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IEEE 802.1P:有關流量優先權的 LAN第二層 QoS/CoS 協定
IEEE 802.1p:LAN Layer 2 QoS/CoS Protocol for Traffic Prioritization
IEEE 802.1P 規範使得第二層交換機能夠提供流量優先權和動態組播過濾服務。優先權規範工作在媒體訪問控制(MAC)幀層(OSI 參考模型第二層)。802.1P 標準也提供了組播流量過濾功能,以確保該流量不超出第二層交換網路範圍。
802.1P 協定頭包括一個3位優先權欄位,該欄位支持將數據包分組為各種流量種類。IEEE極力推薦網路管理員實施這些流量種類,但它並不要求強制使用。流量種類也可以定義為第二層服務質量(Qos)或服務類(Cos),並且在網路適配器和交換機上實現,而不需要任何預留設定。802.1P 流量被簡單分類並傳送至目的地,而沒有頻寬預留機制。
802.1P 是 IEEE 802.1Q (VLAN 標籤技術)標準的擴充協定,它們協同工作。IEEE 802.1Q 標準定義了為乙太網MAC 幀添加的標籤。VLAN 標籤有兩部分:VLAN ID (12比特)和優先權(3比特)。 IEEE 802.1Q VLAN標準中沒有定義和使用優先權欄位,而 802.1P 中則定義了該欄位。
802.1P中定義的優先權有8種。儘管網路管理員必須決定實際的映射情況,但 IEEE仍作了大量建議。最高優先權為7,套用於關鍵性網路流量,如路由選擇信息協定(RIP)和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協定的路由表更新。優先權6和5主要用於延遲敏感(delay-sensitive)應用程式,如互動式視頻和語音。優先權4到1主要用於受控負載(controlled-load)應用程式,如流式多媒體(streaming multimedia)和關鍵性業務流量(business-critical traffic) -例如,SAP 數據 - 以及 "loss eligible" 流量。優先權0是預設值,並在沒有設定其它優先權值的情況下自動啟用。
協定結構
乙太網中的 IEEE 802.1Q 標籤幀格式 - 在乙太網(802.3)幀基礎上修訂而成:
7 | 1 | 6 | 6 | 2 | 2 | 2 | 42-1496 bytes | 4 bytes |
Preamble | SFD | DA | SA | TPID | TCI | Type Length | Data | CRC |
Preamble(Pre) - 7位元組。Pre 欄位中1和0互動使用,接收站通過該欄位知道導入幀,並且該欄位提供了同步化接收物理層幀接收部分和導入比特流的方法。
Start-of-Frame Delimiter(SFD) - 1位元組。欄位中1和0互動使用,結尾是兩個連續的1,表示下一位是利用目的地址的重複使用位元組的重複使用位
Destination Address(DA) - 6位元組。DA 欄位用於識別需要接收幀的站。
Source Addresses(SA) - 6位元組。SA 欄位用於識別傳送幀的站。
TPID - 值為8100(hex)。當幀中的 EtherType 也為8100時,該幀傳送標籤 IEEE 802.1Q/802.1P。
TCI - 標籤控制信息欄位,包括用戶優先權(User Priority)、規範格式指示器(Canonical Format Indicator)和 VLAN ID。
User Priority:定義用戶優先權,包括8個(2^3)優先權別。IEEE 802.1P 為3比特的用戶優先權位定義了操作。
CFI:乙太網交換機中,規範格式指示器總被設定為0。由於兼容特性,CFI 常用於乙太網類網路和令牌環類網路之間,如果在乙太網連線埠接收的幀具有 CFI,那么設定為1,表示該幀不進行轉發,這是因為乙太網連線埠是一個無標籤連線埠。
VID:VLANID 是對 VLAN 的識別欄位,在標準 802.1Q 中常被使用。該欄位為12位。支持4096(2^12) VLAN的識別。在4096可能的 VID 中,VID=0 用於識別幀優先權。 4095(FFF)作為預留值,所以 VLAN配置的最大可能值為4,094。
Length/Type - 2位元組。如果是採用可選格式組成幀結構時,該欄位既表示包含在幀數據欄位中的 MAC 客戶機數據大小,也表示幀類型 ID。
Data - 是一組 n(46=< n =<1500)位元組的任意值序列。幀總值最小為64位元組。
Frame Check Sequence(FCS) - 4位元組。該序列包括32位的循環冗餘校驗(CRC)值,由傳送 MAC 方生成,通過接收 MAC 方進行計算得出以校驗被破壞的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