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被稱為“北美4AD”的殿堂級Dark-wave廠牌Projekt於1983年由孤獨的樂人Sam Rosenthal 為出版其個人作品而一手創建,公司早年僅以卡帶形式發行了一系列今已絕版的專輯。Rosenthal更早的時候曾在他的南佛羅里達家鄉編過一本名為《另類律動》(Alternative Rhythms)的地下音樂雜誌,鑒於對自身嗜好的沉溺和所追求的音樂理念,他在當地一間唱片店裡打工時便有了操辦Projekt的想法。
Projekt發展史
1986年Rosenthal到洛杉磯上大學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做起了一種揉合了人聲的更溫暖內的音樂。結果促成了他以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為名的首張以聚酯唱片方式發行的專輯“The Rope”。直到1989年,Projekt才首度發行CD,是他那Black Tape For A Blue Girl的一張“Ashes In The Brittle Air”。之後,Rosenthal開始著手將他的公司逐步轉型為推介對他有所影響的藝人的作品的一個廠牌,而不僅只發表他的個人作品。公司出手的第一炮是同年簽約Projekt的哥特組合lycia,不久,又一支感染了Rosenthal的年輕組合Love Spirals Downwards緊接著露了臉。
幾張CD發行下來,Projekt驚訝的發現他們在美國本土乃至遠隔大洋的受落群都在逐日壯大。依靠自主銷售與郵購的形式,Projikt最初的願望得以達成現實:滿足那些對他們的音樂報以至高期待而最終得到無上美感享受的聽眾。Projekt於是繼續搜覓具備同樣特質的藝人及組合,並接二連三的簽Soul Whirling Somewhere,Love sliescrushing, THANATOS以及近期的Arcanta,Voltaire,Peter Ulrich和Mira等等。另外一部分已於其它廠牌有所建樹的藝人也紛投Projekt,逐日充實這份令人興奮的花名冊:Steve Roach,Vidna Obmana,attrition, Human Drama, Ordo Equitum Solis,OYuki Conjugate以及Alio Die。Projekt的唱片設計也同其音樂一般廣獲好評。事實上整個廠牌所出唱片的美工工作大部分由Rosenthal一人擔當,而他的設計風格往往也直接體現了那些音樂中的縹緲特質。93年Dark-wave這個詞出現之後,Projekt便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這類樂派的大本營。
Projekt 於1996年再遷往芝加哥,隨著出品數的上升,其雇員隊伍也日益龐大。在全日銷售與人事晉級的影響下,Projekt開始具備接受這種人事挑戰的能力。為慶祝公司的成功,同年Projekt在芝加哥歷史馳名的維克劇院舉行了為時二日的慶典,北美各處甚至遠至台灣英國的樂迷不惜路錢赴往此地,參加這場具歷史意義的活動。隨後在97和98年都有過類似的活動,地點更是拓至費城、紐約和洛杉磯這些大城市。
在繼續支持旗下藝人的同時,Projekt還承擔了一項頗有具挑戰意味的任務,即再建起一間專為再版Dark-wave歷史上已絕版的先驅級重要唱片的分支廠牌Relic。於是公司保留下來的原始檔案便成了再版以下這些藝人作品的希望,諸如Amber Route, Area, Attrition, Controlled Bleeding, Jeff Greinke, Judgement of Paris, Shinjuku Thief, Slap,The Sleep of Reason 和Vidna Obmana等等。
經過多年的奮半努力,1997年Projekt成功地保證了其與ADA(另類音樂銷售同盟)在美國本土清一色的分布銷售權。該協會允諾Projekt,願意協助他們提高公司在唱片市場的知名度並爭得更大的份額。Projekt公司在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年裡與PolyGram/Universal公司的一個專管唱片銷售的部門Ryko簽定了一份協定,這個“主流”的銷售部門使得Projekt的每一張出品終於得以擺上全美的唱片店貨架,這於黑暗樂迷而言,無疑是大大的喜訊。
其它音樂廠牌介紹
