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發行日期:1987-5-20
發行量:645.972萬套
全套面值:0.78元
齒孔度數:11度
全套枚數:4
整版枚數:28
印製機構:北京郵票廠
版別:影寫版
設計者:吳建坤 任宇
各枚詳細情況:
編號面值 規格(MM)名稱 發行量
1 8分 54*40 北涼供養菩薩 1675.502萬枚
2 10分 54*40 北魏鹿王本生 643.552萬枚
3 20分 54*40 北魏天宮伎樂 932.602萬枚
4 40分 54*40 北魏飛天 645.972萬枚
T.116M 2元130*93北魏·薩侍太子捨身飼虎329.39萬枚
背景介紹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內容豐富,技藝精湛。
莫高窟最早開鑿的三個洞窟之一的北涼第272窟,西壁龕外南北兩側還對稱描繪了兩隊動態極為優美的供養菩薩。分別為上下四組,每組五身,各自動態不一,阿娜多姿。每組相鄰的兩身動勢連貫,互為因果,均向中間的佛陀塑像運動。兩隊供養菩薩的動勢方向相反,形成強大的向心力,使八組共四十身不同的菩薩統一在佛陀的周圍,表現供養菩薩的虔誠心理及其與佛的關係。這些菩薩的舞姿多受印度舞蹈風格的影響。
第二枚“北魏鹿王本生”講述了一個佛經故事:佛主前生是一隻美麗的九色神鹿。它救了一落水獵人。獵人恩將仇報,逮住了鹿。摩應天王知道了後,不準殺鹿,獵人身上長滿斑點受到懲罰。此故事繪於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連環畫式本生故事畫。畫面從兩頭開始,中間結束。線索清晰,中心突出,全次分明,構圖嚴謹,是北魏的經典作品之一。卡通片《九色鹿》,就是後人根據敦煌莫高窟中的這組壁畫創作而成的。
小型張“薩侍太子捨身飼虎”繪在第254窟南壁,是佛教壁畫中表現最多的題材之一,也是莫高窟最完美的組合式本生故事畫之一。講述的是一則佛教經變故事:太子摩訶薩埵和他的兩個哥哥一同出遊,在山中見餓虎之狀,心生憐憫。薩埵決心捨身飼虎,裸身並刺頸出血,從崖上跳下,被群虎所食。兩個哥哥悲痛萬分,還告父母,收拾遺骨,築寶塔供養。這幅畫構圖完整而嚴謹,以飼虎為中心,前後情節重疊交錯,巧妙地組織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畫面的空間。壁畫設色厚重,形象感人,悲劇氣氛濃厚。此畫中間最大的場面是“飼虎”,是全畫的主體,突出描繪薩埵那被咬食的身軀和張牙舞瓜的餓虎正在啖食人肉,用細節來深化悲劇主題。然後沿一條旋形結構線依次畫薩埵那刺頸、投崖、飼虎,兄長收骨、報信,父王痛哭、建塔等八個場面。全圖結構嚴謹,穿插合理,渾然一體,籠罩著強烈的悲劇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