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69年10月12日,約翰 ( 詹姆斯·卡維澤 飾)的消防員父親弗蘭克 ( 丹尼斯·奎德 飾)在火災救援中意外去世,那時候約翰只有6歲,他曾經幾次夢見自己想要去阻止那場悲劇,父親的死在他的心靈上留下了重重的傷痕,即使他長大後成為了一名警察,仍然對此事難以忘懷。在父親忌日前一天的暴風夜裡,約翰在父親生前的房間裡發現父親曾經用過的老式無線電對講機,他開始擺弄它,卻竟然從對講機中收到一名男子的說話,他自稱是消防員弗蘭克,兩人開始交談起來。 當約翰終於確信這個人正是他那年輕的父親後,他意識到他現在可以改變一切。約翰抓緊時間提醒弗蘭克在12日那可怕的火災中如何脫身,他要將他的父親從死神的手中挽救回來。
1999年10月12日,約翰當約翰醒來時,發現牆上有一張滿頭白髮的父親的照片,約翰知道自己改變了過去,眼前是一個嶄新的現在,這使他欣喜若狂。然而緊接著可怕的事情又發生了,一連串殘忍的兇殺案又改變了他的生活,他的母親成為其中的犧牲者。父親弗蘭克必須再通過收音機頻率回到過去,阻止一場改變他們家庭命運的謀殺。而每次弗蘭克在他的時空中改變了一件事情,約翰一覺醒來都是一個不一樣的現在。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丹尼斯·奎德 | 弗蘭克·沙利文 | |
詹姆斯·卡維澤 | 約翰·沙利文 | |
伊莉莎白·米切爾 | 朱麗婭·沙利文 | |
諾亞·艾默里奇 | 戈多赫希勞特 | |
麥可·塞拉 | Gordy Jr.(10歲) | |
瑪琳·辛科 | 茜茜克拉克 | |
迪克·卡維特 | 迪克·卡維特 | |
理察·尼克森 | 理察·尼克森 | |
Shawn Doyle | 傑克謝巴德 | |
安德魯·布勞爾 | 塞奇德萊昂 | |
Melissa Errico | 托馬斯薩曼莎 | |
Daniel Henson | 沙利文(6歲) | |
Jordan Bridges | 吉普森 | |
Stephen Joffe | 戈多赫希勞特(8歲) | |
Jack McCormack | 指揮官布奇奧康 | |
Peter MacNeill | 布奇福斯特 | |
Richard Sali | 海因斯 | |
Nesbitt Blaisdell | 謝巴德弗萊德 | |
Joan Heney | 謝巴德勞拉 | |
Jessica Meyer | 離家出走的少年 | |
Kirsten Bishop | Carrie Reynolds | |
Rocco Sisto | Daryl Simpson | |
Rosemary De Angelis | Mrs. Finelli | |
Brian Greene | Himself | |
Melissa Fitzgerald | Linda Hersch | |
John Di Benedetto | Con Ed Supervisor | |
Terry Serpico | Con Ed Worker#1 | |
Brian Smyj | Con Ed Worker#2 | |
Nicole Brier | Stoned Teenage Girl | |
Brantley Bush | Young Intern | |
David Huband | Lounge Bartender | |
Timothy Brown | Roof Man Billy | |
Chuck Margiotta | Pedestal Man Gino | |
Karen Glave | Lanni DeLeon | |
Frank McAnulty | Desk Sergeant | |
Derek Aasland | Stoned Man#1 | |
Jim McAleese | Cozy Bartender | |
Catherine Burdon | Young Woman#1 | |
Jennifer Baxter | Young Woman#2 | |
Desmond Campbell | Forensic Tech Hector | |
Danny Johnson | Uniformed Cop#1 | |
Colm Magner | Uniformed Cop#2 | |
布里吉特·金斯利 | Bar Waitress | |
Tucker Robin | Frank Jr. | |
Barney Cheng | Barney the food delivery man | |
Curt Gowdy | 1969 World Series announcer | |
Cleon Jones | Himself | |
Al Weis | Himself | |
Nancy E.L. Ward | Nosey Neighbour |
職員表
出品人 | 格里高利·霍布里特 |
製作人 | 格里高利·霍布里特、霍克·科奇、羅伯特·沙耶 |
副導演(助理) | Robert C. Albertell、Jeff J.J. Authors、Darrin Brown、Anne Carroll、Greg Hale、Sarah Jarvis、Rick Kush、Janet Zdyb |
編劇 | 托比·艾默里奇 |
攝影 | 阿勒·基維洛 |
配樂 | 麥可·凱曼 |
剪輯 | David Rosenbloom |
藝術指導 | Paul Eads |
美術設計 | Dennis Davenport、John Kasarda、Mindy Roffman |
服裝設計 | 伊麗莎貝塔·貝拉多 |
視覺特效 | 比爾·威斯登霍佛、艾琳·莫蘭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介紹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來源
