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弗羅比舍

馬丁·弗羅比舍

馬丁·弗羅比舍,Martin Frobisher,1535(或1539)~1594,英國航海家、探險家,為尋找自大西洋至太平洋的西北通道而進行過三次探險航行。

第一次航行

弗羅比舍第一次航海圖 弗羅比舍第一次航海圖

繼約翰·卡伯特父子之後,海軍軍官馬丁·弗羅比舍繼續致力於尋找自大西洋至太平洋的西北通道。他率領的船隊裝備了三艘多桅帆船,其中兩艘各在15噸左右,另外一艘為快艇,排水量約為10噸。1576年6月,船隊開始了第一次探險航行,他們繞過蘇格蘭,於7月來到了格陵蘭島。就在這,一艘快艇沉沒於大海,另一艘多桅船臨陣逃跑,然而弗羅比舍率領23名船員乘“卡布利埃爾”號航船繼續航行。他繞過了格陵蘭島的南角,朝西偏北的方向繼續行進。7月20日,他在接近於北緯63°的地方發現了兩個高聳的海角(實際是兩個海島),從這兩個海島之間向前行駛,進入一條很窄的海峽,他把這條海峽誤認作他渴望已久的西北通道,並它命名為弗羅比舍海峽。他沿這條主觀臆造的海峽朝西北方向航進了50多海里,“我的右手一邊……是亞洲大陸,這片亞洲大陸與我的左手一邊的美洲陸地截然分開了。”弗羅比舍所謂的“美洲陸地”實際上就是巴芬地的東南半島,巴芬地另有一個拉丁文名稱一直流傳至今,這個名稱叫梅塔-英科格尼塔(意為“未被探索過的目標”),這個暗中約定的秘密名稱是伊莉莎白女王給起的,因為女王根據弗羅比舍的說法稱這段陸路是通往亞洲的要衝。而位於較北的弗羅比舍所謂的“亞洲大陸”實際上是巴芬地的一個突出角,這個角現今有一個名稱叫霍爾半島,這是為了紀念“卡布利埃爾”號船上的一個水兵詹姆斯·霍爾,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在這條海峽里,弗羅比舍遇到了一些皮膚黝黑的人。“這些人很像韃靼人,頭上留著長長的黑髮,寬寬的臉龐,扁平的鼻子。不論是男人或女人,身上穿的都是海豹皮,而且式樣和大小几乎相同。這些人的小船也是用海豹皮製成的,船骨是木製的,外面包著一層海豹皮。”這是歐洲人與美洲愛斯基摩人第一次相遇所留下來的印象,這次相遇業已得到了歷史證明。

這些航海者登上了陸岸,並在那裡找到了一些植物和岩石的標本。在岩石標本中有一種黑色而又閃著金黃色彩的石塊,弗羅比舍認為這種岩石是金礦石。愛斯基摩人與英國人展開了以物易物的交易。一次,五個船員駕駛一條小船去進行這種交易,結果這五個人全部失蹤了。由於人員逐漸減少和小船的失蹤,弗羅比舍不敢再冒險向北行進了,況且秋天已經來臨,於是弗羅比舍急忙起程,迅速返回英國,以便報告他的兩項“偉大的”發現——通往太平洋的海峽已經找到了,還發現了金礦石。弗羅比舍抓到了一個愛斯基摩人後,於8月底駕船起航,到了10月初返回了英國。

第二次航行

馬丁·弗羅比舍 馬丁·弗羅比舍

倫敦很快成立了一個“中國股份公司”,獲得許多特權。女王賜予弗羅比舍的頭銜是“再次發現的特別是在中國發現的一切海洋、湖泊、陸地、海島、國家和地區的總司令”。伊莉莎白女王投入了一筆數額很大的股金,除此而外,她還動用了國庫的資金裝備了一艘排水量約200噸的航船。提供弗羅比舍使用的還有“卡布利埃爾”號航船以及那艘臨陣脫逃的多桅帆船。全部船員共140人,這些人中間既有士兵,也有礦工。這支探險隊的具體任務是:大船裝滿金礦石後立即返回英國,而弗羅比舍帶領其餘的兩艘多桅帆船繼續探察他所發現的那條海峽,然後航行到中國去。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應當儘可能地向西航進,以便證明他置身於另外一個海洋上。

