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ed Creators

Networked Creators,即網路化的創造者,是指在第三次技術革命後,在網際網路、移動終端上,主動創造內容的人,他們通過網路彼此相聯。

概念

Networked Creators,即網路化的創造者,是指在第三次技術革命後,在網際網路、移動終端上,主動創造內容的人,他們通過網路彼此相聯。他們擁有技術設備,具備在網際網路時代發出聲音的數字素養;他們毋需是專家,也許只是對某一領域有所熱愛的業餘愛好者;他們既是內容生產者,也是內容消費者,創造著內容,也消費、反饋著內容。
網路化的創造者(NetworkedCreators)這一概念,源於美國學者Lee Rainie和Barry Wellman聯合寫作的《Networked: The New Social Operating System》一書。此書是新媒體領域最新、最權威的專業書籍之一。百科中的相關案例,均來自這本書的第八章:“Networked Creators”。

背景

在第三次技術革命的浪潮中,網路化的創造者這一概念的興起。而網路化的創造者能夠興起,有其一定的物質基礎。一方面藉助網際網路技術,人們在網際網路上有了全新的數字生活空間。這一空間是現實生活的延展,現實生活中的交流、傳播活動,在網際網路上都以數字信息的形式呈現;另一方面,移動終端的蓬勃發展,則使這一數字空間可以伴隨網路化的創造者移動。兩種技術手段相互補充、交融,共同為網路化的創造者創造內容奠定物質基礎。
網路化的創造者沒有任何的身份限制,可以是某一領域的專家,也可以是對某事心懷熱情的業餘愛好者,傳統意義上網路化的創造者的壁壘不再存在。網路化的創造者發布內容的唯一要求,是具有一定的數字素養,他們知道如何在網際網路上發布信息,並有開放的心態和分享的精神。

特點

1.網路化的創造者是相互聯繫的(networked
在網際網路上,形成合作小組是極為容易的,創造者之間相互聯繫、交換信息的成本非常低;另一方面,許多內容的創造過程是極為複雜的,需要創造者之間協同合作,例如一個複雜詞條的百科製作、對新聞事件進行細節補充等等。
2.網路化的創造者之間也會有意見不合的情況發生
為內容進行協商、爭執,有時也會浪費一定時間,直到妥協最終達成。例如,在2008年美國大選時,網路化的創造者們聚集在維基百科上,為寫作大選的相關細節爭執不休,如對於歐巴馬媽媽的精神信仰,網路化的創造者們不知該用哪個詞準確概括,從“Religious Beliefs”到“Spiritual Beliefs”,再改到“Personal Beliefs”。
3.網路化的創造者基於不同的目的進行內容創造
有的網路化的創造者只是想忠實地記錄回憶,就像相冊發揮的作用一般;有的是想交朋友和與人交流;有的是想學習與探索;還有一些網路化的創造者,他們想在陌生人中推銷自己、展示自己的技術等等。
對於想要推銷自己的網路化的創造者來說,他們想要提升名譽和社會地位,因此,線上的名聲管理對於他們來說至關重要。當然,並不是每一個網路化的創造者都會成為網際網路上的明星,甚至在朋友和親人中他們的行為也不被關注,但是他們或多或少對網際網路上的內容做出了貢獻。
4.網路化的創造者之間也有層級分化
網路化的創造者之中,當然也有意見領袖和普通網民的層級分化,處在不同層級的網路化的創造者,對於內容有著不同的貢獻,在網路輿論中也會發揮著不同影響力。很多時候,一件事件能轉變為輿論熱點,都有意見領袖在背後發揮關鍵作用。
5. 創造活動是否可持續受個人興趣的影響
因為網路化的創造者在進行這些創造時並沒有固定的報酬,所以對個人而言,一旦他對相關話題失去了興趣,這種創造活動就可能終止。

