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SC[光暈作品中組織]

UNSC[光暈作品中組織]
UNSC[光暈作品中組織]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UNSC(全稱為United Nations Space Command,聯合國太空司令部)是《光暈》的世界中人類作為集科學研究、宇宙探索以及軍事防衛力量於一身的最高殖民權利機構,受地球聯合政府(UEG, United Earth Government) 的直接管轄。

概述

UNSC[《光暈》作品中組織] UNSC[《光暈》作品中組織]

UNSC全稱United Nations Space Command,即聯合國太空指揮部,是Halo的世界中人類作 UNSCDF標誌為集科學研究、 宇宙探索以及軍事防衛力量於一身的最高殖民權利機構,受地球聯合政府(UEG, United Earth Government) 的直接管轄。UNSC 的軍事力量被稱作聯合國太空防衛部隊 (UNSCDF, United Nations Space Command Defense Force),他們的主要作用是為殖民星球提供保護。像開羅航站這樣的太空防禦體系就隸屬 UNSCDF。在 Halo 2 中,UNSCDF 就在地球軌道上與來犯的星盟力量展開了殊死的戰鬥。

UNSC防衛部隊分支機構

UNSC海軍

UNSC[《光暈》作品中組織] UNSC[《光暈》作品中組織]

UNSC海軍是UNSC防衛部隊的分支部門,負責大部分太空作戰行動,當然UNSC海軍同樣有處於星球表面大海中的傳統海軍部隊。UNSC海軍一般定位為艦對艦作戰,軌道轟炸,向大氣層內外部署戰鬥機以及運送陸戰隊部隊。

UNSC海軍陸戰隊

UNSC海軍陸戰隊是UNSC防衛部隊分支部門,陸戰隊一般負責地面遠征戰鬥,同時藉助海軍船艦進行快速兵力投送。另外陸戰隊還負責幫助海軍防守艦艇或者空間站的內部,防止敵方登艦部隊破壞這些設施。

UNSC陸軍

UNSC陸軍是UNSC防衛部隊分支之一,與UNSC空軍一起構成了UEG(地球聯合政府)主要的的行星衛戍部隊, 兩者都是聯合地面指揮部的下轄單位(UNICOM)。主要進行星球表面軍事活動。通常UEG政府控制下的殖民地都會有陸軍進駐。UNSC的陸戰隊部隊通常會跟隨海軍部隊一起在各個星系作戰,而陸軍只負責地面及星球駐守任務。

UNSC空軍

UNSC空軍連同UNSC陸軍一起構成了UEG(地球聯合政府)的行星衛戍部隊。空軍一般的職責是行星大氣層外及行星表面的空中防禦戰鬥,在大氣層內引導戰術攻擊,轟炸,為陸軍提供近空支援,在行星軌道及星系內運送UNSC人員。

UNSC斯巴達作戰部

UNSC斯巴達作戰部為UNSC防衛部隊在人類—星盟戰後成立的最新部門,為UNSC的特種作戰單位,成員主要為斯巴達四期,為了保證斯巴達戰士直接聽從於HICOM(最高指揮部)指揮而不受其他軍種的命令干擾,斯巴達作戰部人員不設常規軍銜。同時其裝備擁有高度自由度,能夠依據斯巴達個人實際要求量身定做。

UNSC歷史

2160-2200:早期衝突

這一時期的人類歷史充斥著太陽系中各大政府和派別之間的一系列血腥衝突。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衝突包括:木衛戰役(Jovian Moons Campaign)、雨林爭霸(The Rain Forest Wars)和一系列的火星遭遇戰。

隨著地球上人口過剩和政局動盪的愈演愈烈,許多新的政治運動興起了。這一時期最值得注意的政治異端運動是“科思洛維克”("Koslovics")和 “福里登”("Frieden")運動。“科思洛維克”是指新共產主義者的強權領袖福拉德米亞·科思洛夫(Vladimir Koslov)的擁護者,他們致力於回到共產主義的光榮歲月,要消滅公司和資本家的流毒,特別是要肅清近地軌道和地外殖民地。

“福里登”運動是法西斯主義的復興,該運動起源於反“科思洛維克”情緒,紮根木星殖民地為據點(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統一德意志共和國企業的支持,這些企業常常成為科思洛維克“工人起義”的對象)。“福里登”的字面意思是“和平”——這就是說,他們相信只有消滅了“人類的暴君”(oppressors on Terra Firma),才可能達成和平。

2160 三月-六月:木衛戰役

木星分裂主義者襲擊了位於木衛一愛莪(Io)的聯合國殖民地總署(United Nations Colonial Advisors),導致了地球軍與木星“福里登”部隊之間展開了長達三個月的激戰。雖然這並非我們太陽系中的第一起武裝衝突,但此役成了最為血腥的戰鬥之一,也被普遍認為是引發接下來的摩擦和軍國主義大潮的導火索。

木衛戰役也升級了地球各國政府間的緊張關係——許多國家在太陽系中都建立了殖民地,開始為各自在地外的利益而開戰。殖民地戰爭的持續,使得地球上的緊張關係一觸即發,引發了地球本土的數起武裝衝突。

