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U

SYSU

SYSU為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的英文簡稱。中山大學坐落於南方名城廣東省廣州市,由國父孫中山建立於1924年,初名國立廣東大學。後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更名 “國立中山大學”。學校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首批國家211工程、985工程、111計畫、千人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重點建設的名牌大學,是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的著名頂尖學府,在海內外均具有極高聲譽。中山大學是以人文學科、經濟管理、理學、醫學、套用技術與工程五大學科群為特色的以現代化大學為目標的綜合性大學、研究型大學。截止2013年7月,學校設有42個學院和5個直屬系。119個本科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學與套用數學等7個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以及8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2學年初,在校各類學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783人,碩士研究生11943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3712人,普通本科生32387人,來自港澳台的在校學生1090人,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在校留學生1671人。

​歷史沿革

一、時間段:從博濟醫局、格致書院到解放初期院校調整之前( 1866~1953年)

(一)北校區

(1)博濟醫局到私立夏葛醫學院

SYSUSYSU

1835年11月,美國公理會傳教士伯駕( Peter Parker )在廣州十三行開設眼科醫局,並於1859年改稱"博濟( Pok Tsai )醫局"。1866年,博濟醫局搬遷並正式命名為"博濟醫院",是中國第一所西醫醫院,是中國最早建立的教會醫院。是年,美國醫學博士嘉約翰與中國第一個留學歐洲學醫者黃寬博士在該院主持博濟醫學堂正式開辦。1879年,博濟醫學堂改名為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學堂。

1886 年孫中山以"逸仙"之名進南華學堂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

。1904年改稱南華醫學校,1930年改稱嶺南大學醫學院,1936年又稱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併合並了私立夏葛醫學院。

(2)從廣東光華醫學堂到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1908年春,廣東光華醫學堂成立,由鄭豪等人創立。該校分別於1912年、1928年、1929年、1952年更名為私立廣東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廣東光華醫科大學、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和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3)從廣東公醫學堂到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1909年春,廣東公醫學堂成立。1915年易名為廣東公立醫科專門學校,1924年改稱廣東公立醫科大學,1925年併入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隨大學更名,成為國立中山大學醫科,1931年改稱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4)從解放初期院校調整到2001年兩校合併之前

1953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與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併組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與華南醫學院合併,成立新的華南醫學院,是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1955年柯麟任華南醫學院院長兼院黨委書記。1956年華南醫學院改名為廣州醫學院,是年國家衛生部發函認定我校謝志光、梁伯強、陳耀真、陳心陶、林樹模、秦光煜、鍾世藩、周壽愷8位為一級教授,另有15位二級教授,師資實力時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之首。1957年改名為中山醫學院,1961年被定為衛生部屬全國重點高等醫科院校。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7個學科被批准為博士學位學科(專業),17個學科為碩士學位學科(專業)。1985年經國家衛生部批准,中山醫學院改稱中山醫科大學。

(5)2001年兩校合併至今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強強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醫科繼續發展。 中山大學醫科有5個學院,包括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8所直屬附屬醫院,其中5所綜合性醫院,包括附屬第一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 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以及3所專科醫院,包括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附屬口腔醫院;非直屬附屬醫院7所。

(二)南校區

(1)格致書院

廣州格致書院是十九世紀中國著名的教會學校,由美國長老會傳教士哈巴安德醫生1887年創辦於廣州,後發展為私立嶺南大學,博濟醫院及其附設的醫學校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博濟醫學堂和格致書院,開啟了中國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1907年該學校改為嶺南學堂,開設了醫科。後來該學校成為嶺南大學,而其醫科成為聖約翰大學的一部分。

(2)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是美國友好人士在廣州創辦的一所私立大學,1927年收歸中國人自辦。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發展成一所設有文、理、工、農、醫、商等學科的著名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弟子遍全球,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並和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學互相承認學歷。嶺南大學建校之初,校址幾經變遷。先從沙基金利埠到四牌樓福音堂、花地萃香園,1900年又遷往澳門,1904年,將永久校址設在距廣州城東南十里的康樂村。此後,經歷了戰火洗禮的嶺南大學,又於1937年南遷至香港,1942年北上至韶關。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嶺南大學得以重返康樂。

