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平頂山市政府工作報告

"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136.3億元

2004年工作回顧

2004年是我市“實施二次創業,打造經濟強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第一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圓滿完成了市八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經濟總量躍上新台階。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達470.7億元,新增105億元,增長15.6%,為1994年以來最高,總量和增速均居全省第6位。人均生產總值突破1000美元,達到9616元,增長15%。
——財政收支大幅增長。全市地方財政收入21.5億元,增收7億元,增長46.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9.96億元,增長43.5%,居全省第2位;財政支出37.96億元,增長32.3%,財政實力明顯增強。
——工業經濟速度效益同步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43.8億元,增長23%;綜合經濟效益指數128.2%,提高17個百分點;實現利稅45.3億元,增長57.5%,其中利潤19.6億元,增長96%,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農村經濟取得新進展。農林牧漁業實現增加值60.9億元,增長9%,增速比上年提高6.4個百分點。全年糧食總產161.3萬噸,增長11.4%,是又一個高產年。
——內外貿易快速發展。全市進出口總值2.99億美元,增長64.5%,其中出口1.25億美元,增長25.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6億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增長10.9%。
——就業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全市城鎮新增就業崗位6.4萬個,2.7萬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其中“4050”人員9217人,均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4%。
——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31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增長8.3%;農民人均純收入2369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增長7.8%,扭轉了多年來低速徘徊的局面。
這些成就,標誌著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躍上了一個新的戰略起點,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在巨觀調控中謀求發展,著力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狠抓重點項目建設

抓住國家有保有壓調整投資重點的機遇,乘勢而上,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千方百計克服資金、用地等制約因素,強力推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項目建設,建成和開工了一批對經濟社會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項目。年初安排的81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2.3億元,建成投產11個。全市新增發電裝機27萬千瓦、日供水能力10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15萬噸、有效灌溉面積3.1萬畝、高速公路通車裡程52公里、國省幹線公路53公里、縣鄉公路294公里。投資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3.7億元,增長45.1%,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94.9億元,增長60.2%,居全省第4位。投資自主增長機制初步形成,民間投資37.1億元,增長1.2倍,占投資的比重由28.3%提高到39.1%。

加快結構調整步伐,綜合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推進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堅持把工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貫徹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全過程,著力發展三大產業集群,全面推進八大工業基地建設。全年安排重點工業項目46個,完成投資15.5億元;實施更新改造項目29個,投入技改資金16億元。平煤集團80型焦爐改造、葉縣藍光電廠一期、匯源三期、海明黑液資源化、虹劍焦化、西氣東輸管線鋼材技改、天鷹軌道交通電器、姚孟粉煤灰煤矸石多孔燒結磚等項目建成投產。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27.6億元,增長22.2%。加快推進煤炭、鋁土礦等資源整合,強力推動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支持骨幹企業做大做強。平煤集團與武鋼、寶鋼集團開展了廣泛的合資合作,整合了梨園、新峰、白廟3家地方煤礦,全年銷售收入110億元,成為全省4家銷售收入超百億元企業之一。平煤、舞鋼、神馬、姚電、天瑞、天鷹6家企業進入全省100戶成長性較好的重點企業行列,完成增加值92.4億元,增長19%,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61.8%,拉動規模以上工業增長12.5個百分點。
加快服務業發展。在積極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同時,重點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全市實現旅遊總收入8.6億元,增長18.3%;接待遊客200萬人次,增長24.5%。規範房地產開發秩序,城鎮以上房地產開發投資4.9億元,增長40.9%。積極發展物流業,交通運輸、倉儲、郵電通信業增加值達到32.3億元,增長21.4%。穩步發展金融業,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390.2億元,增長24%,其中城鄉居民儲蓄274.5億元,增長18.7%;貸款餘額221.8億元,增長5.5%。全市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136.3億元,增長12.9%。
大力實施縣域經濟突破。把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作為事關全局的重點工作,按照“工業首位、民營主體、項目帶動、城鄉一體”的總體思路,大力發展縣域工業和民營經濟。6縣市實現生產總值300.4億元,增速均在12%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達63.8%。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5.6億元,增長1.2倍;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2億元,增長25.8%。舞鋼、汝州、寶豐、葉縣、新華和衛東6個縣(市、區)財政收入過億元,其中舞鋼市突破2億元。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增加值50.4億元,增長28.1%,實現稅金7.8億元,增長43.9%。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3.5%,是近年來城鎮化步伐最快的一年。

