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團結奮進,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達到671.9億元,比上年增長15.8%%。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73.4億元、416.1億元和182.4億元,增長7.4%%、18.4%%和13.7%%。
——綜合效益顯著提高。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0.4億元,增長38.9%%,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0.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60.6億元,增長66.5%%。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82.9%%,提高29.2個百分點。
——“三大需求”明顯擴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2.7億元,增長49.9%%,其中城鎮投資235.8億元,增長53.9%%。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333億元,增長32.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8.6億元,增長15.4%%。外貿出口2.7億美元,增長29.4%%。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鎮新增就業11.7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7.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150.3元,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增長12.6%%和15.5%%。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380.2億元,增長16.3%%。
去年各項工作的進展主要表現在:
(一)經濟轉型邁出新步伐。工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出台了促進重點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制定了鼓勵金融部門最佳化信貸結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辦法。在改造提升煤炭、電力、鋼鐵、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的同時,積極謀劃和加快化工、機電、食品、醫藥等新興接續產業發展,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非煤產業增加值增長30%%;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75.5%%;30戶重點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增長26%%。服務業層次繼續提升。傳統服務業不斷壯大,新興服務業加快發展。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5億元,增長16.7%%;旅遊總收入15.1億元,增長42.6%%;房地產開發投資14.9億元,增長1.3倍,服務業已成為全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實施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1項,省級計畫項目49項,爭取省級以上科技經費2523.5萬元。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10家。大力支持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引導企業實施名牌戰略,“神馬牌”錦綸工業長絲、“中材環保牌”袋式除塵器榮獲“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新增省名牌產品9個、省優質產品9個。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制定並實施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規劃,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提高到67.8%%。繼續開展空心村、磚瓦窯廠、工礦廢棄地整治,關閉黏土磚瓦窯廠358座,平整、復墾土地342.3公頃。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關停立窯水泥生產線16條、小珍珠岩廠和煤粉廠8家。對矸石山自燃、揚塵污染、秸稈焚燒等進行了綜合整治。城市大氣質量達標261天,比上年增加37天。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速生豐產林基地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1.1萬公頃。
(二)投資結構發生新變化。根據國家新的產業政策和我市實際,在能源、煤鹽化工等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和農業、水利、交通、社會事業等方面,建成和開工了一批重點項目,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年初安排的87個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138.6億元,增長52%%,占全年預期投資的128%%。其中,瑞平石龍日產2×4500噸水泥、神馬集團6000噸高模低縮工業絲、平臨高速、市第一人民醫院病房樓、市污水處理二期等22個項目建成投運;平煤集團20萬噸聯鹼、平高集團100萬伏特高壓組合電器、平高東芝二期工程、舞鋼及魯山輸變電工程、龍興寺水庫除險加固等12個項目開工建設。新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06公里、日污水處理能力17萬噸、電力裝機53.5萬千瓦、新型乾法水泥生產能力620萬噸。同時,積極清理新開工項目,嚴肅查處土地違法案件,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項目建設,部分行業盲目投資得到遏制。