(3)國立廣東大學到國立中山大學

1924年初,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校:1924年1月24日籌辦的黃埔軍校,以及2月4日頒布兩道大元帥令著手籌辦的國立廣東大學。

1924年2月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即於當月24日召集三校學生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舉行大會,會上宣布籌建國立廣東大學,並報告了籌備經過和進行計畫等。3月3日,廣東大學召開首次籌備會議,著重討論並通過了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組織大綱。為保證籌備工作的開展和國立廣東大學的順利開辦,孫中山親自動手籌措資金。廣東大學的經費運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1924年5月12日,廣東省教育會、廣東全省商會聯合會、廣東總善堂總所、廣東學生聯合總會、廣東總工會、留東同學會、國立廣東大學經費運動學生委員會聯合發表《請爭廣東關餘及歐美各國退回庚子賠款為廣東大學經費宣言書》。

1924年6月9日,中山先生任命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首任校長。在1924年6月21日廣東大學舉行校長就職和學生畢業典禮時,他委託總參議胡漢民代表大元帥在會上宣讀了訓詞"學海汪洋,毓仁作聖,大學畢業,此其發軔。植基既固,建業立名,登峰造極,有志竟成。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勖哉諸君,努力自強。"

國立廣東大學定於1924年9月15日正式上課。當時,學校並沒有舉行開學典禮與成立典禮。9月30日,學校舉行了第二次校務會議,會上議決了此事,決定組織籌備會議,選擇日子補行成立典禮。後又經校務會議複議,將開學典禮及成立典禮日定於1924年11月11日這一日,也就成為國立廣東大學的校慶日。

國立廣東大學建校初期,文科分設中國文學、英國文學、史學、哲學、教育學五系和高師的文史、英語、社會三部;理科分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五系和高師之數理化、博物二部;法科分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農科分設農藝學、林學、農藝化學三系和農業專門部;醫科不分系,附設第一、第二醫院及護士學校;預科分設文、理、法、農、醫五組,另附屬初級師範及中國小,全部依據西方新學制辦理;各科設學長、預科及附校設主任,分別辦理教務;設秘書處、會計處、圖書館,分別辦理校務、組織校務會議,以評議、籌劃重要校務;設工科籌備委員會,擬增辦工科,並設法國里昂大學海外部,遣派留法學生。

1925年,"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廣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併入。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廖仲愷提議將廣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10月獲國民政府批准。同年增設醫科。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1926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學長,郁達夫任英國文學系主任。郭沫若到任後對文科開始進行整頓,辭退了15名教授。4月,秘書處開始出版不定期雜誌《學藝叢刊》,進行學術文藝討論,社會改造研究,世界潮流批評,東西方名著介紹等。廣東大學時期校址情況,當時廣東大學分處廣州四個地方,惟校本部和文理兩學院、圖書館及附屬學校在文明路原高師所在地(即魯迅紀念館),同時也是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和孫中山演講三民主義的場所。 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成為廣東的最高學府。1926年8月17日,國民政府下令改校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廣東大學改名後,國內出現多所以"中山"為名的大學,如武漢、杭州、南京、上海、蘭州、西安等地。1928年2月間,以蔡元培先生為院長的大學院有鑒於此,決定除保留廣州的國立中山大學以資紀念外,其餘中山大學均改為所在地方名。

1927年1月,魯迅從廈門大學被聘至中大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2月,天文台在中大理科所在地的一座山崗上建成。3月1日,中山大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8月,更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1928年3月,復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原廣大中國文學系改為中國語言文學系,英國文學系改為英國語言文學系,史學、哲學、教育學仍沿用舊式,與前兩者合稱為中大文史學科。理科一度改稱自然科學科,仍設數理化、生物、地質五系,後數學系改為算學天文系,增加天文課程,籌建天文台,並成立了心理學研究所。當時實際主持校務工作的式副校長朱家驊,在其主持下力求教育與社會的溝通。

