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縮減QE規模
一、美聯儲縮減QE規模全球貨幣政策呈現新變化
事件
2013年12月18日,美聯儲宣布從2014年1月份開始,將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縮減至750億美元,資產支持證券和國債的購買每月各減少50億美元。同時,美聯儲強化了保持低利率的前瞻性指引,強調超低利率將延續相當長時間,利率很可能在“失業率降至6.5%以下之後相當長時期內”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
點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央銀行一直扮演著“救世主”的角色。發達經濟體央行創新推出以資產購買為代表的量化寬鬆政策,非常規貨幣政策讓金融系統免於崩潰,推動發達經濟體逐步走出衰退。危機發生五年後,全球經濟成長格局正悄然發生著轉變,發達經濟體有望成為全球經濟成長主動力,而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著經濟成長和結構性調整的難題。
就已開發國家經濟體內部而言,各國經濟復甦力度不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退出也難同步。美國在高新技術、房地產及頁岩氣等因素的帶動下,經濟數據持續向好,金融市場穩定向上,顯示美國經濟復甦態勢比較明確,故此美聯儲啟動了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縮減計畫。與此同時,儘管歐元區經濟已經踏上了復甦之路,但其成員國之間經濟差距明顯,復甦仍存在脆弱性和不均衡性,從而制約了歐央行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和可能。日本經濟雖增長勢頭良好,但完全擺脫通縮尚待時日,因此日本央行很可能將其大規模量化寬鬆政策延續到2015年。
危機漸行漸遠,全球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化勢在必行。各國央行將經歷一個漫長的、艱難的回歸常態化過程,但何時退、如何退無疑將考驗著中央銀行決策者的智慧。
新興市場金融動盪
二、新興市場金融動盪資本流動波動加劇
原因
2013年5月22日,美聯儲首次釋放退出量化寬鬆(QE)政策信號,國際資本大舉撤離新興市場,造成拉美、亞太等地區貨幣貶值、股市下跌和債市動盪。在全球貨幣寬鬆環境即將生變的今天,國際資本的大進大出,給新興經濟體的金融穩定帶來隱患。
點評
過去幾年,受惠於發達經濟體非常規寬鬆貨幣政策帶來的流動性充裕,以及新興市場國家較強勁的經濟成長和較高的資產回報率,新興市場資本流動一度呈淨流入態勢。但2013年二季度以來,這兩種效應開始改變———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普遍放緩。受此影響,2013年5月底至8月底,因預期美聯儲將採取縮減QE規模的措施,國際資本大舉回流美國,新興市場掀起軒然大波,匯市、股市和債市同時出現了大幅波動。即使2013年9月美聯儲並未如期開展縮減QE行動,資本外逃局面緩解,大進大出已成為2013年國際資本流動的主旋律。
國際資本流動的波動加劇,對因國內儲蓄不足而長期依賴國際短期資本流入來支持經常項目逆差和國內巨額投資的新興經濟體影響極大。典型的“雙赤字”國家如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巴西等,這幾國也是在本輪資本外逃中金融市場表現最差的國家。這些國家的經常項目赤字與本國財政赤字同時存在,意味著缺乏彈性的本國財政幾乎不具備彌合經常項目逆差的能力。一旦短期資本流向發生長期逆轉,多重結構性錯配造成的國內經濟動盪就很難化解,致使本國金融體系對風險的抵禦能力下降。
安倍經濟學
三、日經指數突破15000大關“安倍經濟學”喜憂參半
原因
2013年5月23日日經指數摸高16000點,達15942點,創2008年以來的新高。雖然在隨後的幾個月中,股指一度反覆,但是得益於私人部門良好預期,股指站穩15000點。截至12月23日,日經股指收盤15870,年內已上漲超過50%,進一步印證了日本經濟穩步復甦。
點評
此輪日本股市走強主要受政策刺激所致。“安倍經濟學”實施一年以來,日本經濟加速成長,已實現連續5個季度的正增長。安倍的“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射出之後,日元迅速貶值,企業信心不斷回升,日本股市大幅上揚。
除了股市顯示出良好的經濟回暖跡象之外,“安倍經濟學”正在更為廣泛的經濟領域發揮有效作用。
然而,“安倍經濟學”在取得靚麗經濟成果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大的副作用。2%的通脹目標與巨額政府負債之間的政策矛盾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提高消費稅率的財政整固對日本經濟形成了不利衝擊。激進的貨幣政策促使日元大幅貶值,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日本上半財年貿易逆差約為5萬億日元,10月貿易逆差又刷新了紀錄,巨額貿易逆差減弱了日元貶值的正面效應。安倍相繼發出“兩支箭”後,“第三支箭”依舊躺在箭筒里,如果日本政府不採取切實的結構性改革,僅靠當前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政策將難以維持經濟增速。尤其在海外經濟不確定性和消費稅上調的環境下,“安倍經濟學”更面臨嚴峻的考驗。
