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昌圖縣政府工作報告

即將過去的五年,是我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建設進程,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戰勝了歷史罕見的自然災害,凝心聚力,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重大突破,較好的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

基本信息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即將過去的五年,是我縣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縣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產業化建設進程,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戰勝了歷史罕見的自然災害,凝心聚力,開拓進取,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重大突破,較好的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
——經濟總量邁上新台階。過去的五年,是我縣發展速度最快,綜合經濟實力大幅躍升的五年,實現了全省排名位次前移。預計“十一五”期末,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00億元,是“十五”期末的3.6倍,年均增長29.3%,在全省各縣市的排名由第21位提升到第15位,縣域經濟總量創歷史最高水平。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5.6億元,是“十五”期末的7.1倍,年均增長48.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6億元,是“十五”期末的8.5倍,年均增長5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42億元,是“十五”期末的2.3倍,年均增長18.3%。三次產業結構由“十五”期末的47:17:36調整到31:35:34,產業結構調整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金融存、貸款餘額分別實現81億元和73億元,年均分別增長88.6%和25.3%。
——改革開放步入新階段。五年來,我們堅持以改革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以開放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改革開放縱深推進,發展活力顯著增強。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清理行政審批事項1492項,削減率達74.5%。國有企業改革基本完成。順利實施了縣鄉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以及投融資體制改革,成功組建了信用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和村鎮銀行。財稅、醫療衛生、社會保障、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各項改革邁出了新步伐。五年來,共引進域外投資項目443個,引進資金477.2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14.8億元,分別是“十五”期末的2.3倍、11.8倍和6.4倍;實際利用外資7200萬美元,實現出口創匯16000萬美元,對外勞務輸出達1030人,年均分別增長182%、41%和5%。
——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五年來,我們堅持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突出主導產業最佳化升級,主攻工業園區建設,工業經濟迅猛發展。工業主導產業實現產值220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73.3%,工業對GDP的貢獻率提升到30%。工業園區建設紮實推進,產業集聚效應明顯,遼寧省換熱設備產業基地迅速崛起,獲批省十大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中國熱谷”初具規模,新型能源產業從無到有,風電項目成為工業經濟成長新亮點。預計“十一五”期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60億元,是“十五”期末的13.3倍,年均增長68.1%。規模企業戶數達到298戶,比“十五”期末增加197戶,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發展到30戶。工業用電量達到1.43億度,是“十五”期末的1.47倍,年均增長6%。工業園區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3.4億元,入駐企業達225家,投產企業達到148家,完成工業產值152億元,銷售收入、利潤和稅金分別實現147億元、15.8億元和1.86億元。
——城鎮建設呈現新面貌。“十一五”期間,是我縣城鎮建設投入資金最多、建設規模最大、綜合功能提升最快、民眾滿意度最高的五年。五年來,縣城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8.8億元,是“十五”時期的6.7倍,房地產開發面積340萬平方米,是“十五”期末的6.8倍,開發山與城、濱河儷城等高檔花園式商住小區12個,建成大型休閒廣場及公園4個,綜合整治銀河景觀帶2.7公里,新增城市水域面積16.2萬平方米,建成區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88萬平方米,成功通過“省級園林縣城”驗收,一座“水在城中、城在綠中、山水輝映、人景和諧”的宜居城市躍然崛起。中心鎮及重點鄉鎮建設速度加快,城鎮規模不斷擴大。城鄉道路明顯改善,新改建及大中修黑色路面426.9公里,全縣公路總里程達3799公里,425個行政村全部實現村村通。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新提高。五年來,我們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堅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結構調整兩手抓,進一步穩定糧食生產,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業和農村經濟取得較快發展。全縣糧食總產量達到42.6億斤,比“十五”期末增產12.5億斤,創歷史新高。畜牧小區發展到455個,畜牧總產值實現66.5億元,是“十五”期末的2.4倍,年均增長18.9%。全縣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農產品加工規模企業達到61家,其中,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別達到5家和11家。開展了招蘇台河、東遼河及遼河幹流等河道生態治理工程。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117處,解決了40256戶,190515口人,48814頭大牲畜的飲水安全問題。全縣農機總動力達到85萬千瓦,比“十五”期末增加23.4萬千瓦。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02家。森林覆蓋率達到20.3%。
