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建昌縣政府工作報告

一是加快建設工業園區,構築工業經濟發展新體系。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試點普及工作,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統籌城鄉,加大傾斜,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加大傾斜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各位代表:
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十四屆人民政府暨2007年政府工作簡要回顧

縣第十四屆人民政府自2003年開始履職,任期已滿。五年來,在省、市及社會各界的熱情關懷和鼎力支持下,在縣委的正確領導和人大、政協的有效監督下,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搶抓機遇,克難奮進,圓滿地完成了歷次人代會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
(一)縣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2007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預計實現36億元,同比增長18.3%,比2002年增長160.8%,年均遞增21.3%;全口徑財政收入預計實現4.5億元,同比增長28.6%,比2002年增長443%,年均遞增40.3%;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實現1.75億元,同比增長30.6%,比2002年增長211.6%,年均遞增25.5%,在全省44個縣的排名,從2002年的第39位上升到了第31位;國、地稅全口徑收入預計分別完成2.5億元和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1.9%和21.9%,比2002年分別增長996%和227%,年均分別遞增61.4%和28.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3億元,比2002年增長282.3%,年均遞增30.8%;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預計實現7.8億元,同比增長25.8%,比2002年增長90.2%,年均遞增13.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實現3700元,同比增長20.7%,比2002年增長99.9%,年均遞增14.9%。各項指標都呈現出持續健康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經濟運行質量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顯著改善。
(二)改革開放取得豐碩成果,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大膽解放思想,不斷深化改革,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取得顯著成效。通過破產重組、公開競價出售等方式,相繼對硫鐵礦、紡織廠、冰溝煤礦、酒廠、政府賓館、集中供熱等37家嚴重資不抵債、職工工資無力兌現、社保全全無法保障的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改制,不僅解除了職工身份,兌現了拖欠的工資,繳納了養老保險,甩掉了沉重的債務包袱,還改善了生產條件,使企業重新煥發了生機,增加了財稅收入。堅持對內搞活,對外開放,發揮資源優勢,出台優惠政策,創優環境,規範服務,積極打造獨具魅力的引資平台,取得可喜成效。相繼引進了400萬噸鐵選、10萬噸中錳、產值超10億元的鉬鐵等十幾個規模實力較強、發展前景明顯看好的財稅支柱項目。宏躍集團選礦量為200萬噸的鐵選一期工程,尾礦庫、變電所、選礦場建設和設備調試已全部完成,明年可投產;楊樹溝鉬礦勘探開發項目,鉬選系統工程已經完工,待電力問題解決、辦完相關手續即可投產。天星集團10萬噸中錳項目投產後,2006年新上的高爐錳鐵項目,今年10月1日已點火試生產。藥王廟鎮引進的5000噸鉬鐵項目和谷杖子鄉引進的矽錳合金項目,2006年正式投產。藥王廟鎮引進的2000噸礬鐵項目,今年1月份正式投產。紡織公司增擴2.6萬枚棉紡精梳紗錠項目,廠房已經建完。現有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將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三)支農惠農政策普遍落實,新農村建設紮實穩步推進
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全面貫徹“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農業稅及其附加全部免徵,累計為農民減負1.8億元,向農民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4301.5萬元。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兩免一補”政策得到全面落實,為農村中國小免除學雜費2983.3萬元。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成果喜人。農建投資3.46億元,完成總工程量8316萬立方米,實施重點骨幹工程963項,新修河道堤防468.3公里,新增水土保持面積66.8萬畝,新建安全飲水工程264處,榮獲“全國農田水利建設先進縣”殊榮,連續5年奪得省杯。農機作業大面積推廣,拖拉機擁有量達到2558台,保護性耕作擴展到12個鄉鎮14萬畝。實施省級土地開發整理項目14個、1300公頃,新增耕地123.9公頃。累計完成人工造林95.9萬畝、飛播造林109萬畝、封山育林62.6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3%。新建果樹標準園100個,栽植果樹240萬株,實施果實套袋補貼項目2500畝,全縣水果年產量達到12.5萬噸,被確定為國家級梨果基地重點扶持縣。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動物衛生管理體制改革順利完成,畜牧倍增計畫紮實有效推進。新發展規模小區51個,連續3年實現重大動物疫情零控制目標。設施農業實現較快發展,新發展蔬菜大棚1萬棟。農村能源建設取得新成績。投資1293萬元,完成“一池三改”4310戶,在部分鄉鎮進行了秸稈氣化試點。扶貧開發取得新進展。省直、市直部門定點包扶,投入扶貧開發資金7030萬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123個,落實扶貧開發項目289個,扶持農業龍頭企業22家,建移民新村6個,移民2238人。勞務經濟進一步做大做強。建立了覆蓋城鄉的農民工就業培訓服務體系,年勞務輸出超過10萬人,收入突破7億元,躋身全國“勞務輸出示範縣”和省“統籌城鄉就業工作試點縣”行列。
(四)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城鄉面貌實現全面改觀
