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9月9日 13:00 - 18:00
活動簡介
Ordinary People, Extraordinary story
每個人都是普通人,但卻有著對生活做出積極改變的無限潛力!
普通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可以對共同的生活環境做出積極的改善!
我們渴望聽到那些來自普通人的好故事,樸實的生活卻一直傳遞著正能量!
為遇到的困難,一起尋找解決方法;為取得的成績,一起來分享驕傲的收穫!
==============================================
講者簡介
雷闖
200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現為上海交大化工碩士研究生,2010年從上海交大休學一年做公益,嘗試通過行為藝術等方式參與B肝科普及維權行動。2009年獲得 2009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提名獎,因其以一己之力,成功辦得中國首個B肝病毒攜帶者從事食品行業的健康證明,為中國近1億B肝病毒攜帶者群體爭取到了一個公平的就業生活環境、平等的升學機會。2009年度中國十大正義人物、2009中國十大法制人物、2011年南方都市報“責任中國”公益人物獎、2011網易公益行動獎。
慕容引刀
卡通片執行導演,上海電影學院漫畫研究所研究員,他創作的刀刀狗形象獨特可人,系列漫畫語言幽默且賦予哲理,銷量已超過50萬冊,並在網路上被瘋狂傳播分享。他曾作為執行導演參與的卡通片創作包括:美國的《忍者神龜》《佐羅》,法國的《海洋探索》《動物也瘋狂》,德國的《探險者》等二十幾個系列片集等等。
張興儒
眼科學教授、研究生導師,上海普陀區中心醫院副院長 。對白內障、青光眼、眼視光學、眼表淚液疾病等領域有卓越的研究和貢獻。自2006年起,他組織發起了以個人募資為主的為老少邊困地區醫治白內障的“慈善光明行”活動,活動得到了上海多個眼科專家和慈善志願者的支持回響,在青藏高原、天山腳下、甘南地區、邊陲小鎮等開展醫治活動。
陳玠甫
陳悅記傳統基金會創始人,中華傳統文化保護者。他畢業於台灣政治大學和美國埃莫森傳播學院,曾創辦公司、出版刊物,也擔任過台灣電視台記者和新聞主播。05年來大陸發展後創辦過四所幼稚園、三間文化主題餐廳和兩間博物館餐廳,並將經營所得捐出成立陳悅記傳統基金會,以長期支持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和扶持計畫。項目包括幫助貧困兒童的助學基金計畫,用於拍攝非物質文化保護的專題紀錄片項目。
范立欣
其記錄片作品《歸途列車》瞄準了中國的農民工家庭,導演花3年時間跟拍一個四川打工家庭,因真實震撼而在國內外屢獲大獎,其中包含美國導演工會最佳紀錄片提名獎,這是華人導演第一次在美國導演工會的紀錄片獎上有所突破;在歐洲,榮登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並一舉奪得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 - 伊文思獎。他希望通過記錄片的方式來探索世界、啟迪人們對生活的思考。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一樣。時代的發展需要記錄者,也需要我們去展示更多的東西。
朱莉葉
她擅於創作針對中國市場的大眾人群所喜愛的影視作品,也包括一系列的快閃型影片,如《百人橫掃吳江路》《英雄驚現新天地》《春節回家——虹橋火車站》等。她同時還是Creative Center的創始人及策劃人,堅持義務地做聲樂、舞蹈老師,實驗革新藝術教研。
周合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特聘講師,聯合國兒童教育項目上海兒童藝術教育研究中心發起人,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她對兒童的成長教育、智力開發、藝術啟迪等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卓有成就。主要講座和作品如:《世界兒童讀物的發展及教育現狀》《科學圖畫書與兒童的科學模式認識》《幼稚園藝術化教學的作用》《0~2歲兒童語言的發展》《音樂讓兒童更聰明》等。
鄭博聞