創造內容的特點

1.便捷但不總是準確的
網路化的創造者所創造的內容,對用戶來說使用起來非常便捷。但是內容卻不總是準確的,因為這些創造者並不是專家,可能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
2.會受到一定限制
網路化的創造者所創造的內容並不是完全由創造者自己決定,而是會受到相關的限制。比如維基百科對內容創造者的建立的規範是:真實、文明、中立等。
3.有可能是個人態度的推廣
正如前面提到的,網路化的創造者並不是專職創造內容的人或者機構,他們是獨立的個人,從而很有可能會利用這樣一些平台,推廣自己的個人態度。雖然有相關規定要求內容保持中立,但內容的主觀傾向性不可避免。
4. 創造方式之一是修改並混合網上其他的電子資源
修改並混合網上其他的電子資源,是網路化的創造者創造內容很重要的一種方式。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關於網際網路的研究表明,2010年美國有15%的成年人對網上的電子資源進行了混合加工——他們把網上可以找到的歌曲、文本、圖片等加工混合,從而成為他們自己的創造。在修改並混合網上其他的電子資源方面,年輕人居多。在美國,有21%的青年人這樣做過,考慮到30歲及以上的網民只占13%,這個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5.信息本身也是網路化的
內容的創造者們是網路化的,他們創造的信息本身也是網路化的,因為信息之間可以通過超連結連線起來。
右圖中展示的是維基百科的編輯們和他們所貢獻的主要文章之間的聯繫。長方形代表主要文章;圓點代表編輯們;扇面光環代表只編輯一篇文章的編輯;連線兩個長方形的橋代表一些編輯參與多篇文章的編寫;中間藍色的點集代表有很多編輯參與多篇文章的修改。由此,我們也能看到網路化的創造者創造的信息本身也是網路化的。
6.可能會觸發下一輪內容創造
網路化的創造者創造出的內容並非靜止不變的,創造出以後很可能會引發下一輪的內容創造。比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曾在Flickr上傳了3000張歷史圖片,讓Flickr用戶給照片加標籤,很多人用戶就照片的內容、拍攝者信息等進行了評論,貢獻了信息。但是內容創造並沒有終止,這些對照片的評論會引發下一輪的討論,而且討論的主題非常寬泛,包括家庭活動的記憶、對祖父輩的懷念、對二戰時期婦女角色的思考以及居住社區景觀的變化等。
7.在不同媒介載體上創造的內容熱點不同
網路化的創造者在不同媒介載體上創造的內容熱點不同。皮尤研究中心的卓越新聞計畫(英文名稱是Project For Excellence In Journalism,簡稱PEJ,這是一家評估跟研究新聞界表現狀況的機構)進行了一項研究。這項研究開始於2009年1月19日,PEJ針對傳統新聞媒體的主流報導提出了新聞報導指數(News Coverage Index,簡稱NCI)的概念,針對社交媒體上討論的熱點內容提出了新媒體指數(New Media Index,簡稱NMI)的概念。研究表明在不同的社交媒體上NMI指數是獨立的,沒有什麼相關性,這表明網路化的創造者在不同媒介載體上創造的內容熱點不同。
具體來說,PEJ發現部落格類網站在研究的49周中有13周與傳統媒體的議題相同,twitter與傳統媒體議題的重合度更低,在研究的29周中只有4周有重合,YouTube在研究的49周中有8周和傳統媒體的議題重合。

創造內容的分類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網路化的創造者創造的內容也不再單一,可以劃分為很多類型。下表是皮尤在2011年進行的一項關於網際網路的調查數據:

創造內容的分類

人數所占比例

在類似Facebook的社交網路上進行創作

65%

分享照片

55%

對產品或服務評價打分

37%

給內容貼標籤

33%

在第三方網站或者部落格上寫評論

26%

使用網際網路上的電子資源混合加工進行創造

15%

寫部落格

14%

使用twitter

13%

從表中我們既可以看出網路化的創造者所創造內容的分類,也可以發現網路化的創造者在進行創造活動時不會把自己局限在一種內容形式上,而是多種類型同時參與。

發展

1.公共機構尋求網路化的創造者的幫助
公共機構逐漸意識到網路化的創造者的巨大力量。它們開始有意識地利用網路化的創造者的創造活動,使創造出的內容成為自己內容生產的一部分。例如,美國國會圖書館請網路化的創造者們為它們的老照片貼上標籤,活動引發網路化的創造者們的積極回響,國會圖書館也得到了意外的收穫,許多古老照片中的人物、事件有了具體名字和細節的還原;網路化的創造者們還創造性地利用了照片,將它們與現實有機結合了起來。
2.內容創造活動的線上線下聯動
現實生活與網際網路形成聯動,使內容的創造有更豐富的來源、更多維的角度。例如,在埃及動亂中,聚集在廣場抗議的人群,利用手機將抗議進展發布到網路上,以使事態能夠更大範圍地傳播。移動終端的可移動性,與網際網路的覆蓋面相互結合,使線上線下形成聯動,創造出更多元的內容。