為徹底改變城鄉落後面貌,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在改善基礎設施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朝青東線44.3公里加寬改造和國道306線39公里大修工程全線貫通,投入1.2億元完成了縣城一系列重點交通工程,投入8683萬元,完成“村村通”工程271.2公里,全縣油路養護里程達813.3公里。城鄉電網建設改造投資達2.3億元,增加電力負荷19萬KVA。通訊基建投資近1億元,寬頻網用戶達5178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突破10萬門。引入經營城市的理念,對縣城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建設改造。改造了四個出口,拓寬新建了三座大橋,鋪設了環路和城東5公里高標準大街,分五期修建了水上公園,改造了中心農貿市場,修建了可容納1.5萬人的大型體育場,在城東新區開發建設了行政綜合樓、財稅大樓等一系列先導工程,使城市規劃區由原來的7.5平方公里擴大到了23.5平方公里。對老城區自來水管網、臨街重點地段進行了全面的改造開發,普遍設立了街牌、路牌、樓牌等地名標誌,在新城區增設了綠地、廣場、路燈,在城區普遍推行了集中供熱,開通了城市公交。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功能日臻完善,面貌全面改觀。
(五)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和諧社會建設卓有成效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逐步加大了對社會事業的扶持投入力度,實現了經濟社會的統籌協調發展。教育教學條件全面改善成果喜人。在水上公園兩側相繼建成了職教中心、凌東高中、第三高中、聯合中學、幼稚園等系列工程,形成了凌東教育園區;結合農村中國小合校並點,大力實施危房改造工程,建成了13所寄宿制學校,徹底消滅了D 級危房;聘用1011名本專科畢業生充實到了教育教學一線,師資力量明顯加強。義務教育全面普及,初升高比例大幅度增加,為高校輸送畢業生1萬餘人。醫療衛生工作全面加強。抗擊“非典”取得重大勝利;爭取國債資金2000多萬元,新建了血站、傳染病房和疾病控制中心,改擴建28家鄉鎮衛生院;圓滿完成了中醫院和鄉鎮醫院改制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普及,為農民補償醫療費2370多萬元。加強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療市場監管,查辦違法案件1746起,取締無證診所7家。文化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遼西燈會秧歌和建昌鼓樂、大鼓被評為省級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廣播電視“村村通”綜合覆蓋率提高到98%,28個鄉鎮3.8萬戶開通有線電視。科技普及工作紮實推進。爭取省、市科技扶持資金400萬元,實施科技計畫項目28個、農業科技示範工程94個,被評為“全國科普示範縣”。財政、人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普遍推行“鄉財縣管”,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減輕了鄉鎮負擔;積極穩妥地開展了縣鄉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機構改革,規範了人事編制,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較好的人才智力支持。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較大進展。社會養老保險、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2.6萬人、1萬人、2萬人和2.3萬人。扶貧幫困和雙擁共建卓有成效。扶貧助學1300人,慈善募捐300萬元,完成貧困建房900戶,新建區域性中心敬老院3處,優撫政策得到全面落實,多次被評為雙擁模範縣。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婚育新風進萬家和家庭健康促進活動紮實穩步推進,計畫外超生和新生嬰兒性別比得到有效控制。檔案管理工作規範有序。146家單位晉升為市級以上先進單位,2家單位晉升為國家級先進單位。武裝工作業績突出。高標準完成了2490名基幹民兵整組工作,高質量完成了1360名新兵徵集任務,多次被省軍區評為“徵兵工作先進單位”。旅遊開發工作邁出新步伐。對白狼山、龍潭大峽谷和柏山清泉寺三大景區道路進行了系統的拓寬改造,新建旅遊賓館7家,有效地帶動了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發展。爭取上級立項投資5億多元,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完成了14.4萬戶的農業普查任務,被評為“全國第二次農業普查工作先進縣”。建立健全了突發事件應急工作機制,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全面加強,有效地遏制了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商貿流通、金融保險、民族宗教、物價、氣象、人防、地震、僑務等部門,也都立足本職,服務大局,為全縣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貢獻。
(六)民主法制建設強勁有力,社會綜合環境不斷最佳化
始終把政府自身建設擺在突出位置,自覺接受人大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累計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72件,政協委員提案183件。制定了政府工作規則,完善了國庫集中支付、政府採購、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等一系列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了政府行政行為。全面推行政務公開,大力加強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和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得到普遍落實,懲治、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圓滿完成了“四五”普法工作,成功啟動 “五五”普法,全社會法律意識明顯提高。以“四項矛盾大排查”為重點,積極妥善調處各類信訪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民眾利益和社會穩定。依法順利完成了第八屆、第九屆村委會和居委會換屆工作,較好地維護了農村基層的穩定。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平安縣”建設,大力推進警務進校園和巡防體系建設工作,堅持不懈地開展嚴打整治活動,有效地打擊了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和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嚴格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等商業欺詐行為,有力地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和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
