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改正
正文
對於河外天體光譜因紅移造成的歪曲在進行光度測量時須加的改正。紅移使得從天體發出的波長為λ1的光譜線在觀測處移至(1+z)λ1,亦即從紅移為z的天體到達觀測者的波長為λ的光,發出時的波長為或者可表示為λ=(1+z)λ1。原來發出時處在波長間隔λk1-λl1內的輻射,觀測時便處在(1+z)(λk1-λl1)間隔內。通過觀測天體的輻射流確定星等時,總是觀測其某一特定波段範圍內的輻射,以確定某一特定的星等。這樣,在沒有紅移的情況下比較不同天體的這一特定視星等時,所比較的才是同一波段範圍內的輻射。而當比較具有不同z的兩個天體的同一特定視星等時,所比較的實際上是這兩個天體的處在不同波段範圍內的輻射。對於銀河系天體,紅移一般很小,它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對於河外天體,紅移一般較大,就要考慮紅移對星等測量的影響。因為不同紅移 z的天體的光譜受到不同的歪曲,所以在討論熱距離模數mbol-Mbol時,除要考慮星際消光改正項A外,還要再加上一改正項K,即K改正:
mbol-Mbol=m-M-K-A。
式中m-M是使用回響曲線為S(λ)的輻射接收系統所得到的距離模數觀測值;K改正的單位為星等,數值為。
其中第一項是由於紅移後波段展寬而加上的改正;第二項是由於紅移後波段頻移而加上的改正。I(λ)是波長λ處的入射能流,是在相對於天體靜止的坐標系內,並作瞭望遠鏡接收系統改正和大氣消光改正的。由於不同類型天體的I(λ)函式形式不同,它們的K改正也不同。1936年,哈勃在假設I(λ)為黑體輻射的前提下,第一次計算了K改正。M.L.哈馬遜等人引用斯特賓斯等的觀測,在1956年首次給出了K改正的觀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