影響

正面影響

社會層面的正面影響
(1) 擴大了對話的範圍
網路化的個人在進行內容創造的同時,擴大了他們可以對話的範圍。比如2011年歐巴馬總統發表了國情咨文以後,網路化的創造者在YouTube上傳了原創視頻表達了他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一周以後,歐巴馬花了45分鐘對視頻中提到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回應。所以,普通人在創造內容的同時,使得他們和名人的對話成為了可能。
(2)充分表達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因為網路化的創造者可以創造內容,藉此他們可以充分表達他們對社會問題的看法。比如在2010年的埃及動亂中,在極權統治下的民眾通過在Facebook上創造內容,表達自己的受挫感、提供專業知識以及給予彼此鼓勵以克服恐懼。
(3) 可用作社會動員
網路化的創造者們通過創造活動,形成線上線下的聯動,可以激發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從而達到社會動員的目的。
而這種社會動員也有正面、負面兩種形態。
在正面的社會動員中,在中國,最引人注目的是發生在2011年春節期間的“微博打拐”行動,網民隨手拍下現實中的乞討兒童,放在微博上,微博上各種主體——娛樂明星、機構、輿論意見領袖、普通人都廣泛參與到照片的轉發中來。事件最終推動了公安部門出台相關打拐規制。
在負面的社會動員中,埃及動亂向我們展示了,線上的內容創造、線下的民眾集會和暗箱操作,是怎樣激發了社會的巨大動亂。儘管只有21%的埃及人在2010年使用網路,使用網路的主體——年輕人,卻是動亂主要發起力量。
(4)網路化的創造者、機構、社會三者之間的互動,對社會有益
網路化的創造者與機構的良性互動,將使機構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造福於更多的人。
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例子中,圖書館請網路化的創造者為陳年照片添加註解,圖書館目睹了自己的材料,是怎樣被豐富、延展和精確,而導致這一變化的原因,僅僅是它向網路化的創造者敞開大門、提出邀請;而網路化的創造者則無私地貢獻了自己的時間和洞察力。最終,圖書館的材料仍將為社會大眾所用,網路化的創造者為社會創造了福利。
(5)新聞的替代
網路化的創造者被網際網路和手機武裝後,他們可以隨時隨地記錄和報導發生在他們周圍的事,其創造的內容給大眾提供了一種新聞的替代。
(6)改變了媒介生態
網路化的創造者在社交網路上興起後,他們的內容創造活動也改變著媒介生態。PEJ調查發現,不同社交網路上的內容熱點不同,而且不同媒體對(報導)內容的處理方式也不相同。新聞媒體更關注事情的後續發展,而社交媒體上的創造者則在他們創造的內容中添加了很多個人化的東西,同時他們也更願意對事態的發展提供來自他們自身經驗的一些證明。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不同,原因在於社交媒體與傳統媒體在報導的主體上不同,敘事的主觀傾向不同以及在抓住它們各自客群眼球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網路化的創造者的思維是一種參與式的,而他們創造的內容反過來又加強了他們對於社區和個人能力的意識。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網路化的創造者們相比其他人,更熱衷於參與周圍事務,對周圍環境的意識也會更強。
個人層面的正面影響
(1)提供了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
像其他創造內容的方式一樣,線上的創造活動,為網路化的創造者提供了一個表達自我的出口。正如一個部落格寫手所解釋的那樣:“我是一個天生的作家。我有許許多多想說的話,因為我的大腦從未停止運轉。寫部落格使我可以表達自我,而不會僅在頭腦中停留的大量想法壓倒。”
(2)提供了一個學習的機會
網路化的創造活動為人們提供了學習和分享知識的機會。網際網路上的創造活動使創造者們提升了自己的技術,而這些技術在其他一些環境是非常有價值的。研究發現,很多年輕人會從朋友那裡學習一項網際網路技術,然後將技術套用於創造活動,並在網上進行分享。
(3)搭建了一個合作的平台
內容創造活動,為網路化的創造者提供了一個與人互動、合作的環境。合作開展的前提,是互惠的信息交換和社會互動。當創造者們在創造內容時,他們自然而然就會相互協作,為一些內容的細微之處討論、爭執。這不僅使內容創造者有一種團隊合作的感覺,也激發了他們新的靈感與創造。
(4)創造了一個與社區聯繫的場所
網路化的創造者的活動使人們能夠與有著相同興趣的人們建立聯繫、形成社區,即使這些人一開始只是陌生人。皮尤調查人員發現,病人支持小組,是從陌生人之間的相互幫助開始構建的,最終陌生人變成了相互支持的朋友。人們更喜歡與和自己有著相同處境的人建立聯繫,而非與那些僅僅施與移情的幫助者進行聯繫。
(5)賦予了一種影響社會的力量
網路化的創造者們,在開始創造活動時,也許只是基於內在的表達動機;但隨著創造的進行,他們為這種活動產生的巨大社會影響力感到震撼,同時,他們也不斷從其他創造者的幫助中汲取著能量。這些回報,激勵著創造者們將他們的創造活動進行下去。
(6)開啟了通往更高榮譽的大門
網路化的創造者們,能夠看到自己的創造活動,甚至自己變得出名起來。雖然網路化的創造活動本身不會帶來直接的經濟回報,但它們有時會與更大的獎賞相聯。例如賈斯汀·比伯,是先在YouTuBe上貼出唱歌視頻、在網上走紅之後,才被經紀人發掘,最終聞名全球的。