十四屆人民政府開局以來,全縣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令人欣喜振奮的好成績,2007年更是異彩紛呈,碩果纍纍:
——民營經濟注入新活力。宏躍集團鐵選、鉬礦開發和紡織技改等一系列重點項目都有較大進展。藥王廟、娘娘廟和二道灣子等鄉鎮的五家鉬鐵企業順利完成改制,年納稅額可突破1億元。天星集團計畫投資5億元,增擴4台25000KVA電熱爐,年產26萬噸矽錳合金接續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全面展開。宏躍集團擴產1萬噸乳化炸藥項目,年可增加產值1億元;計畫投資2.4億元,年產3萬噸電解錳項目,10月份開始實施,達產後產值可達6億元,利稅可達1.5億元。亞鱷集團100萬噸迴轉窯水泥項目,經過近3年的不懈努力,今年3月份已正式投產。谷杖子宏基礦業新上一台6300KVA電爐,年可增加稅金1000萬元。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績。在35個村開展了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成功抵禦了春、夏、秋相繼出現的嚴重旱情,確保了全縣糧食總產的穩定。實施整村推進項目28個,移民200戶。新發展高效作物20萬畝、訂單農業3萬畝、綠色無公害農業84.4萬畝。完成農建骨幹工程208項,治理水土流失42.5萬畝,護砌河道114公里,實施大凌河綜合治理4.5公里,再奪省、市農建大禹杯。順利完成了全縣集體林產權制度改革工作,新增造林面積6.8萬畝。整合農口資金,對農民進行補貼,在朱小線沿線新建大棚1400多棟,一個貫穿養馬甸子、小德營子等7個鄉鎮的綠色產業帶已初具規模。新建畜牧小區24個,全縣畜牧業總產值突破10億元。新建農民工培訓基地7個,完成技能培訓2505人,引導性培訓5952人,輸出農民工10.5萬人,其中境外輸出14人,首次實現農民工輸出由境內到境外的突破。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出現新亮點。投資4600萬元,在縣城建成了建築面積1.6萬平米的文廣大廈、圖書館、電影院和建築面積1.3萬平米的體育館工程等一系列標誌性建築。城東新區綠化、美化、亮化工程,道路、綠地、消防管道、綠地噴灌管線和庭院燈全部鋪設安裝完畢。看守所和拘留所建設工程主體已完工。建築面積2.6萬平米的天星賓館,即將建成投入使用。原東方紅百貨商店、電影院商業網點開發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成功啟動了燃氣管道項目,1200戶居民已經開始供氣。淨水廠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兩個蓄水池已完工。垃圾處理廠建設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基本完成。城市功能、品位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社會各項事業實現新發展。進一步整合、最佳化教育資源,撤併4所中學、2所國小,新建7所寄宿制學校,成功舉辦了第一屆全民運動會。實施了縣婦幼保健院及7家鄉鎮衛生院5963平方米業務用房建設項目,為全縣28家鄉鎮衛生院購置了醫療設備。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達49.7萬人,參合率達92.89%,10月1日順利實現提標。由縣財政投資,建築面積3.1萬平米的人民醫院,順利建成投入使用。確保全縣人民在不增加就醫負擔的前提下,即可享受到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新增油路里程141.8公里,完成18條、95.9公里的村村通工程。全縣198個建制村實現通油路。公教人員全部納入醫療保險,新增養老保險擴面1901人,農村低保順利實現擴面提標。旅遊業實現較快發展,全年共接待遊客5萬餘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100萬元。
回顧本屆政府的工作歷程,充滿著困難和壓力,充滿著艱辛與汗水,也充滿了成功和喜悅。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我們主要堅持了以下幾點:
一是解放思想,調整思路。徹底摒棄了等、靠、要等舊有思維定式和守土戀家等傳統觀念,牢固樹立了自立自強,充分挖掘自身潛力,變劣勢為優勢的趕超意識,不斷尋求突破口,積極探索新的發展途徑,為經濟社會的成功轉型和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勁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二是改革開放,圖強創新。通過深化企業、農村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有效化解了長期積累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甩掉了沉重的歷史包袱,通過擴大開放,不但引進了一大批財源支柱項目,還進一步解放了思想,開闊了視野,大大增強了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信心和能力。
三是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牢牢抓住省、市鼎力幫扶的有利契機,充分利用各項優惠政策,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項目,解決了許多自身難以克服的重大困難和問題,大大地加速了前進的步伐。
四是勤政務實,紮實苦幹。注重調查研究,科學確定工作思路和目標,嚴肅紀律,細化責任,深入一線,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強化督察,堅決做到事事有安排,件件有落實,將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較好地兌現了歷次人代會上做出的莊嚴承諾。
五是和衷共濟,團結奮進。經過多年的工作實踐,培養造就了一支團結向上、作風優良、能夠經得起各種困難和風險考驗、砥礪的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發展有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廣大人民民眾擺脫貧困、奔小康的願望愈加強烈,發展有了良好的民眾基礎。全縣上下普遍形成了“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良好社會氛圍。
