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動畫
編劇:姚忠禮
導演:周克勤
作曲:董為傑
上映:中國各大院線 08年5月27日上映
片長:85分鐘
配音:劉彬、符沖、豆豆、小荷、金煒、沈墨、畫神閒
出品: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
製作背景
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於1986年傾情傾力、原創出品的十三集系列剪紙卡通片《葫蘆兄弟》,是中國動畫的第二個繁榮時期的代表作品之一,至今已經成為中國動畫經典。
該系列片在當時一經放映,就深受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的喜愛。於1988年獲廣播電影電視部1986—1987年優秀影片獎 ;1989年獲第三屆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童牛獎”優秀系列美術片獎、首屆中國影視動畫節目展播三等獎;1992年獲埃及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銅獎。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中國,70、 80年代出生的少年兒童,很少有沒看過《葫蘆兄弟》的。
精彩劇情
傳說葫蘆山里關著蠍子精和蛇精。一隻穿山甲不小心打穿了山洞,兩個妖精逃了出來。老漢在穿山甲的指引下,得到了寶葫蘆籽,種出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大葫蘆。寶葫蘆成熟落地成為小男孩,各具異能。
他們一個接一個迫不及待地去與妖精拚鬥,卻一一被妖精抓住弱點,各個擊破。最終7個葫蘆娃齊心協力與妖精展開殊死拼搏,並打敗妖精,把他們收進寶葫蘆里。
首映成功
影片《葫蘆兄弟》2008年5月22日在北京新世紀影院舉辦首映式。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現場向四川兒童捐贈《葫蘆兄弟》拷貝一個,另外捐贈同名圖書100套。影片主創在首映現場為災區兒童祈福。
新世紀影院、新東安影城也回響新影聯院線的倡議,將按照每張票捐一元錢的形式,通過李連杰壹基金捐給災區的兒童,捐贈票房活動22日復映後再延續三天。
票房成績
片方透露《葫蘆兄弟》獨占敖頭,至2008年6月10日中國票房收入超過800萬元。經過端午節長假後,該片票房接近千萬元,創下近年國產卡通片票房紀錄。
《葫蘆兄弟》的火爆讓發行方始料不及。發行方人士說,“它根據上世紀80年代經典卡通片改編,雖然我們此前有信心把該片做好,但沒想到觀眾們如此喜歡。”據悉,影片在兒童節和端午節的影廳排映中,滿場率達到了85%以上。除了小觀眾外,30歲左右的觀眾也是該片擁躉。新世紀影院負責人表示,這部動畫連續劇1987年在電視上播出過,當時五六年級的學生現在都已經過了而立之年。“一家三口來看的居多,孩子看個新鮮,大人主要是懷舊。
四大看點
一、電影《葫蘆兄弟》經典永不褪色 記憶再度升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它在人們的記憶深處刻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這印記永不褪色,而且一旦再現必將還會讓記憶升華。
“葫蘆娃,葫蘆娃,七個葫蘆一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啦啦。”每當這首歌響起的時候,人們眼前總會浮現出七個活潑可愛、神通廣大的葫蘆娃,浮現出善良勇敢的老爺爺和穿山甲……。它是人們心目中永恆的經典,20多年來始終沒有離開過觀眾的視線,它的電視銷售以及音像製品銷售成績都是一個很好的佐證。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每年有2000萬左右的影片VCD銷售,其中這部片子的銷售額就占了18%。足見經典作品除了當年產生的巨大價值,時至今日仍舊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