歐元區復甦
四、歐洲經濟擺脫衰退銀行業聯盟啟程
事件
2013年9月,歐盟統計局數據顯示,二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增長率達到0.3%,從而擺脫了此前長達6個季度的負增長。10月16日,歐盟財長會議正式批准歐洲央行成為歐元區銀行業單一監管機構,為推動建立歐洲銀行業聯盟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點評
2013年是歐債危機的轉折點,受一系列正面因素的帶動,歐元區重現復甦曙光。
在經歷了自成立以來的最長衰退期後,歐元區經濟在下半年進入復甦軌道,德國等核心國家實現正增長,義大利、西班牙等外圍國家衰退程度也不斷減輕。義大利和德國平穩度過大選,政治不確定性消除,區內企業投資和消費者信心明顯好轉,構成經濟復甦的重要驅動力。國際資金開始回流,提振了歐元區股市、債市等金融市場表現。
巨觀政策方面,更加注重經濟成長與財政緊縮的平衡。歐盟委員會適當放鬆了對部分國家的財政改革要求,使其政策更專注於經濟成長。除降息外,歐洲央行也在討論進一步寬鬆的政策選項,並已做好負存款利率的技術準備。
展望未來,建設銀行業聯盟將是鞏固歐元區經濟復甦成果的關鍵。當前歐元區金融壓力指標已回落至接近危機前的水平,但銀行融資壓力仍是影響金融穩定的風險之一。全面快速落實銀行業聯盟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迫切需要。根據歐盟的初步時間表,2013年底,歐洲央行將對歐元區規模最大的130家銀行展開全面壓力測試,進一步提高銀行業透明度,並為歐洲央行2014年起擔任單一監管機構做好準備。旨在處理銀行破產及救助問題的銀行業統一解決框架也計畫在2015年推出。在上述機制的共同作用下,歐元區銀行業有望儘快恢覆信貸功能,從而為經濟復甦提供有力支持。
新興經濟體金融合作
五、新興經濟體深化經濟金融合作“金磚”國家籌建開發銀行
事件
2013年3月27日,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領導人在德班舉行“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各國領導人就深化經濟金融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和重要部署,同意建立一個新的開發銀行,以便有效開展基礎設施投融資。
點評
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深化經濟金融合作,籌建開發銀行,將給全球經濟成長帶來福音,有利於完善全球金融體系。
加強合作具有戰略意義。對於加強各國間的聯繫與合作,金磚國家均持開放態度。為了實現持續增長和提升綜合國力,新興經濟體不斷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開展貨幣金融合作,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只有合作共贏,互惠互利,各新興國家才能爭取主動權,提升話語權,維護自身利益,實現更大發展。
金融合作緩解資本難題。長期以來,國際資本往往流向已開發國家,開發中國家卻普遍缺乏資本。而要實現經濟成長,資本不可或缺。從形勢看,新興國家完全可以通過合作,建立新的開發銀行,以調節國際資本流向,讓具有發展潛力的國家獲得更多資本,讓新興國家資本獲得更高回報。
基礎設施合作空間廣闊。由於長期融資和外國直接投資不足,尤其是資本市場投資不足,開發中國家基礎設施普遍存在瓶頸。這既阻礙了共同發展,又限制了全球總需求。“金磚”國家通過加強合作,有望推動全球資源的更有效利用,為解決這一問題進行積極探索。
開發銀行運作任重道遠。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很有必要,也很合理。但是,從正式成立到有序運作,再到發揮效能,還面臨諸多挑戰。比如,“金磚”銀行要設計科學合理的治理模式和架構,規劃籌資來源和渠道,明確具體業務範圍,確定項目選擇標準等。
美國政府停擺
六、美國政府停擺債務風暴再度升級
原因
2013年10月1日,由於民主、共和兩黨未能就新財年的政府預算達成一致,美國聯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門被迫關門,約80萬雇員進入強迫休假狀態,另外有130萬雇員進入無薪工作狀態。10月16日晚,美國國會兩院通過為政府臨時撥款和提高債務上限的議案,至此,長達16天的政府停擺暫時告一段落。
點評
2013年來,財政政策已經成為美國政府極具爭議的問題。這一問題體現在諸多方面。首先,經歷了2008年至2009年的“經濟大衰退”,美國財政賬戶已嚴重失衡。2010財年聯邦赤字占到GPD的近10%。其次,當下美國行政部門和參議院是一方,眾議院是另一方,它們分屬不同的政黨控制,但都對財政政策擁有話語權,決定財政問題的權力須由以歐巴馬總統為代表的行政部門與美國國會共享,兩黨之間的主要衝突點就成為達成決策的障礙。
這些挑戰在2011年夏天及2013年10月份充分顯現。在這兩個時期,雙方財政預算談判陷入僵局,差點把美國政府推向無法履行其所有債務義務的地步。此外,未能向聯邦政府提供正常的借款授權用於進行基本的政府運作,導致聯邦政府在2013年10月初連續兩周關閉部分主要部門,因此而削減了第四季度的政府支出,期間有70萬至80萬名政府工作人員休假。