各位代表,十四屆人民政府以來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全縣綜合實力大提升、城鄉面貌大改觀、人民生活質量大提高、經濟社會大發展的五年。這五年,我們之所以能成功地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取得這樣輝煌的成就,是省、市及社會各界鼎力幫扶的結果,是縣委正確領導,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的結果,更是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向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向所有關心、支持建昌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時,更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們的工作距全縣人民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一是個別領導幹部和部分民眾思想觀念守舊落後,有待於進一步解放更新;二是“三農問題”仍然比較突出,農業基礎還很脆弱,設施還比較落後,產業化水平還比較低,農民增收還很困難,統籌城鄉的力度還須進一步加大;三是工業經濟較多依賴於資源開發,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不強,自覺性不高,促進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的力度亟需加大;四是城市意識還不夠強,城市建設的檔次、品位還有待於進一步提升。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嚴肅對待,在今後的工作當中,一定要切實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克服和解決。
二、新一屆人民政府暨2008年政府工作安排意見

新一屆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必將是我們大顯身手、大展宏圖、勇創輝煌的五年。科學地籌劃落實好未來五年的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今後一段時期,我縣社會經濟發展將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也將面臨許多有利條件和重要機遇。但經過認真的權衡比較,我們認為還是利大於弊、機遇大於挑戰: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國內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我們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大環境;黨的十七大奏響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時代主旋律,確立了全黨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為我們加速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黨的十七大又明確指出,將繼續加大對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繼續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我縣是省扶貧開發重點縣,省、市明確表示將給予建昌更大的傾斜和扶持,這些都為我們加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保障;省五點一線,市三點一線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也必將對我們加速發展起到更大的引領推動作用;經過多年的積累,特別是“十五”以來的發展,我縣的經濟實力、基礎環境、精神面貌等各個方面都有了較大改善和提升,資源優勢逐漸顯現,廣大幹部民眾發展的意識更強、氛圍更濃、幹勁更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基礎與條件已經成熟。這一切都更加增強了我們圖自強、謀發展、求振興、促和諧的信心和勇氣。
根據對形勢的科學判斷與準確把握,經過廣泛調研和多方徵求意見,確定今後一段時期總的發展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發揮自身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堅定不移地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集中精力做大做強礦產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設施農業,畜牧業和勞務輸出四大主導產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面加快小康社會建設步伐,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新建昌。
按照這一指導思想,我們對確定的今後一段時期全縣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2年底,全縣生產總值要達到75億元,比2007年增長108.3%,年均遞增15.8%;全口徑財政收入要達到10億元,比2007年增長122.2%,年均遞增2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要達到4億元,比2007年增長111.4%,年均遞增22.9%;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要達到20億元,比2007年增長53.8%,年均遞增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要達到16億元,比2007年增長105.1%,年均遞增15.5%;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6000元,比2007年增長62%,年均遞增12.1%。
為確保上述目標都能如期實現,我們將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抓項目,促振興,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
