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3版 (2004年8月1日)
平裝: 38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040144642
條形碼: 9787040144642
尺寸: 22.4 x 16.8 x 2.2 cm
重量: 540 g
內容簡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土壤地理學(第3版)》融會了國內外土壤地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土壤肥力和土壤生態環境功能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土壤地理學的基本理論、研究內容和工作方法。全書共分10章,第五章重點講述土壤概念及其形態、土壤圈及其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作用,土壤地理學的對象。研究方法及其發展趨勢;第2、3章,重點講述土壤的物質組成及其診斷特性;第4、5、6章綜合講述土壤形成因素學說、土壤形成過程、土壤物質循環過程,世界主要土壤分類體系及其相互參照關係;第7、8章,敘述了主要土綱的特徵及其地理分布,並介紹了土壤區劃和土被結構;第9章,講述了土壤資源及其特徵、土壤質量評價原理與方法、土壤退化機理及其防治對策;第10章,介紹了土壤地理調查的技術與方法、遙感技術在土壤地理調查中的套用,國際土壤地理學界有關土壤-土地數位化資料庫(SOTER)、 土壤地理資料庫研究及套用狀況。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土壤地理學(第3版)》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學類、環境科學類、土地資源管理和地球系統科學專業的本科基礎課程教材,也可供從事土地開發整理、資源科學、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生態學等方面的研究者與管理者,作為研究與管理工作的參考書。
目錄
1 緒論
1.1 土壤的基本概念
1.1.1 土壤定義
1.1.2 土壤的形成與演化
1.1.3 土壤剖析
1.2 土壤圈與全球變化
1.2.1 土壤圈在地球表層系統中的地位和作用
1.2.2 土壤圈物質循環
1.2.3 土壤圈中的環境紀錄
1.3 土壤圈演化與人類社會的發展
1.3.1 土壤肥力
1.3.2 土壤自淨能力
1.4 土壤地理學簡介
1.4.1 土壤地理學的研究對象
1.4.2 土壤地理學的研究內容
1.4.3 土壤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1.5 土壤地理學的發展簡史
1.5.1 西歐土壤地理學派的發展
1.5.2 俄國土壤地理學派的發展
1.5.3 美國土壤診斷學派的發展
1.5.4 中國土壤地理學的發展
1.5.5 土壤地理學的發展趨勢
1.6 思考題與個案分析
2 土壤固相組成及其診斷特性
2.1 土壤礦物
2.1.1 原生礦物
2.1.2 土壤礦物形成與轉化
2.1.3 土壤次生礦物
2.1.4 土壤質地
2.2 土壤有機質
2.2.1 土壤有機質的來源
2.2.2 土壤生態系統及其有機質轉化
2.2.3 土壤圈物質循環
2.3 土壤固相的物理診斷特性
2.3.1 土壤結構
2.3.2 土壤物理特性
2.4 思考題與個案分析
3 土壤流體組成及其診斷特性
3.1 土壤空氣及其運動
3.1.1 土壤空氣的來源和組成
3.1.2 土壤氣體交換過程
3.2 土壤熱量狀況
3.2.1 土壤熱量狀況
3.2.2 土壤-植物-大氣界面能量平衡
3.3 土壤水分及其特性
3.3.1 土壤水分平衡與全球水循環
3.3.2 土壤水類型
3.3.3 土水勢
3.3.4 土壤水分狀況
3.5 思考題與個案分析
3.4 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徵
3.4.1 土壤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類
3.4.2 土壤膠體
3.4.3 土壤溶液
3.5 土壤肥力與生態環境功能
3.5.1 土壤肥力的系統分析
3.5.2 土壤調節水體和溶質流動的能力
3.5.3 土壤對污染物的淨化能力
3.5.4 土壤是重要的生物棲息地
3.5.5 土壤是重要的建設基質
3.6 思考題與個案分析
4 土壤形成因素學說
4.1 道庫恰耶夫成土因素學說
4.1.1 道庫恰耶夫成土因素學說的基礎
4.1.2 成土因素學說的發展
4.1.3 現代土壤發生學
4.2 土壤形成的氣候因素
4.2.1 氣溫對土壤形成的作用
4.2.2 降水對成土過程的作用
4.2.3 風對成土過程的作用
4.3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4.3.1 植物群落原生演替與土壤起源
4.3.2 植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4.3.3 動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4.3.4 微生物在土壤形成過程中的作用
4.4 土壤形成的母質因素
……
5 土壤形成過程
6 土壤分類
7 主要土綱特徵
8 土壤分布與土壤分區
9 土壤資源評價與可持續利用對策
10 現代土壤調查技術與土壤信息系統
思考題與個案分析
附錄1 中英文關鍵字對照表(中國土壤系統分類)
附錄2 中英文關鍵字對照表(美國土壤系統分類)
主要參考文獻與進一步閱讀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