負面影響

社會層面的負面影響
網路化的創造者也為社會帶來了負面影響。其中最為顯著的一點是,由於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網路化的創造者,社會的冗餘和垃圾信息變得更多了。學者發現,15世紀印刷機的出現,在歷史上創造了大量垃圾信息,以致需要幾個世紀的清理,才能還原有價值的信息生態。那么,網際網路時代呢?我們不敢想像。
個人層面的負面影響:
網路化的創造者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協同創造,技術的進步使得溝通的成本降低,但是意見達成統一的成本依舊很高。以維基百科為例,編輯們經常要為一個詞條能不能通過,以及詞條的著重點應該是什麼等問題進行長時間的討論,對個人來說,花費的時間很多。

案例

案例一:維基百科

維基百科幾乎全部依靠網路化的創造們的共同努力,他們一起創造、編輯,並管理著目前儲存在其英文版本上的多於360萬篇的文章。儘管維基百科允許所有註冊的用戶來創建編輯詞條,實際上,280萬註冊用戶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做著大部分的編輯工作。有的時候,這種編輯工作是簡單而沒有爭論的,可有的時候,它又是爭論不斷,甚至會在事實、理解、來源、態度等多個方面導致“編輯大戰”。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的地震和海嘯發生並導致了核反應堆事故後,維基人活躍了起來。一些維基人更新了“仙台”(該地區的主要城市)這個詞條下的文章,對“沸水堆”這個詞條補充了人們關於反應堆不足之處的討論。維基人們還創建了新的詞條,比如“日本東北的地震和海嘯”、“福島一站核事故時間表”。在3月11日到3月25日期間,2871個編輯對75篇相關的文章做了總計13175處的修改。
新聞一旦發生,維基人就會爭先恐後地更新內容,除了因為新聞事件本身快速的進展,還因為他們感到一種強烈的競爭壓力。
一個最好的例子是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當時,線上的百科編寫競爭同樣進入白熱化。一個叫“Willowaye”的維基人,在那段時間做了超過1000次的維基百科編輯工作。他巧妙地避開了諸如“Barack Obama”和“John McCain”這樣的熱門詞條,轉而關注於歐巴馬的母親——Ann Dunham和繼父Lolo Soetoro。他隨時關注著其他維基人對這兩個詞條的更新。
在編輯“Ann Dunham”詞條時,一些維基人想要強調她的無神論信仰;但Willowaye和其他維基人,卻能找到Ann支持精神信仰的證據。相關爭論在維基百科的聊天室里激烈地進行,最終妥協達成:百科那一部分的標題由“Religious Beliefs”變為“Spiritual Beliefs”,在2011年,那部分的標題再一次被修改為“Personal Beliefs”。
同時,在“Lolo Soetoro”詞條也有爭議。一些維基人希望Lolo Soetoro的穆斯林信仰成為詞條的重點,但Willowaye認為這將影響人們對歐巴馬的看法。
在編寫詞條的過程中,Willowaye體驗到了網路化的創造者之間的合作與競爭。在爭論之時,維基百科的一些準則,例如真實、文明、中立,常常被維基人引用,這樣的爭論時常出現:“你在亂加重點”、“請舉出事實證明”等等。
有了維基百科,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普通個人,都能有創造內容、修改內容的權力。維基百科上的內容並不是某位專家引入的、也沒有經過獨裁式的機構進行審查。換句話說,傳統的內容生產流程已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網路化的創造者們在業餘時間創造著內容。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著維基百科上的信息都是正確的,雖然相對來說它們是較為可信的。Willowaye的經歷也證明了,當不同的創造者都想要為內容注入自己的闡釋,內容的生產時間將會被大大延長。
維基百科證明了,精英、專家不再在內容的生產和傳播上享有壟斷地位。它絕佳地闡釋了知識是怎樣被一群擁有興趣、動機、技術設備的普通人共同創造的。維基百科已經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廣泛參與的群體工作。

