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ver[人名]

Beaver出生於俄亥俄州的漢密爾頓,畢業於奧柏林(Oberlin College)和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1933年獲歷史哲學博士學位)。1938年,Beaver作為福音歸正會的傳教士到中國。在北京學習漢語。從1940至1942年,到湖南省零陵的華中聯合神學院任教。Beaver被日本人拘留在香港達七個月之久,直到1943年被遣返。從1944年到1948年,Beaver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蘭開斯特神學院教授宣教學。1948年到1955年,他在紐約協和神學院的宣教研究圖書館任館長。

簡介

1955年,他被芝加哥神學院任命為宣教學教授,並在那裡任教,直到1971年退休。退休之後,Beaver於1973年到1976年擔任海外事工研究中心主任,之後在新澤西州的Ventnor定居。1952年,北美宣教學教授協會成立,Beaver是創辦成員之一,並於1956年至1958年任會長。此外,他還多年任東南亞神學教育基金會的董事。Beaver在宣教學方面的最大貢獻是他的研究和寫作,同時通過教學和職業協會激勵其他的學者。他在宣教研究圖書館任職期間,開始出版《宣教研究圖書館不定期簡報》(後改稱《國際宣教研究簡報》,同海外差傳研究中心出版),該報為基督教宣教提供文獻,並鼓勵基督教宣教的學術研究。

著作


Beaver的著述豐富,其中一些開創性的研究成果後來成為標準參考資料,特別是《在新教世界宣教中普世運動開始:一個聯合的歷史》(Ecumenical Beginnings in Protestant World Mission: A History of Comity) (1962)和《愛的凱歌:在世界宣教中的美國婦女》( All Loves Excelling: American Protestant Women in World Mission) (1968初版; rev. 1980修定再版)。他還編輯了《福音和各國人民》(The Gospel and Frontier People) (1973)一書。1976年,Beaver為美國宣教學學會編輯大型的專題論文集《美國兩百周年宣教回顧》,有位評論員稱該書是"美國宣教學發展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在Beaver從芝加哥大學退休時,出版了他的紀念文集《基督教世界宣教的未來:Pierce Beaver牧師研究》(The Future of the Christian World Mission: Studies in Honor of R. Pierce Beaver.)1972年,位於密蘇里州聖路易斯的肯考迪亞神學院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Beaver在亞利桑那州的土桑去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