——人民生活達到新水平。五年來,我們始終以維護人民民眾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突出以人為本,著力改善民生,千方百計讓廣大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預計“十一五”期末,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946元,是“十五”期末的2.4倍,年均增長19.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360元,是“十五”期末的2.2倍,年均增長17.4%。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達到6058元,比“十五”期末增長74.9%。公教人員工資由“十五”期末的月人均931元增長到2288元。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舉辦各類文體活動1800多場次,參與民眾達40餘萬人次。
——社會事業邁出新步伐。五年來,我們堅持以滿足人民民眾需求為目標,以強化公共服務為重點,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十一五”期間,全縣投入教育發展資金18.3億元,是“十五”期末的2.1倍。先後實施了“春曉工程”、“援教工程”、“特愛工程”和“校安工程”,“鞏固普九”、“提高普九”工作均高分通過省政府驗收。分配大學畢業生1321人。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已經形成,新農合制度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完成申報專利351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及增加值分別達到35億元和8億元,分別是“十五”期末的9.7倍和8.9倍。全面執行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年均出生率為5.20‰。全縣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控制在6582噸和2675噸以下,分別比“十五”期末下降了24.2%和4.9%。
各位代表,過去的五年,是我們勵精圖治、負重拼搏、艱苦創業、奮勇爭先的五年,是全縣經濟飛速發展、城鄉面貌深刻變化、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全縣各行各業、各條戰線捷報頻傳。五年來,我縣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先後被國家確定為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先進縣、污染源普查工作先進縣、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評比先進縣和新能源產業百強縣;被省委、省政府連續四年授予平安縣,被省政府連續兩次授予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大禹杯”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優勝單位等榮譽稱號。
即將過去的2010年,是昌圖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們克服了自然災害影響及發展中遇到的諸多困難和問題,頑強拼搏,紮實苦幹,年初縣政府承諾的十件實事順利實施,較好地完成了縣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一)對外開放不斷深化,項目招商成果豐碩。紮實開展“項目年”活動,不斷創新招商方式,長三角、珠三角專項招商成效顯著。預計全年引進域外固定資產投資項目115個,引資額142.3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4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79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12個。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1.2萬千瓦的國能昌圖生物發電有限公司正式併網發電,換熱設備產業基地以總投資1億元的遼寧東大風機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相繼建成投產,年加工60萬噸玉米的生化科技擴產搬遷項目即將投入生產,亮中煤田精查地質報告己獲得通過,正在辦理環評,龍源三期、國能二期、大唐二期和華能風力發電等重點風電項目正在進行前期核准。預計全年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000萬美元,出口創匯5000萬美元,對外勞務輸出291人。
(二)“中國熱谷”集聚效應凸顯,工業經濟突飛猛進。國家級換熱設備產業基地雛形基本形成,挺起了昌圖經濟的脊樑,成為昌圖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勁加速器。完成了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的會展中心建設,成功舉辦了2010首屆中國換熱設備博覽會,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主流新聞媒體進行了廣泛報導,產業基地國內外影響力不斷擴大、知名度大幅提升。產業基地全年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68億元,“四橫七縱”路網基本建成,基地功能不斷完善,承載力不斷增強。預計產業基地全年引進項目90個,開工項目113個,投產企業92家,完成工業產值52億元,銷售收入50億元,利潤5.2億元,稅金8000萬元。規模工業提質增效。預計全縣規模企業戶數達到298戶,同比增長14.6%,實繳稅金實現1億元,同比增長53.8%,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85億元,同比增長30.4%,其中,技改投資37億元,同比增長32.1%。強化銀政、銀企對接,全年為企業解決貸款28億元。
