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M-54主要裝備在F14雄貓戰鬥機上。精確度很高。甚至比得上AIM-120飛彈。
AIM-54裝備國家僅有美國與伊朗,美軍的AIM-54飛彈已經與F14戰鬥機一同退役。
發展歷史
AIM-54的直接發展史可以追溯到為YF-12攔截機所研發的AIM-47飛彈與AN/ASG-18射控系統(Fire Control System,FSC)。AIM-54與AWG-9射控系統的發展初始是準備使用在海軍的F-111B攔截機上,當F-111B被美國國會刪除研發經費而不得不終止之後,美國海軍將這兩個系統轉移到F-14計畫當中,成為歷史上第一種正式服役的主動雷達導引空對空飛彈。
1965年飛彈展開飛行測試,過程長達7年的時間,1972年美國海軍同意進入生產階段,第一枚AIM-54A於1974年正式遞交服役。大約有2500枚A型飛彈進入服役。
AIM-54B並不是正式生產型,僅僅只是以改裝套件在維修單位直接改裝的快速應急版。改進部分改變控制面使用的材質,以及使用無液體的液壓系統。此外,伊朗政權快速變換並且與美國關係快速惡化,基於伊朗可能將飛彈科技交給蘇聯的顧慮,AIM-54B也對程式系統作出修正,以避免蘇聯有機會藉由取得伊朗的A型飛彈而加以破解。
AIM-54C於1977年展開研發工作,歷經1979年到1985年各項測試,1981年有30枚測試飛彈交給海軍進行驗證的工作,1983年進入量產階段,可是1984年發現有一枚飛彈的品質有問題而使得生產計畫必須延緩。AIM-54C在研發過程當中必須考慮到蘇聯可能取得A型的資料所具備的反制能力,以及美國自己可能面對伊朗擁有的鳳凰飛彈時的反制手段。
最後的改良計畫包括使用可程式化記憶體,來自AIM-120飛彈的行波管放大器(提高10倍的輸出能量)和新的低旁波瓣天線。這些改良是針對提升飛彈的反電子干擾(ECCM)能力。1990年展開相關的測試工作,除了新生產的飛彈以外,部分服役中的AIM-54C利用改良套件提升為AIM-54C+型,總計有超過1000枚的C型飛彈遞交美國海軍。
操作
受限於早期電子技術以及射程的需要,AIM-54的體型相當龐大,F-14可以在機腹下攜帶4枚,機翼兩側固定翼套各攜帶1枚,總共6枚的數量。最初翼套下的兩枚是準備掛在進氣道下方,不過這個位置距離地面太近,安全高度不足,因此改為攜帶副油箱。可是攜帶6枚飛彈之後,即使在最低安全燃料量之下,航空母艦的飛行甲板仍就無法支撐F-14降落時的衝擊,只能夠使用陸上機場跑道降落,在大多數的情況下F-14不會攜帶超過4枚飛彈執行任務。
AIM-54的設計需求是可以讓F-14在短時間之內連續發射對付數個遠程目標,這些目標包括轟炸機,反艦飛彈與戰鬥機。傳統的半主動雷達導引一次只能對付一個目標,紅外線導引有效距離太短,因此主動雷達導引成為唯一的選擇,可是要達到這個設計目標,等於是要將一顆雷達縮小之後放進飛彈的鼻端,技術上的風險非常的高。
AIM-54在發射前先由F-14的AWG-9或者APG-71雷達在追蹤同時掃描(Track While Scan)模式下標定攻擊的目標,發射之後飛彈會先飛到24240公尺的高空(AIM-54C則為30300公尺),以最節省能量的飛行路徑達到最大的航程。在飛行途中F-14會持續以掃描同時追蹤模式掃描目標,飛彈本身在慣性導引下飛行,並且以半主動雷達導引的模式接收目標的新資料。當距離目標大約23公里的時候,飛彈鼻端的DSQ-26雷達會開始搜尋並鎖定抓到的目標,這時候F-14就不再需要提供飛彈任何目標資料。
當目標出現干擾訊號的時候,AIM-54另外有朝乾擾源歸向(Home on Jam)的模式來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