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了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們發明了藍色發光二極體(LED),並因此帶來的新型節能光源。這三位諾獎得主分別來日本名城大學、名古屋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 有趣的是,得主之中的前二人為師徒關係。1989年,天野浩在時任名古屋大學教授赤崎勇的研究室中攻讀博士學位時,兩人共同發明了藍色發光二極體 。

獲獎名單

得主之中,兩人為名古屋大學的一對師徒 得主之中,兩人為名古屋大學的一對師徒

赤崎勇是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名古屋大學教授。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

天野浩是日本工程學家,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現任名古屋大學教授 。

中村修二則是日本電子工程學家,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雷射二極體的發明者,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愛媛大學客座教授 。

人物介紹

赤崎勇,1929年生,日本工程學、物理學家,曾任松下電器研究員、名古屋大學教授。現任名城大學終身教授、名古屋大學特聘教授。赤崎勇開發了氮化鎵結晶化技術,並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

天野浩,1960年生,日本工程學家,專長半導體器件製造,現任名古屋大學教授。曾與赤崎勇合作,完成世界第一個高亮度的藍色發光二極體 。

中村修二,1954年生,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雷射二極體的發明者,世稱“藍光之父”。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他於1993年在日本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Nichia Corporation)就職期間,基於GaN開發了高亮度藍色LED,從而廣為人知。當時,開發一種藍色LED被認為是不可能的,此前的20年間只有紅色和綠色LED。中村修二教授的創新使得LED生產商能夠生產三原色(紅、綠和藍)LED,從而使實現1600萬色成為可能。或許最為重要的是,LED行業利用這種新技術來開始白色LED(半導體生態光源)的商業化生產 。

獲獎理由

三位獲獎者在發現新型高效、環境友好型光源,即藍色發光二極體(LED)方面做出巨大貢獻。在藍光LED的幫助下,白光可以以新的方式被創造出來。使用LED燈,我們可以擁有更加持久和更加高效的燈光代替原來的光源 。

諾獎相關常識

一分鐘看懂2014諾貝爾物理學獎

發光二極體,也就是LED,是繼油燈、白熾燈和螢光燈之後照明技術的又一次突破,而藍色發光二極體的誕生補齊了光譜,使得白光LED成為可能,最終走入千家萬戶。今年的獲獎成就,一方面繼承了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套用精神,另一方面也呼應了眼下的環保主題。

預測名單

根據諾貝爾獎官網發布的訊息,2014年諾貝爾獎將從10月6日起陸續揭曉。四位華裔科學家張首晟、楊培東、鄧青雲、錢澤南成奪獎熱門人選。

根據湯森路透的預測,2014預測名單包含來自9個不同國家、27個不同學術和研究組織的27位研究人員,並首次同時出現四位華裔科學家。因已成功預測了35位諾貝爾獎得主,湯森路透的“引文桂冠獎”頗受關注。上年更是成功預測了11位諾獎得主中的8位。

與此前獲諾獎的華裔科學家不同,張首晟、楊培東是改革開放後在中國內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兩人成為今年諾獎熱門人選更令國人期待。楊培東和鄧青雲此前曾分別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講學。

1963年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復旦大學,現為史丹福大學教授

“他早就應該得諾貝爾獎了”,昨日,長期研究諾貝爾獎的華中科技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楊建鄴表示,對張首晟成今年諾獎物理獎獲獎熱門人物並不奇怪。

1978年,15歲的張首晟高考被復旦大學錄取,後出國深造。他2006年提出“拓撲絕緣體”理論,次年實驗得到證實,並因此獲得“歐洲物理獎”等三大頂級獎項。“拓撲絕緣體”意義在於,可提高計算機的計算極限,“約可以提高一倍”。

張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為例講述該成果套用和意義:電子在晶片中移動就像跑車開進集市中,再怎么高檔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暢行無阻。這可能是未來計算機持續進步的關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