(三)城鎮建設快速推進,城鄉面貌煥然一新。2010年是昌圖城區建設亮點紛呈、城市形象全面提升的一年。大手筆、高標準完成了新城區總體規劃、控詳規劃和景觀設計。成立了昌圖新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先期投資745萬元,完成了月亮湖清淤築島工程、岸線綠化工程和景觀設計工程建設。全省最大的縣級綜合性購物中心家和美商城盛大開業,城區功能進一步完善,縣城品位不斷提升。切實加強國有土地儲備,做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成功掛牌出讓國有土地41宗,契約土地出讓金2.4億元。縣城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73億元,投資總額列全省前9名。完成了十五條街巷建設工程和9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程。站前橋改造工程順利完工,利民橋新建工程基本完成。實施“拆倉房還綠地”工程,增加綠地面積10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77平方米。完成了鐵南熱源廠一期工程,拆除10噸以下小鍋爐63台,集中供熱面積達到323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普及率為92.8%。啟動了日處理206噸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場建設,居民生活環境有效改善。全縣房地產開發總面積達140萬平方米,開發總量列全省前15名。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7297萬元,修建水毀橋樑10座317.8延長米,完成昌關線、滿四線、昌北線和八亮線縣級公路大中修工程90.5公里。
(四)農村經濟健康發展,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以加強農業產業化項目建設為重點,以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保障,不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農業產業化實現新突破。成功引進鐵嶺康脈欣蔬菜製品科技有限公司,填補了我縣蔬菜精深加工產業的空白。全年新上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項目17個,投資額達到13.62億元。有效應對極端強降雨災害,科學選育優良品種,推廣測土配方施肥280萬畝,實現標準化生產235.4萬畝,種植業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73.2%,全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最佳化農業產業結構。建設國家級、省級糧油萬畝高產示範區20個,全年保護地蔬菜開發面積3萬畝,全縣超過300棚蔬菜小區達到35個,蔬菜生產面積達到53.2萬畝。新建農機專業合作社20個,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823個。全年完成造林綠化6.78萬畝,農田林網整地4000畝。新建科技儲糧倉2萬個。嚴格落實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集約節約利用土地,實現土地流轉50萬畝。防螟工作取得實效。引進建設遼寧萬恒生物製劑有限公司,全縣籌集資金1291萬元,實現了玉米螟綠色防控全覆蓋,挽回糧食損失3.2億公斤以上。畜牧業蓬勃發展。新建畜牧小區100個,豬、牛、羊、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90萬頭、92萬頭、58萬隻和4500萬隻,同比分別增長22.1%、22.6%、21.8%和23.5%。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加大。完成移民後期扶持項目5個,修建砂石路11.5公里。投資2841萬元,完成了17座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防洪減災能力進一步增強。
(五)商貿物流持續繁榮,第三產業蓬勃發展。以市場培育為突破口,加快商貿流通體系建設,城鄉交易市場日臻完善。聘請哈工大物流工程研究所,高起點編制城區商業網點規劃。重點建設了毛家店物流園區、金三角農副產品配送中心、傅家花生市場和亮中黃牛市場,和錦汽貿市場建設進展順利。啟動了四星級賓館建設工程。大力發展農村商貿經濟,新建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資連鎖店100戶。落實“家電下鄉”優惠政策,備案網點達到216家,銷售家電5.8萬台(部),農民得實惠1343萬元。爭創省級著名商標2個,市著名商標4個。旅遊產業穩步發展,全年旅遊總收入實現5.25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國內收入、外匯收入分別實現5.2億元、216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2%和21%。
(六)民生工程深入實施,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認真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注重改善民生,不斷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全縣實現實名制就業再就業10025人,帶動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223人,普惠制就業培訓3967人,有組織勞務輸出19253人。全縣企業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2606人、183851人、31359人、28801人和16351人。全縣城鄉低保人數達到50100人,全年發放城鄉低保補助資金5377萬元,優待撫恤補助資金1400萬元。改造農村低保戶及邊緣戶D級危房520戶,接收扶貧幫困捐贈衣物12000多件、捐贈款134萬元,物資通過扶貧超市向城鄉困難民眾發放。城鄉低保大病醫療救助990人次,救助金額134萬元。重建因災倒塌房屋252戶,確保受災民眾溫暖過冬。開發保障性住房2.2萬平方米,解決了240戶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發放448戶廉租住房租賃補貼。農水工程投入力度加大,投資2880萬元,實施了水源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惠及16個鄉鎮場,13621戶,5.2萬人。