1931年,改文、法、理、農、醫科為學院。當時醫科(學院)原址在百子路,與第一附屬醫院相連,共占地

150畝,樓房為當時南方最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學院不分系,採用學年制,本科5年,另加實習1年,共六年。當時共有兩附屬醫院,第一醫院占地64畝,與學院相連。第二附屬醫院位於西提。1927-1937年是醫學院最興旺發展的時期,特點是全盤德國化。作為中山大學成立初期銳意經營的學科,著重引進德國先進醫學教育和學術研究人才。然而由於其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中大培養出一批當時中國一流的醫學人才,如楊簡、王典羲、葉少芙、羅潛、張夢石、曾憲文等。同年3月,重提成立工學院事宜,並定於下半年籌建。先設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四系,校址暫定於文明路,第二年遷往石牌新校址(即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校址內)。1934年,許崇清繼任校長後,將工學院的土木、化學兩系與理科合併,改稱理工學院。理工學院成立後共有4個系:電氣、機械、土木、化學。

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成為當時全國僅有的三所之一(是中國第一批成立"研究院"的三所高等院校之一)。1938年,設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增設建築工程系。同年10月受到抗日戰爭的影響遷至雲南澄江,1940年遷回粵北坪石。1945年,遷回廣州石牌等原址複課,1947年設定體育系,袁浚從武漢大學被聘至中大任體育系主任。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合併,組成新的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入主原嶺南大學校址康樂園。

二、時間段:從解放初期院校調整到2001年兩校合併之前(1953~2001年)

1952年開始,全國高等學校進行了大規模的院系調整。

中山大學第一次院系調整具體情況如下:

中山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教育學院調出,組建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華南醫學院(中山醫科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即華南師範大學)。

中山大學天文系由趙卻民教授率

領調往南京大學。中山大學地質系主任陳國達教授率領全系師生49人調去湖南中南礦冶學院(現中南大學)。中山大學哲學系由系主任朱謙之教授率領前往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人類學系由人類學系主任楊成志教授率領調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分別於1952年10月16、17、20日前往南京、長沙、北京等地報到。

新組建的中山大學校區由石牌遷至原嶺南大學校址。中山大學原石牌校址,遷入了新組建的華南工學院、華南農學院等學校,中山大學原百子崗校址,興辦華南醫學院。1952年11月25日,調整後的中山大學舉行隆重開學典禮。華南地區第一所新型綜合性大學也由是成立。

首次調整後的新中山大學,設有中文、外文、歷史、語言、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財政、金融、會計、貿易、企業管理、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等18個系, 另有俄文、會計、金融、企業管理4個專修科,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植物等3個研究所。

第二次院系調整從1953年7月下旬開始準備,9月底正式進行。此次中山大學院系調整的具體情況是:

中山大學的財經、政法各系分別調至武漢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等院校。同時對圖書、儀器、設備等進行了調配。中山大學圖書館原藏有前華南聯合大學及廣東法商學院所藏財經政法圖書資料,全部調配給中南財經、政法學院,如有複本,則將複本調配給上述二校。根據上述原則,書籍在1952年11月4日前分三批裝箱調出,總計67676冊。1954年,將全國惟一的語言系由中山大學調整到北京大學,語言系主任王力教授帶領全系師生48人整體遷出。中山大學植物研究所劃歸中國科學院管理(現華南植物園)。

同時將原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華中師範大學、廣東法商學院(現廣東財經大學)等院校部分有關科系師生調至中山大學。

是年國家衛生部發函認定學校謝志光、梁伯強、陳耀真、陳心陶、林樹模、秦光煜、鍾世藩、周壽愷8位為一級教授, 1981年成為中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 1987年12月,國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成立。