高度重視“三農”問題

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突出“六大產業”,推進“四大結構調整”工程,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畜牧業產值53.1億元,增長6.8%,占第一產業產值的48.6%。完成造林面積22.3萬畝,其中新增經濟林5.9萬畝。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35家企業通過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安排500萬元農業結構調整資金,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基地、產地批發市場建設,2家企業被確定為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改擴建農產品市場18個。爭取農口項目24個,新增國家和省投資2389萬元。認真落實國家“降點直補”政策,農民實際減負增收9769萬元。實施“農村百萬勞動力轉移工程”,完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1萬人,新增勞務輸出7.8萬人,輸出總量達50.8萬人,農民外出務工收入達25.4億元。

城市建設取得新進展

光明路南延全線貫通,三座湛河橋已完成工程量的80%,高陽路二期、鷹城廣場改造正在穩步實施,文園路步行橋、快速通道連線線及明珠廣場、七彩虹遊園等一批街頭遊園建成投入使用。舊城改造步伐加快,錦綉花園、明珠城市花園、東方竣景小區主體已完工,繁榮街改造工程已開工建設。中水回用、西氣東輸天然氣支線工程等公用事業建設步伐加快。開展了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占道經營、垃圾圍城等問題得到進一步整治。新城區起步區7.6平方公里的各項規劃設計已全部完成,出讓劃撥土地3857畝,20.5公里的道路已建成通車,水、電、氣、暖基礎設施配套已大部分完成,新城區已具備大開發、大建設的基礎條件。

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以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為契機,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服務型、責任型政府建設,基本完成了政府機構改革和鄉鎮機關人員分流工作,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保留市直行政許可主體40個,第一批保留行政許可事項215項。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農村信用社等改革。平煤、舞鋼、神馬、姚電四家大型企業通過項目合作、資本引入等形式,實現了強強聯合和產權多元化;154戶國有中小工業企業已改制141家,剩餘13家企業7家進入破產程式,6家正在進行破產或轉讓前的準備工作。已有10家企業的13所學校基本與企業分離,平煤集團32所學校的分離工作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國有糧食購銷企業分流安置職工4413人。農村信用社完成了10家縣級聯社及所屬122家基層社的清產核資工作,增資擴股2.4億元,清收不良貸款1.3億元。堅持實施開放帶動戰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指導和協調,成功舉辦了杭州、上海招商會、“世劉會”、“世葉會”、寶豐(上海)推介會等招商引資活動。全年共引進區外資金28.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443萬美元,增長29%,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7家。加大對高壓開關、碳化矽等拳頭出口產品的扶持力度,實行進出口權備案制度,32家企業獲得進出口經營權。

加大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力度

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新增城鎮就業人數為近年來最高。做好“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推進三條保障線的銜接。調高了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發放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7254萬元,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3.56億元,均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為8.1萬名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5010萬元,實現了應保盡保;投入413萬元對4.3萬農村特困人口實施救助,初步建立了城鄉救助體系。在全省率先創辦了“愛心超市”。籌措5846萬元資金用於農村道路建設,完成“村村通”工程329公里,140個行政村實現通油路。籌措1528萬元,實施農村飲水和飲水安全工程65處。加大扶貧開發力度,3.3萬人口脫貧和解決溫飽。戰勝了百年一遇的嚴重洪澇災害,安排救災資金1631萬元,開倉借糧50萬斤,重建倒房6708間。全市清理建築領域拖欠工程款1.5億元,清欠農民工工資2560萬元。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深入開展了煤礦、非煤礦山、道路交通等7個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大力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提高了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的安全生產基礎水平。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保障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飲食、用藥安全。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