工業是振興的根本,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做大做強、提升最佳化工業經濟,全力打造工業強縣。一是加快建設工業園區,構築工業經濟發展新體系。按照產業集群、企業集聚、土地集約的要求,制定實施工業園區發展規劃,重點建設縣城工業園區、八家子省級開發區和一批鄉鎮產業功能區。圍繞“規劃、機制、人才”三要素,推進園區統一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分工,發揮各自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力爭將園區建成資源性產業加工、特色產業集聚和高新技術及循環經濟成長基地。二是改造提升現有產業,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積極引導企業套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節能降耗,提高產品質量檔次,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做大做強。對一些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而又整改不力的企業該停的停,該關的關,決不手軟。三是圍繞園區建設抓項目,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要結合國家產業政策,嚴把項目準入關,按照投資大、低消耗、低污染、高科技、高效益的標準,力爭引進一批創新能力強、擁有自主品牌的高質量項目。無論投資再大、效益再高,只要不符合環保和節能降耗要求的一律堅決拒之門外,決不能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求得一時繁榮。四是加強企業運行監控,切實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對關係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企業,要加強跟蹤監測,強化扶持服務,做好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趨向分析,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推動企業安全生產,實現規模效益最大化。
(二)抓三農,促小康,堅定不移地推進新農村建設
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攬整個農村工作,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結合實際,認真規劃、分類指導、典型帶動、逐年推進,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規劃建設玉米、蔬菜花卉、無公害綠色雜糧、水果、乾果、套種複種高效作物、畜禽和食用菌等“八大農業產業基地”為依託,以結構調整為重點,科學整合支農資金,積極幫助農民協調小額貸款,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做優做強“種、養、輸”三大主導產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標準化建設,積極培育優勢農業品牌,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扶持、壯大農業龍頭企業,加快培育農村經紀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加強防雹增雨等氣象服務和土石流等地質災害預防工作,努力為農民民眾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認真落實各項惠農益農政策,讓廣大農民分享改革發展成果。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新農村建設試點普及工作,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到2012年,全縣糧食總產要穩定在3億公斤以上;蔬菜大棚要達到2萬棟,總產量要突破6億公斤;新栽植果樹500萬株、新建果樹標準園100個,水果總產量要達到2.5億公斤,新建畜牧小區100個,畜禽存欄量要達到900萬隻;勞務輸出力爭達到15萬人;農機具擁有量要達到9000台套;要完成342.8公里村村通工程,實現全縣村村通公路;森林覆蓋率要達到35%,努力建設生態建昌;堅持不懈地開展好以治山治水為主要內容的農田水利建設,完成水土保持治理工程35萬畝,治理河道200公里,新打大口井300眼,新建河道攔蓄工程25處,新建飲水安全工程400處,解決10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全面實施大凌河、六股河規劃治理工程;大力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全縣17個貧困鄉鎮要全部脫貧,貧困村要減少到16個,貧困人口要減少到2.6萬人;新農村試點村逐年增加,“一池三改”、秸稈氣化工程要全面鋪開,村村建有致富支柱項目,力促全縣新農村建設實現質的飛躍。
(三)抓開發,促增容,堅定不移地加速城市化進程
協調新老城區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努力改善環境、擴大容量、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將縣城建成一座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適合人居的山水園林城市。一是調整完善縣城總體規劃,合理確定城市發展方向和規模,為今後城市建設提供科學精確的藍圖和範本。到2012年,力爭使城區面積發展到23.5平方公里,縣城人口增加到15萬人。二是繼續強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為城市發展夯實基礎。加強水、電、路等城市發展配套設施建設,不斷擴大集中供熱和燃氣供應覆蓋面,逐步完善城市美化、亮化和綠化工程。積極爭取高速公路建設的立項實施,努力拓展發展空間。積極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努力改善人居環境。三是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體制,逐步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努力提高市民城市意識,全面規範城區市場經營和交通秩序,強化社區建設,規範住宅區物業管理,維護縣城良好形象。
(四)抓民生,促和諧,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關注民生,注重社會事業建設,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強化基礎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壯大職業教育。到2012年,高中教育普及率力爭實現100%,職業教育要在全省創出品牌。加強鄉鎮文化陣地建設,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加大科技推廣套用力度,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引進新技術新設備,培養、引進高水平醫務人員,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監管力度,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進一步完善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提高社會保障能力。認真落實三大基本國策,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流通服務業,搞好“五五”普法,強化檔案信息開發利用工作,抓好民兵預備役和人防工作,做好擁軍優屬和優撫安置工作,開展慈善募捐活動,發展社會福利救濟事業。抓“平安”,促“安全”,堅決維護社會穩定和生產安全,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努力提高社會和諧指數。