(三)“三農”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年糧食總產182.3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收入連續兩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十五”以來首次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對“三農”的投入力度繼續加大。全市財政支農支出達到4.3億元,增長34.8%%。全面落實了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等惠農政策。保護價收購小麥57.5萬噸,農民直接增收6000萬元。提前一年實現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新解決8.6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增通電自然村28個,新建沼氣池3萬座。又有4.3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推進。新增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1.3萬公頃、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4個、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19個。新增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5家。3家企業分別成為全省同行業規模最大或標準化程度最高的生產企業。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63個,提高了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進一步加強。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農村百萬勞動力轉移工程”。全年完成農民科技培訓41.4萬人,農民職業技能培訓14.4萬人,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4.3萬人,實現勞務收入77億元。縣域經濟加快發展。6縣(市)生產總值增長1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53.2%%,分別高出全市1.7和14.3個百分點。4個縣(市)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億元,其中舞鋼市達到6億元。新農村建設試點工作紮實起步,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有新的改善。
(四)城鎮建設上了新台階。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契機,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7%%,提高2個百分點。老城區建設路、園林路等主次幹道改造完成;程平路主體路面改造基本完工;湛河“三橋”及連線建成通車;和平路東段步行街、火車站廣場、湛河亮化等工程和28條背街小巷改造相繼完成。新城區新開工項目62個,續建項目60個,完成投資36億元。區內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等各種管網已鋪設到位,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項目建築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湖濱新城初具規模。實施園林綠化工程,中心城區建成街頭遊園22個,種植樹木228萬株,新增綠地263萬平方米。同時,以完善體制機制為重點,建立健全各級城管責任制,城市日常管理和環境面貌有了新起色。成功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縣城和小城鎮面貌也有明顯改觀。6縣(市)和石龍區全部創建為省級衛生城。舞鋼市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進展順利。
(五)改革開放實現新突破。各項改革深入推進。完成國有企業改制50家,累計達到268家,改制面88.7%%,其中國有工業企業改制面達97.6%%。平煤天安股票成功上市,融資規模居全省上市公司之首。建設系統三項改革全面完成。分配製度改革有序展開。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供銷體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繼續鞏固完善。其他領域的改革也取得了新進展。對外開放不斷擴大。舉辦了平頂山環渤海(青島)招商周,組織參加了第四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華僑華人創業發展洽談會等招商引資活動。實際利用外資5809萬美元,增長33%%;引進市外資金113.6億元,增長1.5倍。新批外商投資企業14家,新增進出口經營權企業280家。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落實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和信用擔保等扶持政策,大力表彰獎勵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先進單位和個人。新增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438家,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310.4億元,增長17.2%%,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4.7個百分點。
(六)和諧社會建設有了新進展。認真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向人民民眾承諾的“十件實事”全部完成。就業再就業工作繼續加強。積極開發就業崗位,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600萬元,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7萬人,均超額實現全年預期目標。解決城鎮“零就業”家庭402戶,基本消除當年城鎮“零就業”家庭。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鎮企業養老、失業、醫療和工傷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參保人數分別增加1.5萬人、1.3萬人、0.4萬人和2.1萬人。進一步提高城市低保補差水平,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初步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9.7萬人享受農村低保。在6縣(市)全面推行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達到76.4%%。全面實施了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大病救助1860人次。舞鋼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全民醫保制度。愛心超市救助困難民眾4萬餘人次。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提高到20%%。新建經濟適用房18.9萬平方米,解決了1764戶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新增住房公積金貸款2.8億元,改善了3280戶職工的居住條件。城市居民住房成套率達到86.1%%,提高4.6個百分點。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改造中國小校舍8800平方米,基本建立了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長效機制。資助貧困生43萬人次,全面落實了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投資4660萬元,推進了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工程。