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階段
據研究,大腦構築一條新的神經通道需要21天時間。所以,人的行為暗示,經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而90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穩定的習慣。習慣的形成大致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1一7天,這個階段你必須不時提醒自己注意改變,並刻意要求自己。因為你一不留意,你的壞情緒、壞毛病就會浮出水面,讓你又回到從前。你在提醒自己、要求自己的同時,也許會感到很不自然、很不舒服,然而,這種“不自然、不舒服”是正常的。
第二階段:7—21天,經過一周的刻意要求,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了,但你不可大意,一不留神,你的壞情緒、壞毛病還會再來破壞你,讓你回到從前。所以,你還要刻意提醒自己,要求自己。
第三階段:21一90天,這一階段是習慣的穩定期,它會使新習慣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在這個階段,你已經不必刻意要求自己,它已經像你抬手看錶一樣的自然了。
如果你使用此法失敗了,如果你聽過了卻沒有切實改變,請你彆氣餒!切記,潛意識只有在習慣成自然之後,才能任你隨意驅使,你可能還沒有了解持續的力量,你要有耐心,務必堅韌不拔。
但是,很多的壞習慣,由於你以前不止90或100次的暗示甚至更多的是親自實踐,已經根深蒂固了。所以,你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但方法很簡單,就是你重做一次。
主要因素
為什麼會發生21天效應呢?其主要原因是什麼?影響它的因素有哪些?
據研究發現,影響21天效應的主要因素有如下方面:
一是舊習慣、舊理念對新習慣、新理念形成的干擾。當兩種習慣、理念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中某些因素都要求相反的內容時,就會發生干擾。例如教書育人與導學育人兩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都是要求教師做出育人的理念與行為,但教書與導學的育人手段有較大差異,甚至有本質差異,因此,要形成導學育人的新理念與習慣常會受到教書育人的影響和干擾。實踐表明,舊習慣、舊理念越是鞏固,新習慣、新理念的形成就越容易受到干擾。因此,在舊習慣、舊理念干擾下學習一種新習慣或新理念,就會時常出現某些頑固性的錯誤。這些錯誤來自舊習慣、舊理念中的成分。可見,一個新理念或新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複21次),是與舊習慣、舊理念的干擾有密切關係的,這也可以說是產生21天效應的主要影響因素。
二是理念與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這一點前面已經談及,據易發久的研究,它需要三個階段才能形成。如用美國凱爾曼(1961)的研究,它也需經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順從。即表面接納新理念、或開始新習慣,在外顯行為上表現出儘量與新的要求一樣,而在實質上未發生任何變化。此時,最易受到外部獎勵和懲罰的影響,因為順從可獲得獎勵,不順從就會遭到懲罰。可見,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一開始多數是受到外在壓力影響而產生的,自發的是極為少見的。
第二階段,認同。認同是在心理中主動接納新理念、新習慣的影響,比順從更深入一層,因此,此時意識成分更加濃厚,不再是被動的無奈的,而是主動地、有意識地加以變化,使自己儘可能接近新理念、新習慣。
第三階段,內化。此時新理念、新習慣已完全融於自身之中,無任何不適之處,已徹底發揮新理念、新習慣的作用。一般而言,這三個階段對非特異的理念、習慣只需21天便可形成,這是大量實驗與實踐的結果。
三是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需要不斷地重複,即使簡單的不斷重複也是十分有效的。 21 天效應不是說,一個新理念、新習慣只要經過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這一新理念、新習慣要不斷地重複才能產生效應。這也是現在許多廣告不斷播報的原因所在。 當然,這裡所講的21天是對新理念、新習慣的中等程度而言的,強度低的、簡單的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就可能會形成的快一些,強度大的、複雜的新理念、新習慣就可能形成的慢一些,這些都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新理念、新習慣的性質對形成的時間來說也可能會有影響。但目前尚不知影響有多大,也需深入探討。
此外,舊理念、舊習慣的改變或消退是否也如同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呢?其機理是否一致?尚不得知。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如果這一舊理念、舊習慣就是我們想要改變成新理念、新習慣的,也就是兩者的關係是密切相關的,應該說它們是同步的,立的時候,也就是破的時候,也就是說,同樣需要21天才會產生效應。 21天效應對學校導學育人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現在學生的許多不良行為習慣、不良錯誤觀念難以改變,新理念、新習慣難以形成,與我們沒有按照21天效應的規律辦事很有關係。因此,學校教師要積極套用這一規律,下列是套用時尚需注意的對策:
首先,學校教師要知道習慣、理念具有巨大的作用。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只有 5% 是非理念行為,屬於非習慣的行為,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受理念支配,都習慣性的行為。由此可見,理念、習慣在一個人行為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這也是一個成功的力量所在。因此,形成良好的新理念、新習慣就顯得格外重要,千萬不要忽視理念、習慣的作用。
其次,學校教師要相信理念、習慣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形成的。我們學校教師中常有人如此感嘆:“朽木不可雕也”,也常有“恨鐵不成鋼”的想法。大量實驗與實踐證明,只要不斷重複,習慣、理念是可以改變的。當然,改變理念、改變習慣會是一個極不舒服、極不情願的事。但不管怎么說,人的行為是按理念、習慣行事的,不良的理念、習慣不改變,就可能產生不良的行為,其後果當然是不好的。因此,在改變理念、習慣時,不能因不情願不舒服就放棄,必要時還要給予外在壓力,特別是剛開始時更需如此。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這一炮不打響,後續改變就不可能。因此,要記住改變任何一個理念、習慣時都要不斷重複,直至21天,甚至21天以上。相信,沒有改變不了的理念和習慣。否則,就意味著失敗的來臨。
第三,學校教師在改變學生的理念、習慣時,一定要遵循 21 天效應的規律,不能盲幹。因此,下列三點尚需引起重視:
一是要按照三階段的形成特點進行理念、習慣的改變工作;
二是要有耐心,新理念、新習慣的形成需要21天,甚至更多天;
三是在這21天裡需要不斷地重複練習,不習不得。
成功貴在堅持
如果你對自己的壞習慣“呵護有加”不願去改變的話,那么,請你問自己,你是想要失敗還是想要成功?你是想要消極無聊的苦熬歲月,還是要精力充沛、生龍活虎的充實生活?
如果你要成功、你要美好快樂的生活,那么,你別無選擇,只有一條路:立即去做!到底有多難呢?就像你要上高聳入雲的山間台階,只要你盯住前面的一個台階,站上去。
這樣一個一個堅持你會發現,很快你就有“一覽眾山小”之感了。多次的練習,就等於是上了一個台階,然後盯住下一個不要停,繼續去做,才能到達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