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TER系統

FAO(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全球1500萬土壤資料庫。荷蘭國際土壤參比與信息中心(ISS建有全球性的參比剖面及其資料庫和0.5°×0.5°全球土壤資料庫,最近在UNEP(聯合國環境規劃署)、FAO和ISSS的支持下,在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開展了各種比例尺的土壤-土地數位化資料庫(SOTER)工作。SOTER的方法為土壤信息系統走向規範化、全球化、實用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簡介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土壤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套用在國際上日益受到重視。目前,世界各國都致力於土壤信息系統的建立,已開發國家都先後建立了土壤信息系統,開發中國家則相對落後。加拿大在全世界範圍內比較早地建立了CANSIS,美國的國家土壤信息系統(NASIS)也接近完成,目前其土壤調查中心已根據系統分類原則建立了三類土壤地理資料庫,用以表達三類土壤圖。

這些土壤圖代表不同的調查強度和圖幅比例尺。該信息系統已在網上運行,為土地持續利用和環境模擬及其他信息需求提供著十分有用的信息資源。FAO(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各國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全球1500萬土壤資料庫。荷蘭國際土壤參比與信息中心(ISS建有全球性的參比剖面及其資料庫和0.5°×0.5°全球土壤資料庫,最近在UNEP(聯合國環境規劃署)、FAO和ISSS的支持下,在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開展了各種比例尺的土壤-土地數位化資料庫(SOTER)工作。SOTER的方法為土壤信息系統走向規範化、全球化、實用化奠定了理論基礎。下面著重就SOTER資料庫的建設思想、特點及套用前景進行闡述。

組成

SOTER全稱土壤-土地數位化資料庫(soil and terrain digital database)曾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對製圖區域內土地類型的系統辨識,建立一個包括數位化地圖單元及其相應屬性數據的土壤土地數位化資料庫劃分SOTER單元、編制SOTER圖是SOTER工作的關鍵,也是SOTER區別於一般土壤製圖的重要標誌。SOTER單元的劃分思想源於土地概念,但與土地概念也不完全相同,SOTER把土地看作是由地形和土壤個體組成的自然實體的組合·並基於這一思想對製圖區域內土地類型進行系統的劃分,首先,基於大地形、岩性等指標對研究區域進行初步劃分,來反映區域特徵的地形和岩性的組合。劃分出第一級單元稱為土地體。繼續根據土地體單元內的地表形態、坡度、中地形和母質等差異細分為若干個土地體組分作為二級單元。在土地體組分基礎上,根據土壤類型差異又將其進二步細分為若干個土壤組分。各區分級指標的TER也都作了統一的規定。這裡的每一個SOTER單元代表著一個獨特地形和土壤特性的組合。

特點

SOTER單元劃分好以後,其屬性數據的採集、組織、管理是S0TER 工作的又一重要內容。MOTER屬性數據記錄涉及從土地體到土壤組分的一系列屬性特徵的變化內容,記錄數據檔案包括土地體屬性表、土地體組分屬性表、土壤組分屬性表、代表性土壤剖面屬性表、代表性土壤剖面層次屬性表等,涉及有關土壤及上壤環境數據達118個(含部分選擇性項目)。最後,通過SOTER單元標識碼將屬性資料庫和SOTER單元圖連線起來·形成完整的SOTER資料庫。最後在SOTER中還包括獨立存放的反映土壤資源利用上的土地覆蓋特徵和氣候數據兩個屬性資料庫,採用土地利用綱、組、系等級分類系統,採用植被綱、亞綱和組來描述表征SUTER單元的土地覆蓋特徵。氣候資料按氣象站點的地理位置與SOTER單元連線,它主要有兩個部分組成氣象站的特徵情況和逐月的氣候數據。除上述屬性檔案外還包括一系列土地元數據檔案,是對土壤土地數據進行說明的數據。主要是對各類圖件資料情況的說明,以及分析樣品的實驗室、實驗方法、負責全國土壤土地數據收集整理入庫的組織單位等。

SOTER項目能為以不同比例尺廣泛套用的土壤和土地標準數據的儲存和調用提供一個綜合的框架。作為一個系統的高度組織化的數位化土地和土壤資料庫,SOTER方法能輕易地擴展到不同比例尺的土壤資源資料庫建設。該項目屬性資料庫的多尺度特點能夠滿足國家巨觀定量決策的需要。儘管由於比例尺的限制不能夠完整存儲SOTER三級區分的空間單元,不能精確地確定土地體組分和(或)土壤組分的缺點,但在屬性資料庫中,一個SOTER單元將擁有所有區分級別的信息,不影響SOTER資料庫顯示整個有關土地體、地形組分和土壤組分屬性的信息,同時指明三級區分以內和之間空間關係的能力,通過詳細的典型點位土壤剖面信息和地形組分信息,滿足巨觀分析所需的土壤資源量化參數。該項目立足於土地是一個自然綜合體的系統思想,將土地各個特徵要素(氣候、地形、母質、土壤、植被和土地利用)的信息有機組織在一起,為土壤(土地)資源中各學科的綜合研究提供全面、整體的信息。

套用

上述特點使SOTER資料庫具有廣泛的套用前景。在區域土壤(土地)資源利用規劃中,需要對相應尺度的土地資源進行分析、評價,SOTER資料庫對土地綜合體屬性較為規範全面地記錄可以較好滿足不同評價體系、評價對象的需要。ISSS在肯亞、烏拉圭、阿根廷(北部地區)等地成功地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另外,SOTER方法的建立,為土地退化及侵蝕危險定量評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聯合國環境署首先提出了運用SOTER技術對全球土地退化進行定量研究。目前,圍繞SOTER方法開展的自動水蝕評價工件8取得進展,並開發出了SWEAP水蝕向動評價系統。在農業套用方面,運用3S高新技術(RS、GlS、GPS)建立全面的、適時的區域SOTER資料庫,及時、準確地把握農田空間變異分布規律,促進土壤資源持續利用,即對所謂精確農業的技術支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