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美國美世諮詢公司公布了一份2011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的報告。該報告從衣食住行、家庭用品、娛樂等生活各方面,對全球214個城市進行了調查比較。最終結果顯示,北京排名全球第20位,雖然較2010年排名下降四位,但已儼然成為中國大陸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而且其排名已高過紐約。報告一出,立即引起了國內外網友對中美物價高低的大討論。
存在差別
差別最大的是房價。美國二線城市200平方米約40萬美元,一個中產階級奮鬥七八年就能擁有房子,而在北京一位30歲的副教授要奮鬥到60歲才能擁有一套100平方米的房產。
更為誇張的情景出現在LV這樣的奢侈品店,財經評論員時寒冰記得朋友給他講了一個親眼所見的笑話,因為LV箱包這樣的奢侈品在美國可以便宜三成左右,往往遭遇到中國顧客的瘋搶,一名中國客人曾指著店裡的三款LV包說:“這個,這個和這個,我不要,其他的都包起來。”
其原因
最大的交易成本就是稅負
據中國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高培勇所作的統計,自1994年實行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速幾乎每年都是GDP增速的兩倍。而在中國現行的稅制格局下,70%以上的稅收來自於增值稅、消費稅和營業稅等流轉環節。剩下不足30%的稅收來自於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收入環節。
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哪國製造,只要流入中國就將背負上這些處於流轉環節的間接稅。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政府財政統計年鑑(2007)》公布的2006年數據計算,倘若國家徵稅的總量均為1000元,“排除其他方面要素的影響不論,那么,作為價格構成要素之一、直接嵌入各種商品售價之中的稅收數額分別為:中國700元,美國168元,日本186元,歐盟15國300元。”其中,中國商品中所含的稅比任何一個已開發國家都高:是美國的4.17倍,是日本的3.76倍,是歐盟15國的2.33倍。
相比於美國的商品價格往往會標明價外稅,中國的商品實行價內稅的方式。換言之,消費者只能看得到最終價格,卻看不到價格中有多少隱身卻逃不掉的間接稅。
購買力下降導致物價升高
由於美國跨國公司長期以來大量採購中國的廉價產品,才造就了美國持久的“低通脹”,維持著美國較低的物價水平。
留學美國的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聶輝華對此深有感觸。他表示,自1990年到2000年,美國幾乎實現“零通脹”,自2000年至2010年,其CPI指數也一直在2%上下浮動,使得美國在經濟高速發展、個人收入逐年提高的同時始終維持著“低通脹”。然而,包括此輪通脹在內,中國近20年來共經歷了四輪高通脹,這意味著我國貨幣的購買力在不斷下降,導致物價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近年來勞動力工資不斷提升,人民幣升值、通脹壓力的加大,企業開始把工廠轉移到生產成本更低的地方。”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系主任劉元春分析說,這種產業轉移使中國喪失低成本競爭優勢。同時,由於中國現階段生產率比較低,勞動者的收入難以提高,而商品價格卻不斷增高。要轉變這種經濟發展方式,關鍵是要依靠技術的創新和生產率的提高,在維持產品價格穩定的同時,大幅提高勞動者收入。
消費者埋單的額外成本多
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韋森看來,一個中國製造的產品,儘管不需要承擔遠渡重洋的交通成本,卻要在國內一路承擔重重收費甚至罰款。一個統計數字顯示,1千克貨物從上海運到紐約只需1.5元,而從上海運到貴州卻需要6-8元。商品進入超市、商場後還要面臨上架費、月返費、廣告費、促銷費、年節費以及無孔不入的暗箱操作費用。
“總之見者有份,然後轉嫁給消費者。”財經評論員時寒冰告訴記者,“但有錢人對價格不敏感,真正利益受損的還是廣大低收入群體。”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岳樹民認為,境內消費品價格普遍高於境外的現象,有媒體稱最大的原因在於高稅負,這種說法並不客觀。定價策略、市場需求程度、產品運輸成本、場地租金等都會影響產品定價,不同的商品價格影響因素不盡相同。雖然政府確實對影響價格的某些因素負有責任,但“板子”不能都打在政府身上,應該通過科學嚴謹地調查,分清政府和企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