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與分布
1997年,國際輸血協會(ISBT)確定Kidd血型系統(009)有三個抗原:即Jka(009001),Jkb(009002)和Jk3(009003)[1]。
在不同種族中,Kidd血型分布有一定差異。白種人和黑人中Jka基因頻率較高,Jk基因幾乎不存在。東方人中Jkb基因一般高於Jka。
趙桐茂與張工梁報導[2]200例上海漢族人的Kidd血型,Jk(a+b-)36人,Jk(a-b+)97人,Jk(a-b-)未發現。基因頻率Jka0.4275,Jkb0.5775,Jk0。
蛋白的性質
Jka或Jkb紅細胞接觸到2 mol/L尿素水溶液時,紅細胞迅速腫脹,並變為球形而溶解。Jk(a-b-)紅細胞則顯示皺縮呈鈍鋸齒狀,溶解比較緩慢,這種現象是由於Kidd抗原在紅細胞膜的脂質雙層管道的蛋白質上,能主動運輸尿素出入紅細胞。有報導尿素通過Jk(a-b-)紅細胞膜的速度較正常紅細胞慢1 000倍[3]。
Kidd抗體
第一個抗-Jka是從一個患新生兒溶血病嬰兒母親的血清中檢出的(Allen,et al.1951)。抗-Jkb較抗-Jka少見,且常見於含有其他免疫性抗體的血清中。抗-JkaJkb(即不可分離的),也稱為抗-Jk3,見於第一例Jk(a-b-)病人血清中。
抗-Jka及抗-Jkb只見免疫性抗體,主要屬IgG,很少見凝集鹽水混懸的紅細胞(Polley,et al.1962)。有報導15例抗Jka都結合補體,但以後有較大例數報導(55例抗-Jka和15例抗-Jkb),結合補體的只有50%。最近,有證據說明,Kidd抗血清結合補體者,只有當含微量IgM抗體時才見到。只有IgG抗體的標本並不結合補體(Yates,et al.1996)。此可以解釋Kidd血型不相合細胞被Kidd抗體破壞者,常常為非補體結合抗體。
作者收集到Kidd抗體國內文獻11例[4-6],其中抗-Jka 6例,1例與抗-C並存。抗-Jkb 5例,其中有2例分別與抗-E及抗-C並存。抗體的Ig類型全部屬IgG。2例抗-Jkb同時還有IgM。關於該抗體的補體依賴性問題,國內文獻都未提到,值得引起注意。國外文獻報導抗-Jka及抗-Jkb3例全為IgG3(Engelfriet,1978),另有17例報導大都為IgG1與IgG3混合存在,但有的例子部分為IgG2,部分為IgG4。有幾例部分為IgM(Herdman and Beck,1981)[3]。
臨床意義
抗-Jka及抗-Jkb都可以引起HTR,特別是DHTR,約占據1/2。這至少部分是由於Kidd抗體,在初次測到後很少幾個月內不再測到,病人再次輸血後,需經再次免疫產生抗體。有關Kidd抗體,只見少數引起HDN,但無明確的解釋[3]。本文作者收集到的11例中只有2例與妊娠有關,1 例為HDN,1例與妊娠有關,其餘9例都與輸血有關,其中2例為DHTR(劉達莊,1986:楊世英,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