大力實施科教興平和人才強市戰略,實施科技計畫項目102項、資金780萬元,爭取省科技計畫項目21項、資金108萬元。5家企業、7種產品被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技術產品。投資2122萬元,改造中國小D級危房1.5萬平方米。籌資1605萬元,對市一中、市二中、市一高進行建設改造。全市普通高中升學率達68.4%。平頂山學院掛牌成立,實現了當年本科招生。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學生達到3.5萬人。蒲城店遺址、汝州張公巷瓷窯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疾病防控和醫療救助體系建設進展順利,投資改造鄉鎮中心衛生院15所。繼續搞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參合農民達37.7萬人。對全市既往有償供血者進行普查,建立了愛滋病患者防治救助體系,實行患者免費救治。成功舉辦了市六運會和第八屆全民健身節。繼續做好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穩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長率4.9‰。加強環境保護,整治環境違法企業107家,取締小煉焦池900道,違法煤堆、煤泥堆437堆,固化矸石山6座。民族宗教、審計統計、新聞出版、廣播電視、人防、史志等各項社會事業不斷進步。
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和“愚公移山”精神,廣泛開展向任長霞等先進典型的學習活動。選派幹部開展駐村幫扶工作。深入開展“道德規範進萬家、誠實守信萬人行”活動。大力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集中開展了網咖、網際網路等專項整治。紮實推進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文明景區、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取得新成效。擁有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2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2個、全國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3個、全國社區建設示範區1個、省級文明單位166個。寶豐縣創建為國家衛生縣城。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人大法律、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489件,辦復率達100%。堅持科學民主決策,強力推進依法行政,政府工作法制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以創建綜治先進市為契機,大力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命案偵破攻堅戰”,取得了明顯成效。組織市縣兩級幹部下訪,著力化解信訪積案,省交辦的180件信訪案件全部辦結。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完善了應急機制。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駐平部隊、武警官兵在抗洪搶險、維護社會穩定、支持地方經濟建設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駐平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與先進地市差距仍然較大,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著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農業生產基礎還不穩固,農民增收難度加大;非公有制經濟占GDP的比重偏小,經濟外向度較低;信貸資金、建設用地供應偏緊,影響了城建、工業項目的實施;城鄉新增勞動力較多,就業壓力增大;物價上漲幅度較高,部分低收入民眾的生活受到影響;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相當嚴峻,一些地方和部門安全生產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重特大事故接連發生,給人民民眾生命財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一些領導幹部作風浮漂、形式主義比較嚴重;經濟發展環境還不夠寬鬆,一些結構性和體制性矛盾依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突出經濟建設中心,努力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2004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圍繞“實施二次創業,打造經濟強市”,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更加重視“三農”問題,積極推進改革創新,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以八大工業基地為依託,加快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進一步推動經濟的跨越式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1%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外貿出口增長1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城鎮新增就業崗位5.5萬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工業企業質量和效益指標進一步提高。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八項經濟工作。

