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目前,對基督教文化的研究已愈來愈引起國內學者的興趣和重視,研究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地拓展。但從文學與宗教相結合的角度進行深入研究,力度尚顯不足。以中國文論作為研究的參照系,可以使我們跳出“此山”,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以一種異質文化的眼光來關照西方文學與嫉妒教文化精神的內在聯繫,從而力圖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解和新的評估。
編輯推薦
目前,對基督教文化的研究已愈來愈引起國內學者的興趣和重視,研究深度和廣度也在不斷地拓展。但從文學與宗教相結合的角度進行深入研究,力度尚顯不足。以中國文論作為研究的參照系,可以使我們跳出“此山”,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以一種異質文化的眼光來關照西方文學與嫉妒教文化精神的內在聯繫,從而力圖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解和新的評估。
目錄
書名頁
著作權頁
前言頁
目錄頁
導論:基督教文化與歐美文學的淵源關係
第一章 20世紀美國文學創作的社會文化背景
第一節 20世紀美國文學創作的背景透視
(一)影響美國文學創作的社會因素
(二)神學關注在美國文學創作中的滲透
(三)文學批評的聖經傳統視角
第二節 聖經傳統與20世紀美國文學關係概論
第二章 威廉·福克納創作中體現的基督教視角與聖經文學傳統
第一節 威廉·福克納與南方清教主義傳統
第二節 威廉·福克納創作中的基督教視角:文本中的聖經文學傳統
(一)《喧譁與騷動》的基督教視角
(二)《押沙龍,押沙龍!》的基督教視角
第三節 威廉·福克納其他作品中對聖經傳統的運用
第三章 威廉·福克納作品中聖經思想與文學傳統概述
第一節 威廉·福克納小說中聖經母題的再現
第二節 威廉·福克納小說中對聖經敘事結構的援引和變異
第三節 威廉·福克納小說中聖經意象和象徵的表現
第四節 威廉·福克納的基督原型人物和反諷結構
第四章 約翰·斯坦貝克創作中體現的基督教視角與聖經文學傳統
第一節 約翰·斯坦貝克與基督教文化傳統
(一)塑造約翰·斯坦貝克文學創作風格的主要因素
(二)基督教思想對約翰·斯坦貝克文學創作的影響
第二節 約翰·斯坦貝克創作中的基督教視角:文本中的聖經文學傳統
(一)《憤怒的葡萄》的基督教視角
(二)《伊甸之東》的基督教視角
第三節 約翰·斯坦貝克其他作品中體現的基督教視角——以《致一位未知的神》為例
第五章 約翰·斯坦貝克作品中的聖經思想與文學傳統概述
第一節 約翰·斯坦貝克創作中的聖經母題
第二節 約翰·斯坦貝克創作中借用的聖經結構
第三節 約翰·斯坦貝克的基督式人物形象和意象表現
第四節 約翰·斯坦貝克創作中運用的反諷手法
第六章 威廉·福克納與約翰·斯坦貝克文學創作的比較:一個基督教視角
結語 20世紀美國文學與聖經傳統的同構關係
參考文獻
附錄一 威廉·福克納年表
附錄二 約翰·斯坦貝克年表
文摘
文學批評的作用就是從文化傳統、思維模式、語言邏輯、價值趨向、理性思考、欣賞層面等不同視角對文學文本進行個方位的剖析和評判,它自然難以逃脫滲透到社會文化內部的基督教思想的作用和影響。究其根源,文論家們在評析文學作品時,總是難免受到特定文化因素的制約,也更難劈開文學作品裡的宗教內容。羅伯特·巴思曾引用1957年哥倫比亞大學英語研究所的《文學與信仰》來說明信仰在文學批評中的發揮作用,他說:“既然文學是人類特有的活動,那么詩人的信仰便是其是個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因此成為批評家注意的重要對象。如果現代文學不僅僅是‘純詩歌’,而且確實特別注重宗教和神學價值觀的話,那么批評必須準備好來應付這樣一個宗教價值結構。”巴思的這一評判特彆強調了文學批評中注重信仰的重要性,也就是說,宗教信仰是文學批評需要特別關注的一個分析視角。而且,“在《宗教與文學》(1935)一文里,T.S.愛略特根據以下構想建議批評中套用基督教倫理和神學標準:文學不可避免地受到一種道德影響;對於基督教讀者而言,偉大的文學作品一定會代表基督教價值觀。愛略特不應該把基督教標準作為絕對的東西,而是應該接著說,對於印度教、佛教或者穆罕默德的讀者而言,最偉大的文學反映他們自己信仰的價值觀。在此基礎之上,把世界是做一個世界的讀者會認為最具有‘普遍意義’的偉大文學是那些包含所有偉大宗教共有的價值觀的作品。”從這一角度看,對於文學文本的剖析,宗教和神學價值觀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同時也不失為一個極其有價值的研究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