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60L直升機
是西科斯基飛機公司為美國陸軍研製的雙發單鏇翼戰鬥突擊運輸直升機。美陸軍編號UH-60A、UH-60L,公司編號為S-70,綽號“黑鷹”,是UH-1的後繼機。1972年開始研製,第一架原型機於1974年10月首飛,1977年8月開始生產,1979年4月開始交付使用。該機的主要任務是戰鬥突擊運輸,傷員疏散、偵察、指揮及兵員補給等任務,是美國陸軍80年代直升機的主力。S-70有多種改型,其中UH-60A是主要生產型直升機,還有S-70B(海軍型)、S-70C(民用型)等,出口到許多國家。裝備國家有希臘、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泰國、韓國、中國等國家。中國在中美蜜月時進口了一些UH-60“黑鷹”,但該機在90年代初的一次事故導致當時的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及多名高級軍官殉職。台灣已經擁有S-70反潛直升機9架,同時美國國防部同意再售台11架,將於2000年5月到貨。
介紹
由於美國人對神秘的印第安圖騰頗為推崇,故常用其來為軍方的事物命名。像空軍特技飛行隊“雷鳥”,就是取名自印第安傳說中一種法力無邊的神鳥。 美國陸軍的軍用直升機也多以曉勇善戰的北美印第安部族名稱來命名,像“依洛魁”、“基奧瓦”、“阿帕奇”和“科曼奇”等等。作為80年代美軍主力通用直升機,UH—60“黑鷹”的命名也不例外。 黑鷹酋長是19世紀北美印第安索克/福克斯部族一位足智多謀、且頗具有影響力的領袖,在反抗白人殖民者擴張的戰爭中,曾多次重創美軍。1832年,在一場慘烈的大戰中,黑鷹被美軍俘虜,其部族亦遭血腥屠殺。但美國人對黑鷹仍十分敬畏,以致於今天還在用他的名字來為其優秀軍用直升機命名。
西科斯基與"黑鷹" 本世紀50年代末,直升機最理想的動力源——燃氣渦輪軸發動機問世,這一發明不僅是科技上的一次重大飛躍,而且也使得現代意義上真正的直升機最終問世。由於直升機具有垂直起降及定點懸停等優點,在軍事上得到了廣泛套用。特別是其不受地形限制的非凡機動能力,可使軍隊在人員調動及後勤保障等方面獲得長足的進步。直升機的首次大規模運用是在酗年代的越南戰爭中,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美軍的UH—l“依洛魁”直升機在環境惡劣的越南叢林中大出風頭,被譽為“熱帶雨林中的戰場計程車”。越戰結束後,為適應新的情況,美國陸軍在1974年提出“多用途戰術運輸飛機系統”計畫,欲以一種更加先進的通用直升機取代日漸老舊的UH—1。計畫剛一出台,馬上就有貝爾、波音及西科斯基3家頗具實力的公司竟標。經過紙面初評,貝爾公司不幸落馬。倖存的西科斯基和彼音公司不久便分別推出各自的原型視YUH—60和YUH—61。經過試飛對比,越戰後美國陸軍最大的直升機競爭項目於1976年最終塵埃落定:西科斯基獲勝。於是代表原型機的字母“Y”被去掉,新的直升機正式命名為UH—60A“黑鷹”。 提到“黑鷹”,不能不說一說它的研製者西科斯基公司。這是一家在直升機研製領域頗有建樹的廠商,其產品像“海王”、“海上種馬”及最新的“料曼奇”直升機都早已為人熟知。公司的創建者、直升機天才西科斯基生於俄國,青年時代,他曾輾轉於俄國及歐美之間,並研製出多種當時頗具影響的新式飛機。30年代後期,西料斯基開始從事直升機研製的開拓性工作,1939年,他的VS—300直升機首飛成功。