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式微型衝鋒鎗

79式微型衝鋒鎗

1979年式7.62毫米微型衝鋒鎗,簡稱“79式衝鋒鎗”,是1979年設計定型,1983年生產定型。從1981年試生產算起,截至1992年,79式衝鋒鎗生產總量近20萬支,最高生產年份是1988年和1991年,年產量均超過3萬支。一般槍械的研製周期為5—7年,主要研製人員為4—10人,而79式衝鋒鎗的研製時間長達15年之久,參加研製的主要人員多達幾十人。

基本簡介

79式微型衝鋒鎗79式微型衝鋒鎗

1979年式衝鋒鎗(又名79式衝鋒鎗、79沖),是中國自行研製生產的衝鋒鎗,在1979年設計,1983年量產。79式衝鋒鎗是中國國內特警隊的主要武器之一,現役的79式裝有戰術附屬檔案如前握把、戰術燈、雷射瞄準器、全息瞄準鏡等,部份甚至加裝戰術護木及導軌。

79式衝鋒鎗的性能可靠,採用閉膛待擊及導氣式自動設計,因此射擊精度較高,在裝彈後(20發)重量亦只有2.1公斤,屬於較為輕巧的衝鋒鎗,但20發彈匣的持續火力比較短,79式握把內藏清槍工具。

研製歷史

1965年79式衝鋒鎗的方案論證工作開始,由於當時技術儲備不足,研製條件十分艱苦,加之受文革的影響,研製工作斷斷續續,1969年被迫停止。

1970年,在總參二部的要求下,研製工作再次開始。研製指導思想也由研製“叢林衝鋒鎗”變成研製中國第一支用於偵察兵、通信兵、炮兵、空降兵等特種專業分隊以及公安人員使用的“輕型衝鋒鎗”。

新型衝鋒鎗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就拿出了樣槍,但是其後的進展並不順利。1971年底進入國家靶場進行試驗時出現了卡殼、卡彈、主要零部件強度不夠等問題,未能通過試驗。隨後1974、1975年又先後兩次進入國家靶場均未能通過,直至1978年4~5月第四次進入國家靶場才得以順利通過設計定型試驗。1979年9月25日,新型衝鋒鎗被輕武器定型委員會批准設計定型,正式命名為“1979年式7.62毫米輕型衝鋒鎗”。

儘管79式衝鋒鎗在部隊中並未被大規模裝備,但是由於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槍機迴轉閉鎖,這種自動原理和結構在同類輕型衝鋒鎗中少見,而且其精度好,符合警用,加之生產定型後,由於改進了生產工藝,嚴格控制生產質量,使質量得到了保證。最終79式衝鋒鎗得到了公安、武警的青睞,成為公安幹警和武警部隊的主要裝備。

性能數據

口徑:7.62毫米 全長:740毫米(槍托打開)470毫米(槍托摺疊) 槍管長:250毫米 瞄準基線長:215毫米

全重:1.9千克 初速:515米/秒 理論射速:1000發/分 有效射程:200米

彈匣容量:20發槍彈:51式手槍彈

優點介紹

該槍主要以單發和點射火力殺傷200米以內敵有生目標,具有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精度好、近距離火力強、攜帶使用方便、後坐力較小,便於射擊,槍身短、操作靈活、反應快,較好地為特種作戰提供便利,從而彌補了手槍及步槍存在的不足等特點。特別是在山地、叢林、短兵相接、城市巷戰及解救人質的戰鬥中,79輕沖的戰術地位就更加明顯。

結構說明

79式衝鋒鎗的內部結構類似於56式衝鋒鎗,當槍彈擊發後,火藥氣體推彈丸向前運動,經導氣孔時,一部分火藥氣體經導氣孔進入氣室衝擊活塞,活塞撞擊槍機框使其向後運動。槍機框帶動機心依次完成開鎖、抽殼、壓倒擊錘、壓縮復進簧、拋殼等動作。後坐到位後,在復進簧的推動下,槍機框向前復進,完成推彈入膛、閉鎖、解脫到位保險並復進到位。

79式衝鋒鎗的閉鎖系統由機心、槍機框、節套、槍管等零件組成。機心前部有兩個左右對稱的閉鎖突筍。擊發後,導氣活塞推動槍機框後退,在其上的開鎖斜面的驅使下,機心沿逆時針方向鏇轉,當槍機框走完開鎖行程時,機心鏇轉約30°,此時左、右兩閉鎖突筍脫離節套閉鎖支承面,槍機框繼續後退,通過定型突筍的圓弧面帶動槍機後退,完成抽殼開鎖動作。開鎖後,因機心右閉鎖突筍與槍機框相應的凸台有一重疊面,這就是槍機框與機心復進時的帶動面。槍機框帶動機心復進,襯鐵上預轉斜面與槍機的預轉面互相作用,迫使機心沿順時針方向預轉,從而使機心從槍機框的帶動面上解脫。接著槍機框復進,其定形突起與機心的閉鎖斜面互相作用,使機心上的左右閉鎖突筍鏇入節套上閉鎖槽而完成閉鎖。此後,槍機框在復進簧作用下繼續向前運動,並復進到位。