普通高校在校生達到4萬人,增長16.3%%。主辦了中國寶豐第三屆魔術文化節和全省首屆曲劇藝術節。新增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寶豐馬街書會進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解決了邊遠地區46個自然村(居民20戶以上)廣播電視“村村通”問題。投資1359萬元,完成了20所鄉鎮衛生院改造。民眾體育蓬勃發展,業餘訓練水平不斷提高。省十運會上,我市金牌和積分均列全省第5名。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繼續保持全省先進。安全生產和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認真執行安全生產的各項法律法規,嚴格落實責任,強化監督管理,全市各類傷亡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0.6%%和7.1%%,其他安全生產指標都低於省定控制指標。制定完善了各類應急預案,處理突發事件能力不斷增強。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全年沒有發生重大食品藥品安全事件。農村消防工作取得新進展,43個鄉鎮建立了多功能消防隊(站)。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市長熱線網路建設得到加強。信訪秩序逐步好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紮實推進。繼續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薦省級文明單位38家。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思想道德建設進一步加強。高度重視國防教育,民兵預備役工作取得成效。紮實開展雙擁共建活動,軍政軍民團結更加鞏固。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125件人大代表建議和287件政協提案全部辦理完畢。“五五”普法規劃全面啟動。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公務員法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法治、誠信和服務型政府建設不斷加強。深入開展勤政廉政建設,加大審計監督力度,治理商業賄賂,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民族、宗教、統計、外事、僑務、對台、史志、檔案、物價、鹽業、地震、人防、氣象、新聞出版、國家安全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我市現代化建設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主要發展指標超出預期,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多項總量指標位次穩中有升。特別是在認真執行國家巨觀調控政策、不斷最佳化投資結構和財政收入結構的同時,城鎮投資增速和重點項目建設綜合考評均居全省第1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全省第1位。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要加快科學發展,必須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走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路子;必須積極順應調控,在調控中加快發展;必須創新發展舉措,努力尋求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新突破;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更多地關注和解決民生問題;必須堅持求真務實,從制度上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駐平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敬意!向關心、支持我市現代化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經濟成長方式仍然比較粗放,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任務還很艱巨;第三產業發展較慢,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7.9%%下降到27.1%%,低於全省平均水平2.2個百分點;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縣域經濟規模相對較小且發展不平衡,6縣(市)生產總值增速最快的比最慢的高10.8個百分點;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僅為2.3%%,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經濟外向度低,外貿依存度5.2%%,低於全省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不少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部分民眾生活還比較困難,安全生產還存在薄弱環節,和諧社會建設任重道遠;機關作風、行政效能有待繼續改進和提高,政府自身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我們必須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決不辜負全市人民的期望!
二、2007年工作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
2007年,我們面臨的是一個總體上有利於加快發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環境。世界經濟可望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全國經濟繼續平穩較快增長,國際國內產業轉移步伐加快,中部地區正成為新的投資熱點,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等優惠政策延伸到我市,為我們加快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經過多年努力,我市綜合實力上了一個新台階,資源、能源等優勢得到進一步發揮,為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特別是市七次黨代會提出的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實現崛起”的宏偉目標,極大鼓舞著全市人民幹事創業的熱情。同時,國家巨觀調控力度加大,用地審批更嚴、信貸控制更緊、市場準入“門檻”更高,為我們轉變增長方式、推進經濟轉型既帶來了更大的壓力,也提供了新的動力。我們要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紮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以來各項方針政策和省八次黨代會、市七次黨代會精神,緊緊圍繞“走在全省前列、率先實現崛起”的戰略目標,按照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更加注重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更加注重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更加注重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更加注重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統籌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邁出建設實力、高效、文化、和諧、魅力平頂山的堅實步伐。