(七)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和諧社會穩步推進。堅持把發展社會事業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著力點,統籌各項公共事業,人民民眾就學、就醫和享受文體生活的條件得到顯著改善。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7所,改造D級危房5850平方米,新建校舍4270平方米。實驗國小綜合樓、鐵北國小教學樓開工建設,縣一高中教學樓擴建、四高中二期工程即將投入使用。成立縣校車管理辦公室,校車運營不斷規範。選派262名優秀教師援教農村教學一線。在遼寧省美術館成功舉辦“黑土丹青—昌圖美術作品展”,四面城古城址順利通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評審。“百萬農民健身工程”紮實推進,縣體育活動中心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文圖博檔”四館招投標工作已經完成。縣第一醫院門診樓建設進展順利,醫療水平處於全省縣級醫院前列。縣第二醫院病房樓即將交付使用。啟動了社區衛生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0%。全縣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紮實推進。監察、審計、計生、國稅、地稅、工商、廣電、人防、質監、物價、藥監、氣象、地震、民族宗教、檔案、綜合執法、機關事務、金融保險、老齡、婦兒、供電、菸草、郵政、通訊、殘疾人事業等各項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八)政府自身建設不斷加強,執政能力全面提升。開展了“保持強烈發展意識、保持強勁發展勢頭”和“創建學習型、服務型機關”活動,政府機關作風明顯改善,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全年辦理人大建議、議案91件,政協提案124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9%。在全省率先實行簡政放權,下放審批服務事項30項,提高了行政效率。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深入開展財政、審計專項檢查,嚴厲查處各類違規違紀案件,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信訪工作,有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保持了社會穩定。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深化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確保無重特大事故發生。
各位代表,“十一五”時期特別是2010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這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縣政協大力支持和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同舟共濟、奮勇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全縣各條戰線上的幹部民眾,向給予政府工作鼎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駐昌武警官兵、中省市直單位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昌圖建設的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在肯定驕人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發展道路上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不大,綜合競爭能力不強,拉動經濟發展的大項目不多;二是工業化水平不高,初級加工型工業企業比重較大;三是農業產業化程度尚需進一步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四是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保剛性、保運轉壓力較大;五是民生工作與人民民眾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經濟發展軟環境建設需進一步加強。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縣政府將予以高度關注,並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規劃及2011年工作安排

“十二五”時期,既是昌圖“加速發展、蓄勢騰飛”的重要階段,也是加快富民強縣步伐、建成遼北副中心城市、跨入全省經濟強縣行列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乘勢而上,揚帆奮進,全力推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十二五”期間,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以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為主題,以富民強縣升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標,以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項目招商為動力,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和社會管理模式轉變,堅持以增量帶動經濟結構最佳化、以增效促進主導產業升級,全力打造換熱設備產業基地、新型能源基地、農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建設工業大縣、農業強縣、中等城市,全面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進程,努力建成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充滿活力、和諧幸福的新昌圖。
“十二五”期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奮鬥目標是:
——經濟總量快速增長。“十二五”期末,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600億元,年均增長24.6%;固定資產投資實現400億元,年均增長26.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0億元,年均遞增18.9%;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6.9億元,年均增長24.7%;三次產業比調整到20:45:35。
——外向型經濟不斷壯大。“十二五”期末,引進超億元域外投資項目150個;外貿出口實現10000萬美元,年均增長14.9%;實際利用外資實現5000萬美元,年均增長20.1%。
——產業集聚成效顯著。“十二五”期末,建成換熱設備、新型能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三大基地,形成能源、機械加工、食品加工、化工、建材五大主導產業。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達到700戶,產值實現1260億元,年均增長35.1%;技術改造投資實現110億元,年均增長24.3%。
