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M(Data Asset Management)。隨著信息技術的在全世界的飛速發展,數據信息開始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由於信息過量且難以保存,信息版本複雜多樣,硬體軟體更新換代加速等,都威脅著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與安全性。各大企業與機構在高速開發新型電子技術,大量使用數據資源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對於數據的系統性保護與管理,從而導致了數據的價值未被充分開發,數據丟失損壞,難以檢索及重複利用,以及數據安全性受到嚴重的威脅。國外對“DAM(數據資產管理)”的定義為:數據資產管理(Data asset management 簡稱DAM)是規劃、控制和提供數據及信息資產的一組業務職能,包括開發、執行和監督有關數據的計畫、政策、方案、項目、流程、方法和程式,從而控制、保護、交付和提高數據資產的價值。DAM(數據資產管理)“一詞,在國內首次由DAMS(中國數據資產管理峰會)組委會正式提出。
2012年,美國數據資產基金會(DAM Foundation)與此領域相關專家學者提出了"數據資產管理成熟模型" 來協助各個機構執行數據資產管理,以及選擇與其相對應的服務產品。這一模型將其分為了人員、信息、系統、管理過程四大方面,包含十五項重要元素:
人員 | 信息 | 系統 | 循環型管理 |
掌握信息技術知識 | 數據資產 | 系統普及程度 | 流程設計 |
掌握信息數據的管理與行銷知識 | 原數據 | 隱私與安全 | 監督與管理 |
提高技術領域與商業規劃間的協調性並保持二者目標一致 | 數據信息可重複利用性 | 可用性與人性化 | 數據及信息輸入 |
數據信息易搜尋性 | 系統基礎設施架構 | ||
個性化執行方案 |
圖一:數據資產管理成熟模型,即DAM Maturity Model.
在人員方面,為提高數據資產管理能力,企業與機構要清楚認識,分配與劃分相關人員的角色與職責 。這些人涵蓋了:信息技術開發能力的精英;創造管理信息數據的能力的人才(包括數劇擁有者,數據生產者,數據資產管理者,著作權管理者,數據報告分析師,產品經理,原數據管理者,檔案管理者,商業行銷管理者);以及提高信息數據技術開發部門與信息數據管理行銷部門之間的協調度、一致度的紐帶性人才。
在信息方面,首先,數據資產(data asset 或digital asset)與原數據(metadata)是兩大重要元素。根據Gilliland 的定義,原數據,即描述與劃分數據的數據(“data about data”)。而數據資產(data asset 或digital asset)是數據(data)與原數據(metadata)的集合體 ,是以數據形式被給予表達的有價值的信息客體。數據與數據資產的差異與關係在於,數據資產通過原數據對數據進行描述、分類,從而賦予了、拓展了數據信息的價值。數據資產管理正是圍繞著這兩個核心元素架構起來的多功能系統化的管理系統。數據信息可重複利用性與易搜尋性是賦予數據資產長久活力的重要保證。這兩項元素使得企業部門擁有的信息可以隨時隨地循環性地被搜尋、提取、瀏覽、適當修改、及套用。個性化執行方案強調了企業與機構面對複雜多變的時代與社會背景、特定的行業特徵、特有的發展目標及模式、及獨有的數據信息的特點,應量體裁衣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獨特的數據信息管理模式,從而提高數據信息開發、利用、管理的水平,企業與機構的整體發展效率。
系統層面描述的是貫通數據資產生命周期的各個相關環節 。在評估數據信息管理系統軟體時,其不但應該是對於特定企業機構特製的信息管理法寶,更應該使得企業內部操作、管理、套用人員都樂於將其充分利用到日常信息利用與處理的工作當中。因此,這一系統軟體應該在機構內部有很高的普及程度,擁有人性化與易操作的產品設計與界面來真正使得數據資產管理在企業內部充分運作。此外,系統軟體必須有嚴格的隱私與安全管理。一方面,軟體要有保護數據信息擁有者著作權的相關功能;另一方面,它必須將特定的的數據信息傳達給特定的用戶,這一功能不但確保了機構內部信息數據的安全性,也使得用戶在使用系統時更有效地獲取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最後,系統基礎設施架構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這一環節在於架構一套方案與基礎設施結構,來協調數據資產套用管理與技術開發之間的步調、目的一致性。
循環型管理作為第四個方面表述的是,企業機構的數據資產管理團隊或個人要發展設計出一套可自動化、可循環的管理流程以減少人力與財力的投入。監督與管理即是需要管理團隊或個人有效定時監督流程運作與完成情況,以及流程是否緊跟企業機構發展目標與方向。數據及信息輸入強調了數據信息於自動化流程中,在各個系統與資料庫之間有效輸入、無縫對接 。
“數據資產管理成熟模型” 全面有效地說明與涵蓋了數據資產管理重要方面,為廣大學者、企業、與機構提供了良好的參考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