2006年4月,國家廣電總局的領導到美術電影製片廠就當前卡通形勢作專題報告時,特地建議美影廠應該給過去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明星拍續集,並特地提到《葫蘆兄弟》,希望美影廠用對藝術的一顆真誠之心讓中國原創的卡通明星在新的時代再度煥發新的光彩。美影廠的藝術家們毅然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因為重拍經典作品,不僅僅是回響政府的扶植與號召,更是符合電影市場規律和要求的、行之有效的獲益方式。
2008版《葫蘆兄弟》作為中國原創動畫經典新片,也將更上一層樓,從一部十三集、每集十分鐘的系列片,成功蛻變為一部酣暢完整的動畫影院新片。其中,全新的技術加工、全新的音效烘托、全新的節奏處理、全新的配音歌曲,一定會令觀眾沉醉不已。如是,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試圖通過《葫蘆兄弟》影院版的全新拍攝,將電影的製片、發行、放映,音像製品、相關圖書及玩具等後期產品開發,以及與電影相關的演藝經紀、廣告、電影頻道、新媒體等相關產業有效地串聯起來。這樣,“葫蘆兄弟”這個曾經擁有億萬“冬粉”中國卡通明星,必將再現“勇敢、善良、正義、團結”的時代品質,再度令新世紀的孩子們遐想、讚嘆和快樂,使中國的經典卡通明星煥發新活力。
二、《葫蘆兄弟》上銀幕 經典動畫煥新輝
2008版《葫蘆兄弟》作為影院版,在2008年“六一”節,登上全國電影銀幕,引來億萬新老冬粉的關注和青睞。這部由上海電影集團、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的經典新片,實現了一種藝術樣式的嫁接。它把原來電視系列劇十分鐘一集,最後留有懸念,需要觀眾跨時空欣賞的故事,成功地濃縮在80分鐘裡,從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視系列片變成了一部酣暢淋漓的動畫電影,使片中所傳達的“勇敢、善良、正義、團結”精神集中表達,給觀眾帶來更強烈更完美的視聽效果。探索,變化,新生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還試圖通過《葫蘆兄弟》影院版的全新拍攝,將電影的製片、發行、放映,音像製品、相關圖書及玩具等後期產品開發,以及與電影相關的演藝經紀、廣告、電影頻道、新媒體等相關產業有效地串聯起來。
上海電影集團總裁汪天雲表示,“經過美影廠的努力探索,最終完成了一次製作方式與製作樣式的質的跳躍,它將走出一條新路,引領更多中國經典動畫走進現代”。三、久負盛名的創作團隊再集結 打造《葫蘆兄弟》
為精心打造08影院版《葫蘆兄弟》,美影廠集結了當年的編劇、導演再次披掛上陣,再加上3D、特效、音效、作曲等新人,組成了高水準的創作新班子。他們秉承嚴謹的藝術態度,從系列片中千錘百鍊提取精華,經過再次藝術加工,使故事更加緊湊飽滿,更加跌宕起伏,更符合現代觀眾快節奏的欣賞特點。而嶄新的配音、音樂、特效等因素,又透露出更多新的時代氣息和審美趨從,令這部經典之作更上一層樓。
編劇:姚忠禮
主要作品有系列卡通片《葫蘆兄弟》、《葫蘆小金剛》(獲1993年開羅國際電影節銅獎、國家政府獎、CCTV動畫獎等);《舒克與貝塔》(獲國家政府獎);《鐘點父子》(獲2001年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卡通片獎、最佳編劇獎);《白色的蛋》(199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回想》(2004年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美術片獎);《狐狸列那》(影院卡通片,中國、德國合拍)等等。
導演:周克勤
國家一級導演,中國著名動畫人、曾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廠長、上海億利美動畫有限公司總經理兼藝術總監。現任中國動畫協會常務理事。