(五)抓環境、促發展,堅定不移地加強環境整治工作
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切實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基礎環境。一是深入開展公民道德教育和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揚團結互助、平等互愛的社會主義新型人際關係,努力提升社會文明程度。二是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創新工作機制,加大解決力度,提高民眾滿意度。妥善處理民族宗教事務,加強民族團結。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殺人、搶劫等暴力犯罪和各類邪教組織,努力開展“平安”建設,為民眾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社會環境。三是進一步理順政府與企業、市場、社會的關係,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行政審批手續,不斷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堅決查處行政不作為、亂作為以及各類干擾、破壞企業正常生產和侵害企業合法權益的行為。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開好頭,起好步,至關重要。新一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是:到年底,全縣生產總值要達到41億元,同比增長13.9%;全口徑財政收入要達到5.4億元,同比增長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要達到2.1億元,同比增長20%;國稅收入要達到3億元,同比增長20%;地稅收入要達到1.8億元,同比增長20%;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要達到15億元,同比增長15.4%;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要達到9.5億元,同比增長21.7%;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4100元,同比增長10.8%。
為確保上述目標如期實現,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擴大規模,提高質量,著力推進新型工業化
把項目建設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縣富民的戰略舉措,努力實現“投產一批、新建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一要加快在建項目建設步伐。加大對馬道鐵礦、大楊樹溝鉬礦、紡織擴建和綠創玉米深加工等項目的跟蹤服務力度,及時幫助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確保其早日投產、達產。二要扶持現有企業做大做強。積極引導企業更新設備、引進技術、擴大規模,逐步拉長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企業綜合競爭力。對宏躍集團電解錳和天星集團接續項目要強化協調服務,抓好督辦落實,爭取早日建成投產。三要抓好新項目建設。繼續最佳化改善全縣投資環境,積極爭取兩台12萬KVA主變的變電所和風能發電項目,解決電力瓶頸問題。充分挖掘資源、政策、環境優勢,充分發揮八家子省級開發區功能,年內力爭引進一批新項目,持續壯大全縣工業經濟的發展規模和總量。四要推動企業加快創新。積極引導鼓勵企業培養、聘請高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引進開發新產品、新技術,創新管理模式和生產模式,在做大工業經濟“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質”的提升,搞好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統籌城鄉,加大傾斜,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加大傾斜力度,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一要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畜牧業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繼續推進朱小線綠色產業帶建設,新發展蔬菜大棚2000棟,新栽果樹50萬株,新建畜牧小區15個,積極支持億達利食品飲料開發中心、益民農副產品開發中心等企業做大做強。二要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堅持內轉外輸結合,就業創業並重,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年內要培訓農民工1萬人,組織勞務輸出4萬人,實現勞務輸出12萬人和勞務收入10億元。三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完成200戶農村危房、險房建設改造任務,保質保量完成朝青西線大修和16個村、80公里 “村村通”工程,造林11萬畝,保護性耕作2萬畝,實施農建工程150項,重點抓好大凌河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確保再奪省農建大禹杯。四要加強扶貧開發和新農村試點建設工作。積極爭取省、市扶持,紮實推進整村推進扶貧、移民扶貧和扶貧培訓等項工作。按照“走平坦路、喝乾淨水、上衛生廁、住整潔房、用潔淨能源”的要求,著力整合各種項目和資源,對全縣28個縣級試點村實施縣級領導和部門包扶制,加大投入扶持力度,引領帶動全縣新農村建設。
——科學規劃,穩步實施,著力推進城鎮化進程
統籌城鄉發展,以縣城和中心鄉鎮為中心輻射全縣,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一要認真完成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為確保城市科學有序發展,我們請省規劃設計院的專家,正在修訂編制全縣城鄉發展規劃。規劃一經批准,就具備法律效率,今後的發展必須嚴格按照規劃執行,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二要重點實施城東新區兩大建設工程。繼續利用資產置換的方式,在城東新區原可可脂廠院內建設金融辦公樓,推進集約化辦公和一站式辦公;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抑制房價增長過熱趨勢,在城東新區集中建設經濟適用房。三要努力改善城市環境,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排除萬難,掃清障礙,全面啟動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對城市重點街巷進行改造,對黑山河進行綜合治理。加強社區建設,合理調整社區規模,落實辦公場所和經費,擴大燃氣普及面,年內要突破5000戶,淨水廠和垃圾處理廠要抓緊運作,力爭年內全部竣工投入使用,讓市民用上方便氣、吃上放心水、擁有更好的環境。四要加強小城鎮規劃建設。重點加強八家子、喇嘛洞、玲瓏塔和藥王廟等一些基礎較好、區域優勢突出的中心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功能,提升輻射帶動能力。