4AD(英國)4AD作派都很相似:靜物,前衛藝術的封面,偶爾會有樂隊成員的名單,但不會找到哪怕僅僅一張樂隊的照片。沒有歌詞,沒有關於樂隊的一絲一毫介紹,他們好象是從天外飛來的,不知道是哪國人,不知道唱著什麼。而他們的音樂也與那設計一樣,朦朦朧朧,撲朔迷離,美極了,卻不同於我們所接觸過的任何一種美,它們都美得有點離奇,拒你於千里之外的樣子。你一聽就知道,很明顯,他(她)不是為你唱的,他為自己唱,我們是處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在人世間,一個在想像的國度,4AD的人們,全都象生活在幻像里, 他們說話不用聲音,心裡想了,便被聽到了——自己聽到。
這種作派跟過往流行音樂的作派實在不同,它不是傾動大眾的,而只傾向於自我。聽4AD的時候,我覺得它找到了一種正確的創作態度,也是很多年以前作家寫書的態度。這種寫作跟讀者是有距離的,作家因為心動而寫作,他只管讓大家讀自己的書,而不需費心於介紹自己,在書之外怎么想,怎么生活。書就是書,它獨立存在,你讀它,就是得到了全部。我們可以為一本書感動,感動完了,卻不知道作者是是怎樣的。在以前,這是常有的事。
這樣的閱讀方式在一個據稱是資訊時代的社會裡已不復存在。我們幾乎不能想像聽一個永遠也不知道是誰的歌手唱歌。這個“誰”不僅指一個名字,還包括他的形象、年齡、生平、音樂主張、傳媒評價,等等。不光是唱歌,電影、戲劇、電視、舞蹈甚至包括了小說,哪一樣不是一樣呢。
4AD卻開始逃離了,在一個無比緊錮的當代社會。現在我們知道,4AD是英國的一家小型唱片公司,它堅持獨立唱片公司和藝人間的“倫理精神”,即藝人的音樂創作、藝術風格、出片設計不受唱片公司任何形式的干涉。它似乎知道,在一個高度組織化,並且藝術的生產已高度大工業化的社會,要實現一種獨立,單憑藝術家個人的抵制,幾乎不可能。所以4AD 首先是一個出版機構,試圖在現代商業組織的夾縫中,為藝術的自由尋求一種體制上的可能。整個世界已經是一種壟斷經營,五大唱片公司瓜分了全球的市場,作為音樂製造者,這些公司不可能完全不顧及藝術;但作為商人,它們更關心的是藝術帶來的利潤。如果一個藝術家,按照他獨立審美作出來的作品沒有辦法發行,那無異於選擇了淹沒,藝術必須訴諸於人。4AD 沒有自己的全球發行系統,它採用了由大公司代理的辦法,為了免受大公司商業目的的侵蝕,它不是首先考慮銷量,而是首先考慮自己如何保持獨立性。於是,它採取了不同地區、不同樂隊由不同的公司代理發行的策略,這造成4AD唱片在市場上的難尋和高價位,同時也造成了4AD的神秘色彩。
4AD是隱居的,這隱居是大眾傳播業中的隱居:既要獨立,又要傳播。4AD又是唯美的,唯美是工業社會裡的唯美:唯美不是古典美人,而是噪音之美。這一特點,大抵可概括4AD獨特的音樂風格。
以Cocteau Twins為代表的新古典樂派, 其實是噪音式的古典樂派。而幾乎所有的4AD 樂隊都隔著一層毛乎乎的噪音迷霧同你講話。唯美的另一面是頹廢,唯美就是沒落之美。
這支唯美派的隊伍,從4AD的大本營出發,一路延展到許許多多有同種格調的獨立唱片公司。這些公司包括Beggars Banquet、Rough Trade、Cherry Red、Creation、Sarah、American。我們發現,儘管獨立製作下有各路藝人,各種風格,但其中最為壯觀、最為耀眼的一群,多多少少都不脫唯美的作風,也就是我說的有點頹廢、有點沒落、隔著毛乎乎的噪音迷霧同你講話的幻美風格,他們都自由得有點虛弱。叫後朋克(post-punk)也好,叫新迷幻(neo-psychodelic)也好,叫仙樂背景(ethereal soundscape)也好,叫噪音流行樂(noise-pop)也好,叫前進吉他派(guitar dominance)也好,叫獨立舞曲(indie-dance)也好,叫快樂流域(happy valley)也好,叫布夾克場景(anorak scene)也好,給它們以特徵的核心層次的東西,是唯美。可以說,七八十年代的所有獨立製作公司,都盛產這一類唯美藝術。
這些藝術家喜歡用前衛藝術的圖片作唱片封套,喜歡隱居的方式——不留文案或很少留文案,喜歡中世紀的音樂素材,喜歡隱晦的用詞或用典,喜歡孤芳自賞或低落憂傷,喜歡狐鬼仙神或奇姿病態,喜歡噪音背景,喜歡低聲唱歌。唱歌的時候,便是他(她)進入自我狀態的時候——他在回憶、他在幻想、他在想像、他在做夢,他沒意識到面前有你。這或許並非是每一個藝術家都有的特點,但這個時期的獨立製作藝人,至少同時擁有其中三個要素。
算起來,KARMANIK成立CMI已經有十幾年了,同許多獨立公司一樣,當KARMANIK發現找不到其它的唱片公司來出版自己的音樂的時候。87年,他一氣之下成立了自己的唱片公司,自己發行自己的唱片,由於音樂取向上的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樂手、組合逐漸歸附於CMI的旗下。就這樣, CMI慢慢發展成了現在這個北歐的暗黑音樂重鎮。