半年時間入門iOS開發,並在App Store上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套用——i抽獎,並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 deePrac Team。他崇拜賈伯斯,追求簡潔和完美主義。愛好音樂、電影、心理學、哲學和攝影,喜歡從不同的視角探索世界和生活,並訓練自己對事物的觀察能力。他是百度2012年度開發大會最年輕演講人——13歲。
表演嘉賓:木指木覺
成磊,綽號“木頭”。從國小習民族樂器,如二胡、嗩吶、笛子等,現就職於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但仍然熱愛音樂。他於07年獲百事新星歌手大賽黑龍江省十強,2010年參與錄製上視娛樂頻道新智力大衝浪節目並獲當年“十佳方言歌曲獎”,11年舉辦個人吉他專場“木指木覺”廣受歡迎。
主持人:楊昕
湖南鳳凰人,土家族,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曾在湖南省京劇院擔任京劇演員,主攻刀馬旦、青衣,現為SiTV主持人。2010年獲得由國家廣電總局頒發“全國數字付費頻道年度優秀主持人獎”。主持的欄目有:法治天地頻道《法制新聞》、《庭審直播》、《一周法制新聞評述》、《法眼身邊事》等。
==============================================
活動詳情
本次TEDxPeopleSquare大會將於2012年9月9號下午1點-6點在徐家匯軟體基地舉行。活動當天我們除了有嘉賓演講以外,還會有相當充裕的時間留給觀眾,讓大家得以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我們的演講嘉賓也非常樂意在休息時間與大家進行交流。
關於TED/TEDx
TED是一個來自美國的演講大會的名字,每年春季在加州舉行,會邀請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人士就共同的主題進行演講。所有講者的演講時間都在18分鐘以內。TED大會的宗旨是“傳播有價值的思想”。而TEDx則是一個獨立於TED大會的品牌,由TED大會官方授權,各地的TED愛好者自發組織,活動需要依循TED大會官方規定的一些條款,但更鼓勵因應本地實際去發掘本地值得傳播的好故事。
媒體報導
上海壹周:平凡人,不凡事
TEDxPeopleSquare會議沿襲了TED大會一向的風格,在同一主題下,不同的演講者們或演說或表演。本次的主題是“平凡人,不凡事”,你可以聽到小狗刀刀的由來,一部紀錄片的誕生,還有98年生的鄭博聞講的“90後”、“00後”的學習方式。13歲的IT男
因為在今年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以最年輕的演講者身份亮相,13歲的鄭博聞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與關注。出場演講前,他一直抱著一台蘋果筆記本坐在場邊。記者想找他聊聊,他說:“暫時不接受媒體採訪。”。臉上還帶有些稚嫩。但當他以《下一代的學習方式》為題壓軸亮相時,又顯得很老練。“初二學生,iOS開發者,蘋果教信徒,心理學和哲學愛好者,也保留著對電影、音樂的追隨和愛好。國小時是上海的排球冠軍,現在桌球也打得不錯。”開場時他這么介紹自己。
對於自己的學習秘訣,鄭博聞也很大方地公開:興趣,開放性資源與實踐。比如在賈伯斯死後,他在一個網站上發現了很多賈伯斯的照片。他想把這些照片全部下載到自己的電腦里,可一張張下很麻煩,他就決定自己編程。儘管很不熟練,他還是寫出了一個程式。“有興趣,一切都不複雜。”他說。
百度開發者大會之後他參加了很多會議,開放分享的環境讓他學到不少東西。公開課則是學習編程、心理學和哲學的好地方。他還說道:“成為紙上談兵的人,這是我們不希望的。我也有幸在暑假在一家大型移動網際網路公司,與很多人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通過實踐尋找我的不足。”
這個初二的男生表示,“‘Impossible’等於‘Iam possible’。”他所說的“下一代的學習方法”並不是“90後”、“00後”專有的,而是“在座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的學習手段。”引來全場的笑聲。最後,他還推薦了一下自己新開發的用來學習英語的App。
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們怎么做?
