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1火星奧德賽號於2002年開始執行科學研究任務,其研究火星的時間超過歷史上的其他任何探測器。這顆探測器率先繪製了火星的化學與礦物分布地圖,它的觀測數據幫助科學家發現了掩埋在火星地下的大量水冰。在宇航局的“機遇”號、“勇氣”號和“鳳凰”號登入期間,“奧德賽”號同樣扮演了通信中繼站的角色。
命名由來
2001火星奧德賽號原本是火星探測2001(MarsSurveyor2001)計畫的一部分,原名是MarsSurveyor2001Orbiter,原訂計畫另有Surveyor2001Lander,但登入器部分在火星氣候探測者號與火星極地著陸者號於1999年底任務失敗後取消。之後選定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作品《2001太空漫遊》命名。並使用希臘音樂家范吉利斯的音樂作品《Mythodea:MusicfortheNASAMission:2001MarsOdyssey》做為任務主題曲。
主要任務
2001火星奧德賽探測器的具體任務:繞火星軌道運行,研製火星的構成,尋找火星上的水和埋在淺層的冰,發現火星上的“熱點”――火山活動情況,順便檢測一下太陽系和星際的致命輻射,從而為人類火星探險鋪平道路。按照這一任務方案,“2001:火星奧德賽”對火星的表面進行地圖繪製,全面探測其環境。
探測計畫
2001年4月——“火星奧德賽號”軌道器開始飛往火星以便對這顆行星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它於2001年10月23日到達火星。
2003年——兩輛完全相同的火星探測漫遊車在火星上尋找水或能夠證明曾經有水存在的痕跡。
2005年——計畫發射“火星勘測軌道器”。它的目標是以新的尺度對火星表面進行分析以尋找水的痕跡。它會以20到30厘米的解析度來測量火星地表,這種解析度足以看清沙灘氣球大小的岩石。
2007年——NASA計畫發射一個移動科學實驗室來推進火星表面的測量工作。
2011-2016年——獲取火星樣本的飛行是NASA計畫中最具野心的部分。這要求飛船能夠在火星上著陸並採集土壤,然後自行發射並返回地球。
20xx年——人類將在一顆陌生的行星上邁出第一步。到2001年為止,NASA還沒有相關的載人火星飛行計畫。
入軌過程
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的全過程:“2001火星奧德賽”探測器以每秒5.907公里的高速奔向火星,在距離火星軌道約1547公里處,發動機自動點火,產生695牛頓的反作用力,從而將飛行速度降低到每秒1.420公里,從而好讓火星軌道將探測器捕捉住。整個過程分九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關閉故障保護軟體。故障保護軟體是為防止探測器在飛行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而設定的。
第二步:啟動助推器。在探測器主引擎點火前兩個半小時啟動助推器控制方向。
第三步:檢查飛行方向。主引擎點火前30分鐘進行最後一分鐘的方向校正。
第四步:打開加熱器。對主引擎和電子零部件加熱。
第五步:向主引擎加壓。燃料箱和氧氣箱開始加壓,燃料管道內的一系列閥門打開,氫氧開始混合,7分鐘內達到點燃主引擎所需壓力。
第六步:準備通聯。探測器上的天線調整方向。
第七步:點火。全過程19分鐘。
第八步:屏住呼息。探測器運行到火星背面,地面控制系統將與它暫時失去聯繫。
第九步:恢復聯繫。探測器開始往地球傳送每秒40比特的信號。
探測器
“2001火星奧德賽”探測器的最基本情況:探測器名字:受阿瑟C-克拉克和斯坦利-庫布里克合寫的電影劇本《2001:太空奧德賽》的啟發。
探測器行程:6個半月的時間內在太空里飛行了4億5700萬公里。
探測器本身:洛克希德-馬丁航空器材公司製造,重1598磅,長7.2英尺,高5.6英尺,寬8.5英尺,外形如同一個小盒子。
探測器耗資:2億9700萬美元。
探測器通聯:探測器的微波信號從火星軌道發回到“噴氣噴射實驗室”大約花8分30秒。
探測器動力:太陽能板能發750瓦的電力。
探測器任務:測量火星表面化學和礦物質組成情況。尋找火星表面可能隱藏的水資源;評估人類登上火星可能面臨的危險。
時間表:整個探測任務是從2002年1月開始到2004年7月。在2003年至2004年之間,它還將建成美國和太空梭之間的通訊中繼站。
重要發現
2008年7月31日NASA宣布鳳凰號火星探測器確認火星上水的存在,與2001火星奧德賽號的預測相符合。火星奧德賽號科學團隊正在試圖確定是否水冰曾經融化足夠生物所需液態水,以及含碳的化學物質與其他生命形成的物質是否存在。
2012年,美國宇航局成功讓“火星奧德賽”號火星探測器進入一個新位置,負責監視8月5日“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著陸的全過程。7月24日點燃推進器,共燃燒6秒,讓其朝所在軌道上方移動6分鐘。此次軌道機動旨在讓“奧德賽”號進入一個理想位置,負責接收“好奇”號在著陸過程中傳回的信號,而後將信號傳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