由於開閉鎖定型槽設在機心上,並使機心與槍機框共用一個導軌,從而簡化了結構,減小了自動機的高度與橫向尺寸,槍膛與復進簧孔的中心距只有16.5毫米,使活動件質心更接近槍膛軸線。這樣,不但減輕了武器的重量,也利於點射精度的提高。

79式衝鋒鎗的擊發發射機構與保險機構主要由單發阻鐵、阻鐵簧、扳機、到位保險、到位保險簧、快慢機及擊發機構軸等組成。扳機上方有兩個一體的掛鈎,充當阻鐵的作用,擊發方式為擊錘迴轉式。擊錘簧採用由三股彈簧鋼絲擰成鋼索而繞制的彈簧。其左右腿分別搭在扳機左右兩側,以便扳機復位。

79式微型衝鋒鎗79式微型衝鋒鎗

當快慢機置於機匣上位置“1”時為單發射擊。由於快慢機下方突出部位讓開單發阻鐵後端突出部,扣壓扳機時,單發阻鐵隨擊錘一同向前鏇轉。擊發完成後,槍機框後坐壓倒擊錘,此時單發阻鐵扣住擊錘的單發麵,使其不能向前擊發。當鬆開扳機時,在簧力的作用下,扳機復位,同時單發阻鐵也隨同鏇轉復位,解脫與擊錘的扣合,擊錘前轉後與扳機上的擊發阻鐵嚙合,處於待髮狀態。當再次扣壓扳機,才能形成擊發。

當快慢機置於位置“2”時為連發射擊動作。因單發阻鐵後端突出部被壓住,使之不能與擊錘嚙合。扣壓扳機,解脫擊錘與扳機上鉤的嚙合而擊發。如扣住扳機不放,因扳機上方的阻鐵這時不能與壓倒的擊錘嚙合,只有不到位保險能進入擊錘待擊齒下,並與之嚙合。當槍機框復進到位,其下部解脫到位保險與擊錘的扣合後就能形成擊發。如扣住扳機不放,直至彈匣內槍彈射盡為止。在射擊過程中,如鬆開扳機,因其扳機上的阻鐵與擊錘再次扣合而使槍停射。

快慢機扳動至最上位是為保險位置,其下部頂住阻鐵和扳機後突出部,故扣不動扳機。當擊錘處於擊發位,槍機框被擊錘和扳機限制住。同時快慢機封閉了機匣蓋的機柄缺口,使槍機框不能後退,即不能裝填。

79式衝鋒鎗設定了不到位保險,在機心與節套未完全閉鎖前,由於不到位保險未解脫與擊錘的嚙合,即使扣扳機也不能形成擊發。只有當閉鎖完成後,槍機框繼續復進距最前位2~4毫米時,才壓倒到位保險,解脫與擊錘的嚙合。此後再扣壓扳機,就能形成擊發。

79式微型衝鋒鎗79式微型衝鋒鎗

79式衝鋒鎗採用直彈匣供彈,彈匣容量20發。彈匣由彈匣本身、托彈板、托彈簧、托彈簧板與彈匣蓋組成。彈匣本身由左右兩彈匣片點焊而成。左右片上與槍彈第一錐體的對應部向內壓有兩條飛彈突筋。彈板用來自動補償槍彈錐角的積累。左片上開有容納彈匣扣的缺口,以定位彈匣。

79式衝鋒鎗的槍托可向上摺疊。設定了緩衝機構,由緩衝墊座及橡膠墊組成,緩衝機構的作用是緩衝和吸收自動機後坐到位時一部分多餘的能量。機械瞄具為柱狀準星和缺口式照門,準星直徑2毫米,照門為圓柱形迴轉式,有1、2兩個位置,瞄準距離分別為100米和200米。

79式衝鋒鎗發射51式手槍彈,在200米距離上,侵徹均勻松木板的厚度可達130毫米。

套用介紹

人們在路上經常見到的運鈔車上,押運人員使用的都是79式衝鋒鎗。很多執勤的公安、武警的身上,背的也是79式衝鋒鎗。如今,79式衝鋒鎗在部隊已經逐漸被替代或撤裝,但在警用方面仍然發揮著很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