——城鎮化建設突飛猛進。“十二五”期末,完成占地面積7.8平方公里的新區建設,形成以居住為主導,集行政、文化、教育、旅遊為一體的綜合發展現代化綠色生態新區。城鎮化率達到45%以上,縣城人口達到25萬人,城區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新增道路150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10.5平方米。全縣單位GDP綜合能耗降低到1.32噸標準煤/萬元以下。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期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2.5萬元,年均遞增15.1%;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6萬元,年均遞增12.3%。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2011年工作對實現“十二五”規劃宏偉藍圖意義重大。我們要以強烈的責任意識、發展意識和昂揚的鬥志、務實的作風,全面推進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全縣國民經濟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52億元,同比增長26.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71億元、93億元和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5%、32.9%和29.4%;三次產業比達到28:37:3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81億元,同比增長35.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160億元,同比增長27.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50億元,同比增長19.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6.7億元,同比增長1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4300元,同比增長15.7%;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0100元,同比增長12.9%。
各位代表,2011年縣政府鄭重向全縣人民承諾做好以下十件實事:一是完成月亮湖南岸景觀路建設及綠化,啟動二道溝河綜合治理工程;二是完成無害化生活垃圾處理廠建設工程;三是完成東環路等9條街路建設工程,實現改造後小街小巷全部硬覆蓋,完成機動車停車場、影院廣場建設工程;四是縣城改造棚戶區20萬平方米,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9000平方米、廉租房4000平方米;五是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程150萬平方米;六是完成條子河、招蘇台河濕地建設工程和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七是完成2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八是完成縣實驗國小、鐵北國小教學樓建設工程;九是逐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全覆蓋,實行現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品零差價銷售,新建4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十是啟動縣養老中心建設工程。
為實現上述目標,縣政府將著力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全力做好項目招商。主動融入瀋陽經濟區和長吉圖經濟區,加強與蒙東地區合作,借勢借力發展,著力引進建設一批投資拉動力強、財稅貢獻率高的大項目。紮實開展“項目年”活動。進一步開拓視野,充分利用我縣資源、能源優勢,圍繞換熱設備產業基地、支柱產業和鄉鎮特色產業,鞏固原有招商基地,拓寬招商地域,注重招商實效,廣泛採取載體招商、產業招商、以企招商等方式,有針對性的開展概念招商和專業招商。確保全年引進域外投資項目200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0個,5000萬元以上項目80個,1000萬元以上項目100個。不斷擴大外向型經濟規模。鞏固發展傳統出口優勢產業,扶持遼寧遠大換熱器有限公司、遼寧重型礦山機械有限公司和昌圖生化科技等新興出口潛力較大企業,培育外貿出口新增長點。全年實際利用外資實現2420萬美元,外貿出口創匯完成5800萬美元。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做好重點項目跟蹤服務,完成龍源三期風電工程,啟動四期、五期工程,重點推進京能二期、華能一期和大唐25萬千瓦風電項目建設,加快生化科技搬遷建設進度,力爭早日投產達產,全力抓好亮中煤田、60萬千瓦熱電聯產項目籌建工作。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充實完善項目庫儲備,緊盯國家投資重點領域,及時準確把握上級投資動向,超前謀劃、高效運作,努力爭取一批事關全縣長遠發展、牽動力強的重大項目。最佳化投資環境。突出抓好軟環境建設,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式,規範辦事流程,切實為入駐企業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秘書式服務,全面開通“綠色通道”。強化招商責任。繼續實行縣級領導包片,鄉鎮場主要領導一人脫崗帶隊招商制度,堅決兌現招商引資獎懲責任制,確保全年招商引資任務圓滿完成。
(二)突出建設換熱設備產業基地,增強工業經濟發展後勁。堅持把工業經濟作為壯財源、保增長、促發展的推力和支撐,實施工業發展“五項工程”,推動企業做大做強,實現集群式發展。加快產業基地建設。繼續舉全縣之力打造“中國熱谷”,全年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3.95億元,新建道路7條、供電線路5738米、治理河道3700延長米。完成征地280萬平方米。啟動垃圾處理場建設工程。完成7萬平方米的農民新村一期建設工程。重點搭建產業基地融資、培訓、科技三個平台,突出抓好換熱設備上下游大項目引進建設,全年引進項目100個,協定引資額75億元,其中超億元項目12個。發展壯大規模企業。開展企業提升工程、項目工程和產業集群工程,加快規模企業建設。全縣規模企業達到330戶,規模工業增加值、稅金分別實現81億元和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和30%,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同比增長17.6%。扶持骨幹企業產業升級。積極引導企業運用現代技術改造提升產業和產品結構,淘汰落後產能,推廣節能新技術,培育企業自主品牌,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全年完成技改投資45億元,同比增長21.6%。