西科斯基在航空界貢獻巨大,而在他的直升機公司的創業過程中,更吸引了大批優秀的航空人才,這使得西料斯基直升機在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 西科斯基公司所享有的聲譽,為其取得“黑鷹”的研製契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西科斯基公司雄厚的技術實力,則使“黑鷹”成為了性能先進的優秀機型。經多次實戰檢驗的“黑鷹”系列直升機以其堅固耐用的設計,可靠的性能,在當前世界軍用直升機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不凡"黑鷹"
“黑鷹”的基本型UH—60A長19.76米,機身寬2.36米,高5.13米,機身為半硬殼結構。由於大量採用各類樹脂和纖維等複合材料,其空重較輕。該機最大起飛重量約10噸,最高時速292公里,航程603公里。兩台通用電器公司的T7O0—GE—700渦輪軸發動機,並列安裝於機身頂部的兩肩位置,單台最大功率1564馬力。駕駛艙設正(右側)副(左側)駕駛員位置,載員艙可容納一名隨機機械師和 l1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及相應裝備。機身兩側舷窗內的架子上可裝兩挺 M60機槍,在必要時可提供火力支援。兩扇推拉式艙門開關方便,可保證載員迅速進出。 “黑鷹”的最關鍵部件是鏇翼。4片直徑16.36米的全鉸接式大彎度鏇翼可以摺疊。為改善鏇翼的高速性能,槳葉還採用了先進的後掠槳尖技術。4片昆槳設在尾梁左側,以略微上傾的角度安裝,可協助主鏇翼提供部分升力。另外尺寸很大的水平尾翼還可增加飛行中的穩定性。“黑鷹”航電設備十分齊全,除各種先進的電子戰裝置外,機身上部還設有專門對討熱尋的對空飛彈的AN/ALQ—144紅外干擾機。這種綽號“迪斯科鏇轉燈”的有源紅外干擾裝置幾乎裝備了所有美軍現役直升機,它可以精確模仿直升機發動機廢氣的紅外光譜,干擾飛彈的熱尋的導引頭。 “黑鷹”作為突擊運輸直升機在執行低飛作戰任務時,極易遭受地面火力攻擊,故該機在提高生存力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其礬身及鏇翼在製造上大量使用各類防彈材料,駕駛艙和發動機的關鍵部件均設有裝甲:兩台發動機由機身隔開,相距較遠,如有一台被擊中損壞,另一台仍可繼續工作。而“黑鷹”的抗墜毀措施尤其值得一提,它採用的固定式抗墜毀起落架、機身下部的蜂窩狀填料,以及高效減震座椅等,據說可保證機體在30米高度以8米/秒左右速度作粗猛著地時,最終傳到乘員身上的撞擊動能已被逐級減至人體可承受的水平。同時該機的墜毀感測器和易斷連線器可以立即切斷電氣系統,防滲漏燃油管路及自封油箱將保證墜機後不至因漏油而失火。
"黑鷹"家族
外型上“酷”感十足的“黑鷹”直升機廣泛採用了計算機輔助設計,其模組化結構也頗具特色,這使得在諸多的改進型中,“黑鷹”機體能很容易地加裝併兼容各類新型裝備。 機體設計得頗為成功的“黑鷹”已開發出多種變型機。1984年被改裝為載有LAMPSIII反潛作戰系統的SH—60B/多用途艦載直升機,可執行反潛/艦、救生、聯絡及運輸等任務。這種代號“海鷹”的海軍直升機與陸軍型“黑鷹”相比,在起落架及尾梁設計上均有很大改動,以適應艦上作業的需求。美國海軍裝備了435架“海鷹”,另外日本、西班牙、土耳其等國海軍也有裝備。 較新的EH—60Adcd陝速定位”電子戰直升機是“黑鷹”的另一種變型,它裝備的各類專用電子設備具有良好的戰場監控能力。