雖然預算談判進程緩慢,但以下方面值得注意。首先,2011年8月和2013年10月,美國政府兩次均在財政預算截止日期的最後一刻達成協定。其次,在過去的三年中,美國經歷了重大的財政整頓。2011年8月債務上限危機解決後出台的《2011年預算控制法案》將之後10年的支出減少了約2萬億美元。此外,從2013年初開始實施的稅收增加措施,預計將在未來10年增加財政收入5000億美元至7000億美元。2013年預算赤字占GDP的比例為4.1%,在當前政策下,預計這一比例將在未來兩年降至2%。第三,在兩黨支持下,美國國會剛剛通過了2014年和2015年財政計畫,大大降低了再次發生政府運轉意見分歧的可能性。
黃金市場
七、黃金市場由“牛”轉“熊”大宗商品走勢分化
事件
2013年,國際黃金價格由年初的1700美元/盎司跌至年末的1250美元/盎司,跌幅近30%;同時,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疲軟,除能源仍保持高位振盪外,工業金屬、貴金屬和農產品均呈現單邊下行走勢。
點評
黃金價格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美國經濟溫和復甦,歐元區經濟趨於好轉,已開發國家經濟整體向好帶動了各國股票價格普遍上漲,基於避險動機的黃金需求下降;其次,美元保持升值勢頭不減,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持續走低;第三,印度和中國的黃金需求顯著下降。黃金價格持續下跌,盧比貶值、“中國大媽”買金被套抑制了兩大黃金購買國的需求,加速了金價的“跳水”。
與黃金價格走勢類似,2013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整體也呈現下行趨勢。國際市場上,白銀領跌,累計跌幅達35.4%,玉米、黃金、鎳、小麥跌幅均超過20%,鋁、鉑、銅、鉛、鋅跌幅超10%。實體經濟需求不足,全球通脹預期走低,QE退出預期上升是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重要原因。然而,以布倫特價格為代表的國際原油市場卻出現了單邊小幅上漲的行情。原油價格的逆勢上漲一方面與歐洲原油庫存量的快速下降有關;另一方面,由於伊朗受到聯合國制裁,石油出口量受到嚴格限制,敘利亞國內軍事衝突不斷升級,石油產量大幅下降,原油供給受到不利影響。
2014年,隨著美國量化寬鬆政策的逐步退出,金價和大宗商品價格可能會呈現持續低迷狀態,原油價格也將受伊朗原油禁令“破冰”、敘利亞局勢緩和而逐步趨於穩定。
人民幣國際化
八、躋身全球十大貨幣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台階
事件
2013年8月,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公布的全球交易貨幣排名中,人民幣排在第八位,占比為1.49%。9月,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全球外匯交易統計報告,人民幣在每日全球外匯交易量中占比2.2%,再次躋身前十名,在所有幣種中排名第九。在SWIFT於12月公布的國際貿易融資貨幣中,人民幣取代歐元,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第二大常用貨幣。
點評
自2009年7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以來,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交易中的規模和比重不斷提升,成為全球市場中被廣泛使用的主要貨幣之一。2013年前11個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發生4.07萬億元,已超過2012年全年的規模。離岸人民幣市場不斷壯大。初步統計,海外人民幣存量已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香港人民幣存款餘額超過7000億元,在當地金融機構存款餘額中所占比重超過8%。中國與23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貨幣互換協定,總規模超過2.5萬億元。
在短短四年多時間裡,人民幣國際化取得了顯著成果,值得充分肯定。當然,從總體上看,與美元、歐元等已開發國家貨幣相比,人民幣的國際化水平還很低;若要成為全面具備計價、支付和儲藏功能的關鍵性國際貨幣,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民幣國際化的基本條件包括中國經濟和貿易規模的繼續擴大、人民幣匯率穩中趨升,具有高度流動性的國內債市以及開放的資本賬戶等等。對於這些,專家學者之間基本沒有分歧。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兩個重要條件往往被忽視。一是央行的獨立性。如果央行沒有充分的獨立性,那么人民幣可能存在潛在的不穩定性。二是成熟的法制環境。法律環境對人民幣國際化至關重要。如果法制環境不成熟,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早晚會遇到阻力。
維持一個更加開放的資本賬戶,是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的重要條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政府應該在短期內完全使之開放。實際上,如果不切實際地加速推動資本賬戶開放,未來經濟成長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都有可能面臨嚴峻挑戰。如果出現金融動盪,則人民幣國際化最基本的先決條件即經濟穩定增長就失去了,不能為了實現其他條件而削弱了這個條件。可以推測,在現階段或者未來幾年,由於資本賬戶繼續受到一定程度管制,人民幣國際化將主要通過離岸市場去實現。為此,我們認為,當局不僅要繼續促進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發展,同時也應積極回響倫敦、新加坡等地區建設人民幣離岸中心的提議,在更大範圍內促進人民幣離岸市場的設立和推廣。