(三)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實施“雙輪驅動”發展戰略,以建設國家級生態城市為目標,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努力拓展城市空間,著力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加速新老城區建設。統籌兼顧,紮實做好新城區建設、老城區改造工程,不斷增強縣城的凝聚力和輻射力。嚴格執行新城區建設規劃,積極做好融資工作,啟動新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鐵南熱源廠二期工程建設。加強城市管理,大力開展城市環境整治,切實解決私搭亂建、占道經營等行為。加大房地產開發力度。嚴格執行土地招拍掛制度,全年開發房地產100萬平方米,發放300戶廉租住房租賃補貼。完成興隆廣場、金月湖畔、新城區建設等11個區域的拆遷改造工程,確保依法拆遷。全力推進小城鎮建設進程。著力提升小城鎮的服務和配套功能,促進小城鎮建設均衡發展,積極推進八面城鎮、昌圖鎮、寶力鎮、老四平鎮等重點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構架縣域發展強大“引擎”,努力打造適宜居住、適宜創業、協調發展的新型小城鎮。完善交通路網建設。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支持,做好各項公路大中修工程,重點完成新梨線,老老線和昌傅線等7條道路的改擴建工程。加大公路養護及綠化工作力度,力爭公路綠化突破700公里,打造舒適、美觀和便捷的交通環境。
(四)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積極發展現代化農業。以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重點,紮實推進土地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產業化經營,全力構建農業現代化體系。認真做好農業科技推廣創新。繼續推廣秋翻整地、優良品種、測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統防統治等農業技術,全年培訓農業科技人員5萬人。全面實施“50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力爭糧食產量達到45億斤。最佳化種植業產業結構。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引導和鼓勵農民參與土地流轉,推進土地集約化經營。全年新增保護地開發面積4.5萬畝,全縣蔬菜總播種面積達到57.7萬畝,花生種植面積穩定在100萬畝以上。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加快八面城、銀河兩個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園區建設,重點發展以玉米、花生、蔬菜、生豬、肉牛等農副產品為原料的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大力扶持九星、曙光、盛德、漢夏、康脈欣等龍頭企業,加強龍頭企業與基地、種植戶、養殖戶的利益對接,提高農民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編制完善鄉村規劃,推進新農村試點工程建設,新建沼氣池1011個,推廣使用秸稈氣化1萬戶,實施整村推進項目村15個,扶持貧困戶發展生產項目500個,使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全面落實惠農政策。認真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做好科技儲糧倉建設工程,保障農民合法權益。堅守耕地紅線。牢固樹立“保紅線、保增長”理念,全面做好鄉級土地利用規劃修編工作,認真落實耕地及基本農田保護措施,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用地行為。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啟動西部風沙區生態恢復工程,實施紅山水庫備用水源地保護工程,全年完成除險加固水庫15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萬畝,完成植樹造林7.36萬畝,努力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發展壯大畜牧業。全年新建標準化畜牧小區100個以上,繼續做好無疫區認證和動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強現有農機專業合作社建設,新建農機專業合作社20個,扶持農機大戶300戶,農機總動力達到90萬千瓦,農機總值實現8.6億元。
(五)大力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城鄉經濟繁榮。加大商業網點建設力度。嚴格執行城區商業網點規劃,全力打造濱河金廊商業街,重點發展八面城鎮、昌圖鎮和毛家店鎮商貿物流區,加快縣城裝飾材料市場、再生資源市場、農機市場和遼北蔬菜批發市場、傅家花生交易中心建設,推進寶力鎮、老城鎮、亮中橋鎮、古榆樹鎮等鄉鎮專業化區域交易市場建設。繼續做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鼓勵支持大中型流通企業發揮品牌、配送、管理等優勢,發展農村連鎖店,逐漸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體系完備的商貿服務網路。繼續落實“家電下鄉”政策,使農民獲得更多實惠。完善融資體系建設。積極引進金融機構,鞏固拓寬融資平台,深化企業信用制度建設,深入開展銀政、銀企對接活動,進一步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充分發揮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作用,不斷完善金融擔保體系,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規模,加大金融投放力度,為企業快速發展提供金融支持。