導演拍攝了《長在屋裡的竹筍》、《熊貓百貨商店》、《猴子撈月》、《小熊貓學木匠》、《水鹿》、《葫蘆兄弟》等十多部卡通片。其中《猴子撈月》獲1982年第二屆全國“金雞獎”最佳美術片提名,1982年8月獲加拿大第六屆渥太華國際動畫電影節兒童片一等獎,1987年5月獲保加利亞第四屆卡布洛沃國際喜劇電影節最佳短片獎。
作曲:董為傑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上海動畫影視集團公司專職作曲。中國電影音樂學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和電影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鋼琴曲《江西民歌五首》、電影《海上舊夢》、音樂劇《日出》、舞台劇《好爹好娘》、《商鞅》、《正紅旗下》、《徽州女人》、《享受艱難》、《白馬飛飛》等。曾為動畫影片《寶蓮燈》等二十餘部卡通片擔任作曲。
四、電影版《葫蘆兄弟》懷舊與圓夢 新一代的冬粉
《葫蘆兄弟》是一部全國冬粉最多、曾被盜版最多的卡通片,擁有一群影響力最大最廣的動畫明星。當初的小觀眾雖然現在已經長大,但他們仍然懷念著昔日的經典,把此片看成是童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葫蘆娃堅強的冬粉們親昵地自稱“葫蘆絲”。1986年至今,葫蘆娃22歲了,“葫蘆絲”們也成為代代相傳的冬粉團。當重拍《葫蘆兄弟》的訊息經媒體披露後,引起了社會上廣泛的反響。
網路上,通過搜尋引擎可以搜尋到幾十萬條《葫蘆兄弟》的訊息;同時,網民們還自發推選了心目中最合適出演《葫蘆兄弟》里蛇精的演員,在網路上有多達180多萬條的留言帖。《葫蘆兄弟》影院版的上映,必將喚起70、80生人們美好的童年回憶,讓他們重溫兒時的歡樂時光,再度掀起七彩葫蘆新熱潮。
而經過現代技術處理的葫蘆娃,還將吸引更多的現代青少年,發展出新一代的“葫蘆絲”,促進動畫產業新的發展。美影廠曾將以前所拍攝的卡通片做成拷貝,在上海幾大影院作“卡通王雙休日專場”放映,結果反響很好,上座率很高,寒暑假期間更是如此。如今,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已經設立了“美影‘卡通王’雙休日專場”。這是一條專業放映兒童電影的院線,它的存在說明了經典卡通片永恆的藝術魅力。
經典是沒有時效的,正如藝術本身的價值是不變的一樣,《葫蘆兄弟》以真誠、善良、正義、勇敢,不斷扣動人們心弦,片中一些場面至今感人至深,令人隨著劇情的發展或歡欣雀躍,或潸然淚下,歲月無法令其失色,就像莎士比亞優美的詞句至今依然光彩照人一樣。《葫蘆兄弟》是一部真誠之作,傾情傾力之作,面對億萬天真無邪的兒童,它是美與真、愛與樂的藝術化結晶,所以才會最終流傳下來。
經典的葫蘆娃從上世紀走進現代,從電視銀屏走上電影大銀幕,煥發出新的藝術光彩,相信不僅將收穫當年冬粉的深情回眸,還將以更精彩的表現贏得當代青少年的青睞。
媒體評論
一、新浪網:新版《葫蘆兄弟》惹非議 被批很黃很暴力
不少觀眾在看完新版《葫蘆兄弟》後在網上論壇留言對影片進行狂批,其中主要針對的是影片的全裸以及血腥畫面。為了吸引新老觀眾,影片既按照舊版的人物形象對角色進行設計,在內容上也增添了不少新的編排,可謂新舊結合。但這卻讓一些“老觀眾”感到吃不消。據了解,不少觀眾在電影院看到葫蘆兄弟因為被蠍子尾巴扯掉衣服而全裸的畫面時都感到非常意外,並擔心不適宜小朋友觀看。另外,有網友也對影片的血腥畫面進行了質疑,認為某些畫面過分直接表現死亡以及血淋淋的效果,而最後養育葫蘆兄弟的老爺爺死去的情節更讓觀眾感到影片氣氛過於灰暗,心理上接受不了。對於這些質疑,編劇姚中禮則認為葫蘆兄弟的“全裸”只是為了表現喜劇效果,並不算是“暴露”;至於最後安排老爺爺死去,他表示只是希望營造一種感人的情緒。
二、中國網:暴力是國產卡通片的一道藝術傷疤
新版《葫蘆兄弟》正在全國公映。這部電影完全沿用20年前卡通片《葫蘆兄弟》的人物造型、人物關係,但是記者發現,觀眾對新版《葫蘆兄弟》的意見挺大,甚至有人批評該片“很黃很暴力”。
