項目,目前在校的一年以上長期留學生762人。建校50餘年來,學校培養了13萬餘名各級各類人才。在上海中國小中,近70%的中國小教師和近70%的中學校長都是我校的畢業生,其中有一批傑出的代表人物,如上海市教育功臣唐盛昌、劉京海、仇忠海和葉佩玉,全國優秀校長吳小仲和高潤華,上海市首屆師德標兵童瑩瑩和張育青等是我校畢業生中從事教育事業的傑出代表。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82個,覆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農學等10個學科門類。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為教育部批准設立的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古典文獻專業為全國重點培養古典文獻人才的四個基地之一。旅遊會展經濟與管理、教師教育、漢語言文學、影視傳播、英語、套用化學和生物技術等是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設項目。
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22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93個。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學校已經建立起一批具有優勢和特色的學科: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是國家重點學科;“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星系與宇宙學半解析研究實驗室是上海市重點實驗室;都市文化、計算科學和比較語言學是三個設在我校的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中國語言文學、都市文化學、中國近現代社會史、域外漢文古文獻學、對外漢語、中國哲學、稀土功能材料、科學計算與仿真技術等8個學科是上海市重點建設學科;古籍整理研究、教學論、套用語言學、學科教學論、中國近現代史、教育經濟與管理、計算數學、天體粒子物理、物理化學等9個學科是上海市教委重點建設學科。
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合理,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專家、學者和優秀青年學術人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特聘教授為旗幟、有較大學術影響的學科帶頭人為中堅、中青年學術骨幹為主體的高水平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員工3,008人,其中專任教師1,694人。專任教師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246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者508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072人,占專任教師的63.2%,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409人。此外,還組建了一支590人左右的兼職教師隊伍,其中包括5位院士級的特聘教授、100多位外籍教師。
辦學條件
學校現有徐匯和奉賢兩個主校區,占地面積162萬多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5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積5.9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27.1萬平方米、校內實驗室和實習場所7.7萬平方米;兩個中心圖書館藏書近349萬冊、有近100個電子圖書資料庫和4個具有館藏特色的資料庫;建在我校的上海高校瓷器博物館是上海市十大高校民族文化博物館,館藏的陶瓷器基本上反映了中國陶瓷的發展簡史。全校固定資產總值近14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4.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