三、時間段:2001年兩校合併以後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10月26日舉行"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2010年11月中山大學醫科成為教育部、衛生部首批共建高校醫學院。

中山大學校址

學校概況

辦學歷史和優良傳統

中山大學是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立,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的綜合性重點大學。今日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而成。

1835年,美國的伯駕醫生在廣州設立醫局,培養了中國最早的西醫醫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博濟醫院,並於1866年設立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專科教育機構;1888年,由美國人開設的格致書院在廣州開學,後發展為私立嶺南大學,博濟醫院及其附設的醫學校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博濟醫學堂和格致書院,開啟了中國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

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清末以來在廣州地區建立的實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學校,包括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以及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整合為一體,創立國立廣東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 、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範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的多個院系專業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與嶺南大學相關院系合併,組成新中山大學;同時,兩校的醫學院分出後,另行合併組建專門的醫科院校,後又將廣州的光華醫學院併入,幾經易名,最後定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這兩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分別是教育部和衛生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共同繼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中山大學和開創中國近代教育體系的嶺南大學的辦學傳統,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大學風格,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進一步拓寬了學科結構,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藥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

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及學術傳統。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亞南、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鍾敬文、朱謙之、丁穎、蒲蟄龍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李紹珍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共有56位一級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任教。學校名家大師薈萃,他們優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學術造詣薰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許多才華橫溢的畢業生成為了社會各界的傑出人才。

辦學條件和學科優勢

學校共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占地3.48平方公里。

學校設有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嶺南學院、國際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中心、國際交流學院、翻譯學院、旅遊學院、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亞太研究院、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資訊管理系、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地球科學系、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海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工學院、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31個學院和5個直屬系。另設有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附屬第六醫院等5所綜合性醫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光華口腔醫院等3個附屬專科醫院。

學校現有98個本科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6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及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化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物理學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以及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截至2008年11月,在校各類學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305人、碩士研究生9786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5817人,本科生32020人,來自港澳台的在校學生1000多人,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在校留學生1428人、進修生2300多人。

中山大學學科門類齊全,現有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180個學科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了251個學科專業,還有專業學位授權領域2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3個。學校現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6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以及11個一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23個二級學科廣東省重點學科。

學校有一批水平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擁有“光電材料與技術”、“有害生物控制與資源利用”、“華南腫瘤學”、“眼科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個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南海海洋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及“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擁有“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基因工程”、“生物無機與合成化學”、“數字家庭”、“眼科學”、“腫瘤相關基因與抗腫瘤藥物研究”、“熱帶病防治研究”、“幹細胞與組織工程”等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邏輯與認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等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以及5個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並擁有眼科學實驗室、腎臟病臨床研究實驗室、輔助循環實驗室等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以及1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學校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全校共有教職工1266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5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000多人,具有副高職稱的2000多人。教師隊伍中傑出人才輩出,目前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0人(含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含雙聘),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6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5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2人,19人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85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18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5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8人。

學校圖書館總建築面積11萬餘平方米,藏書529.63萬冊(件),新書刊資料年增長量達8萬餘件。學校建立了規模可觀的校園網,復蓋四個校區、接入計算機達5萬餘台,規模居中國高校校園網前列。

辦學特色和培養模式

學校以“善待學生”為辦學的核心理念,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滿足國家與社會需求的高素質複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

學校秉承孫中山先生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精神開展本科教育。注重通識教育,注重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倡腳踏實地的學術精神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逐步探索形成了“通識教育、大類教學、複合創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教育觀念和“厚基礎、寬口徑、重個性、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

學校研究生教育積極推進分類培養,建立多元化培養體系,以培養具有強烈創新意識並做出創新性成果的博士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務,同時以行業為背景,大力發展專業學位教育,培養高級實用型專門人才。

學校堅持“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開展以傳承大學文化為主體的多層次素質教育,構建了具有綜合性大學特色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發揮團學組織“一體兩翼”的運作優勢,積極構建高品位、前瞻性、開放式、互動型的校園文化新格局。

