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日本軍方對新研製的武器裝備一向是遮遮掩掩,讓人不識其廬山真面目。這次披露99式自行榴彈炮的一些數據,也是半遮半掩。不過這是迄今為止最詳盡的資料,99式自行榴彈炮的面紗已經揭開了一角……
99式自行榴彈炮的戰鬥全重為40噸,乘員4人,全長11.3米,全寬3.2米,全高4.3米。車體前部左側為動力艙,右側為駕駛室,車體的中後部為戰鬥室。車體部分的外觀和日本的89式步兵戰車很相像。日本軍方稱99式自行榴彈炮的車體是新設計的,但底盤上的某些部件可以和89式步兵戰車通用。
其動力裝置為直列6缸水冷柴油機,最大功率600馬力,和89式步兵戰車一樣。不過,89式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只有26噸,這說明99式自行榴彈炮的單位功率很低。其最大速度只有49.6千米/小時,比89式步兵戰車的70千米/小時要低得多。由於自行榴彈炮在機動性上比坦克和步兵戰車要稍差些,單位功率低些也是允許的。
行動裝置上,每側有7個負重輪、3個托帶輪,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這也是自行榴彈炮通常的布置方式。第1、2、6、7負重輪處裝有液壓減震器。懸掛裝置為扭桿式,履帶板為雙銷式,可加裝橡膠墊塊。
車體前部中央有炮身的行軍固定器。從照片上看,它的結構還是挺複雜的。因為這是一套遙控自動裝置,炮身的固定和解脫以及行軍固定器的豎起和放倒,都可以在車內遙控操縱。更絕的是,在遠距離行軍中,為了防止長長的炮身妨礙炮車機動,可以手動操縱將炮身縮進炮塔一段距離。如果你注意到火炮身管上有兩個固定器連線套箍,你該明白它不是虛設的。不過,在炮身縮回的狀態下,自動裝彈機不能使用。炮身的伸縮只需一分鐘便可完成。
炮塔的裝甲材料和結構尚未公布,估計為鋁合金裝甲全焊接結構。炮塔內,左前部為車長(也叫炮班長),它的後面是裝填手,右前部為炮長,炮塔後部為炮尾部及自動裝彈機機構。炮塔內部稍嫌狹窄,但電子設備布置得井井有條,顯示出設計者的匠心。儘管炮塔內有自動裝彈機,但車內還是有一名裝填手,這說明設計者想在乘員的配置上有一定“冗餘度”。
炮車上的艙門也不算少,包括駕駛員艙門、炮塔頂部的兩個艙門、炮塔兩側的兩個艙門、車體後門等。值得一提的是,炮塔後部右側有一個突出的裝甲殼體,有點像航天空間站的對接連線器,可以和供彈車對接,對接後即可自動地向車內補充彈藥。
火炮和彈藥
在對99式自行榴彈炮有了總體了解後,我們再來看一看它的武器。
其火炮為52倍口徑的長身管155毫米榴彈炮,帶自動裝彈機,這表示日本軍方有意跟上世界自行榴彈炮的發展潮流。在早期的報導中,稱它為39倍口徑的火炮。原來的75式自行榴彈炮僅對彈丸實現了自動裝填,藥包(發射藥)要由乘員手動裝填。由於不許參觀的記者攝影,自動裝彈機的具體結構不詳,外觀上和義大利奧托·布萊達公司製造的127毫米艦炮的自動裝彈機很相像。其炮口制退器為多孔式,結構上和德國的PzH2000類似。
配用的彈藥尚未公布,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可以發射北約標準的155毫米彈藥。其裝藥為新研製的99式發射藥。根據組合,可以發射1~6個藥包,達到不同的射程。新發射藥的最大特點是降低了火藥燃氣對身管內膛的燒蝕,消焰性也很好,從而可以提高身管的壽命。
火炮發射普通榴彈的最大射程為30千米,發射底部排氣彈的最大射程達40千米。最大射速為每分鐘6發,其彈藥基數尚未公布。
其火控系統已高度自動化,具有自動診斷和自動復原功能。儘管炮車上未裝GPS系統,但車上裝有慣性導航裝置(INS),可以自動標定自身位置,並且可以和新型野戰指揮系統(新FADAC)共享信息。這樣,從炮車進入陣地到發射第一發彈,僅需要一分鐘的時間,便於採取“打了就跑”的戰術,能迅速轉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