按照這一要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以上;外貿出口增長15%%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左右,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10%%和3.7%%;城鎮新增就業6.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在完成上述目標的同時,我們將積極籌措資金,著力辦好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十大實事”:一是加大對農民的補貼力度,確保補貼金額高於上年;二是改善農民基本生產生活條件,繁榮農村文化事業;三是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水平,建立高中階段貧困學生救助制度;四是建立全民醫保制度,緩解民眾看病難、吃藥貴問題;五是加大農民培訓力度,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六是加強城鎮就業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七是加大對困難群體的救助力度,完善城鄉救助體系;八是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服務功能;九是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條件,加大對礦區棚戶區改造力度;十是進一步治理環境污染,改善生態條件。使改革發展的成果更多地體現在全市人民能夠享受的實惠上。
三、努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堅持科學發展,立足加快發展,把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最佳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護環境上來,增強經濟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順應巨觀調控,進一步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當前,投資仍是拉動我市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量。要認真貫徹國家巨觀調控政策,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最佳化投資結構,保持適度的投資規模。今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計畫完成281億元,增長19%%。安排重點項目89個,年度投資11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56個,年度投資52.8億元。年內建成平煤集團瑞平公司2×15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神馬集團尼龍66切片連續聚合技改、雙30萬噸氯鹼、500噸賽爾纖維,舞鋼公司100萬噸寬厚板生產線,姚電四期2×60萬千瓦一號機組,平高東芝二期擴建,海明集團5萬噸改性木質素等26個項目;開工建設平煤集團30萬噸PVC及配套25萬噸燒鹼、平西50萬伏超高壓輸變電工程等7個項目;加快建設平煤天安十一礦改擴建、神馬集團20萬噸尼龍66鹽成套、平高集團100萬伏超高壓組合電器、聖光公司藥械基地等12個續建項目。農業、交通、城建等基礎設施項目26個,年度投資56.2億元。年內建成農村安全飲水、鄭石高速平頂山段、各縣(市)和石龍區垃圾處理廠等5個項目;開工建設孤石灘灌區續建配套、焦桐高速葉舞段等9個項目;加快建設燕山水庫、太澳高速平頂山段等8個續建項目。社會事業項目7個,年度投資9655萬元。年內建成平煤總醫院綜合樓、新城區湖光國小等項目;加快建設平頂山工學院西校區二期工程。做好後續項目的前期工作,力爭平煤集團80萬噸聯鹼、姚電五期2×100萬千瓦機組、葉縣藍光電廠二期2×30萬千瓦循環硫化床機組等項目早日立項並批准建設。繼續堅持項目建設各項制度,創造環境,落實資金,緊盯進度,及時解決工程進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同時,積極培育和擴大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二)推進經濟轉型,加快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積極研究、充分利用國家扶持老工業基地發展的優惠政策,促進經濟轉型。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以上,利潤增長12%%以上。繼續引導工業結構最佳化。加快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切實用好市工業結構調整資金、金融信貸支持等優惠政策,引導煤炭、電力、鋼鐵、建材、紡織等傳統產業的骨幹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生產能力。同時,發揮比較優勢,拉長產業鏈條,做強煤——電產業鏈,做大煤——化、鹽——化產業鏈,完善採礦——冶鐵——煉鋼——軋鋼產業鏈。新增電力裝機100萬千瓦、尼龍66切片3萬噸、離子膜燒鹼30萬噸、PVC樹脂30萬噸、鋼及鋼板100萬噸,初加工產品比重大幅下降,帘子布、高壓電器、電收塵器、鐵路重載合金鋼鑄件等主要產品在全國乃至世界的競爭優勢明顯增強。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全年推薦申報高新技術企業3家、高新技術產品5項,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4%%。切實加快產業聚集區建設。綜合運用土地供給、環境保護、金融信貸、資源配置等政策,引導工業企業向產業聚集區集中。中心城區化工產業聚集區上半年要完成控制性詳細規劃,年內開工建設入區道路、供水、供電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項目。各縣(市、區)工業聚集區也要儘快完善基礎設施,加快項目建設,形成產業規模。積極扶持重點企業發展。全面落實促進重點工業企業加快發展的意見,落實金融支持、結構調整、名牌戰略等配套政策,做大做強重點工業企業。鼓勵平煤、神馬、舞鋼、姚電、平高、天瑞、匯源、中加、潔石等重點骨幹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聯合、併購等手段,最佳化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加快企業上市步伐。加大宣傳、培訓和輔導力度,增強企業上市意識;支持天瑞集團整合優勢資產,做好上市前期工作;扶持中加、巨龍、銀龍等優勢企業加快發展,創造條件上市。通過努力,30戶重點工業企業年銷售收入突破600億元,其中平煤集團超300億元,神馬集團、舞鋼公司分別超100億元。著力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新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4個。做好科技成果鑑定和推廣工作,完成新成果鑑定80項,轉化推廣成熟技術16項。爭取再創省以上名牌產品3~5個。實施智慧財產權推進工程,專利申請量達到200項以上。加強產學研結合,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經濟成長由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