無論你是否喜歡它們,但沒人能 否認它們有自己獨特鮮明的形象。象PROJEKT旗下的DARK WAVE組合一樣,CMI旗下的樂隊都有相近的Dark Ambient取向,這份相近不單表現在外在的聲音外貌上,更是沉浸於內在的音樂意識之中。在唱片的包裝上,由於KARMANIK負責了公司旗下樂隊的大部分專輯的封套設計,因此CMI出品給人一種明顯的連續性和整體感(有點象NBA的宣傳,一切以整體出發,不過分突出個體, KARMANIK所做的一切就是營造CMI這個暗黑帝國)由於品位相投,PROJEKT的Sam Rosenthal與CMI 簽訂了相互代理發行的協定。
以CMI旗下的ARCANA為例,中世紀的DARK AMBIENT,龐大壓抑,近似古典音樂的鋪陳背景化的群聲詠唱,一中對黑暗降臨的頌歌,一個遠古的神話……你很難想像這一切只是出自一對男女的 手。後從殖民地的SIN :NED大師筆下,我又了解到了PUSSANCE和sanctum:一個是從地獄裡逃矗的惡魔,邪惡的聲響象從你內心深處潰爛的傷口中流出,痛苦且恐怖;另一個是套上後工業音樂 外殼的黑術士,用工業之聲散布黑暗的情懷…… 由此看出 CMI這名字是十分貼切的——CMI旗下的許多樂隊都深受後工業音樂影響,AENTAL DESTRUCTION,MEGAPERA,LIDFROST mortiis,包括KARMANIK自己,它們不約而同的採用了工業音樂的許多表現手法。AMBIENT這詞繁複出現,但它們內心深處卻又根植這高貴的暗黑古典情結, CMI的音樂象是黑暗古典穿上了後工業的外衣,不變是那厚厚的DARK AMBIENT氣息,叫人感到渺小 安逸……
不過就近幾年的情況;來說,CMI的發展好象停滯了,好多樂隊離開,人才凋零。是因為 KARMANIK自己太過自我,還是因為DARK AMBIENT風格已經發展到頭了?無人知曉。
HYPERIUM是德國的DARK WAVE公司,成立11年之久了,算得上歷史悠久,可惜這兩年悄無聲息
的厲害。
其實HYPERIUM有著自己無與倫比的潮流前瞻意識,他們發動過許多許多的黑色浪潮,從最早
介入DARK WAVE音樂界,續而竭推廣HEAVENLY VOICES,再後來倡導NEO CLASSIC(新古典)運動,轉而推進NEW GRAVE(新墳)直到前一陣的DARK SYMPHONIS METAL(死亡交響)HYPERIUM無不站在運動的前列。旗下樂隊也曾兵強馬壯,擁有許多號召一方的暗黑巨星。發行過STOA,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Amygdala,rosegarden FUNERAL OF SORES。。。許多經典名作。所出的合集也是水準一流象會聚HEAVENLY VOICES之聲的CLASSIC-I。。導讀死亡交響的CLASSIC-II。。都是,呵呵,都是murk垂涎的東西。
有些奇怪的是,在這些風潮慢慢擴大完善成型爆發的時候,相對其他公司的反映HYPERIUM卻
總叫人有種明顯遲滯的感覺。總也不能將革命進行到底。(也可能是將精力全放在推廣下一個新
風格上了,無意去深入繼續那些“輝煌”??)當然,這本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說不上
是HYPERIUM的不好。
萬物不息,這是九十年代的座右銘。遊走於邊緣的樂師們隨意的玩耍著多重風格的音樂游
戲。既然如此,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後現代的年代裡,流行音樂和古典音樂也同樣起了反應。
CHROM RECORDS作為一個廠牌,給了她旗下各種樂人和樂隊超越界限挖掘新聲的機會。CHROM界於流行先鋒和古典音樂之間。有自己的特色,卻無對風格的限制!CHROM的特點和理念將自己定位於一個在各種音樂風格之間頑皮的邊緣人,而這一理念卻是根植於複雜卻不變的需求:所有來自黑暗帝國通向歡鬧舞池的九十年代之聲。諸如Ernst Horn或者AlexanderVeljanov(Deine Lakaien / Qntal / Run Run Vanguard / Estampie)這些音樂實驗家有著展現各種不同音樂風格的機會。
廠牌歷史:初期
1988: Carl D. Erling 和 cornel Hill mann 創立了有傳奇色彩的廠牌gymnastic Records,成為CHROM的前身.