綽號“夜鷹”的 HH—酗A則是空軍的戰鬥支援型,專門裝備空軍特種部隊,用以營救困在敵後的落難飛行員。該機配有AN/ASN—137都卜勒雷達等先進的電子設備,並加裝有直升機專用的可伸縮式空中加油探管。噴氣式戰機進行空中加油已非易事,直升機空中加油則更可謂難上加難。這是因為由鏇翼造成的紊流及速度的掌握等各類複雜因素均極易引起墜機危險。但直升機經空中加油後,能進行遠距離連續飛行,可實現快速部署。故MH—47E及MH—53J等這些美軍特種直升機均裝有空中加油設備,以適應美軍稱霸全球的戰略需要。 由UH—60A改進的UH—60L也已少量裝備美國陸軍,其中有許多重大改進:換裝與“阿帕奇”相同的 T700—GE—701C發動機,單台功率增至1927馬力,這使得“黑鷹”的外部吊接力達到4090公斤,完全能吊運一輛“悍馬”軍車。採用了更為先進可靠的座艙儀表及飛控/傳動系統。在機身兩側增設全新的“外置裝備支持系統”,即兩具帶有4個掛架的短翼,其掛架可掛載230加侖副油箱、地雷撤布器、貨架等裝備。另外加裝了一套特製的目標指示器,可使UH—60L具備攜用16枚“海爾法”飛彈的能力。外形極其怪異的MH—60A/G/K“鋪路鷹”系列特種作戰直升機算得上“黑鷹”系列的“登峰之作”。其中的K型機在1990年8月首次飛行,它裝備有許多尖端電子設備: AN/ APQ— l?4多功能雷達、紅外線前視裝置、GPS衛星導航/定位儀、地形/航向姿態指示系統、數字式移動圖形顯示儀,以及各種干擾與抗干擾設備。其空中加油設備及掛架上的副油箱能保證MH—60K連續飛行3000公里以上。這種具有很強的遠程滲透能力的K型機生產了約50架,僅限裝備美陸軍第160特遣航空隊。
早在1989年1月,西科斯基公司就曾為美國政府提供了8架極其特殊的“黑鷹”首腦/行政的專用機型。它們是核戰爭“末日應變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專門負責在核戰爆發時接運美國總統及政要脫險。這些編號VH—60N(字母V代表要人專機)的“黑鷹”機專備有各類先進的通訊及電子對抗設備,座艙玻璃內還嵌有極細的金屬絲,機身也經過特殊的塗層處理,並在美海軍的帕克森航空測試中心作過最嚴格的檢測,可禁止核爆炸產生的各類電磁脈衝。目前這8架保密度極高的直升機駐紮在維吉尼亞州的匡迪戈,隸屬專為總統等要人提供運輸服務的特別行政分隊。 東征西討 “黑鷹”及各類變型直升機自1979年投放市場以來,目前已售出約3000架,在全球30多個國家(地區)都擁有用戶。美國陸軍自己也裝備有1600餘架。
這群“黑鷹”在美軍的歷次海外用兵中,多次扮演過並不光彩的好戰角色。在美軍1983年10月25日入侵格瑞那達的“急怒”行動中,共有32架“黑鷹”參戰,僅損失一架。這是由於擔任行動總指揮的美國海軍不習慣夜戰,在白天實施行動造成的。而在另一次突襲行動中,載有美陸軍“遊騎兵”突擊隊的3架“黑鷹”在降落時遭對方輕武器掃射,慌亂中先後相撞並墜地。機艙內的美國特種兵雖個個鼻青臉腫,但均末受重傷。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黑鷹”所具備的較強抗墜毀特性。