至於說“很黃”,筆者覺得這一點應算作是可有可無之間,畢竟“葫蘆娃”只是個小孩,倒是暴力問題更應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這是時下國產卡通片的一大通病。聯想到《虹貓藍兔七俠傳》曾在央視鬧得沸沸揚揚的停播事件,“葫蘆娃”此番因為過於暴力給觀眾帶來的不適應該不難理解。其實又何止《虹貓藍兔七俠傳》,時下正在各電視台熱播的《神廚小富貴》也有類似通病。
自2006年9月份起國外卡通片退出“黃金檔”後,國內卡通片得到了空前發展機遇。不過,現階段國產卡通片不僅僅在製作技術上顯得過於粗糙,在主題表達演繹上也存有明顯不足。就眼下來看,國產卡通片的主題主要局限於兩大方面,一是知識普及型,這類卡通片傾向於直白式地表達,如同把教科書生硬地搬上螢屏;二是武打型,在這類卡通片中,雖然不少借身於傳統故事,但在故事刻畫時,往往不惜以暴力作為襯托主題的重要手段。結果塑造的英雄()常常是身懷絕技,俠肝義膽,非置人死地而不能後生,儼然武打片的卡通版。
在這兩大主題中,知識普及型卡通片往往難避單調淺薄,故事性不強,難以為孩子們喜愛,許多製作機構把重心放在後一類型即武打型上面。也所以,展現在孩子們眼前的卡通片,往往是各種不同人物,不同表演方式的卡通武打,有的一打再打,劇情一拖再拖,武打卡通片的短、平、快優勢確實博得了孩子們的追捧。不過,在追捧的背後,是越來越多的孩子拿棍捏棒,相互打鬧較量。這些行為雖是玩樂,但卡通的暴力影響卻不能不引人注意。
幾年前由知名導演張藝謀執導的《英雄》在國內岔著放映,可到了北美,愣是給定級為PG-13普通級,即未滿13歲的兒童要在父母的陪伴下觀賞此片。原因就在於我們習以為常的武打,被別人看成是太過暴力。正是由於這些過多的我們不以為然的武打片段設計,使得暴力正在成為國產卡通片的一道藝術傷疤。
卡通片究竟應該表達怎樣的主題,怎樣才能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這理應是卡通片製作者們慎重思考的問題。卡通片不僅僅要製造收視率,同時還應把社會責任擺在更為重要的位置。武術確實是民族傳統的精華,但對孩子這個尚無法辯別對錯把握分寸的年齡而言,更應開啟的是智力與友善,而不是血腥的懲兇殺戳。
三、美影廠出面駁爭議:誇張和童趣是卡通片的特性
美影廠副廠長鄭虎表示,他覺得沒必要針鋒相對地一一回應,《葫蘆兄弟》從上映至今叫好又叫座的事實就是最好的回應。他說:“因為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新版《葫蘆兄弟》臨時決定提前上映。因為我們覺得災區孩子的勇敢和頑強與葫蘆兄弟的精神是一致的;影片的主題: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也與抗震救災相一致。加上原電視卡通片原本就是經典,新版《葫蘆兄弟》5月27日剛上映就取得好成績,僅在“六一”期間就已經突破600萬票房,如果不適合兒童觀看,不受歡迎的話,《葫蘆兄弟》怎么會創下國產卡通片新的票房紀錄呢?”
至於對影片中的具體指責,鄭虎說:“報導稱是來自網友的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我想說的是,新版《葫蘆兄弟》是在經典電視系列片上的基礎上提煉加工而成的,情節上更加緊湊和集中,並沒有譁眾取寵地添加什麼噱頭。同時,卡通片有誇張、反差、童趣等自身的藝術特質,而葫蘆娃其實是擬人化的小葫蘆,他們穿的是樹葉,所以扯不上什麼‘脫衣’等成人化的詞語。”
事實上,網友對這些批評也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網友說:“我就是看著葫蘆兄弟長大的‘80後’,這部戲是伴隨著我成長的永恆經典,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看著都沒覺得有什麼不雅,一部卡通片,童趣的畫面反而能被指‘很黃很暴力’無聊至極。”也有網友直接指出,現在很多人對於自己的東西就是喜歡雞蛋裡挑骨頭,一棍子打死,相反,好萊塢的什麼東西都是好的,缺乏起碼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