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緊緊圍繞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加快重點產業發展,加大對基礎產業、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實施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建設項目。2004年初步安排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總投資500萬元以上)262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9個。當年預期完成投資151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29億元。
繼續抓好電力項目建設。年內要完成平煤集團坑口電廠二期項目;加快姚電四期2×60萬千瓦機組擴建、平頂山電廠2×2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擴建和瑞平公司2×15萬千瓦熱電機組項目。開工建設220千伏蒲樓等4個變電站、110千伏代莊等3個變電站。全年力爭開工建設電力項目裝機容量達157.5萬千瓦,新增裝機容量21.9萬千瓦。加快平頂山電廠二廠4×90萬千瓦機組、華電汝州電廠4×90萬千瓦機組、葉縣藍光電廠二期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加大主電網建設力度,全面完成農網三期改造工程。
加速壯大煤炭產業。加快新井新礦建設,依託平煤集團建設超億噸特大型煤炭基地。加快平煤集團十一礦改擴建、寧莊礦、張村礦和動力煤洗配中心技改工程建設進度。完成平煤集團庇山礦、朝川礦年產60萬噸機焦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建設煤炭採掘信息化示範項目和汝州萬和70萬噸搗固焦工程。新增煤炭生產能力45萬噸,新開工規模達到60萬噸左右。做好平煤集團100萬噸焦炭、夏店煤礦等項目的前期工作。抓好煤礦安全改造和採煤沉陷區治理。
加快重點基礎設施和水利項目建設。漯平高速公路平頂山段年內建成通車,加快平臨高速公路境內段工程建設步伐,開工建設鄭石、太澳兩條高速公路境內段工程。實施國省幹線公路項目28個,完成幹線公路改建415.6公里;改建縣鄉公路300公里,實現110個行政村通油路。完成昭平台灌區節水續建六七期、白龜山水庫除險加固、老虎洞等12座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等工程的年度建設任務,完成西氣東輸平頂山支線和第四水廠等項目,加快建設燕山水庫。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南水北調中線平頂山段工程。
繼續落實有保有壓、鬆緊適度的投資調控政策,對投資項目“保重點、保續建、保投產達效”。同時,要篩選、儲備一批科技含量高、能夠帶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重點項目,尤其是重點工業項目,進一步提高重點項目對全市經濟的支撐帶動作用。

加快推進工業結構調整

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加大工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經濟成長方式轉變,以八大工業基地為依託,以重點企業為龍頭,集中力量抓好優勢產業,促進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努力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
做大做強傳統產業。把工業結構調整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發揮煤、鹽、鐵、鋁等資源優勢,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延伸產業鏈條,開發高端產品,形成產業集聚,提升行業集中度和競爭力,實現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完成中加鋼鐵二期、神馬集團新增10萬噸尼龍66鹽和2萬噸連續聚合切片、天瑞集團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鐵路重載合金鋼鑄件、中鹽皓龍新增60萬噸鹽、匯源公司10萬噸離子膜燒鹼和10萬噸專用樹脂等項目。開工建設舞鋼公司100萬噸中厚板生產線項目。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推進新興產業發展,支持企業在高新技術領域開發戰略性產品,扶持一批從事套用技術、信息技術開發的新興企業。加大對具有潛在優勢的新材料及環保領域的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力度,實現從煤炭產業到非煤產業、從地下企業到地面企業、從初加工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的轉變,努力擴大非煤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在工業經濟和工業產品中的比重,逐步擴大高新技術產業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抓好神馬集團高模低縮滌綸工業絲項目建設,做好平煤集團50萬噸甲醇、10萬噸煤焦油工程,天鷹集團80萬至100萬伏高壓隔離開關,中材環保新型環保設備等項目的前期工作。抓緊神馬集團安全氣囊絲、芳綸帘子布產品的試驗和項目前期工作。
強力推進大公司、大集團戰略。省級財政將增加工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積極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加快百戶重點企業規劃項目實施。我們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進以我市6家大型企業為代表的大公司、大集團發展戰略,支持企業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和技術創新。平煤集團要努力延伸煤電建(材)、煤焦化(碳素)和煤炭—氣化—尿素、甲醇化工產品產業鏈,加大與下游產品生產企業的聯合、兼併、重組力度,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力爭銷售收入達到120億元。舞鋼、神馬、天鷹、天瑞、姚電公司銷售收入要力爭分別達到62億元、32億元、20億元、15億元、13億元。同時,從全市九大行業中按年度銷售收入選擇30戶企業作為市級重點企業予以傾斜支持。加強工業經濟運行調節,抓好煤炭、電力供需銜接和運力協調,規範成品油市場管理,努力緩解煤電油運供求矛盾。
努力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廣泛開展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切實做到從節約資源中求發展,從保護環境中求發展,逐步構建節約型的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建設節約型社會。繼續加大對高耗能、高污染等生產能力落後企業的淘汰力度,積極推行清潔生產。加快實施煤炭、鋁土礦等資源整合。支持和鼓勵平煤集團採取收購、兼併、控股、聯合等方式,實施煤炭企業間的併購。嚴格控制焦化項目。重點搞好煤矸石、粉煤灰、垃圾等綜合開發利用,推進中水回用、機焦廢氣回收利用工作,推廣套用先進技術,提高資源節約的整體水平。