學校啟動國際交換生培養計畫,促進學生境外交流,全面引進優質教學資源,搭建國際化教學平台,迄今與28個國家和地區的152所院校建立了校級友好協定合作關係。2005年至2008年,派出交流學生累計超過500名。

學校設立了“中山大學學生創意基金”和“本科生科研專項基金”,鼓勵學生早期介入科研。2004年至2008年,在校學生在各學科競賽中多次獲獎,包括“挑戰杯”全國競賽優勝杯、ACM國際決賽的銀牌和銅牌,美國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家級獎66人,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國家級獎66人。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ACM/ICPC)全球總決賽中,我校一直是中國六所傳統強校之一,共9次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繼2002年我校學生辯論隊獲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之後,2003年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勇奪冠軍;200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投資策劃ACCA大學生公開賽中,我校代表隊奪得冠軍;2007年,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葉泉志同學因在業餘天文搜尋與觀測中發現不少小行星而獲得由國際行星協會公布的蘇梅克近地天體獎。

科研實力和社會服務

“十五”以來至2008年,學校承擔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項目)4項,主持國家863計畫資助項目共139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40項;在人文社科領域,承擔國家、教育部重大、重點項目及招標課題87項,2005年至2008年,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項,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課題攻關項目5項、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招標項目53項,國家哲學社科基金項目重點及一般項目91項。"十五"期間全校共獲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66項,其中,2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4項研究分別獲中華醫學科學獎一、二、三等獎;獲第三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17項(包括2項一等獎),第四屆全國高校人文社科成果獎15項。2007年,我校3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並獲得國家基金重點項目11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5項。2008年,我校獲得國家基金重點項目10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3項。

學校立足廣東,面向全國,堅持以科技創新力量推動國家和區域社會經濟進步,不斷加強從“關鍵技術”到“產品”的轉化,初步形成了“以點帶面、重點突出、優勢互補、良性運作”的產學研合作新格局。“十五”以來到2008年,學校與廣州、佛山、惠州、肇慶和湛江市等8個市縣建立了校市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與地方政府或企業合作共建研究院7個,其它各類研究機構30個,簽定技術契約2060項;主持或參與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戰略聯盟8個,參與了5個產學研結合示範市(區)、8個產學研結合研發基地和5個產學研結合產業化基地的建設,承擔省部產學研結合項目91項。為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學校積極發揮黨和政府的智囊團、思想庫的作用,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決策提供智力支持。2006-2008年,我校文科橫向課題合計立項1012項。其中:中央部門委託39項;省市部門委託299項;企事業委託160項;政府部門委託457項; 國際合作28項;港澳台合作23項;外資項目6項。教育部重點基地——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對香港的經濟、政治、社會、泛珠三角、粵港澳關係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該中心參與制定《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規劃綱要》,參與了商務部實施CEPA的諮詢工作。法學院參與廣州市法制辦公室合作完成的《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轉化為國內第一部規範政務公開的地方性法規,於2003年正式生效,產生了較大影響,並獲得廣東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學校擁有8間附屬醫院,7個分院,4個校區門診部,8個社區服務中心,5家非直屬附屬醫院和22間教學醫院,構成一個龐大、完善的醫療服務網路體系。學校創立“大學醫院團隊”新模式,大力開展醫療資源共享,探索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方法和途徑。專門啟動了旨在提升臨床醫學研究的“5010計畫”,提高中山大學臨床醫學研究的整體水平。各附屬醫院把做好醫療衛生服務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在國家和地方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學校服務社會、培養人才和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

開放辦學與國際合作

中山大學地處我國對外開放門戶和改革開放的前沿,學校開放和務實的傳統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地緣文化背景。

自創校之初,學校即秉承開放的辦學宗旨,廣納人才。籌辦國立廣東大學的35名籌備委員中有31位是留學歸來、通曉國際先進教育的專家。中山先生要求大學以“討究世界日新之學理、技術為主”,實行開放性辦學,辦學伊始便在法國里昂市建立大學海外部。中山大學醫科教育的源頭博濟醫學堂,是中國第一所西醫教育機構,創造了許多中國醫學教育的第一。