(三)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認真落實支農惠農政策。繼續實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業生產資料綜合直補、優質專用良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補貼和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進一步加大“三農”投入力度,確保財政支農支出的增量繼續高於上年,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繼續高於上年,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繼續高於上年。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保持糧食和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基本穩定。加快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發展高效種植業,新增優質小麥、優質玉米和優質油料、菸葉、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1.16萬公頃,培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0個。重點發展畜牧業,加快推進優質畜產品生產基地和奶源基地建設,新建規模養殖場200個、無公害畜產品生產基地15個、奶牛規模養殖小區50個。積極發展林果業,新增速生豐產林、名特優經濟林、生物質能源林3500公頃。完成魯山縣、石龍區省級林業生態縣創建任務。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市農業結構調整資金重點用於扶持龍頭企業發展,著力培育一批在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特色農產品品牌。新增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家。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和認證體系建設,推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加強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建設,開通農業信息綜合服務熱線。加快畜牧獸醫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基層動物防疫體系。積極發展農業合作經濟,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50家,帶動更多的農戶進行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和經營。大力發展勞務經濟。繼續實施“農村百萬勞動力轉移工程”,加大農村勞動力培訓力度,與發展職業教育相結合,提高培訓水平,打造勞務品牌。完成農民科技和技能培訓54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萬人。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繼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再解決10萬以上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完成650公里農村公路建設改造任務,解決農村用電盲點戶1.9萬戶,新增農機總動力5萬千瓦,新建沼氣池4萬座。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積極發展農村超市、連鎖店和農家店。高度重視並妥善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全年脫貧4萬人。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用足用活國家和省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扶持政策,加強與上級有關部門的溝通銜接,抓好資金和項目的落實。支持經濟強縣(市)率先發展,扶持困難縣加快發展,努力提高縣域工業增加值、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和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促進各縣(市)在全省綜合經濟實力排序中升級晉位。繼續搞好新農村建設試點,及時總結試點村經驗,指導新農村建設分類型地整體推進。
(四)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衛生城市,大力提升城鎮化水平。堅持中心城市帶動戰略,加快縣城和小城鎮建設,力爭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進一步加大中心城區建設和管理力度。在鞏固創優成果的基礎上,全面開展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創建工作,通過今明兩年的努力,實現創建目標。堅持規劃先行,認真做好規劃編制、審批和執法工作,切實發揮規劃的龍頭帶動作用。老城區要完成新華路北延、開源路南延、凌雲路等跨年度工程和高陽路三期工程,完成新華路、開源路、程平路等路段的綠化改造及城郊防護林建設任務。開工新建28個街頭遊園。加快推進建西採煤塌陷地綜合整治。繼續搞好湛河治理。加快工人文化宮升級改造、聯盟路連片開發及和平路西段商業步行街改造步伐。繼續推進“城中村”和背街小巷改造。加大環衛設施建設力度,籌備建設垃圾無害化處理廠,建成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積極發展城市公交,再更新大巴車100台、計程車100輛。新城區建設用地框架要拉大到25平方公里。年內完成經九路、經十二路、湖濱東段景觀綠化等工程。加快緯四路改造、湖濱西段景觀綠化、第七中學等續建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緯六路、第三安置小區和平煤沉陷區安置小區等項目。加快行政入區項目進度,2005年開工的項目,必須投用;2006年開工的項目,爭取投用。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市政設施維護,保證市政設施功能完好。繼續加快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步伐。今年各縣(市、區)要完成建成區內所有背街小巷、居住區、市場等整治任務。以31個重點鎮建設為重點,指導鄉鎮政府完善鄉鎮規劃,搞好道路硬化、綠化和農貿市場建設,增強小城鎮的吸納承載能力。年內每個縣(市)要有1~2個小城鎮建設通過達標驗收。舞鋼市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要有實質性進展。大力發展和提升服務業。以旅遊開發為龍頭,帶動第三產業全面發展。加快景區建設,啟動石人山創5A級景區工作,力爭再有2~3家景區進入4A級行列。加大溫泉資源開發力度。加強旅遊宣傳推介,培育旅遊企業集團,打造知名旅遊品牌。全市旅遊接待人數和旅遊總收入均增長15%%以上。支持流通業態創新,加快運用現代服務技術和經營方式,改造提升商貿、餐飲等行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加強物流市場體系建設。積極促進金融、保險、房地產、信息、商務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發展。