1989: 該廠牌分裂為由Cornel Hillmann在Los Angeles執掌的米國分舵和由Carl D. Erling在Munich執掌的德國分舵。公司主要發展工業-電子潮流同時兼顧Wave Rock,新古典和前衛電子。重要的出品有:American Gothic Sampler, Sacred War Compilation, Yeht Mae, Mephisto alz, Radio Werewolf,Uprotor, 以及許多已經不再版的作品,它們已經而成為稀物收藏家的珍藏。
1990: Carl D. Erling 建立的自己的子廠牌(classX Records and "Daydream Records"*) 以便推行一個修繕過的音樂計畫。這一新的計畫越來越多的支配著Gymnastic Records的國際市場。一個主要的原因是ClassX簽了Deine Lakaien,後來成為現今德國獨立電子樂團的大哥大。
1991-1996: 一群諸如Qntal,The Eternal Afflict, Distain!的樂隊連同Deine Lakaien一起,為德國分廠牌開闢了新的音樂方向,從此米國分舵停止活動。 Deine Lakaien 的加入確立的廠牌的國際化。 Carl Erling 創立了協作出版公司Gym-Publishing in coop。GYMNASTIC / CLASSX / DAYDREAM* -> CHROM RECORDS
1996: 這一年的重要變化:由Carl D. Erling創立了新廠牌 Chrom Records。Gymnastic Records也在德國停止了。許多出品以及大部分樂隊和全部德國的工作人員都加入了Chrom Records以順利繼續保證工作。Chrom Records由Carl D.Erling掌管,由S?nke Held做公關,由Rober Eberl支持。conny Bruchbauer管理樂迷聯絡。
1997: 搬遷到Westermühlstra?e. S?nke Held 從 Chrom Records到了一家錄像帶製作公司。他的位置由Gerlinde Gronow代替,此人不光掌管人事也兼管美工,並且作為副A&R負責諸如斯洛維尼亞NIOWT之類的簽約事項。Rudi Sch?ble (DJ 兼 Distain! 的經紀人) 做了高級A&R並負責DJ人事工作。
1998: Chrom Records一周年,Carl Erling掌管廠牌十周年.一個值得慶賀的日子。
1999:與Columbia/Sony合作發行Deine Lakaien的新專集
眾仙之首的相遇
Prikosnovénie成立於1990年,在法國的西部港市南特(Nantes)兩位普通的電影系學生相遇:對聲音有著特殊愛好的Frédéric chaplain和攝影師Sabine Adéla?de,兩人都有著古怪的理念和獨特的審美觀。“Prikosnovénie”在俄羅斯語中意思為“輕柔的接觸”,Prikosnovénie 目標在於推廣結合了精美優雅的審美哲學的創作性音樂。
Prikosnovénie植根於New-wave的運動風潮中。Prikosnovénie可以定義為Visa(取其獨立的軍國主義精神)與4AD(取其高深莫測的美學架構和獨特的唯美主義)的混合產物。
首發的磁帶命名為‘Sacrilèges’並且收集了12個new-wave樂隊的作品,並且獲得屬於Prikosnovénie的第一批聽眾。
1991年-1993年:兩位廠牌的創建者流浪於巴黎,繼續完成他們的學業,Frédéric於Louis Lumière獲得他的聲音學工程師學位,同時Sabine於Gobelins大學獲得她的攝影師學位。
廠牌的成長曆程
1993年廠牌的第一張合輯TRES HORS面世,集合了13個地下團體,這是Prikosnovenie的首次發布唱片加入大型連鎖的商業線路的一次機遇。
