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作曲法

RD作曲法是由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何訓田創立的一種作曲方法。

1983年,著名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指揮系系主任何訓田創立了RD作曲法the RD Method of Musical Composition(任意律和對應法),任意律窮盡了律制的劃分,對應法則以全新的思維來結構音樂,是中國第一位用自己的音樂理論進行創作的作曲家。
1986年,何訓田的作品《天籟》首演,標誌著RD作曲法實驗成功。1990年,“美國國際新音樂作曲家比賽委員會”授予《天籟》1988-89年度唯一的“傑出音樂成就大獎”。
在《南方人物周刊》對何訓田採訪時,他用“三時說”闡述RD作曲法的緣起:他認為,音樂發生的第一個時期,即人類初期,有很多的自然音,這些音在大自然中就是普遍存在的。到了第二個時期,人類文明進步了,為了交流方便,就抽象出其中的幾個音來,比如五音律、七音律,或十二音律。如果在鋼琴上固定出十二個音,這樣的樂器和曲子作出來,全世界都可以演奏,確實方便了音樂交流,但發展到一定程度,十二音律又會極大地限制了作曲。“全世界無數的作曲家,都用這十二個音,用任何排列組合方式,基本上窮盡了,所以它不可能產生新的方式。即使你非常悲痛,產生的還是這樣的東西。”
因此何訓田認為,一定將有第三個時期。在第三個時期,音樂的材料被無限擴展,又從十二個音變成無窮多的音,因為這些音,在自然中本來就是存在的。
而他這些年的創作和工作,就是“摸索RD作曲法的可能性”。想用簡短的文字來解釋清楚他的作曲理論是枉然的。只能這么說:這是一種新的結構音樂的原則。指揮家陳佐湟臨上台對樂隊說:這隻有憑良心來演奏了。
《天籟》迄今一共只演出了三場,引起了國際音樂界的關注。去年,院長找到何訓田,希望他在“布拉格之春”上演出。但因為條件限制,演奏難度太大,難以成行。何訓田明白,RD作曲法在目前根本不可能推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