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始末
出生
1916年11月,德軍總參謀部提出了德國坦克的技術要求,委託第7交通處制定坦克的設計方案,並由此定名為A7V(A7V的全名是Allegmeine-Kriegs-Department 7,意思是“第七統戰部交通分部”)戰鬥坦克。1917 年1月由工程師約瑟夫·沃爾默1月1917 設計設計完成。由於戰爭的需要,加上採用現成的“霍爾特”拖拉機的底盤,因而設計工作進展相當快,1917年夏天製成了樣車,並開始了樣車試驗。隨後,德國軍方迫不及待地要求生產A7V坦克。這樣,儘管樣車還存在許多問題,仍然匆匆忙忙地於1917年10月正式生產出第一輛A7V坦克。原計畫製造100輛,但是由於鋼鐵的短缺和帝國整體工業的優先權考慮,到1918年9月,德國僅生產了22輛。 A7V總共生產了包括樣車、試驗車、改進型共22輛,有17輛投入戰場,其餘製成了A7V-R戰場輸送車。
結束
22輛坦克的結局:
編號 暱稱 所屬單位 結局
500 - 訓練學校 用於基礎訓練
501 格雷芩 先後屬與第1、2、3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02、503 - 先後屬與第1、3坦克分隊 1918年10月被擊毀
504/544 史努克 第2坦克分隊 1918年被炮火誤傷,後被英國銷毀
505 巴登一世 先後屬與第1、3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06 摩菲斯特 先後屬與第1、3坦克分隊 1917年被澳大利亞繳獲並保存至今
507 塞克洛普 先後屬與第1、3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24 海蒂 測試 在戰後銷毀
525 齊格菲 第2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26 - 第1坦克分隊 1918年6月被擊毀
527 洛蒂 第1坦克分隊 1918年6月被擊毀
528 哈根 第2坦克分隊 1918年被炮火誤傷,後被英國銷毀
529 尼克斯二世 第2坦克分隊 1918年5月被擊傷,後被美國銷毀
540 海蘭德 先後屬與第1、3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41 - 第1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42 阿爾弗雷德 第2坦克分隊 1918年被法軍繳獲,後被英國銷毀
542 阿達爾貝特 先後屬與第2、3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60 弗里茨 第1坦克分隊 1918年10月被擊毀
561 尼克斯 第2坦克分隊 1918年6月被擊毀
562 赫克勒斯 先後屬與第1、2坦克分隊 1918年10月被擊毀
563 沃坦 第2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564 奧斯卡 第3坦克分隊 1919年被協約國銷毀
性能綜述
技術參數
車長:7.35-8.00m 車高:3.40-3.50m
車寬: 3.10-3.20m
推進系統:2台戴姆勒直列4缸、水冷汽油機動力裝置最大功率為100馬力
速度:公路速度9-15公里/小時;越野4-8公里/小時
最大行程:公路60-80公里,越野30-35公里
武器:比利時的馬克沁57毫米Nordenfeld火炮&6挺馬克沁7.92毫米08/15機槍或俄羅斯57毫米 L/26 sokol火炮&6挺馬克沁7.92毫米08/15機槍
裝甲:前裝甲30毫米普通鋼板、側裝甲15毫米普通鋼板、底裝甲6毫米普通鋼板
戰鬥全重:30噸
成員最多
A7V坦克的戰鬥全重為30噸,車長7 350毫米,車寬3 060毫米,車高3 350毫米,履頻寬度2 115毫米,車底距地高200毫米。A7V坦克的最大特點是,它是世界上乘員人數最多的坦克。國內的一般資料稱,“A7V坦克的乘員人數為18人”,其來源為Foss主編的英文版《坦克裝甲車輛百科全書》。
18人的布置是除了車長、駕駛員、炮手、裝填手外,光機槍手就有12人,另有2名機械師。這18名乘員還是從不同的部隊抽調來的,車長為軍士或軍官,駕駛員和機械師來自工兵部隊,炮手和裝填手來自炮兵部隊,12名機槍手來自步兵部隊。這也為整車的指揮和協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另一個版本給出的是23名乘員的布置圖,增加了副駕駛員、通信員、信號員、信鴿員和瞄準手等。
A7V坦克的乘員人數是不固定的,可在一定範圍內浮動,而18人是典型的乘員配置。由於A7V的車內空間較大,多裝幾個乘員或少裝幾個乘員問題不大,有的乘員連座位也沒有,作戰的距離短,席地坐在車內還可以堅持一會。