(五)加強節能減排,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強力推進節能降耗。建立健全節能降耗目標責任制,完善能耗指標公報和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報告制度。大力倡導節約型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快先進節能技術、節能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套用。著力抓好冶金、煤炭、電力、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業和重點耗能企業的節能降耗。綜合運用產業政策、環境容量、差別電價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後工藝、設備和生產能力。積極推進建築、交通、商業等領域的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再生資源回收。支持各類企業搞好循環生產,充分利用工業廢水、廢氣、廢渣,變廢為寶,最大限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支持發展煤矸石(煤泥)電廠、粉煤灰綜合利用等項目,做大做強煤矸石燒結磚產業,提高市場占有率。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0%%以上。進一步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從嚴控制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嚴格執行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標準,嚴格實行土地出讓“招拍掛”制度。以16個工業聚集區為重點,加快推廣使用多層標準廠房,提高單位土地面積投資強度和投資效益,積極追求同行業畝均產值效益最大化。鞏固黏土磚瓦窯廠關閉整頓成果,完成土地整理和復墾374公頃。繼續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切實加強環境保護。今年要削減化學需氧量3400噸、二氧化硫排放量5000噸,城區大氣環境質量達標261天以上,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於地表水3類標準,出境水質基本達標。要認真落實環境目標責任制,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項目建設“三同時”等制度。深化環保專項整治,年內關閉所有立窯水泥生產線和市規劃區內的所有小煤粉廠、小珍珠岩廠;關閉6家12台5萬千瓦以下小火電機組,完成4家電廠(站)脫硫設施配套建設任務。鞏固城區周邊環境治理成果,矸石總量不再增加。強化環保執法監督,對重點污染源安裝線上監控設施,嚴厲查處環境違法案件,確保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六)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繼續深化各項改革。全面推進中小型工業、商貿、建築、糧食、供銷、物資企業改革,已進入改製程序但未完成改制的4家工業企業和18家非工業企業,年內基本完成改制重組;具備條件但未進入改製程序的企業,加快進入改製程序;指導幫助已改制企業解決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鞏固改革成果。穩步推進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全面完成企業辦學校移交任務。加快經營性事業單位改制步伐,年內完成市接待單位的改制任務。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把精簡機構、分流人員措施落到實處。加快縣鄉財政體制改革,完善“鄉財縣管”制度。開展清理化解鄉村債務試點工作。實施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依法流轉新路子,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加快林權制度改革,推進林地、林木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合理流轉。支持城市信用社組建城市商業銀行。積極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行煤炭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建立健全其他重要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機制。完成國省幹線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和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統籌安排預算內、外財力,確保工資和津貼、補貼發放。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創新招商引資方式,構建社會化、市場化、專業化的招商網路。積極組團參加第二屆“中博會”、第十一屆“投洽會”、“華創會”等重大招商活動,推動優勢產業和基礎設施項目開展對外合資合作。引導支持各類產業聚集區充分發揮政策、區位、產業配套等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加大對縣域利用外資工作的指導和督查,改變利用外資水平較低的狀況。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鼓勵和擴大農副產品出口,扶持高壓開關、電收塵器、碳化矽等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加快發展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作,不斷擴大外派勞務規模。進一步壯大非公有制經濟。最佳化發展環境,提高服務質量,落實有關政策措施,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益。著力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貸款難問題,上半年各縣(市、區)貸款擔保中心全部注入資本金並正常運作。支持引導非公有資本進入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社會事業等領域。力爭非公有制經濟占生產總值比重和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均達到50%%以上。
四、切實加強文化建設
認真落實徐光春書記對“寶豐現象”的批示精神,深入開展“拓展寶豐現象、建設文化鷹城”活動,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