進入新世紀以後,學校傳承弘揚“開放務實”的大學文化傳統,開放與改革並舉,提出以更寬廣的國際視野謀劃學校事業新的發展。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增強國際影響力,努力促使國際和港澳台合作成為學校發展的新的“推進器”、增長點和創新點。

學校實施國際合作戰略夥伴計畫,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占領學科制高點,積極開展國際前沿問題研究和科研攻關。實施國際合作區域項目拓展中心項目,根據我校開展國際合作的重點區域,建立亞洲區、歐洲區、美大(美洲-大洋洲)區和港澳台地區等四個項目拓展中心。實施學術骨幹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和管理幹部國際化短期培訓項目,努力建設一支在學術前沿有影響的“大師+創新團隊”的高水平學術隊伍,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意識、能適應國際合作與交流、具有國際眼光的管理幹部。

中山大學,這所由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中國名校,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正以更加開放和務實的姿態,向世界先進教育學習。學校將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推進素質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學科布局,加強自主創新,提升學科建設水平;進一步創新產學研合作機制,注重科技成果轉化,提升服務社會能力;進一步擴大交流,深化合作,提升國際影響力。學校將堅定信念,樹立信心,腳踏實地,不懈進取,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居於國內一流大學前列、具有國際影響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

校區分布

截止2013年7月,學校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占地3.48平方公里。

廣州南校區

通訊地址: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510275)

占地面積:1.17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人文高等研究院(博雅學院、通識教育部)、逸仙學院、亞太研究院、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漢語學院、外語教學中心、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社會科學教育學院、心理學系、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球科學系、生命科學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八年制)一、二年級在此就讀。

廣州北校區

通訊地址: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74號(510080)

占地面積:0.39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

廣州東校區

通訊地址:廣州市番禺區大學城外環東路132號(510006)

占地面積:1.13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心理學系、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管理學院、創業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資訊管理學院、中山大學國家保密學院、軟體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工學院、藥學院為整建制學院;中山醫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一年級本科生在此就讀。

珠海校區

通訊地址: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519082)

占地面積:3.48平方公里

院系設定:國際商學院、翻譯學院、旅遊學院、海洋學院、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移動信息工程學院為整建制學院;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地球科學系、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的一、二年級本科生在此就讀。

校園文化

校訓

中山大學校訓是孫中山先生於1924 年11月11日在國立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題寫的。校訓詞為“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十字訓詞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誠”之本性,只要按“至誠”之本性從事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節,便可以把自己修養成“君子”。

明末清初,隨著社會的變動,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發展傳統《中庸》思想,強調“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即把做學問與立志結合起來,所以對“博學”做出新的闡述:“博學於文,行己有恥”。顧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純粹古代的經書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國家大事。他所指的“恥”,不是指個人榮辱,而是指全體人民的榮辱。博學 的指導思想從個人自身修養擴大到“當務之事”的社會大事,所以他作出學、 問、思與立志的統一。顧炎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愛國主義者,故他對傳統教育能按照新形勢需要而做出新釋。

孫中山則處於偉大民主革命的時代,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視教育,造就一代振興中華,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議在廣東設立兩所學校,一是黃埔軍校,一是廣東大學,以一文一武的學校模式,為造就“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服務”的人才。十字訓詞是他繼承傳統的教育形式而賦予時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針和內容。

校歌

中山大學校歌,創作於建校初期,由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作詞,陳洪作曲。學校為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倡導的愛國精神和親筆提寫的校訓良好學風,並反映新的歷史時期的要求與特點。廣泛徵求校內外各界人士,一致同意原校歌的曲不變,對原歌詞“國父手創 改為“中山手創”,將“三民主義”等四句, 改為“博學審問,慎思不罔,明辨篤行,為國棟樑”,將歌詞最後兩句改為“振興中華,永志勿忘”。