1989年12月20日凌晨,在美軍對巴拿馬實施代號“正義事業”的入侵行動中,“黑鷹”再度披掛上陣。這一次,戴有AN/ PVS—7B夜視鏡的“黑鷹”飛行員駕機在30米左右的超低空快速繞過各種障礙,去完成各類棘手任務。其中一支陸軍突擊隊搭乘“黑鷹”突然機降至巴拿馬城東的托里霍斯國際機場,擔任守衛的諾列加精銳衛隊——“2000年營”由於粹不及防,被迅速解除了武裝。這支利用“黑鷹”機降成功的突擊隊,為美軍後續部隊利用該機場源源開人起了關鍵作用。 位於美國肯塔基州最南端的坎貝爾堡,被美陸軍官兵眼稱為“直升機鳥園”。這是由於該基地駐紮著美軍一支完全依賴直升機的精銳快速反應部隊——陸軍第101空中突擊師。該師的作戰特點是利用建制內的350架“黑鷹”和“支奴乾”直升機,為其輕裝步兵提供高度靈活的戰術機動性,並在120餘架師屬武裝直升機優勢火力的支援下,實施快速攻擊。1991年1月24日拂曉,美軍第101空中突擊師的近400架直升機(其中“黑鷹”約占一半)從沙特北部13個地點陸續起飛,深入伊拉克境內80公里縱深處的幼發拉底河谷地帶,去給實施所謂“左勾拳”行動的美國第7軍的重裝部隊建立一個前進補給基地。據一位當時在場的美聯社記者形容說:直升機起飛時揚起的沙塵把天空都染黃了,這群“黑鷹”在空中形成6道黑色的走廊,景象蔚為壯觀。這或許是軍事史上最膽大包天的一次直升機行動!當天傍晚,以“黑鷹”和“支奴乾”為主的直升機群將2000名士兵、50輛軍車及大批彈藥、油料運至新開闢的155平方公里的補給區內。事後證明,這座由直升機建起的前線補給點對合圍科威特境內伊軍起到了關鍵作用。
1994年9月18日,美國悍然以重兵入侵海地,“黑鷹”直升機再度在行動中出任重要角色。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這次行動中,美軍以“艾森豪”及“美國”號這兩艘大型航母為基地,搭載有40餘架“黑鷹”直升機。行動開始後,它們從航母起飛,將同艦的第10山地師的數千名官兵機降至太子港機場。這是冷戰後美軍所嘗試的一種全新作戰模式,即在掌握了制空、制海權的前提下,利用航母的巨大乘載量,將陸軍人員一次性運抵戰區,在艦載攻擊機的支援下,利用隨艦的陸軍直升機實施垂直登入。 “黑鷹”自服役以來頻頻征戰,雖然屢屢建功,也有折朝沉沙的時候。美國陸軍有一支外號“夜間遊蕩者”的秘密直升機特遣隊,即第16O特種作戰航空隊(TF—160)。它隸屬於第101空中突擊師,是美國陸軍目前唯一一支營級規模的直升機特戰分隊,擅長用先進的夜視器材在夜間展開行動。據估計,該隊大約有1500名官兵,主要裝備有“黑鷹”的MH—60E/G/K系列、MH—47E及MH—6系列等共約130架特戰直升機,其任務是為陸軍各特種部隊提供直升機運輸和攻擊支援。
自1981年10月組建以來,該隊在格瑞那達、尼加拉瓜及海灣地區的作戰中均表現不俗。然而在美軍武裝干涉索馬里的“恢復希望”行動中,它再度“露臉”的希望卻徹徹底底地破滅了。1993年8月,在索馬里的維和行動演化成了美軍與艾迪德派別間的武裝對抗。柯林頓急令160特遣隊配合陸軍第75別動隊第3突擊營的400名特種兵開赴摩加迪沙,捉拿艾迪德。誰料想此行竟成了“黑鷹”直升機的滑鐵盧19月25日凌晨,第一架“黑鷹”被擊落,機上美軍3死2傷。接下來便是10月3日那場著名的“喋血”戰鬥。由於美軍前幾次夜間行動均未得手,於是戰地指揮官麥克尼特中校決定在中午展開突襲。但白天動武的決定使160特遣隊擅長夜戰的優勢盡失,行動失去了隱蔽性。戰鬥中,兩架“黑鷹”被索馬里人用蘇制40火箭筒擊落,一架“黑鷹”遭重創後掙扎著逃回基地。美軍官兵18死76傷,另有1人被俘。 禍不單行。第二年4月14日,兩架載有聯合國官員的“黑鷹”在伊拉克北部“禁飛區”上空被美軍F—15戰機擊落,機上26人無一生還。由於當時“黑鷹”機上的“敵我識別應答機”未按規定開放,而“黑鷹”在飛行時外形又頗似俄制米—24“雌鹿”,故造成美軍判斷失誤,導致誤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