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

解決好“三農”問題仍然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認真落實中央一號檔案,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圍繞“六大產業”,繼續抓好“四大調整”。一是調整種植業結構,突出發展優質糧油生產和高效經濟作物。穩定提高優質糧油和優質菸葉種植面積,抓好葉縣國家優質專用糧食基地建設,加快特色農業基地建設。二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突出發展畜牧業、林果業。繼續推進優質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規模養殖和畜牧園區,加快龍頭企業建設步伐,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加快奶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乳製品加工龍頭企業。抓好畜產品質量監測和動物疫病防治工作。大力發展林業生產,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和平原綠化。三是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突出發展二、三產業。走工業化、集約化經營的道路,增強農產品加工業的輻射帶動能力。大力發展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四是調整農村勞動力結構,突出發展勞務產業。強力實施“農村百萬勞動力轉移工程”,切實做好農民工的轉移、培訓、服務和管理工作,加強勞務基地建設,全年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10萬人。
提高農業科技和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強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加大良種良法的推廣力度。做好農產品質量認證和檢驗檢測工作,促進農產品的綠色安全無害化和標準化生產,為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創造條件。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抓好特色農產品的規模化種植和專業化生產。集中使用農業結構調整資金,重點加大對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提高糧食及畜產品加工轉化能力。規劃建設一批縣域綜合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鄉鎮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和網點,形成相對完善的農產品市場服務體系,切實解決秸稈利用、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提高企業生產經營和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利用國債項目,加快農村沼氣、節水灌溉、人畜飲水、鄉村道路等“六小工程”建設。大力開展土地治理和中低產田改造。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和大型灌區配套建設,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新建沼氣池5000座、旱地小水窖4000座,發展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旱澇保收田4萬畝、節水灌溉面積5萬畝,解決3.2萬農村民眾飲水困難和1.4萬民眾飲水安全問題。

搞好城市建設與管理

嚴格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已經修編完畢,要抓緊進行上報審批工作。強化規劃實施監督,堅決維護城市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進一步完善以總體規劃為指導,專業規劃、詳細規劃配套協調的城市規劃體系,著手編制建設規劃,完成綠地系統規劃,加快編制市區管網綜合規劃和都市村莊及城鄉接合部規劃。及時編制新城區起步區以西發展規劃。
強力推進新城區建設。新城區開發建設是我市城市建設的新亮點,也是我市經濟發展的新高地。要加大起步區內的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建設力度。市政大廈和湖光小區要確保6月底投入使用,會議中心、深圳朗曼“0375首府”房地產、香港建業“森林半島”房地產、上海懿龍“青山綠水”四星級賓館、台灣偉立紡織品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要在5月底前全部開工建設,市政中心文化公園、湖濱大道及生態景觀帶、緯二路、經三路、污水處理以及水、電、氣、暖、弱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步伐,確保年內配套到位。法院審判大廳、建委檢測中心、市疾病控制中心、交通大廈、財政大廈、燃氣大廈等17個項目要抓緊開工和建設,力爭早出形象。加大融資力度,強化產業支撐,加快發展步伐,為實現“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十年鑄精品”的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加快老城區改造步伐。完成高陽路二期續建、體育路中段、曙光街東段、大眾路、勞動路中段、大烏路中段、湛南路東段、開源路北段維修改造工程,改善城市道路微循環。美化城市出入口,完成東出入口綠化工程。儘快實施湛河三橋引線工程,確保三橋竣工即時發揮效益。開工建設市污水處理二期工程。加快生態園一期、文化宮聯盟路連片開發與繁榮街、和平路商業步行街改造步伐,推進大營、馬莊、西高皇等都市村莊改造工作,改善城市人居環境。重視高新區的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載體和服務功能,最佳化東部城區功能,拓展東部發展空間。
加強城市管理與經營。結合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優秀旅遊城市、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活動,充分發揮三區城市建管作用,著力解決城市衛生、占道經營、垃圾圍城、交通秩序,特別是背街小巷、城鄉接合部髒亂差等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盤活城市存量資產,爭取金融資金,吸引民間資本,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城市建設,逐步實現由單純靠財政資金搞建設,向全民參與、全社會投入城市建設的轉變。特別要充分利用好新建城市道路、新城區建設拉動升值的土地,依法經營,公開拍賣,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堅持規劃先行、分類指導、分步推進的原則,以城關鎮和中心集鎮為重點,增強城鎮的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促進農村人口、生產要素向城鎮集中,努力使城鎮成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平台,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大力支持爭創文明縣城、園林縣城、生態縣城、衛生縣城工作,重點建設一批產業優勢突出、各具特色的建制鎮。省對重點縣市撥付的城鎮化建設引導資金已提前一年到位,要切實加強管理,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進一步擴大消費需求