人民幣國際化基本上是一個市場驅動的過程,政府的作用應主要體現在創造各種條件,包括保持良好的、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環境。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也可以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譬如,繼續擴大貨幣互換協定簽署的範圍和規模、加強與亞洲主要國家和經濟體之間的政策協調,以及進一步發揮人民幣在區域貨幣金融合作中的作用等等。
全球貿易規則重塑
九、美國力推TPP、TTIP談判全球貿易規則或將重塑
原因
2013年6月17日,美國與歐盟領導人在八國峰會上聯合宣布,美歐正式啟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TTIP)談判,並於7月8日舉行首輪談判。同時,美國還在加快推動由其主導的《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談判進程。2013年3月,日本宣布加入TPP談判,TPP成員國數量增至12個。
點評
TPP和TTIP是美國在全球貿易領域推行的“兩洋戰略”,其意圖主要有兩點:一是藉助TPP和TTIP之力助推復甦。據測算,若TPP和TTIP最終達成,將帶動美國年GDP分別增長1.2%和0.4%左右。特別是置於優先位置的TPP,將使美國分享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增長紅利,並藉此打開亞太市場,實現“出口倍增計畫”。二是藉助TPP和TIPP重塑國際貿易格局。當前,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停滯不前,全球貿易區域自由化浪潮興起,美國希望制定新的國際貿易規則,重握國際貿易的主導權。
美國政府提出2013年底完成TPP談判,兩年內完成TTIP談判並簽定美歐自由貿易協定。但目前來看,TPP和TTIP的談判之路均荊棘滿布。一方面,TPP在2013年底完成談判已基本無望。TPP是美國政府“重返亞太”的戰略核心,到目前為止共完成了19輪談判,但一些爭議較大的領域和敏感問題仍然無解,只能依靠各國首腦的政治判斷和妥協。另一方面,TTIP談判於2014年底完成也困難重重。
儘管TPP和TTIP按期達成困難重重,但一旦達成,都將對全球貿易格局和貿易規則產生深遠影響,對新興國家間的準貿易聯盟形成嚴峻挑戰。
上海自貿區
十、上海自貿區掛牌中國金融體制改革提速
簡介
2013年8月22日,中國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上海自由貿易區或上海自貿區,並於9月29日正式掛牌。這是設於上海市的一個自由貿易區,也是中國大陸境內第一個自由貿易區。
點評
上海自貿區建設是一個國家戰略,是先行先試、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重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上海自貿區的核心是服務業開放,而金融業又是服務業的核心。
率先在自貿區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和匯率、利率自由化。這三者是下一步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難點和關鍵所在。資本項目可兌換使國內外市場趨於一體化。基於貨幣政策三元悖論,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同時保持貨幣政策自主性,匯率必須市場化以便有足夠的彈性。由於匯率和利率存在平價關係,套利機制的存在使得利率也必須市場化。若上海自貿區的上述試驗獲得成功,將具有全國性的示範意義,實現以開放促改革。
賬戶安排突出“一個賬戶,一個市場”。“一個賬戶”,即在自貿區內設立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實現分賬核算管理。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可與其他境外賬戶之間的資金自由劃轉,居民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內區外的結算賬戶產生的資金流動視同跨境業務管理,非居民自由貿易賬戶也被賦予在境內投資的權利。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及非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可辦理跨境融資擔保等業務。待條件成熟時,賬戶內本外幣資金可自由兌換。
形成境內外人民幣市場的連結橋樑。未來金融制度的安排,在機構方面,將加快服務貿易開放,實現外資多類型金融機構的國際待遇。發揮上海現有各類交易所的作用,尤其是商品交易作用。提升人民幣定價的大宗商品和金融資產的國際接受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