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類型
反坦克炮
產地
納粹德國
服役日期
1941-1945
設計日期
1940年
製造商
毛瑟
製造數量
2797
生產日期
1940年至1943年。
配備
主要裝備傘兵,山地步兵反坦克營。
結構性能
重量229kg(505磅)
長度2.69m(8.82英尺)
炮管長度1730mm
寬度965mm(3.16英尺)
高度838mm(2.74英尺)
操作人數
3
口徑28/20mm
射界
-5°到30°導線70°
射速
每分鐘30發
初速1400米/秒(4593英尺/秒)
有效射程500m
發展歷史
在閃擊戰和坦克突擊模式出現的同時,德國陸軍在步兵反坦克火力就已經給予了一定的重視,但是,西班牙戰爭的經驗告訴德國人,隱蔽良好的步兵反坦克火炮,能夠對敵人的戰車給予致命威脅;而波蘭戰爭的“閃擊”作戰經驗,則告訴德國人:如果步兵部隊要跟得上快速突擊的裝甲力量,那么步兵部隊配屬的各種重型火器,要么需要有充足的全地形車輛牽引,要么則需要“更輕”,以便在需要的時候隨時能給第一線的部隊以火力支持步兵部隊來說——對於第一線部隊來說,配備無法隨時行動的反坦克火炮,基本上等於沒有反坦克火炮。
錐膛原理
錐膛炮的設計最早出現在1903年,由德國設計師卡爾獲得專利。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另一位德國工程師格利希,進行7毫米實驗型錐形口徑反坦克炮的研製,實驗的結果為:初速1800米/秒。
1927年,對精密機械有天生感情的德國人,對錐膛火炮的原理就進行了研究,根據格魯希(gerurihhi)研究的結果發現:如果炮彈採用特殊結果的話,那么將火炮身管內徑沿長度方向,那么火炮的初速將有顯著的提高。在這種看似完全正確的理論指導下(有多大實際價值則是另1回事),根據在波蘭的經驗,德國陸軍為了尋求一種比37mmPAK36反坦克炮更輕便、更有威力的反坦克武器時,利用原理錐膛開始研究新型反坦克火炮。
1939至1940年毛瑟公司制定了研製28/20毫米反坦克武器計畫。1939年6月至1940年7月毛瑟公司實驗了94批次(其他訊息來源說30批次),給予他們支持的軍隊在實驗後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
1941年,德國陸軍似乎真的有了1種可以滿足他們對反坦克火炮“更輕、更小”要求的反坦克炮:sPzB41型28/20錐膛反坦克炮。這種火炮的炮膛與身管連線處直接為28mm,但身管前端的出口處則只有20mm。錐膛賦予了這種身材纖小的反坦克火炮大的不相稱的火力:0.1305公斤重的穿甲彈初速1402m/s,100米時0。穿深達到了94mm!1941年被命名為2.8cmschwerePanzerbüchse開始大規模生產。
這種身管長1714mm,重量229公斤的火炮能夠取得如此的威力,應該說是一種比較了不起的成就,很快,這種火炮又衍生出了1種更加輕便的傘兵型火炮sPzB Feldlafette 41,用於為空降兵提供必須的反坦克火力。在保持同樣威力的同時,sPzB Feldlafette 41的重量成功的降低到了118公斤!很快,德軍山地步兵師反坦克營就出現了這種28mm火炮的影子。除了向更輕發展外,這種輕型火炮也為輕型車輛提供了與坦克做斗 爭的可能性。
SDKFZ250半履帶裝甲車(SDKFZ250/11)、SDKFZ221輪式裝甲車都裝上了這種火炮,看來似乎錐膛理論在反坦克火炮領域引發的變革,簡直就要與20年之後的滑膛炮相媲美了!為了對付裝甲更厚的坦克,幾乎同時德國人還利用PAK35/36火炮炮身改造的lePAK41型反坦克炮(口徑40.5/29.4mm、全重45公斤,100米/0。時穿深達到了120mm)。
不過正是由於錐膛,也給這種火炮帶來了1個重要的問題:身管受命太短。因此,這種火炮的身管被當做備品也下發到了部隊。
但是,隨著敵人坦克裝甲越來越厚,這種火炮在戰場上出現時,已經注定無法對付那些有威脅的裝甲目標了。由於身管本身的磨損已經過於嚴重,從錐膛本身已經無法提高威力,因此德國軍隊不得不考慮加大直徑或者大量使用高性能合金的穿甲彈,於是又誕生了75/55mm的PAK41型錐膛反坦克炮
sPzB41的生產停止在1943年,主要原因是製造彈藥的鎢原料的缺乏、敵方坦克裝甲越來越厚,無法對付那些有威脅的裝甲目標、反坦克火箭筒的發展以及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