音樂原聲
專輯資料 | 序號 | 歌曲標題 | 序號 | 歌曲標題 |
發行時間:2000-10-31 發行公司:New Line Cinema 歌手:Michael Kamen 語種:英語 | 01 | NewLineLogo | 12 | VitalFacts |
02 | MainTitles/FireFighters | 13 | SayHello | |
03 | AuroraBorealis | 14 | Instructions | |
04 | Alone | 15 | SissyClark | |
05 | FirstTalk | 16 | Fingerprints | |
06 | TheWarning | 17 | JackShepard | |
07 | BuxtonWarehouse | 18 | Confrontation | |
08 | FatherandSon | 19 | Arrested | |
09 | TellingStorie | 20 | Escape | |
10 | Nightmare | 21 | TheChase | |
11 | TenVictims | 22 | Finale |
幕後花絮
•由於《生死頻率》牽扯到許多連科學界都還在摸索階段的宇宙理論,因此導演格里高利請來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的教授布萊恩·葛林諮詢相關知識,以增添這部電影的說服力。
•在《生死頻率》中有許多場沙勒文父子經由無線電對講機在同一個場景的戲,導演為了增加臨場感,特別搭建了兩個幾乎一模一樣的場景。
•為隨心所欲的控制片中火勢,劇組使用了25000加侖的丙烷罐和大量管線。
•在拍攝倉庫火災時,丹尼斯·奎德因從通風井滑落而受傷,頭部被縫16針。
•1997年,雷尼·哈林和西爾維斯特·史泰龍曾是該片導演和主演的最初人選,由於史泰龍索要片酬過高,兩人最終無緣該片。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項 | 類型 | 獲獎方 | 結果 |
2001年 | 第58屆金球獎 | 電影類-最佳原創歌曲獎 | 蓋斯·布洛克斯 | 提名 |
第27屆土星獎 | 最佳奇幻電影 | 《生死頻率》 | 獲獎 | |
最佳男配角 | 丹尼斯·奎德 | 提名 | ||
最佳編劇 | 托比·艾默里奇 | 提名 |
獲獎記錄參考資料來源
製作發行
製片信息
製作公司 | 1.新線電影公司(美國) |
發行公司 | 1.New Line Home Video(美國) 2.RCV Film Distribution(荷蘭) 3.Nexo(義大利) 4.Metropolitan Filmexport(法國) 5.GAGA Communications(日本) 6.Kinowelt Filmverleih(德國) 7.安樂影片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8.Distribution Company(阿根廷) 9.Aurum Producciones S.A.(西班牙) 10.GAGA Humax Inc.(日本) 11.Kinowelt Hungary(匈牙利) 12.PlayArte Home Vídeo(巴西) 13.新線電影公司(美國) 14.美國廣播公司(美國) 15.Alliance Atlantis Communications(加拿大)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時間 |
美國 | 2000年4月28日 |
中國香港 | 2000年10月12日 |
瑞典 | 2000年5月31日 |
英國 | 2000年6月16日 |
冰島 | 2000年6月23日 |
馬來西亞 | 2000年6月29日 |
新加坡 | 2000年6月29日 |
菲律賓 | 2000年7月19日 |
泰國 | 2000年7月21日 |
巴西 | 2000年7月28日 |
比利時 | 2000年8月2日 |
法國 | 2000年8月2日 |
澳大利亞 | 2000年8月3日 |
匈牙利 | 2000年8月10日 |
愛爾蘭 | 2000年8月18日 |
德國 | 2000年8月24日 |
西班牙 | 2000年8月28日 |
瑞士 | 2000年8月31日 |
荷蘭 | 2000年8月31日 |
丹麥 | 2000年9月1日 |
波蘭 | 2000年9月1日 |
秘魯 | 2000年9月28日 |
阿根廷 | 2000年10月19日 |
以色列 | 2000年10月19日 |
希臘 | 2000年10月20日 |
印度尼西亞 | 2000年10月21日 |
紐西蘭 | 2000年10月26日 |
土耳其 | 2000年10月27日 |
斯洛維尼亞 | 2000年11月16日 |
印度 | 2000年11月17日 |
韓國 | 2000年11月25日 |
捷克 | 2000年11月30日 |
日本 | 2000年12月9日 |
愛沙尼亞 | 2000年12月29日 |
芬蘭 | 2000年 |
科威特 | 2001年1月10日 |
製作發行參考資料來源
影片評價
《黑洞頻率》是堅信科學可以改變命運的具有積極樂觀主義精神的作品。該片可貴的是在一個相對幽冷的科學思維和罪 惡故事中,極大地宣洩了情感,不由得讓人有悲喜交集之感。正是這個情節的存在,讓這部本來從片名來看應該非常冷漠的電影充滿了人性的光輝,讓人在無限遐思之中又充滿了無限溫情,這就是該片的魅力。 (《科學時報》評價)
該片是一部關於時光倒流的幻想影片,故事中充滿了親情和溫馨,同時又包括恐怖的謀殺,是一部集眾多賣點於一身的娛樂影片。 (網易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