案例二:網路化創造者推動公共問題解決

諺語說不要招惹一個拿桶買墨水的人,隨著科技的發展,諺語應該改成不要招惹一個擁有網路化關係和廣泛關注的人。
彼得(Peter)運用ICT完成了自己目標,他的經歷就是這句新諺語最好的寫照。2003年,他在網上開通了個人部落格,部落格上主要記錄了他兒子早年事情、自己對宗教和無神論的思考、他工作和生活的經歷,他甚至在部落格上發動了一場反對美國馬賽諸塞灣管理局的運動。他起初通過聯繫當地報紙、鐵路局和政府部門表達他對鐵路系統問題的不滿,但是沒有任何效果。於是他便在個人部落格中記錄了他這些年親歷鐵路局髒亂,交通堵塞的經歷。
2007年7月,一個孕婦在一個擁擠炎熱的火車車廂中昏倒。車廂的走廊到處是站著的乘客,水泄不通,當時根本不可能有醫生來幫助她。過了很久,醫護人士才乘坐救護車趕到現場。
這個事件促使彼得開創一個關於火車問題獨立的部落格——查理在火車上。他的第一篇文章是關於這個女人和火車上的惡劣條件。“幸好這個女人的狀況並不是很嚴重,否則姍姍來遲的救護車會造成嚴重後果。”彼得加入了一個記錄旅行者經歷的論壇。他們之間的部落格是相互連線的,每篇文章的作者均推薦其他作者文章。這擴大了部落格的曝光程度,形成了新的關係。在2008年,彼得開始在部落格中補充擁擠人群的照片、遲到的火車和火車站的條件的信息。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彼得的部落格開始逐漸影響鐵路系統。彼得和其他乘客投訴的火車管理員下台,走廊的扶梯得到修理。他也受到了雜誌的邀請,發表了文章和照片。彼得知道他發起的公共運動並不只是改變現狀的原因,“它也表達了更多的人對於鐵路運營者不滿和意見。我努力追求的變化終於實現了!”
雖然彼得並不是政治家或者名人,但是他能夠在他們的環境中產生和他們相同的影響。但是,信息技術的使用也是有負擔和限制的。在2011年3月10,彼得告訴他的讀者他將減少更新內容,因為他每次去火車站監督就要花上四個小時。彼得經歷告訴我們志願網路化創造者可能會逐漸失去興趣和機會。
彼得作為一個網路化創造者的經歷是內容創造如何為個人提供契機影響決策、提高社會地位、獲得政治支持、解決問題的典型例子。我們發現信息技術的使用創造了新的景觀,為網路化的個人提供了機會向更多的人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利用現代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網路化創造者可以隨時發布他們周邊發生的事情,提供可選擇訊息。他們創作的內容不僅僅擴大了網路化的人際關係,而且也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地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