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2009中國國際地位報
告作 者:張幼文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7-1
ISBN: 9787010079929
開本: 16開
定價: 40.00元/本
內容簡介
2008年,是中國國際地位日益提升、自身發展日趨成熟的一年。奧運盛會的成功舉辦,使國際社會見證了中國的大國風範。“神舟七號”的成功發射,使中國得以躋身世界航天強國之列,有力推動了國際航天合作的發展。中美戰略合作趨穩健成熟。兩岸關係峰迴路轉,迎來了良好發展的歷史機遇。2008年也是中國面臨新挑戰、逆勢而上之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在這一年愈演愈烈,世界經濟前景陰雲密布,外向型的中國經濟面臨外部市場萎縮與結構調整升級的雙重壓力。國際輿論對中國形象做出扭曲報導。周邊國家地緣政治出現新變化。自然災害與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頻繁發生,讓中國人民經歷了各種災難的考驗。面對危機,中國冷靜應對:積極採取經濟刺激措施,承擔大國責任;回應國際輿論不實報導,維護國家形象;沉著應對複雜局勢,保持周邊環境穩定;積極透明應對自然災害與重大事故,完善危機應對機制的制度架構。
作者簡介
張幼文,男,1951年7月出生上海,經濟學博士,現為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1993年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6年獲國家人事部頒發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1995年起任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2002年起任所長。社會兼職有中國世界經濟學會副會長、全國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世界經濟學會會長、上海市台灣研究會副會長、《世界經濟研究》雜誌主編、上海WTO事務諮詢中心博士後工作站站長、中國外交學院國際經濟學院院長,先後受聘擔任上海市政府、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市外資中心、對外投資中心、市外辦、市台辦等部門的決策諮詢專家或顧問。
圖書目錄
導論 三十而立:新興大國崛起撬動世界格局
一、中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歷史性變化
二、中國在國際體系中地位的歷史性變化
三、2008:中國在悲喜之間總結成就迎接挑戰
第一章 突飛猛進:加快改革開放創造中國奇蹟
一、國內體制改革鑄就中國經濟發展輝煌
二、把握全球化機遇穩步推進對外開放
三、綜合國力由弱轉強國際地位持續提升
四、建設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五、改革開放事業堅定不移繼續向前推進
第二章 百年夢圓:舉辦奧運盛會展示大國風範
一、完美北京奧運盛會成就中國百年夢想
二、奧運會成功舉辦展示中國的大國實力
三、精彩賽事促進中國與世界相互了解
第三章 “神七”飛天:勇攀科技高峰推動國際合作
一、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再次獲得重大突破
二、國際輿論熱議“神七”飛天順利成功
三、中國力推國際合作,倡議和平利用太空
第四章 巨觀調控:迎戰全球衰退承擔大國責任
一、巨觀經濟調控經歷大起大落
二、內部需求疲軟制約中國經濟結構增長轉型
三、外部因素衝擊考驗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根基
四、國際熱錢進出流動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穩定
五、“4萬億”經濟刺激措施應對全球經濟衰退
第五章 金融海嘯:積極應對危機力促國際改革
一、世界經濟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球危機
二、中國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承擔大國責任
三、全球金融危機凸現中國的國際地位提升
四、國際金融危機的理論反思及其全球影響
第六章 折衝初現:外部需求下降倒逼結構升級
一、2008年中國對外貿易遭遇增長拐點
二、全球危機引爆中國貿易的深層次問題
三、未來中國貿易增長機遇與壓力並存
第七章 總體平穩:外資環境變化引發戰略調整
一、中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二、少數外資企業非正常撤離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三、外資併購中國國內企業不斷向縱深推進
第八章 峰迴路轉:兩岸和平發展開創時代主題
一、島內政局發生變化,台獨勢力受到重大挫折
二、兩岸政黨交流頻仍,良性互動局面初步形成
三、大“三通”順利啟動,兩岸民間交流開創新紀元
四、全球經濟危機催生兩岸經貿和金融合作框架
五、新時期合作、摩擦並存,兩岸關係任重道遠
第九章 輿論交鋒:回應不實報導維護國家形象
一、奧運會舉辦在即,西方媒體展開對華攻勢
二、國際輿論轉向,中國國家形象得以提升
三、海內外華人齊心協力共同維護國家聲譽
第十章 互有借重:中美戰略合作日趨成熟穩健
一、台海局勢趨於穩定展現中美關係走向成熟
二、中美戰略經濟延續推動經貿關係深化發展
三、中美攜手合作共同處理敏感地區安全問題
第十一章 攜手共進:推進多邊合作展現國際責任
一、亞歐首腦會議架起兩大洲間的對話合作橋樑
二、北京聲明力促亞歐攜手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三、東亞區域的多邊合作獲得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第十二章 謹慎務實:冷靜應對變化穩定周邊環境
一、俄格衝突引發歐亞大陸的地緣政治新變化
二、中國與中亞國家對俄格衝突的立場及影響
三、中國處理領土領海問題新範式及戰略考量
第十三章 多難興邦:迎戰自然災害推進中華文明
一、災害頻發,中國蒙受空前嚴重的損失
二、舉國動員,積極應對歷次突發性自然災難
三、開放透明,中國舉措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
第十四章 積極應對:處理重大事故完善制度架構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