——以人為本,關注民生,著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統籌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推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認真完成“兩類新三片”新一輪“普九”工作任務和省級示範性高中申報驗收工作。提高公共衛生醫療服務水平,重點抓好愛滋病、結核病等傳染病、地方病防控工作;加大食品藥品監管、監測力度,保證人民民眾飲食和醫療衛生安全。認真開展文物普查工作,更新廣播電視設備,增加節目套數,提高廣播電視覆蓋面,增加縣城圖書館藏書量,豐富城鄉居民文化生活;以查處違規網咖、非法出版物為重點,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工作,不斷淨化文化市場。嚴格執行人口計畫生育政策,穩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積極開展家庭健康促進活動,加強對育齡民眾的生殖保健服務,推動生育文明建設。加大環境污染整治力度,強化環境監督,認真完成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的數據匯總、上報工作。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保障能力,啟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加大公共服務機構建設力度,完成殯儀館搬遷和公墓開發任務。加快旅遊產業發展,嚴格落實旅遊開發各項優惠政策,白狼山、龍潭大峽谷、柏山清泉寺三大旅遊景點開發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加強改進信訪工作,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積極預防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加大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力度,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有效防範安全生產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依法行政,務實清廉,著力推進政府自身建設
新一屆政府肩負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歷史重任,要實現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必須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一是加強學習,提高執政水平。堅持用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重點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提高對中央、省、市政策的領悟能力,準確把握縣委的決策意圖,增強工作的方向性;要認真學習經濟、科技、法律等知識,增強科學判斷形勢、做好實際工作、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努力造就一支勤政務實、善於創造性開展工作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二是依法行政,提高公信力和執行力。深入實施《行政許可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把政府工作納入法制化、規範化軌道。進一步完善政府議事規則和辦事程式,建立健全公開透明、程式規範的行政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健全政府重大決策專家諮詢、重大事項社會公示聽證等制度,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和制度化。擴大政務信息公開範圍,規範公開程式和方式,保障人民民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進一步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和評議考核制,切實加大對行政審批行為的監督,增強政府的執行力和公信力。三是轉變作風,紮實推進廉政建設。牢記“兩個務必”,發揚艱苦奮鬥作風,堅決反對奢侈浪費,規範公務接待行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設節約型政府。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積極推進民主評議行風活動,著力加強作風建設,切實改進文風會風,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學習和調查研究上,用在服務民眾和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上。深入開展政務公開、清理專項資金、治理經濟發展環境、治理商業賄賂等項工作,加大對各種亂收費行為整治力度,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完善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和建設工程、土地使用權出讓等各項招投標制度,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從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進一步深化機關效能建設,力戒官僚主義、形式主義,樹立風清氣正,務實高效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新一輪發展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形勢催人奮進,新的事業前景無限輝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感責任重大,使命艱巨。我們決心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下,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萬眾一心,開拓奮進,不斷將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推向前進,努力建設和諧富庶新建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