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 吾校矗立 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 遺澤余芳

博學審問 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 為國棟樑 莘莘學子 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 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 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

校徽

中山大學校徽為圓形圖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環繞中文校名標準全稱,下部自左而右環繞英文校名標準全稱,中間為海棠式洞窗圖案。洞窗圖案以國立廣東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鐘樓”為設計主體,運用中國園林的意境與現代的設計手法,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與大鐘樓外觀組合成“中山”二字,洞窗內兩邊的樹由大到小形成一個深遠的空間,增強了層次感和立體感,中間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紅棉花,意寓中山大學位於嶺南地區。由建校年份“1924”形成的一條縱深大道,體現了中山大學深厚的學術積澱和輝煌的歷史進程。校徽通常為標準綠色,代表生命、發展、永恆,象徵著中山大學充滿活潑、盎然的生機。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鄭德濤

黨委常務副書記兼副校長:陳春聲

黨委副書記:李萍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國亞萍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朱孔軍

校長:許寧生

常務副校長:汪建平

副校長:顏光美、黎孟楓、魏明海、李善民、朱熹平

校長助理:夏亮輝、馬駿、李文軍、陳紹彬

傑出校友

所屬領域 姓名 畢業時間 簡介
政治界 黃藥眠 政治活動家、新聞工作者
林若 1945 中共中央委員、廣東省委書記
楊泰芳 1949 國家郵電部部長
曾憲梓 1961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盧瑞華 1963 全國人大常委
劉文杰 1964 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
黃華華 1964 廣東省委副書記
黃淑和 1975 國資委 副主任
蔡東士 1977 廣東省委副書記
王秦豐 1978 中共中央組織部 副部長
陳志榮 1980 海南省副省長
招玉芳 1980 廣東省 副省長
潘逸陽 1982 內蒙古 自治區常務副主席
李嘉 1987 珠海 市委書記
工商界 方風雷 1982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
鄒錫昌 1983 香港昌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許良傑 1984 新浪 聯席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鄧國順 1985 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戴小京 1985 財訊傳媒集團 執行董事
李琪 1988 阿里巴巴公司 運營官
林斌 1990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人文科學界 詹安泰 1926 古典文學學者、文學史家和書法藝術家
岑麒祥 1928 語言學家
黃友棣 1934 音樂家 、作曲家
黃天驥 1956 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
黃建華 1957 廣州外國語學院院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
賴江基 1958 暨南大學 副校長
陳小奇 1978 中國音樂家協會 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
陳平原 1982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陳敏生 1983 南方醫科大學 校長
自然科學界 丁穎 農業科學家、教育家、水稻專家
周澤昭 1926 醫學家、外科專家
許滌新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沈其震 1927 醫學生理學 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國平 1933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周立三 1933 經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廷儒 1933 中國地貌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趙善歡 1933 農業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黃秉維 1934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國達 1934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
楊簡 1934 病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簡浩然 1934 微生物學家
蒲蟄龍 1935 中國科學院院士
莫伯治 1936 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耀祥 1937 水稻育種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黎尚豪 1939 中國科學院院士、淡水藻類學家
張作梅 1941 機械工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盧駿 1948 美國科學院院士 、心血管專家
江靜波 1948 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院士
葉叔華 1950 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陸啟鏗 1950 中國科學院院士
席澤宗 1951 天文學家、天文學史專家、中科院院士
蘇鏘 1950 稀土材料與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龐雄飛 1952 昆蟲學家、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鍾世鎮 1952 中國工程院院士
林浩然 1954 魚類生理學、魚類養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甄永蘇 1954 中國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藥物學、腫瘤藥理學專家
李紹珍 1954 眼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梁棟材 1955 分子生物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鄭度 1958 中國科學院院士
梁春廣 1961 半導體 微電子 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國泰 1976 個體防護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許寧生 1982 中國科學院院士
陳小明 1983 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壽武 1983 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曾益新 1990 腫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侯凡凡 1993 內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