活動堡壘
A7V坦克為典型的箱式結構的坦克,拿現代的觀點看,它更像一輛裝甲輸送車。方方正正的殼體,眾多的武器,活像一個“活動堡壘”。
A7V坦克在設計上和總體布置上,有許多獨到之處。它是獨立研製的,在總體布置上和英國的過頂履帶式的Ⅰ型和Ⅳ型坦克有相當大的不同。它沒有嚴格的戰鬥室,車體前部有火炮和2挺機槍,無疑火力是強大的。發動機位於車體中部,車長和駕駛員席布置在發動機的上方,有固定的指揮塔,這使A7V的整車高度增加。發動機的動力通過傳動軸傳至車體後部的變速箱,帶動主動輪鏇轉,推動履帶前進。A7V坦克只用1名駕駛員開車,而英國的Ⅰ型坦克上有4名乘員來開車。在這一點上,A7V比Ⅰ型坦克要先進。由於A7V上採用了螺鏇彈簧式懸掛裝置,乘坐舒適性上也比Ⅰ型坦克要強。在關注坦克的通信性能上,A7V也是走在前頭的。
A7V的不足之處是,車體高大笨重,機動性差;履帶長度和履帶中心距的比值較大,轉向困難;車底距地高太小,坦克容易“托底”。當然,乘員人數太多,整車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也是一件麻煩事。
不管怎么說,能在坦克誕生的“第一時間”內,獨立造出這樣水平的坦克,是一件很不簡單的事。
推進系統
A7V坦克以2台戴姆勒直列4缸、水冷汽油機為動力裝置,發動機排量為17升,每台的最大功率為100馬力,2台為200馬力。原來準備採用1台200馬力的汽油機,但現設計已來不及,只好選用現成的2台民用汽油機。這2台發動機通過2根傳動軸將動力分別傳遞到車體後部的傳動裝置。變速箱為定軸式機械變速箱,有3個前進檔和3個倒檔。一檔的最大速度為3千米/小時,二檔為6千米/小時,三檔為10千米/小時。
A7V的行動裝置很有特色。它採用平衡式螺鏇彈簧懸掛裝置,每側有15個小直徑負重輪,每5個為一組,分三組,通過平衡輪軸架,再通過8個螺鏇彈簧與車體相連。由於有了螺鏇彈簧,有一定的減振性,這就比英國的Ⅰ型和Ⅳ型坦克要強得多。這裡要說明一點的是,三組平衡輪軸架上,前組有4個彈簧,中組有2個彈簧,後組有2個彈簧。而在繪製的總體布置圖中,前組為2個,中組為4個,顯然有誤。
A7V坦克的最大速度為8~1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60~70千米,越野最大行程為30~35千米,最大爬坡度25度,越壕寬2.0米,最大涉水深0.8米,過垂直牆高0.4米。給出這些數據後,相信讀者朋友會對A7V坦克的機動性和通過性的優劣作出明確的判斷。
一炮六槍
A7V坦克的武器系統,可以用“一炮六槍”來加以概括。
坦克上的主要武器是1門57毫米低速火炮,身管長為26.3倍口徑,1 504毫米;火炮全重為193千克。炮彈的彈藥基數為180發(後增加到300發!),堪稱是又一項“世界之最”。火炮的高低射界為±20度,方向射界為左右各40度。發射減裝藥彈時的初速為395米/秒,射程為4 000米;發射全裝藥彈時的初速為487米/秒,最大射程為6 400米。
輔助武器為6挺“馬克沁”7.92毫米重機槍,車體兩側各2挺,車體後部2挺,彈藥基數為18 000發,由12名乘員來操縱這6挺機槍。不妨說,機槍在當時起到主要武器的作用。
由於有“一炮六槍”,其綜合火力性能要優於英國的Ⅰ型和Ⅳ型坦克。
裝甲防護
A7V坦克的整個車體為鉚接結構,但是,它只採用普通鋼板,不是裝甲鋼板,其抗彈性一般。前甲板的厚度為30毫米,側甲板的厚度為15毫米,底裝甲為6毫米。作為對比,英國的Ⅰ型坦克的裝甲厚度只有6~12毫米,也是普通鋼板。看來A7V的防護性能要優於Ⅰ型坦克。 A7V坦克的火力較強,防護性能也不錯。在戰鬥中,發生過英國的Ⅳ型坦克以3發炮彈命中一輛A7V坦克的事件,但那輛A7V坦克仍能繼續戰鬥。
缺點簡述
A7V坦克的最大缺點是高大,笨重,車輛的可靠性也差些。A7V坦克不適應越野和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行駛。它的履帶比車體短,這意味這它僅能爬上小坡面和狹窄的戰壕。車底距地高只有200毫米,陷車和車輛托底的事時有發生,此外,由於車體過重,車內的兩台200馬力的戴姆勒發動機不堪重負,經常發生故障。再加上它的生產數量有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
歷史地位
儘管A7V問題百出,但外形特徵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任何的德國坦克更接近現代坦克。低於車體的履帶、朝前的主炮、類似於崗亭的炮塔內四周有觀察孔。這些設計思想都被後來的坦克設計者繼承下來。A7V坦克作為德國歷史上的第一輛現代意義上的坦克,其歷史地位不容抹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