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年

公元275年,乙未年(羊年);東吳天冊元年;西晉鹹寧元年。

大事記

鹹寧(公元275年--280年四月)是西晉皇帝晉武帝司馬炎的第二個年號,總計6年。

魏甘露二年(公元257年),在兩淮屯田的官兵人數有10萬餘人。屯田期間,大軍每次出征,總能在江淮之間達到充足的糧食供應。曹魏屯田對儘快恢復江淮地區的社會經濟起到了很大作用。西晉鹹寧元年(公元275年),政府又將一批官奴婢送到合肥地區代替屯田士兵,種植水稻。西晉時,合肥地區經濟文化漸有發展,出現了“風土明茂,皆勝淮左”的繁榮景象。

在公元275年到279年間(歷史上西晉鹹寧時期)。當時荀浪在榆次任縣令,多為人民辦實事,政績好,老百姓很愛戴他。鹹寧二年(公元276年)六月,成群的鳳凰在榆次出現,社會上都認為是吉祥之兆。不久,當時的皇帝晉武帝也聽說了這件事。就下詔褒讚荀浪說他“就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愛之如父母,樂之如時雨。”

克勞狄·塔西佗(Claudius Tacitus,200年—276年),全名馬庫斯·克勞狄·塔西佗(Marcus Claudius Tacitus), 羅馬皇帝,275年9月25日至276年6月在位。

克勞狄·塔西佗出生在義大利的因特蘭納(Interamna),和著名的羅馬元老歷史學家塔西佗(Gaius Cornelius Tacitus)沒有血緣關係。塔西佗曾擔任多種公職,在273年任執政官。

塔西佗在皇帝奧勒良(Aurelian)被殺後,被元老院推舉為皇帝,這是最後一次元老院推舉皇帝。塔西托上台後馬上就發兵向東,去平定一場以前奧勒良召集的蠻族部隊的叛亂,並獲得了成功。

出生

君士坦丁大帝生於公元275年2月22日 君士坦丁大帝是羅馬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他信仰基督教並制訂出鼓勵該教發展的許多政策.

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裡,基督教就從少數人的宗變成為地球上最大帝國里居支配地位的法定宗教。他的政策具有比亞歷山大,拿破崙,希特勒更為持久的影響,是歐洲史上最偉大的關鍵人物之一。

公元275年,希臘學者厄拉托塞奈斯出生。博學多才,他不僅通曉天文,而且熟知地理;又是詩人、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哲學家,曾擔任過亞歷山大博物館的館長。

逝世

魯奇烏斯·多米提烏斯·奧勒里安努斯(Lucius Domitius Aurelianus[1],通常譯作奧勒良,214年9月9日-275年9月)為羅馬帝國的皇帝,公元270年-275年在位。在他的統治期間,收復了羅馬帝國曾經失去的三分之二的疆域,將分裂50年的帝國再次統合,使羅馬帝國在3世紀末至4世紀初恢復重新統一。他的統治初步解決了羅馬帝國在第三世紀的危機,是幾位成功的軍人出身的皇帝中的第二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