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管理科學

二、科學管理的誕生 二、中國近代的企業管理 二、中國企業管理模式發展的階段

基本信息

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5月1日) 叢書名: 20世紀學術發展叢書 平裝: 406頁 正文語種: 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7069169, 7307069164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20世紀的管理科學》既是一部20世紀的簡要管理學斷代史,又是一部聯繫管理實際,幫助企業管理的指導書。該書分上、下兩篇,上篇集中介紹20世紀西方經典管理理論,尤其是企業管理理論;描述了西方管理科學發展的幾個階段:科學管理時期、行為科學管理時期和科學管理理論的叢林時期。下篇回顧歸納了中國上世紀一百年管理思想的變化及進程。書中不僅有經典的精闢講解,還有生動實例的深入剖析。

編輯推薦

《20世紀的管理科學》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譚力文,1948年10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教授,經濟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工商管理學科負責人,工商管理博士後流動站負責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企業戰略管理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為管理學理論、戰略管理理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前言
上篇 20世紀西方的管理科學
第一部分 科學管理理論的形成
一、科學管理的前夜――早期的管理思想
二、科學管理的誕生
第二部分 行為科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一、行為科學之濫觴
二、第一朵浪花――霍桑實驗
三、人際關係學說的建立與傳播
四、行為科學的建立與發展
五、行為科學理論中的人性解釋
六、行為科學理論中的個體行為研究
七、行為科學理論中的群體與組織行為研究
八、行為科學理論中的領導研究
第三部分 現代管理理論的叢林時期
一、枝蔓纏繞:1961年孔茨論管理理論的叢林
二、山花爛漫:1980年孔茨再論管理理論的叢林
三、亡羊補牢:需要的評價
四、管理叢林中的奇葩:巴納德、德魯克、西蒙
五、簡要的評價
第四部分 從管理的角度看戰後日本經濟的崛起
一、溯源窮流求根本――日本式管理的核心
二、文化制勝――企業文化研究的風潮
三、從大規模到精益:生產管理形式的變革
四、有創造力的戰略思考藝術
五、世紀末的謎團
第五部分 管理科學的新進展――世紀之交的競爭
一、知識經濟時代的號角
二、組織變革的管理
三、學習型組織
四、組織再造
五、國際化企業的經營管理
六、“風的方向”――管理時尚的研究
上篇的結語
下篇 20世紀中國的管理變遷
第六部分 1900一1949年中國的企業管理
一、中國近代的社會特徵
二、中國近代的企業管理
三、簡單的結論
第七部分 革命根據地公營企業及管理
一、革命根據地工業的形成
二、革命根據地企業管理模式的探索
三、革命根據地企業管理模式的形成和完善
四、簡要評論
第八部分 1949-1966年中國的企業管理
一、新中國企業管理模式建立的大背景
二、中國企業管理模式發展的階段
三、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經驗
四、簡要的評論
第九部分 改革開放後中國企業管理思想的變革
一、科學化管理的啟蒙:1978年至1984年
二、從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化階段:1985年至1992年
三、中西融合階段:1993年至2001年
四、與國際接軌階段:2002年至今
五、簡要評論
下篇的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序言

撰寫《20世紀的管理科學》相對於其他學科來講似乎更為容易一些,因為按照經典的管理理論來講,20世紀正是管理科學興起、發展的一個時期,理論演化的時間不長,但我們也深深地感到撰寫也並非易事,因為管理科學體系之龐雜、之混沌又是其他學科難以比擬的。蘇軾所寫下的膾炙人口的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好像就是對管理學科當今發展的形象寫照。思考過來,我們還是準備按照管理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共識的科學體系來撰寫此書,也就是說,從20世紀初期的泰羅、法約爾等人寫起,雖然這會引起眾多的歧義,但其科學性和現實性是不容置疑的。
這是為什麼呢?
著名的管理學家約翰.科特(JohnP.Kotter)曾說過:“管理與處理複雜的情況有關。管理的實踐和程式主要是對20世紀最重要的發展之一――大型組織的出現――所作出的一個反應。如果沒有好的管理,複雜的企業可能會雜亂無章,面臨生存危機。”①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也曾說過:“任何討論管理問題的書籍,都必須以工商管理為中心。”②“管理學研究真正開始於20世紀30年代,自那時起,大多數學者、作家和管理實踐者都認同兩套關於管理事實的假設。

後記

經過持續的努力,《20世紀的管理科學》終於脫稿、完成了。我們的初衷和感受在前言中已經做了介紹,在完稿之時,更是感到誠惶誠恐。因為在繁密交錯的叢林之中覓出一條明快的“捷徑”談何容易,在紛繁複雜的中國近現代企業管理歷史之中理出清晰的“方向”更是困難重重。奉獻給各位讀者的僅為我們的一些研究,是對一些問題探索性的嘗試,其中必然存在著嘗試中的不足,甚至錯誤。我們唯一的希望是與管理學界的同仁,與各位讀者在探索、研究中,為管理學理論的發展,為中國管理水平的提高作出我們微薄的奉獻。
本書是由我們共同完成的。我們一起編寫了寫作大綱,然後分頭寫作。譚力文負責撰寫了本書的第一、第三、第六和第八部分;包玉澤負責撰寫了本書第二、第四、第五、第七與第九部分。譚力文進行了總纂的工作。
在本書出版之際,我們要感謝武漢大學出版社劉愛松副社長,沒有他的創意和委託,這本書是不可能出版的。要感謝本書的責任編輯陶佳珞、楊春艷,她們的努力工作和認真校閱對本書質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我們參閱了許多前輩和同行們的研究成果,我們均作了嚴格的注釋。此時,我們對前輩和國內外的同行們表示深深的謝意。
譚力文包玉澤
2009年春於武漢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