2162:雨林爭霸

武裝衝突橫掃南美大陸,科思洛維克、福里登和聯合國軍之間因為不同的意識形態而開戰。而這又加劇了地外衝突。

2163 十二月:在火星的戰鬥

地球三股主要派別將雨林爭霸中燃起的戰火燒到了火星上。一系列在火星Argyre Planitia附近對科思洛維克軍的閃電戰,是第一次非地軍隊的部署。戰鬥取得了決定性勝利。作為結果,後來的軍事指導戰略,慣用大編制的地面部隊突襲配合艦船登入行動。

2164:星際大戰

聯合國軍開始形成大規模集結的格局,終於迎來了第一次真正的星際大戰。繼火星的軍隊部署告捷後,大規模的徵兵行動和宣傳策略極大地鼓舞了UNSC (United Nations Space Command,聯合國太空司令部)軍隊的士氣。聯合國軍挫敗了地球上的科思洛維克和福里登軍隊,接著開始系統地專注於驅逐其在太陽系內其他行星上建立起來的殘存勢力。在這些局部戰爭後,福里登和科思洛維克軍隊被龐大、統一而強大的聯合國軍悉數剿滅。

2170:膨脹

2160年代的戰亂促使人們建立了統一的地球政府。勝利者必須處理不太引人注目卻同樣嚴重的威脅:人口過剩和無仗可打的龐大軍隊。

戰後的歲月里,大量人口急劇膨脹;雨林爭霸遺留的資源破壞和饑荒更是雪上加霜,世界經濟岌岌可危。

2291:超越光速

一支由研究人員、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組成的團隊正在秘密研發“肖恩·藤川”超光速引擎(Shaw-Fujikawa Translight Engine,SFTE),一種驅動太空船穿越遼遠星際的特殊手段。

這種新型引擎允許飛船鑽入“躍遷空間”("the Slipstream"或"Slipspace",又稱為“遷躍斷層空間”)。“斷層”一個變通的物理法則下的空間,允許超光速旅行而避免相對論的副作用。超光速旅行並不是瞬間完成的;“短程”的跳躍一般要花兩個月,而“長程”的跳躍則能持續六個月甚至更久。

SFTE能生成一個共振場,當與遷躍空間的物理特性結合時,就能大大縮短跨越星際的時間;然而,科學家們也注意到在遷躍空間內部會有暫時的涌流這一奇怪的“變數”。儘管人類科學家都無法確定為何星際旅行所需的時間不是一個常量,但有理論指出在遷躍空間內部存在“漩渦”或“涌動” ——正是這造成了星際旅行所需的時間會有百分之五到十的出入。這一暫時的不一致性使軍事戰術家和戰略家頗為惱火——這會妨礙許多協同作戰的進行。

2310:初潮

地球政府向公眾公布了一系列殖民船中的第一艘——應徵者相當踴躍。地球上的狀況因為人口過剩而不斷惡化,搭乘飛船去外星殖民自然成了誘人的選擇。

每艘殖民船都配備了軍隊人員和護衛艦,這樣有助於更好地利用現有的龐大艦隊。在異端武裝瓦解後,軍隊正消耗著龐大的軍費和物資。

因為超光速旅行在此階段還十分新鮮而又昂貴,殖民地居民和軍隊人員都要通過生理和心理的嚴格測試。原則上,只有最優秀的公民和士兵才能獲準去“鄰近”的世界殖民。這就是近地殖民地(Inner Colonies)的誕生。

2362:遠征號

遠征號(The Odyssey)於2362年1月1日發射。作為浩浩蕩蕩的殖民艦隊的領頭艦船,遠征號滿載著部隊和地貌改造裝置,殖民的矛頭直指新世界。人類超越太陽系的邊界向外擴展的初潮由此拉開帷幕。

2390:近地殖民地

到了2390年,近地殖民地的殖民化運動正如火如荼。總計有210個人類占據的世界在進行不同程度的地貌改造,而在人類掌控的太空里,人口負擔得到了巨大的緩解。

2490:遠地殖民地的誕生

擴張仍在馬不停蹄地進行,到2490年已經有800多個人類世界遍布銀河系獵戶座星臂了(這些世界形形色色,既有高度開化的星際要塞,也有偏僻的小定居點)。隨著向外擴張的繼續,近地殖民地成了政治和經濟重鎮,雖然他們極其仰賴遠地殖民地提供的原材料。

在這一時期,致遠星(planet Reach,圍繞波江座第五恆星(Epsilon Eridani)運轉,正當地球的咽喉要道)成為了UNSC的主要艦船製造廠和訓練營地。致遠星是戰艦和殖民船的主要製造地,也是訓練秘密特工和特種部隊的所在地。

2525:星盟戰爭開始

2525年4月20日,與遠地殖民地豐饒星(Harvest)的聯絡中斷了。在試圖重新建立聯絡的努力失敗後,殖民軍總參謀部 (the Colonial Military Administration,CMA)派遣了一艘偵查艦,金羊毛號(the Argo)前去調查。可是金羊毛號一到達豐饒星系,與飛船的聯絡也突然中斷了。

