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教育目標分類學研究,國際上始於20世紀50年代。大體上在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10年的時間裡,布盧姆等人對教育目標分類作出了三個領域的劃分,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心理動作領域。布盧姆等人研究的成果,影響了整整半個世紀,被譽為是20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教育研究成就之一。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眾多研究者在劉佛年、瞿保奎教授等前輩的倡導下,對引進的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進行消化吸收並加以部分改造,湧現了“目標教學”等一批改革實踐,為提升我國教育科學研究水平和改進課堂實踐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國外對教育目標分類的深化研究,在20世紀70-90年代,主要有加涅提出的“五種學習結果”(分為言語信息、智力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和心理動作技能);羅米索斯基提出的知識技能分類(知識分為事實、概念、原理、程式;技能分為認知技能、動作技能、反應技能...
目 錄
第一章 安德森的認知能力完善分類學
一、認知目標分類修訂的概況
二、新舊分類學基本框架對照
三、新分類學的知識維度
四、新分類學的認知過程維度
五、新分類學運用舉例
六、安德森的新分類學若干重要特點
第二章 豪恩斯坦的行為整合統籌分類學
一、教學系統觀
二、知識分類觀
三、基本著眼點
四、認知領域目標新分類
五、情感領域目標新分類
六、心理動作領域目標新分類
七、行為整合領域目標新分類
八、豪恩斯坦的新分類學簡要評析
第三章 馬扎諾的四大系統一致分類學
一、人的行為模式
二、知識系統
三、認知系統
四、元認知系統
五、自我系統
六、六種加工水平與知識系統的互動關係
七、教育目標編寫和評價的方式
八、馬扎諾新分類學的特色
九、馬扎諾的教育目標與教學策略適配觀
第四章 喬納森學習結果/策略適配分類
一、學習結果分類的含義及其框架
二、教學策略與方法分類
三、學習結果與教學策略的匹配
四、喬納森學習結果與教學策略適配觀的特色
第五章 加涅的學習結果/策略適配分類
一、五種學習結果
二、五種學習結果與教學條件適配
第六章 梅里爾、肯普和蘭達的學習結果/策略適配分類
一、梅里爾的業績——內容二維矩陣
二、梅里爾的五種知識技能類型
三、同知識技能類型相一致的教學策略
四、肯普的擴展的業績——內容矩陣
五、與擴展的業績——內容相配的教學策略
六、蘭達的知能觀
七、算法與非算法過程
第七章 羅米索斯基知能結構/策略適配分類學
一、知識及知識結構
二、技能及其技能結構
三、技能圈及其擴展
四、內部自我
五、技能圈能力因素實例分析
六、學習模型
七、總體教學策略
八、知識教學策略
九、技能教學策略
第八章 OECD關鍵能力分類
一、關鍵能力的開發背景
二、關鍵能力概念界定
三、關鍵能力的特色分析
四、關鍵能力詳解
附錄
附錄1布盧姆認知目標分類與其他分類框架的聯繫
附錄2面向意義學習的認知過程
附錄3安德森認知目標分類學與語文單元精讀課教學
附錄4認知能力分層分級設計
附錄5理解的維度之探討
附錄6教學策略效能的不同水平
附錄7創業教育與創業素養
附錄8成為一顆耀眼之星
附錄9以創新為特徵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