1577年5月,弗羅比舍開始了第二次探險航行。他們到達“美洲陸地”(梅塔-英科格尼塔)後,弗羅比舍迫使他的人員高舉旗幟在一些地點登入,並在驚恐萬分的愛斯基摩人面前進行了奏樂的列隊操練。一個儀表堂堂的水手被定為惡意誹謗愛斯基摩人的罪魁禍首,因為這個水手在愛斯基摩人的茅草屋裡看見了一堆骨頭,他以為這是人的骨頭,從而確定這些性情溫順的“大陸邊陲”的人們是一群野蠻的食人者;這個水手在島上又看到了一個長得畸形的老婦,他認為這個老婦是個魔鬼,還認為這片陸地上有許多魔鬼,並把這片陸地稱作魔鬼島嶼。由於堅冰阻攔(或者他不願意),弗羅比舍未能對這條海峽加快探察工作。他急忙給大船和小船裝滿“珍貴的”礦石(200餘噸),就起錨返航了。9月,這個航海家凱旋而歸了。弗羅比舍回到英國後,黃金熱席捲了全國,特別是當國王的“學術”委員會宣布在這些礦石里確實含有許多黃金以及宣布弗羅比舍發現“海峽”後能夠暢通無阻地前往“中國”,這股黃金熱達到最高潮。

第三次航行

1578年6月,英國又裝備了15艘大小不同的船隻(有軍用的也有民用的),弗羅比舍將指揮這個船隊更深入地探察。直至當時為止,英國從未向海外派出過這樣大的船隊。1578年5月底,弗羅比舍率領這支龐大的船隊第三次啟航出海。這次他肩負三項任務:第一,鑒於新發現的黃金之地勢必引起各海洋列強的貪婪,所以應當在“海峽”附近開拓一片殖民地,並建造一個要塞;第二,立即著手開採那裡的金礦石,並把它運回英國;第三,應當帶領小船繼續探察這條“海峽”的航道,並盡一切努力航行到中國。

6月初,一艘大船在封凍的“海峽”入口處遇到了一場暴風雪,與一座冰山相撞沉沒,人們費了很大力氣才把這艘船上的人員搭救出來。這場暴風雪把其餘的船隻也卷往南方去了,這些船隻駛進了一條寬闊的海峽。海峽之外的西部是一片遼闊的大海,同時,“美洲陸地”的海岸線十分明顯地向南偏移可以肯定地說,弗羅比舍的船隊已經到達哈得孫海峽的東段,而南部一片大海是位於拉布拉多半島北岸的翁加瓦灣。——原注。在弗羅比舍還未把船隻集合起來以前,船隊在這一帶的海區迷路徘徊了一段時間。此後,弗羅比舍率領船隊向東北航進,在航行中,他又發現了一條通道,這條通道的西邊是梅塔-英科格尼塔之地(半島),東邊是一個小島群(雷索柳申島、艾德仁爾島以及其他的島嶼)。現在,即使在弗羅比舍的心目里,梅塔-英科格尼塔之地也不再是一塊大陸了,因為它位於兩條海峽的中間:一條是南部的真正的海峽(哈得孫海峽),另一條是主觀臆造的北部的海峽(弗羅比舍灣)。此時,這些航海者產生了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在大西洋的西北部海面存在著一個巨大的群島。然而即使弗羅比舍確實看到了真正的格陵蘭島,開創了對巴芬地的發現,並駛進了一些寬闊的海峽(後來,人們把這些海峽稱作台維斯海峽和哈得孫海峽),他在大西洋西北部的海域標的一些記號也是混亂不堪。在弗羅比舍航行之後直到17世紀初期,一些地圖繪製學家所稱的格陵蘭仍不僅有一個島,而且有四個島,其中有真實存在的,也有主觀臆造的。然而,弗羅比舍是第一個研究冰山的學者。他發現冰山融化而成的水是淡水,而不是鹹水,由此他作出了一個正確的結論:冰山“產生”於陸地,然後“滾入”海洋,正像阿爾卑斯山的冰河流入山谷一樣。

弗羅比舍沒有在“通道”附近的陸地上建造要塞,稍後一些時候,他又藉口暴風雪使大部分建築材料遭到損失而加以拖延。他給全部船隻裝滿了“金礦石”,於8月31日返航。啟程後的第二天,一場新的風暴又把他的船隻吹得七零八散,所以弗羅比舍的船隻是單個回到英國的各個港口的。卸下的“金礦石”被分發到許多人的手中,但是沒有一個人——甚至連世界上最有權威的專家能夠從這些礦石中發現一粒黃金。16世紀英國的偉大海外探險以全面失敗而告終:梅塔-英科格尼塔之地並不是一塊大陸,而是一個海島;弗羅比舍所發現的“海峽”並不是一條海峽,而是一個海灣;“金礦石”里並未含有半點黃金。

後期生活

第三次探險慘遭失敗後,弗羅比舍再未去過北部海區。他仿效海盜德雷克的行徑,開始搶掠和搜尋西班牙船艙里的貴重金屬,這些西班牙航船一般是從西印度出發返回西班牙的。後來,他又駕駛一艘英國船隻參加了進攻西班牙人“無敵艦隊”的戰鬥。當亨利四世布爾彭發動反對天主教反動聯盟的戰爭時,弗羅比舍參加了進攻布勒斯特城的戰鬥,在這次戰鬥中他死在法國的海岸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