CMA火速派遣了一支三艘戰艦組成的戰列艦隊前往豐饒星。只有戰列艦隊領航的旗艦大力神號(the Heracles)返回了致遠星,戰痕累累,傷亡慘重。戰艦的指揮官報告說,出現了一艘配備了強大武器的外星戰艦,已經踐踏了豐饒星,血洗了殖民地(很可能也已摧毀了金羊毛號)。

戰列編隊很快遭遇了外星戰艦,並被緊密跟蹤。在兩艘戰艦被擊毀後,大力神號迅速跳出了星系,但因為受損嚴重,幾周之後大力神號才回到了致遠星。

UNSC立即提升了警報級別,開始積極準備收復豐饒星的作戰計畫。當年12月,由普雷斯頓·科爾(Preston Cole)中將率領的地球軍艦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如此快地派出如此龐大的遠征軍,在人類歷史上實數罕見。

2525:豐饒星戰役

科爾率領的艦隊誓報殖民星淪陷之仇,在與外星戰艦的遭遇戰中告捷——儘管勝利的代價是損失了科爾軍三分之二的有生力量。扭轉戰局的,只是科爾在最後幾分鐘,戰術上的靈光乍現罷了。

軍隊回師地球之後,晉升為上將的科爾才獲悉:許多外圍殖民地已經淪陷,無人生還。科爾開始排兵布陣,準備對入侵者展開截擊。地面戰和艦船戰相當慘烈,戰火綿延到了整個遠地殖民地。在一次地面遭遇中,人類部隊俘虜了一個外星入侵者。在負傷過重死亡之前,人類得知這些外星人自稱為“星盟” (the Covenant)。

遠地殖民地大屠殺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科爾部遭到了重創,他個人出色的領導力和戰略才華也無濟於事。這完全是一場實力懸殊的較量,星盟在艦船戰中的勝率甚至接近四比一。

到了2535年11月,事實上所有的遠地殖民地都已經慘遭星盟屠戮。“科爾協定”(Cole Protocol)作為軍事命令確立了如下原則:所有的地球艦船必須確保星盟軍不會發現地球。當地球艦船被迫撤退時,必須遠離環地航線,甚至不做計算就進行逾時空跳躍也在所不惜。

如果存在被星盟俘虜的危險,連“盲跳”都不可行時,船長必須下令船隻自毀。此外,強大的艦船人工智慧(AI)核心數據也切不可落入敵軍之手。所以,科爾條款的部分內容也指出:在緊急狀態下,必須轉移或銷毀艦船人工智慧。

2536-2552:近地殖民地之圍

星盟的鐵蹄已經踏入近地殖民地。多年來的戰事漸成定局:人類只是以極其高昂的代價贏得局部戰鬥的勝利,尤其是在地面行動中。而在太空對戰中,人類的失利猝不及防,殖民地就這樣接二連三地淪陷了。

2552:致遠星的淪陷

星盟軍終於到達了致遠星——這個離地球最近的重大軍事要塞覆滅了。秋風之敦號(the Pillar of Autumn)巡洋艦,載著一個斯巴達 (SPARTAN)小隊(藍隊)戰士士官長逃出生天,幸免於難。所謂“斯巴達戰士”指的是超級戰士,一種特種作戰單位,裝備了令人望而生畏的雷神錘裝甲。他們是人造的終極兵種。

僅存一個斯巴達戰士能與敵對決了。秋風之敦號的艦長雅各布·凱斯(Jacob Keyes)為了遵守“科爾協定”下令進行目的地未知的長程跳躍,希冀著能讓星盟追兵始終遠離地球。

引擎熄火後,秋之柱號發現自己落入了一個遼遠未知的星系。星系中也有一支星盟艦隊,他們附近有一個行星般大小的環狀結構——“光暈”。

2552-2553:地球戰役

解決了“光暈”的問題之後,秋之柱號一小部分倖存者和致遠星上的部分倖存者合流,經過一系列艱辛的征戰回到了地球。然而,此時星盟艦隊也大舉入侵。人類不得不為自己最後一個故鄉而戰。 由於星盟內桑赫利和鬼面獸勢力的對抗導致了星盟的分裂,以神風烈士提爾·瓦達米和星盟艦隊指揮官瓦圖米為首的桑赫利起義艦隊於2552年底和以真相先知、鬼面獸首領塔塔羅斯為首的先知鬼面獸艦隊作戰。而此時先知已經在地球上找到了通往“方舟”的傳送門,桑赫利與人類組成同盟,向神秘的“方舟”進發。

2553:方舟戰役

士官長等人在方舟阻止了真相先知毀滅世界的陰謀,同時為了對付另一個威脅,他們摧毀了方舟。然而回到地球後,大家翹首期盼的士官長卻沒能夠回來。大家懷著悲痛的心情悼念戰爭中犧牲的戰士,而在紀念碑的一角不知是誰刻上了士官長的編號“117”三個數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