(六)高度關注民生,全力建設和諧穩定昌圖。樹立包容性增長理念,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不斷提高人民民眾幸福指數。拓寬就業增收渠道。繼續面向就業困難群體開發公益性崗位,實施企業吸納就業稅收優惠和勞務輸出補助政策,採取人才招聘會、職業技術培訓和發布就業信息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就業再就業成功率。全年實現實名制就業再就業1.1萬人,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和城鎮下崗職工4000人,對外輸出2萬人。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紮實做好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擴面工作,引導鼓勵國有困難企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做好失地農民、農民工進社保工作,實現社會保障廣覆蓋。征繳社會養老保險基金1.2億元,確保養老金和失業保險金髮放率達到100%。加強農村低保服務和管理。切實做好優撫對象的醫療保障和服務工作,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大病救助管理水平。加強弱勢群體救助工作,重點做好殘疾人、刑事解教人員及其子女、孤兒的幫扶工作,儘快幫助弱勢群體擺脫困境。全力做好信訪穩控工作。深入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充分發揮人民來訪接待中心職能作用,妥善處理民眾來信來訪,預防各類群體性事件發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重點開展命案必破、命案追逃、打黑除惡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經濟領域違法犯罪活動和涉恐、涉邪教犯罪活動,爭創國家級平安縣。
(七)紮實做好各項社會事業,推動社會全面進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大教育資金投入力度,完成中國小校舍危房維修、改造16118平方米。啟動實施“雙高普九”。紮實做好“春曉工程”、“特愛工程”和“校安工程”,深入推進“援教”這一省市亮點工程。注重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辦學水平,力爭縣四高中通過省示範高中驗收。不斷強化校車管理,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現有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科學調整學校布局,逐步實現教育事業均衡發展。抓好科技平台建設。全面實施“招才引智”工程,促進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聯盟。努力跨入省專利試點縣和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行列。加大科技培訓力度,選送100名新型農民到瀋陽農業大學、遼寧省農職院進行非學歷培訓。加快文體事業發展。積極創建“中國書法之鄉”,全面實施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建設文化產業基地1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60個。加快縣體育活動中心建設,積極爭取“雪碳工程”、“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和“遼寧省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等項目,有序推進農民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35%。積極備戰市第七屆運動會,爭取獲得優異成績。大力發展衛生事業。爭創省級衛生城市,完成縣第一醫院門診綜合樓建設工程,做好晉升三甲醫院前期準備工作。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步伐,逐步提高應急和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加強稅收征管。在狠抓財源建設的同時,全力做好稅收征管工作,提高經濟對財政貢獻率,探索社會化辦稅新途徑,整頓稅收環境和秩序,全力徵收有源之稅。進一步做好監察、審計、計生、工商、廣電、人防、物價、藥監、氣象、地震、民族宗教、檔案、綜合執法、機關事務、金融保險、老齡、婦兒、供電、菸草、郵政、通訊事業等各項工作。
(八)不斷強化自身建設,努力構建人民滿意型政府。進一步轉變政府工作職能,著力推進行政效能建設,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努力建設行為規範、公開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潔,人民民眾滿意的政府。建設法治政府。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政協的民主監督以及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議案、提案和建議意見。切實加強行政監察、審計監督,進一步規範行政行為。認真開展“六五”普法活動,建立健全化解矛盾糾紛的大司法、大調解機制,防止“民轉刑”案件發生,不斷強化執法人員的法制意識,切實解決交叉執法、多頭執法、重複處罰等問題。建設服務政府。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積極拓寬政務公開範圍,不斷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健全重大事項社會公示、聽證、質詢制度,實行“陽光行政”,切實增強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眾的參與度。建設廉潔政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全面落實廉政責任制,嚴格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強化對重大工程、產權交易、政府採購等重點領域的管理和監督,切實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嚴懲各種腐敗行為。倡導勤儉節約,堅決反對奢侈浪費,維護清正、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建設效能政府。把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政府工作的出發點,進一步弘揚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深入一線、深入民眾開展調查研究,為民眾解難題、辦實事、謀福祉。深入推進機關效能建設,更加注重工作落實,健全和完善責權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績效管理體系。
各位代表,回顧過去,我們萬眾一心、創造輝煌;展望未來,我們信心百倍、鬥志昂揚。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依靠全縣百萬人民,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同心同德,銳意進取,為圓滿完成本次大會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為建設經濟繁榮、社會進步、充滿活力、和諧幸福的新昌圖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