上海交大研究生雷闖說:“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給磚頭洗澡。”他穿著一件印有“公民”二字的衣服,帶著兩塊磚頭登台,講述自己休學一年,帶著這兩塊磚頭在全國旅行、做公益的經歷。雷闖是全國第一個拿到從事食品行業的健康證的B肝病毒攜帶者。兩塊磚頭是後來他在清華大學裡撿的,在火車上沒座位,他就用它們當凳子;吃飯時沒桌子,他用它們當桌子。他說自己不僅帶磚頭上飛機、上火車,每到一地還給它們在當地的大江大河大海里洗澡。
他還常用這兩塊磚頭去“拍磚”。他騰訊公司門口拍過磚;動車事故後他在鐵道部門口拍過;違反規定暗查B肝的醫院也被他拍過。雖是“拍磚”,但雷闖進行的實際是非暴力行為,可不同於當下的一些打砸搶。他給不作為的有關部門送過寫有“給力”、“不給力”的錦旗,送過鴨梨,給他們以施加壓力,並總結出心得:如果事先用微博、部落格溝通,有關部門收鴨梨時的反應會比較積極。
那隻名叫“刀刀”的小狗的由來則更有意思。漫畫家慕容引刀講述,刀刀的故事全由朋友一句“你有沒有翅膀”的問題引起。這個問題讓慕容引刀開始想像、憧憬、回到現實,然後才發現朋友問的只是:“你有沒有吃飽?”但從此發現生活有“破綻”的他開始把對生活的感慨記下來,畫成小狗。當原本的那份收入不錯的工作和畫漫畫衝突時,是“放手還是放手一搏”?慕容引刀選擇了後者。在現場,他還用iPad演示了畫刀刀的過程。“其實我們每個人原本都會畫畫,但因為有人說你畫得不好,所以就放棄了。”
紀錄片導演范立欣的演講在當天獲得的掌聲最持久,演講中他呼籲大家更多關注農民工這個群體。范立欣歷時三年拍攝完成的《歸途列車》在國外獲得了包括全球紀錄片最高獎項“伊文思獎”在內的很多大獎。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四川農民工張昌華和陳素琴外出打工、春節回家的經歷。“農民工這個群體特別巨大,他們的喜怒哀樂其實牽動著這個國家。他們在全球化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他們其實和全世界都有緊密的聯繫。消費主義傾向其實是建立在對這群人的剝削上。”范立欣很動情地說。
他說他永遠忘不了拍攝時,在火車站看到的一個小妹妹。因為害怕擠不上火車,她在擁擠的人群中拖著編織袋一刻也不敢停下喘口氣,否則就她將兩年都不能回家見到父母。范立欣介紹這個鏡頭時有點哽咽,“這是一個國家的傷痛。”
Q&A
范立欣=F
相比國外紀錄片,像《舌尖上的中國》這樣廣受好評的國產紀錄片似乎並不多,現在國內紀錄片的發展和國外相比差距有多大?
F:差距還是很大的。其實央視拍攝的一些精品紀錄片在技術水準上已經和國際接軌了,比如《舌尖上的中國》,技術環節是國際先進水平,用的機器都很牛,但講故事的能力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可從觀眾反響來看,《舌尖上的中國》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紀錄片。
F:它如果放在國外,其實就是很正常的一部片子,探索頻道拍得比較好的紀錄片和《舌尖上的中國》相比都差不多。
那你認為《舌尖上的中國》在中國引起轟動的原因是什麼?
F:《舌尖》這么轟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是講吃的,中華民族對於吃永遠都樂此不疲。當然它是拍得很好。但其實《舌尖》的導演還拍過《森林之歌》,這部紀錄片和《舌尖》一樣好,花錢一樣多,花的時間也一樣多,但沒有人知道。
拍紀錄片最吸引你的是什麼?
F:我可以從鏡頭後很安靜、很充分地觀察另一個人的生活。那些拍紀錄片的前輩在拍的過程中,能沉下心來靜靜品味另外一個生命在同樣的時代里所經歷的起起伏伏,試圖從平凡生活中抽取生活的價值。
一個紀錄片導演最需要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F:熱情,要有一種持續的熱情,還有使命感。因為紀錄片拍攝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耗費很多精力和財力,這樣才能做出高質量的作品,而中國的製片環境讓紀錄片很難養活自己。如果沒有熱情就不能堅持下去。
紀錄片的題材很多,你為什麼總是關注弱勢群體?
F:中國的紀錄片可以粗略地分成兩類。一類是電視台、官方拍的紀錄片,以人文、地理、風景、傳統文化為主要內容;另一類是獨立紀錄片,作者更多在體制外創作,填補了官方話語缺失,更多關注社會底層。我原來在體制內做,現在離開了,自然也對底層的話題相對比較關注。
現在中國都是哪些人看紀錄片?
F:這個我沒有調查過,中央九套應該知道。我自己的感覺就是獨立紀錄片的觀眾相對更少,因為大家生活壓力都很大,都要看娛樂的東西,放鬆放鬆,但獨立紀錄片文本很嚴肅,關注社會底層,並不是所有觀眾都喜歡看比較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