1994年CHERCHE-LUNE成為了Prikosnovenie首發樂隊,同年發行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CHERCHE-LUNE是一個來自南特的neo classical團體,有著貝斯、小提琴、雙簧管和柔美的女聲。這張唱片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法國、德國、墨西哥、日本和香港都大受歡迎。
1994-1997:Frédéric和Sabine發現了外界對他們廠牌的評論:女性化的,輕柔的,憂鬱的,有著攝人的魔力的。IRIS collection由此誕生:這是一個專門發行有著靚麗女生的原聲管弦樂音樂的計畫。
電子和世界音樂
1997年Prikosnovenie發行了Orange Blossom的唱片。
Frédéric在雷恩(法國西北部城市)的錄音室里花了半個月的時間製作了這張唱片。Sabine則為唱片封套出謀劃策,這也是廠牌迄今設計最成功的一張唱片。這個來自南特的trance-electro-trip-hop團也獲取了相當的成功,10000張唱片全部售空。
在長達6年的沒報酬的工作後,Frédéric終於取得他的第一份薪水。Prikosnovénie終於在南特開設了她的工作室。
1997年-2000年, 在Orange Blossom的成功後,Prikosnovénie為創立發展一個電子分支計畫而努力不懈,意圖使此電子計畫發展成與IRIS collection嗷テ叫械囊桓齜植俊4喲說繾臃植咳∶?狶YTCH,旗下有Atlas Project, Phil Von, mimetic, Lys這一系列名字。2000年5月的巴黎夜店BATOFAR迎來了LYTCH的頂峰時刻,這場由LYTCH策劃組織的活動獲得空前成功。
在Clisson古城的音樂創作
在2001年,工作小組決定離開他們的郊外生活的環境,在Clisson的一個中世紀古城中尋找一個華麗宏偉的工作環境並安定下來。那裡有著迷人的景色和典型的義大利建築,這一切都為在Prikosnovénie的藝術家們提供了創作靈感。接著也迎來了來自希臘,義大利,俄羅斯,日本,保加利亞的藝術家們的合作交流。
2002年,Prikosnovénie讓來自各國的優秀藝術家集中起來把他們從來沒有發表過的作品做了一次重新的製作,這次的聚會包括了我們非常喜愛的團體Louisa John-Krol (澳大利亞), Francesco Banchini (義大利), Spyros Giasafakis (希臘)。Prikosnovénie深知他們的夢想:就是讓Prikosnovénie成為創作與藝術家們的交流平台的最敏銳的中心。基於這一切 “Love sessions”(Prikosnovénie的第二張合輯)就這樣誕生了。
獨特的美學體系的建立
在同年,Sabine Adélaide就廠牌的藝術品做了一次巡迴展示,這次展示將Sabine為Prikosnovénie創作的全部作品作了一個圖表作業。展覽會的展品是 Sabine在過去10年裡的心血,他們致力於以音樂為主題的藝術研究:包括如何去繪畫,著色或者涉及廠牌唱片的攝影,儘管製作非常緩慢但非常穩妥,Prikosnovénie的獨特而豐富的視像世界建立起來了。這些展示品也從一個圖書館傳到另外一個圖書館,得到外界的認同,Prikosnovénie的美學體系也逐步建立穩固起來。
“世界音樂”和魔幻般的音樂
2003年Arno成為廠牌的一名新成員,他的到來鼓舞了廠牌去重建自己的品牌形象。Prikosnovénie把觸覺擴展到全世界,他們到世界各地去收集優秀的音樂和形象:那些優秀的音樂都是由年輕的藝術家們吸取他們各自特有的文化精粹,而這些文化將會滲透到他們的音樂中,形成一種獨特的魅力。他們用音樂傳遞他們的文化,顯露他們個性的敏感,創意和真誠,在那個虛構的美夢中,我們走進童話,跟精靈仙女們玩耍,感受著魔幻世界的魅力。
Fairy World 1問世。這張CD喚起了Prikosnovénie十年里的活動的回憶和展示了現今廠牌的新的品牌形象:色彩斑斕的,原始的,深奧的,神秘的,快樂和仙女般的!
在2003年Louisa John-Krol和Francesco Banchini(GOR)到歐洲各地旅遊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