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隨著上位頸椎疾病診斷技術、治療手段及解剖研究手段的改進,有關寰椎的解剖研究也逐漸增多,如新生兒的寰椎為2個骨塊構成,每一骨塊都包括一側塊和一發育不完整的後弓,隨著年齡的增長兩側的不完整後弓會逐漸骨化形成一完整的後弓。新生兒的前弓為軟骨,1~2歲時開始骨化,5~6歲骨化完成。
前弓
連結兩側塊前面。國人寰椎前弓半長為(10。37±4。18)mm,高度(10.05±2.20)mm,其前面正中為前結節,為頸長肌和前縱韌帶附著處,後面為齒突凹,與樞椎的齒突相關聯。由於寰椎位於枕骨下方,周圍通過上下關節面、關節囊及周圍韌帶與枕骨髁、樞椎相連線,加之其環形結構,單一的前弓骨折極為罕見。
後弓
連於兩側塊的後面,較前弓長且彎曲度大,其後正中有粗糙隆起,即後結節。國人後弓半長內側半距和外側半距分別為(11.47±2.26)mm、(19.58±2.04)mm,後弓高(7.69±2.25)mm,後弓厚(6.13±2.17)mm。後弓與兩側塊交接處的下緣各有一淺切跡,與樞椎的椎上切跡合成椎間孔,有第二頸神經通過;上緣有環枕後膜附著,後弓上緣的兩側,上關節面的後下方有一較深的溝,稱椎動脈溝,有椎動脈和第一頸神經後支經過。有時自此溝上方,上關節面的後側或後外側向椎動脈溝的上方伸出骨性突起或弓形骨板(也有的源自後弓的椎動脈溝後緣),由於其外形類似昆蟲後翅前緣基部的翅韁,故其拉丁名為Ponticulus posticus,亦稱為弓形孔(arcuate foramen)。在文獻中Kimmerle較早進行文字描述,故又稱Kimmerl變異(Kimmerl anomaly)。又由於其外形像一座架在椎動脈溝上的骨橋(bony bridge,osseous bridge),故又稱寰椎橋(atlas bridges)。
根據寰椎橋與椎動脈溝的關係可將其分為不完整型和完整型:不完整型寰椎橋明顯但未完全覆蓋椎動脈溝,使椎動脈溝呈半環形;完整型寰椎橋完全覆蓋椎動脈溝,形成一短的骨管,稱椎動脈環,可單側或雙側存在。國人的椎動脈環出現率為7。4%。肯亞人的椎動脈環出現率為14。7%,單側椎動脈環13。7%,而其右側多於左側,女性多於男性。土耳其人Senoglu等的研究發現,4。8%的人有雙側椎動脈環,6%的人有單側椎動脈環。李衛國等對中華獼猴研究發現,椎動脈環的出現可明顯降低椎動脈內的血流速和血流量。有研究發現,寰椎橋與慢性緊張性頭疼、感音神經性耳聾、椎基底動脈性腦中風以及頭暈頸部疼痛等有關。此外,在寰椎後弓切除術及寰椎側塊螺釘及寰椎椎弓根螺釘的入點應避開該結構。
側塊
側塊左右各一,位於寰椎前、後弓的兩側,骨質較厚,俯視為卵圓形,縱軸向前內傾斜14。7°左右,其上為上關節面,與枕髁相關節;下面為近似圓形的下關節面,略凹陷,它與樞椎上關節面相關接。側塊的內側面粗糙,可見滋養孔及寰椎橫韌帶附著部的結節。寰椎側塊左側厚度(17。22±0。94)mm,右側(17。16±1。12)mm,寰椎側塊中間寬度左側(13。90±1。48)mm,右側(13。62±1。50)mm,寰椎側塊中間厚度左側(11。76±1。50)mm,右側(12。04±1。42)mm,寰椎側塊的寬度(15。47±1。19)mm,厚度(17。21±0。93)mm,高度(14。09±1。92)mm。
上關節面:上關節面的外形多種多樣,而其多數人左右上關節面的外形不一致,並且與相應的枕髁關節面並非100%匹配。希臘人Paraskevas等的研究表明,上關節面的外形可為7種形狀,即卵圓形、腎形、S形、三角形、環形和雙關節面形(完全分隔的兩部分)。我們的研究表明,寰椎上關節面的外形有11種,即啞鈴形、反腎形、腎形、卵圓形、鴨梨形、S形、新月形、紡錘形、倒鴨梨形、雙關節面形、梅花形,其中啞鈴形25%,反腎形18%,腎形16%,卵圓形10%,鴨梨形10%,S形7%,新月形5%,紡錘形4%,倒鴨梨形3%,雙關節面1%,梅花形1%,左右對稱者只占8%。Billmann等研究發現,雙關節面型在歐洲人占20。8%,其中單側雙關節面者53。8%,雙側雙關節面者46。2%,在其他靈長類動物中未發現雙關節面型。與下關節面相比上關節面的前後曲率更大,成人約為44°,1歲嬰兒約11°,隨著年齡增長,曲率逐漸增加,8歲兒童的上關節面的曲率達成人的90%,至10~20歲時上關節面的曲率達成人水平。提示嬰幼兒的寰枕關節的穩定性相對較差,受外力作用時易發生位移而損傷脊髓。
橫突
寰椎橫突較2~6頸椎的橫突長,其功能之一是為維持和調節頭部平衡的肌肉提供強有力的槓桿。橫突孔有椎動脈通過。有時在橫突與後弓交接處的後緣出現一溝或骨孔,稱橫突後溝(retrotransverse groove)、橫突後管(retrotransverse canal)或橫突後孔(retrotransverse foramen),其內為一連線寰枕靜脈竇和寰樞靜脈竇的靜脈通過,左右不對稱,有的雙側為溝或管,有的一側為溝,另一側為管,也有的僅僅單側出現溝或管,以雙側為溝者多見。國人橫突後溝或管的總出現率為7。4%;希臘人為72。22%;肯亞人為13%。
椎弓根
一般椎骨的椎弓根為椎弓與椎體連結處的部分。寰椎無椎體,故在解剖學無嚴格意義上的椎弓根,但隨著不穩定上位頸椎的外科固定技術的進展,臨床上將寰椎後弓與側塊的交接處稱為寰椎的“椎弓根”,其左右高度為(5。83±0。83)mm和(5。92±0。68)mm,左右寬度為(7。74±0。84)mm和(7。87±0。97)mm;也有將後弓的椎動脈溝處稱為“椎弓根”。文獻中多數認同前者,因此處為經椎弓根螺釘內固定術的進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