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需求。要把適當提高消費率作為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逐步改變高投資、低消費的經濟發展格局。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快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穩定居民收支預期,提高消費者信心。嚴密監測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降低農業生產成本。著力培育消費熱點,促進消費結構最佳化升級。完善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改善居民消費環境。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進一步放寬政策,放開經營範圍,鼓勵各種經濟成分的資金、技術、設備、房產、信息、勞務等投入第三產業,逐步提高第三產業在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用先進理念和現代技術提升服務業水平。加強市場體系建設,進一步深化服務業各領域的產業分工,引導服務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優先發展現代物流業,整合重組物流資源,培育現代大型物流集團。
積極發展文化、體育等需求潛力大的行業。加快發展現代金融、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新興服務業和諮詢、法律服務、科技服務等中介服務業。
圍繞全國優秀旅遊城市創建活動,做大做強旅遊業。要綜合開發旅遊資源,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為我市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2004年,要完成全市旅遊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完善旅遊資源和旅遊項目資料庫。整合旅遊資源,加大旅遊投入,高品位實施景區建設,打造旅遊精品景區。強力做好石人山景區宣傳推介工作,加大香山寺的保護開發力度。繼續開展創建A級旅遊景區工作,確保石漫灘國家森林公園二郎山、昭平湖、葉縣縣衙景區進入國家2A級景區,力爭風穴寺、三蘇園進入國家3A級景區行列。

不斷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大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一要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繼續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規範國有企業改革行為,認真解決改制企業的突出問題。2004年爭取使已改制的13家國有大中型工業企業全部實現股權多元化,並在主輔分離、輔業改制方面取得進展。對7家進入破產程式的國有中小工業企業,儘快破產終結;其他6家實行一企一策,加快改革步伐。以企業辦學校分離工作為重點,擴大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成果。以落實出資人職責為中心,健全國有資產監管體系。二要繼續推進專項改革。2004年,國家繼續對農業生產實施“三補一免”政策,同時,省委、省政府決定,2004年起我省全部免除農業稅。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抓好落實,確保農民得到比上年更大的實惠。要積極穩妥地推進縣鄉公共財政制度改革,制止發生新的鄉村不良債務,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要爭取10月底完成企業改制和減員分流任務。農村信用社改革要切實做好增資擴股、清收不良貸款工作,確保第一批9家農村信用聯社順利取得央行票據資金。三要繼續推進其他領域的改革。進一步深化投資體制改革,規範政府投資範圍和行為,減少、規範投資審批,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繼續抓好交通、城建、公用事業、水利等建管體制改革和社會事業領域改革,力求取得新的進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