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

IEEE802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簡稱,其中文譯名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802規範定義了網卡如何訪問傳輸介質(如光纜、雙絞線、無線等),以及如何在傳輸介質上傳輸數據的方法,還定義了傳輸信息的網路設備之間連線建立、維護和拆除的途徑。遵循IEEE 802標準的產品包括網卡、橋接器、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來建立區域網路的組件。

標準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簡稱,其中文譯名是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該協會的總部設在 美國,主要開發數據通信標準及其他標準。IEEE802委員會負責起草 區域網路草案,並送交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批准和在美國國內標準化。IEEE還把草案送交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SO把這個802規範稱為ISO 802標準,因此,許多IEEE標準也是ISO標準。例如,IEEE 802.3標準就是ISO 802.3標準。

IEEE 802規範定義了 網卡如何訪問傳輸介質(如光纜、雙絞線、無線等),以及如何在傳輸介質上傳輸數據的方法,還定義了傳輸信息的網路設備之間連線建立、維護和拆除的途徑。遵循IEEE 802標準的產品包括 網卡、橋接器、 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來建立 區域網路的組件。

委員會

IEEE802委員會成立於1980年初,專門從事 區域網路標準的制定工作,該委員會分成三個分會:

傳輸介質分會----研究 區域網路 物理層協定

信號 訪問控制分會----研究 數據鏈路層協定

高層接口分會----研究從 網路層到 套用層的有關協定

標準系列

IEEE802是一個 區域網路標準系列

IEEE802.1A------ 區域網路 體系結構

IEEE802.1d------生成樹協定Spanning Tree

IEEE802.1p------General Registration Protocol

IEEE802.1q------虛擬區域網路Virtual LANs:VLan

IEEE802.1w------快速生成樹協定 RSTP

IEEE802.1s------多生成樹協定MSTP

IEEE802.1x------基於連線埠的訪問控制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IEEE802.1g------Remote MAC Bridging

IEEE802.1v------VLAN Classification by Protocol and Port

IEEE802.1B------ 定址、網路互連與 網路管理

IEEE802.2------- 邏輯鏈路控制(LLC)

IEEE802.3-------CSMA/CD 訪問控制方法與 物理層規範

IEEE 802.3i------10Base-T訪問控制方法與 物理層規範

IEEE 802.3u------100Base-T訪問控制方法與 物理層規範

IEEE 802.3ab-----1000Base-T訪問控制方法與 物理層規範

IEEE 802.3x------是 全雙工乙太網 數據鏈路層的流控方法。當客戶 終端向 伺服器發出請求後,自身系統或網路產生擁塞時,它會向伺服器發出PAUSE幀,以延緩伺服器向客戶終端的數據傳輸。

IEEE 802.3z------1000Base-SX和1000Base-LX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範

IEEE802.4-------Token-Bus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範

IEEE802.5-------Token-Ring訪問控制方法

IEEE802.6------- 城域網 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範

IEEE802.7-------寬頻 區域網路 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範

IEEE802.8-------FDDI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範

IEEE802.9-------綜合數據話音網路

IEEE802.10------網路安全與保密

IEEE802.11------ 無線區域網路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範

IEEE802.12------100VG-AnyLAN訪問控制方法與物理層規範

IEEE 802.14 協調混合光纖同軸(HFC)網路的前端和用戶站點間數據通信的協定。

IEEE 802.15無線個人網技術標準,其代表技術是zigbee。

IEEE 802.16:寬頻無線 MAN 標準 - WiMAX

IEEE 802.17:彈性分組環(RPR) 工作組

IEEE 802.18:寬頻 無線區域網路技術諮詢組(Radio Regulatory)

IEEE 802.19:多重 虛擬區域網路共存技術諮詢組

IEEE 802.20:移動 寬頻無線接入(MBWA) 工作組

模型

IEEE802標準定義了ISO/OSI的 物理層和 數據鏈路層,

1. 物理層

物理層包括物理介質、物理介質連線設備(PMA)、連線單元(AUI)和物理收發信號格式(PS)。 物理層主要功能:實現比特流的傳輸和接收;為進行同步用的前同步碼的產生和刪除;信號的編碼與 解碼;規定了 拓撲結構和 傳輸速率。

2. 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包括 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和 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

邏輯鏈路控制LLC子層:該層集中了與媒體接入無關的功能。具體講,LLC子層的主要功能是:建立和釋放 數據鏈路層的邏輯連線;提供與上層的接口(即 服務訪問點);給LLC幀加上序號; 差錯控制。

介質訪問控制MAC子層負責解決與媒體接入有關的問題和在 物理層的基礎上進行無差錯的通信。MAC子層的主要功能是:傳送時將上層交下來的 數據封裝 成幀進行傳送,接收時對幀進行拆卸,將數據交給上層;實現和維護MAC協定;進行比特差錯檢查與 定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